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全部了解——解脱知见。
那就是五分法身,第一个是戒,戒之后生定,定之后生慧,智慧之后如实知谛理,知道之后就能够生起厌离,厌离后才能得解脱。你厌离都不厌离,你说你求解脱,求什么解脱呢?我们说解放,因为三座大山压在身上,要把它解脱,如果你没有压,你解脱啥东西?你解放什么?那当然先要生厌离心,厌离心起了才能解脱。所以解脱之后再解脱知见,怎么解脱的、解脱的情况,自己全部知道,“我已得解脱”。“乃至当涅槃”,解脱之后,最高的解脱就是涅槃。
这是“如来”的“五分(法)身”,“次第而生起”,这个按照次第来的,不乱的。我们很多人就是眼睛闭起来,腿子收起来,就想马上证法身,要证到那个解脱,没有看次第,不行的。譬如烧饭,总是要水加起来,柴堆起来,米淘好,锅摆好,火一点,慢慢的,水微微的热,烫起来,滚起来,然后,饭就成熟了。你说不要次第,我马上就吃饭,那怎么来呢?世界上哪一个东西没有次第呢?我们就说这个树,它长,先要发芽,发芽后树叶长出来,然后慢慢开花、结果,最后果实下来了。你说“我不要花,不要叶子,我只要果”,你去求嘛,没有的,一切世间道理都是有次第的,没有无次第的。我们偏偏要占便宜,总想不要次第,就想得到最后的便宜果——没有的!
“次第而生起,无戒不能成。”既然次第生起的话,最根本的第一个就是戒,戒为无上解脱本,你没有戒,那后头的一连串都不能成,搞不起来的。这是第一个,戒的功德,五分法身能够生起来就是靠戒为基础的。
丙二 临终无悔
若具戒士夫 临终观业行 无罪不悔恨 善称遍方域
必往人天趣 随愿生净土
第二个,“若具戒士夫,临终观业行,无罪不悔恨,善称遍方域,必往人天趣,随愿生净土。”所以说你说你要修净土宗,你不学戒怎么行呢?持戒的人,戒律清净了,到临终的时候——临终的时候这一辈子的业都要现出来的,因为什么原因呢?平时我们的五根,都在对外界的不断地追求,眼睛看东西,这个看,那个看;耳朵听声音,这个听,那个听,等于是新闻记者,到处在采访新闻,把新闻采访过来,下面就是编辑汇报。编辑就是这个意识,它是专门收集情报的。那么到临终的时候,眼睛看不到了,耳朵也听不到了,鼻子闻不到香味了,这时五根先灭(这些《俱舍》都讲过了),最后意识还没有灭,它怎么办呢?新的材料没有了,新闻报道没有了,它怎么办呢?翻旧帐,过去的都要翻出来,过去翻出来的时候,你这一辈子造的恶业善业都要现出来,所以临终众业现就是这样子现的。它现出来之后,假使善业当然生欢喜心了,若是恶业的话,那这个心就颠倒了,恐惧害怕的心都要生起来了,乃至于狂叫都有的。我记不起是哪个说的:他一个什么人临终,“火啊,火啊”,那是地狱之火就现出来了。
“临终观业行”,临终时所有的业都要现出来的,一看自己这辈子都持戒清净,没有造坏事,既然没有造坏事,临终不会起悔恨的心,也没有恐怖心。“善称遍方域”,这样子你善的名称到处流布,你死后决定人天趣,那没话说,持戒的人决定生人天趣,增上生。
“随愿生净土”,如果你发愿生净土的,还可以根据你的愿生净土。所以要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你要持戒了,你不持戒的话,这一份功德就没有了。所以说“我们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经不要看,什么法都不要学”,你说够不够呢?支分就不够了,你要往生,持戒是更要紧的。我记得好象三辈往生里边也有说持戒清净的话,得中上品的。59
这是第二个,持戒的人临终不悔恨,而且你要往生人天趣是必定的,发了殊胜愿的也可以生净土。
丙三 身心调和 远诸热恼
寝悎身心调 远离诸热恼
第三条,“寝悎身心调,远离诸热恼。”“寝”,睡觉的时候,“悎”就是醒的时候,身心调和,一切因为烦恼、恶业缠身的热恼心都不会有。这是现下身心坦然,也是它的功德。
丙四 诸天卫护 不为魔娆
日夜诸天护 不为鬼魔娆
第四,“日夜诸天护,不为鬼魔娆”。有很多的居士来讲,身上附着东西,或者他们家里有鬼神病的,感到, 很苦,所以教他们几个方法。持戒是方法之一。你如果持戒清净的话,日夜有诸神保护,一切邪魔外道鬼神恼害不了你。除非过去有深怨的,那是业报,它要报,那是要修忏悔法来解怨。一般性的鬼神来恼害,只要你持戒清净的话,他看到护法菩萨,来也不敢来了。这是第四种功德。
丙五 于凶暴类 不怖倒行
于他凶暴类 一切恶有情 不怀恐怖心 惊狂颠倒行
一切世间上的暴恶的有情,“凶暴类”就是杀人放火的人,这些坏的有情,也包括狮子老虎之类的,对它,你只要持戒好了,自然不会恐怖它。
悟道法师,有人告诉我,他以前在普陀山,他在树下走,一条大蟒蛇掉到他身上缠在他身上,他也不惊、也不叫——给它说法,说了之后,蛇就走掉了,持戒就有这个功德。所以说真正持戒清净的人,一切恶有情不会害你的,你也不会对它起恐怖心;没有恐怖心,“惊狂颠倒”的行动也不会产生。如果你是一个不持戒的普通人,一条大蟒蛇来了,一定会大叫大嚷,赶快要跟那条蛇斗争了,把它甩掉,或者把它弄死,这是颠狂心,惊狂行。他不会,他根本不起恐怖心,也不会那些,这是持戒功德来的。
印光法师,他有个居士家里小的时侯抓了个小老虎,那个时候跟猫一样,很有趣,养在家里。慢慢慢慢,这个老虎长大了,吼一声也让人害怕,这个东西把它杀掉嘛,又舍不得,怎么处理呢?没办法。结果印光法师来了,就跟印光法师讲,印光法师就把这只老虎喊来,给它说皈依。一般说狗看到陌生人还要大吼大叫的,老虎看到陌生人当然蹦了,但是看到印光法师就是乖乖的,听他说皈依。受了皈依之后它就不吃饭了,几天就饿死了,脱了身——畜生道脱掉了。这个,印光法师的传记里讲得有。那么就是真正持戒清净的人对这些恶有情都不会害怕了,人更不要说了,人还有一点良知良心呢。那些杀人放火的人,看见持戒的人还会起恭敬心。
丙六 诸恶怨友 不害反亲
又诸恶有情 或仇怨恶友 虽得其暇隙 不害反相亲
本来,这个世间上的一些恶的有情,要害人的,或者是冤家、仇人、恶友,他要钻你的空子,只要有什么机会就要害你的。但是你只要持了戒之后,尽管那些机会很多,“虽得其暇隙”,有空子可以乘,但是因为你持戒了,那些恶有情、冤家仇人也不会害你。这个要真正持戒了,如果持了一两条马马虎虎的戒,恐怕达不到这个要求。真正要清清净净地持戒,无犯,犯者如法地忏悔清净,就产生这些功德。“虽得其暇隙,不害反相亲”,不但不害你,甚至于反而跟你要好起来了,亲近你这个善知识。
丙七 非人药叉 常作护佑
药叉诸鬼神 一切非人类 不俟其便隙 而常作护佑
第七条,“药叉诸鬼神,一切非人类”,我们说再凶暴的人,他看到佛教的和尚,一般还是恭敬的——那么他也要保佑,知道你是学佛的,有三宝加持的,他要在你僧面前恭敬一下,也想得到一点保佑,所以“不害反相亲”。这个并不是说空话,事实上是有的。那么“药叉诸鬼神”,药叉是吃人的恶鬼,那些暴恶的鬼神,一切非人类,“不俟其便隙,而常作护佑”,这些鬼神一般是找人的空子,要害人的,但是你持戒的话,这些药叉鬼神不但不找你的空子,还来保护你。所以说你如法地持戒的话,护法神固然保护你,那些暴恶鬼神也会保护你。很现实的就是有些本来不是护法,害人的,经过那些大德们给他说皈依,他就做护法了。现在我们很多地方供的关爷,就是智者大师给他化过来的。所以说,对大力鬼神碰到持戒有德的人,他会做护法的。
丙八 法缘顺遂 王庶敬护
求法无艰难 四缘不劳获 王臣诸长者 商主众黎庶
皆敬重尊仰 乐于作护助
这个也是现实世间上可以看到的,真正持戒的人,求法不困难。你要什么经,这个书就来了,你要那个书,它就来,不要你去求的,它自己会来;或者法器,它就这样来了,就是这个机会碰上就会的。
“四缘不劳获”,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也不要你辛辛苦苦去求,它自己天然会给你不缺乏,当然不要去追求太好的,能够维持到身体修行就可以了。
“王臣诸长者,商主众黎庶,皆敬重尊仰,乐于作护助”,那些国王大臣,“长者”是有地位的有财富的大商主,那些老百姓,等等,都尊重恭敬,“尊仰”,都愿意帮助——真正持戒的人,大家都欢喜帮助他。世间上看到好人都愿意帮助他,何况你是佛教里边的持戒的人,他还有一个想保护的心,他要这里做点好事,也求保佑保佑了,所以说这个是很现实的,都会来帮助你。
丙九 随愿往生
若愿当转生 剎利大族姓 婆罗门居士 长者富贵家
欲天色无色 兜率弥陀土 十方净佛剎 随愿定往生
你看,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去的。假使要投生,投生到“剎利大族姓”,高贵的种姓,或者婆罗门居士家里,或者长者富贵家里,这是转世了,要再修行;或者要生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天、色、无色”,乃至“兜率天”——这是弥勒菩萨的内院,或者“弥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都可以去。“十方净佛刹”,十方的清净的净土,“随愿定往生”,只要你发愿好了,以持戒的功德回向的话,决定往生。
所以有的人就说:“哎呀,我修了密法了,跟净土不是两个矛盾了吗?净土要去不成了。”怎么去不成?不要说修密法,你只要好好持戒的话,“随愿定往生”,发愿去就去。
丙十 戒净离欲 现证涅槃
若发愿欲证 无上大涅槃 由戒清净故 离欲得现证
假使你发愿要证“无上大涅槃”,这是佛的果了,“由戒清净故”,因为你戒清净的缘故…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