..续本文上一页想出家,他想:家里的女人还等他画眉毛的,怎么出家了?不行的。但是佛的威光大得很,他在佛的面前不敢说不出家,硬了头皮就把头剃了,剃掉了嘛出家了,出家了就修行了——哪里修啥行呢?一天到晚想他的女人。那么他总是想机会要逃跑回去啦。但是佛的威光大,他也不敢当了佛面前跑,只好赖在里边。
他们要值班的,去乞食时精舍里边要一个人值班。那么这次轮到他值班了,他说:“对了,这个值班,他们都乞食去了,我可以溜了。”他就把门关关好,他这个心还是好的——东西怕人家偷了,把门关关好。他想门关好之后他好跑了,关了东门西门开,关了西门东门又开,关不好。关来关去时间耽搁很久,他说:“干脆不要关了,东西偷掉了我赔好了。”他也是一个王子,他说:“我赔得起。”他就这个门不关就走了。走了之后,他想佛去乞食,他们一大批比丘呢,都是走大道,这时候很久了,佛快回来了,他说:“他们走大道回来,我走小路。”他就去走小路去,走了一半,偏偏碰到佛走小路来了,佛说:“你干啥啦?”他不好说了,只好老实说了,他想他女人。佛说:“你想女人,可以可以,你回去,我以后有办法,你先回去再说。”后来过了两天,佛说散散心,就带他游览去了。来到一座山上,有一棵枯树,枯树上边一个老的痴的猴子,老得来牙齿掉了,眼睛也看不到了,耳朵也聋了,这么一个在树上坐在那里。佛就指指那个猴子看,说:“你这个猴子看到没有?”他说:“啊,这么看,看到了。”佛说:“这个猴子跟你那个孙陀罗夫人比比怎么样?”他说:“哎,这个怎么好比呢?”他的女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这个猴子是又老、又瞎、又聋,毛都掉了,牙齿也没有了,这么怎么好比他的孙陀罗夫人,这个不好比,不好比。“对了”,佛说,“你好回去了。”
回去之后,过了一天,佛带他到天上去,他就看到很多天子都是天女围绕。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很多天女,没有天子,难陀就问佛了:“怎么这个地方没有天子,只有天女呢?”佛说:“你自己去问。”难陀就去问了:“你们那些地方都有天子,天女围绕。你们这么多天女怎么没有天子?”那些天女说:“哦!那是人间有个难陀,他出家了,修行了,将来升天,就升到这里,我们在等他。”这是很快的,人间几十年,在天上呢?我们学过《俱舍》就知道,天上一会儿工夫。那么难陀高兴得很了,他说:“我就是难陀哎,你们伺候我好了。”天女说:“不行的,你这个身体臭的,还没有生到天上来。现在不能去,你快回去,回去以后,你命终以后就生这里了。”难陀很高兴,那就是持戒精进,升天嘛——就是这个,为了未来的欲持戒修行的,这个也不要。那么难陀的公案就再讲下去。
难陀就这样子持戒精进——他将来为了升天,目的还是天女。过了一段时间,佛又带他去游了,这下游地狱了。游地狱之后,又看到地狱各式各样的苦,苦具,刀山什么都有。还有油锅里面煎罪人的,油锅里煎,狱卒把他用叉子叉起,往油锅里丢,里面滚,叫喊的那个样子。一会儿工夫,只有骨头了,什么肉都烂掉了,都化掉了,烧熟烧烂掉了,都垮下去了。看得很可怕。跑到一个地方,一个锅子,没有罪人的。狱卒旁边空站在那里,难陀就问佛了:“这么什么原因啊?”佛说:“你自己问嘛。”他就去问了,问狱卒:“他们都在把罪人叉进去煎,你们这个锅怎么空在那里没有事干哪?”他们说:“哦!这个样子的,人间有个难陀,他为了天上享福修梵行,出家修行了,他将来死后就到天上享受,享受好了之后呢,天福享完了就到这个油锅里来了,我们等他呢。”地狱里的时间更长了,天上享福多少年,一下快得很,他锅子的火都架起来了,就等他来了,来受。那个难陀再也不敢说我就是难陀了,一说的话,把他叉进去,不得了。赶快来不及就跑掉了。这样子他就是心定下来了,就是修行不是为了贪这个未来的欲了。
那么这里也是说了,“不乐未来诸欲境”,我们出家人修行,不是为了将来贪那个天人的果报。
“天魔王宫(憍慢自大之苦)虎豹穴(不免斗争等害)”,天上最殊胜的就是他化自在天,也就是魔王的宫。我们说五欲最好的地方,就是他化自在天。欲界就是须弥山,四天下,东南西北洲,上边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最高的一层,那就是五欲最高的一层。所以说天魔王宫呢,“虎豹穴”,好象虎豹的窝一样,里面就是有了这个享受呢,最最好的享受都在这里,但是有斗争,跟虎豹住在一起一样。做国王的人,都是提心吊胆的。他虽然享受是最好了,但是跟邻国一打仗的话,如果打败了,头就砍掉了,就完了。如果国家里的大臣造反,他也是头砍掉了,把家宅都抄了,妻子儿女都给人家或者是杀掉了,或者是配给人家作奴隶,作什么去了。那这个东西,“虎豹穴”,都不离斗争,所以说这个也不要,过去的固然不能贪恋,未来的也不要去追求。
“意乐清净(无惑扰)无依住(解脱法)”,“意乐清净”,就是我们的发心、意乐也是求解脱,不是为了贪着五欲的境而持戒;“无依住”,依解脱而住,不要依靠这个五欲而住。就是对过去的欲境不要去贪着,不要留恋,未来的欲境不要去希望,贪恋。
丙三 不乐现在诸欲境(3)
不乐现在诸欲境 国王长者利养尊
反吐不食不尝味 在家对境舍贪着(在家不能全离当对境正知)
出家永弃不少遗 (3)
那么现在的呢?现在的什么?利养恭敬。
“不乐现在诸欲境,国王长者利养尊”,现在的五欲,出家人嘛,现在就是最高的利养是什么呢?国王长者请你去了,拿最好的东西给你吃,拿最好的东西供养你。这个也不要去贪着。这个当下能够看破很难了。有的人供养了一点钱,红包一上来,高兴得不得了。我在解放前看到过一个赶经忏的,赶了一半散包子了,散包子嘛,本来是他们辛苦了,给他们吃。他拿了个包子很高兴,就“呸呸呸”,很高兴,当然不是马上就吃了,总要念完了休息时候再吃。他拿了包子,我看他尽“呸”,那就是说心里很满意,“啊!那个包子来了,今天好大吃一顿”。这个不要贪着,这个小小的包子有什么呢?国王长者的利养那比这个超胜多了,要看成什么东西呢?“反吐”,反吐就是呕出来的东西。你再好的饮食吃到肚子里边,吐了,那吐出来的东西,你说:“再吃下去吧。”——死也不吃!那东西臭得很,样子也不好看。没有吃下去,色香味触都好,但是吃下去了,经过你牙齿一嚼,吞到肚子里去,再吐出来呢,那就是变得来再也不想吃了,那个味道也不好闻。“反吐不食”,反吐吐出来的东西你再也不会吃了,“不尝味”,你也不会去尝一尝,味道也不尝。不但不吞下去,尝尝味道好不好?也不会尝,哪个把自己吐的东西“尝尝看,这个味道好不好吃?”不会有的,都来不及扫掉它了。
“在家对境舍贪着(在家不能全离当对境正知),出家永弃不少遗”。在家的,他五欲境不能舍离,那么对境的时候,要把贪心去掉。事情不能避免,但是不要生贪心。而出家的好了,他就是干脆了,“永弃”,永远抛弃,拖泥带水一点也没有了,“不少遗”,一点也没有剩下的东西。
……(4A)这样的人,他出家之后,这个庙蹲蹲,不如法,那个庙住住,很辛苦,我们国内的几个地方,汉地的庙、重要的丛林都去过了,藏地的庙也去尝了一下味道,藏地更辛苦了。他们不像我们汉地的丛林制,吃饭自己搞,自己花钱,衣服自己备,学法还要供养他的师父,藏地以前就是要搞金子供养的。这个,看过《密勒日巴尊者传》的就知道了,供养东西,你少少地供养十块钱,拿不出来的。那么你要真正有福报才能学到法了。我们就是有这些人,到那里去,第一藏话不懂;第二,生活的费用都负担不起,何况供养呢?所以不行,到处不行。想来想去,最温暖的是家庭,回家去了。这个就没出息了。想想过去的欲境,跟现在一对比呢,就完了。那就是要过去的欲境跟大便一样地讨厌,那就不会回家了。未来的,就是天魔王宫;现在的,就是“反吐”,吐的东西不能再吃了。
那么这就是过去未来现在的五欲境都要舍离,不能起一点贪心。你这样的心有了之后,出家的心就稳了。如果这个心生不起来,不晓得你哪一天总是要变相的。或者是这一辈子变相,回家了,或者是下一辈子升天去了,享受去了。我记得无著菩萨、世亲、师子觉他们三个,好象三个人以前讲好的,哪个先走,他来报信,到什么地方的净土去了。结果有一个人他先走,走了之后,不报信,升了兜率天,没有报信。后来他们有人去看他呢,看他在那里享受五欲,忘记掉了,那就是可惜了——修行的目的不是到天上去享受的。18
那么这个善巧呢,就是对过去的、未来的跟现在的那些五欲境要这么地观:一个是当草、大便地看,一个是当天魔虎豹穴地看。你人进了老虎的、豹的洞里边,你不死哪个死呢?当然要死的。天魔王宫的危险性有这么大。
我记得一个公案,这个不是佛教的,是海外一个国家的故事。有一个国王,有一个人很羡慕这个国王,吃得也好,穿得也好,权威又大,侍候他的人又多又漂亮。他就天天想,国王的地位好,很羡慕。这个国王看着那个人说:“你羡慕我啊?我的位置你坐两天试试看吧。”他就在国王的王位上搞了几天,正在享受很高兴的时候,头一抬,一把剑直的挂在上面,一点点小绳子系住的,随时有掉下的可能。“哇”一看,吓得不得了:“你王位上挂一把宝剑作什么?”国王就说了:你坐这个位置时时刻刻有生命危险,打仗起来,败了就杀掉了;老百姓造反你也被杀掉了;宫里边太子要夺位,把父王杀掉也有的。我们中国历史也有,死的可能性很多。就是那么危险,你认为好啊?这个人才觉悟了…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