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全部了解——解脫知見。
那就是五分法身,第一個是戒,戒之後生定,定之後生慧,智慧之後如實知谛理,知道之後就能夠生起厭離,厭離後才能得解脫。你厭離都不厭離,你說你求解脫,求什麼解脫呢?我們說解放,因爲叁座大山壓在身上,要把它解脫,如果你沒有壓,你解脫啥東西?你解放什麼?那當然先要生厭離心,厭離心起了才能解脫。所以解脫之後再解脫知見,怎麼解脫的、解脫的情況,自己全部知道,“我已得解脫”。“乃至當涅槃”,解脫之後,最高的解脫就是涅槃。
這是“如來”的“五分(法)身”,“次第而生起”,這個按照次第來的,不亂的。我們很多人就是眼睛閉起來,腿子收起來,就想馬上證法身,要證到那個解脫,沒有看次第,不行的。譬如燒飯,總是要水加起來,柴堆起來,米淘好,鍋擺好,火一點,慢慢的,水微微的熱,燙起來,滾起來,然後,飯就成熟了。你說不要次第,我馬上就吃飯,那怎麼來呢?世界上哪一個東西沒有次第呢?我們就說這個樹,它長,先要發芽,發芽後樹葉長出來,然後慢慢開花、結果,最後果實下來了。你說“我不要花,不要葉子,我只要果”,你去求嘛,沒有的,一切世間道理都是有次第的,沒有無次第的。我們偏偏要占便宜,總想不要次第,就想得到最後的便宜果——沒有的!
“次第而生起,無戒不能成。”既然次第生起的話,最根本的第一個就是戒,戒爲無上解脫本,你沒有戒,那後頭的一連串都不能成,搞不起來的。這是第一個,戒的功德,五分法身能夠生起來就是靠戒爲基礎的。
丙二 臨終無悔
若具戒士夫 臨終觀業行 無罪不悔恨 善稱遍方域
必往人天趣 隨願生淨土
第二個,“若具戒士夫,臨終觀業行,無罪不悔恨,善稱遍方域,必往人天趣,隨願生淨土。”所以說你說你要修淨土宗,你不學戒怎麼行呢?持戒的人,戒律清淨了,到臨終的時候——臨終的時候這一輩子的業都要現出來的,因爲什麼原因呢?平時我們的五根,都在對外界的不斷地追求,眼睛看東西,這個看,那個看;耳朵聽聲音,這個聽,那個聽,等于是新聞記者,到處在采訪新聞,把新聞采訪過來,下面就是編輯彙報。編輯就是這個意識,它是專門收集情報的。那麼到臨終的時候,眼睛看不到了,耳朵也聽不到了,鼻子聞不到香味了,這時五根先滅(這些《俱舍》都講過了),最後意識還沒有滅,它怎麼辦呢?新的材料沒有了,新聞報道沒有了,它怎麼辦呢?翻舊帳,過去的都要翻出來,過去翻出來的時候,你這一輩子造的惡業善業都要現出來,所以臨終衆業現就是這樣子現的。它現出來之後,假使善業當然生歡喜心了,若是惡業的話,那這個心就顛倒了,恐懼害怕的心都要生起來了,乃至于狂叫都有的。我記不起是哪個說的:他一個什麼人臨終,“火啊,火啊”,那是地獄之火就現出來了。
“臨終觀業行”,臨終時所有的業都要現出來的,一看自己這輩子都持戒清淨,沒有造壞事,既然沒有造壞事,臨終不會起悔恨的心,也沒有恐怖心。“善稱遍方域”,這樣子你善的名稱到處流布,你死後決定人天趣,那沒話說,持戒的人決定生人天趣,增上生。
“隨願生淨土”,如果你發願生淨土的,還可以根據你的願生淨土。所以要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你要持戒了,你不持戒的話,這一份功德就沒有了。所以說“我們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什麼經不要看,什麼法都不要學”,你說夠不夠呢?支分就不夠了,你要往生,持戒是更要緊的。我記得好象叁輩往生裏邊也有說持戒清淨的話,得中上品的。59
這是第二個,持戒的人臨終不悔恨,而且你要往生人天趣是必定的,發了殊勝願的也可以生淨土。
丙叁 身心調和 遠諸熱惱
寢悎身心調 遠離諸熱惱
第叁條,“寢悎身心調,遠離諸熱惱。”“寢”,睡覺的時候,“悎”就是醒的時候,身心調和,一切因爲煩惱、惡業纏身的熱惱心都不會有。這是現下身心坦然,也是它的功德。
丙四 諸天衛護 不爲魔娆
日夜諸天護 不爲鬼魔娆
第四,“日夜諸天護,不爲鬼魔娆”。有很多的居士來講,身上附著東西,或者他們家裏有鬼神病的,感到, 很苦,所以教他們幾個方法。持戒是方法之一。你如果持戒清淨的話,日夜有諸神保護,一切邪魔外道鬼神惱害不了你。除非過去有深怨的,那是業報,它要報,那是要修忏悔法來解怨。一般性的鬼神來惱害,只要你持戒清淨的話,他看到護法菩薩,來也不敢來了。這是第四種功德。
丙五 于凶暴類 不怖倒行
于他凶暴類 一切惡有情 不懷恐怖心 驚狂顛倒行
一切世間上的暴惡的有情,“凶暴類”就是殺人放火的人,這些壞的有情,也包括獅子老虎之類的,對它,你只要持戒好了,自然不會恐怖它。
悟道法師,有人告訴我,他以前在普陀山,他在樹下走,一條大蟒蛇掉到他身上纏在他身上,他也不驚、也不叫——給它說法,說了之後,蛇就走掉了,持戒就有這個功德。所以說真正持戒清淨的人,一切惡有情不會害你的,你也不會對它起恐怖心;沒有恐怖心,“驚狂顛倒”的行動也不會産生。如果你是一個不持戒的普通人,一條大蟒蛇來了,一定會大叫大嚷,趕快要跟那條蛇鬥爭了,把它甩掉,或者把它弄死,這是顛狂心,驚狂行。他不會,他根本不起恐怖心,也不會那些,這是持戒功德來的。
印光法師,他有個居士家裏小的時侯抓了個小老虎,那個時候跟貓一樣,很有趣,養在家裏。慢慢慢慢,這個老虎長大了,吼一聲也讓人害怕,這個東西把它殺掉嘛,又舍不得,怎麼處理呢?沒辦法。結果印光法師來了,就跟印光法師講,印光法師就把這只老虎喊來,給它說皈依。一般說狗看到陌生人還要大吼大叫的,老虎看到陌生人當然蹦了,但是看到印光法師就是乖乖的,聽他說皈依。受了皈依之後它就不吃飯了,幾天就餓死了,脫了身——畜生道脫掉了。這個,印光法師的傳記裏講得有。那麼就是真正持戒清淨的人對這些惡有情都不會害怕了,人更不要說了,人還有一點良知良心呢。那些殺人放火的人,看見持戒的人還會起恭敬心。
丙六 諸惡怨友 不害反親
又諸惡有情 或仇怨惡友 雖得其暇隙 不害反相親
本來,這個世間上的一些惡的有情,要害人的,或者是冤家、仇人、惡友,他要鑽你的空子,只要有什麼機會就要害你的。但是你只要持了戒之後,盡管那些機會很多,“雖得其暇隙”,有空子可以乘,但是因爲你持戒了,那些惡有情、冤家仇人也不會害你。這個要真正持戒了,如果持了一兩條馬馬虎虎的戒,恐怕達不到這個要求。真正要清清淨淨地持戒,無犯,犯者如法地忏悔清淨,就産生這些功德。“雖得其暇隙,不害反相親”,不但不害你,甚至于反而跟你要好起來了,親近你這個善知識。
丙七 非人藥叉 常作護佑
藥叉諸鬼神 一切非人類 不俟其便隙 而常作護佑
第七條,“藥叉諸鬼神,一切非人類”,我們說再凶暴的人,他看到佛教的和尚,一般還是恭敬的——那麼他也要保佑,知道你是學佛的,有叁寶加持的,他要在你僧面前恭敬一下,也想得到一點保佑,所以“不害反相親”。這個並不是說空話,事實上是有的。那麼“藥叉諸鬼神”,藥叉是吃人的惡鬼,那些暴惡的鬼神,一切非人類,“不俟其便隙,而常作護佑”,這些鬼神一般是找人的空子,要害人的,但是你持戒的話,這些藥叉鬼神不但不找你的空子,還來保護你。所以說你如法地持戒的話,護法神固然保護你,那些暴惡鬼神也會保護你。很現實的就是有些本來不是護法,害人的,經過那些大德們給他說皈依,他就做護法了。現在我們很多地方供的關爺,就是智者大師給他化過來的。所以說,對大力鬼神碰到持戒有德的人,他會做護法的。
丙八 法緣順遂 王庶敬護
求法無艱難 四緣不勞獲 王臣諸長者 商主衆黎庶
皆敬重尊仰 樂于作護助
這個也是現實世間上可以看到的,真正持戒的人,求法不困難。你要什麼經,這個書就來了,你要那個書,它就來,不要你去求的,它自己會來;或者法器,它就這樣來了,就是這個機會碰上就會的。
“四緣不勞獲”,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不要你辛辛苦苦去求,它自己天然會給你不缺乏,當然不要去追求太好的,能夠維持到身體修行就可以了。
“王臣諸長者,商主衆黎庶,皆敬重尊仰,樂于作護助”,那些國王大臣,“長者”是有地位的有財富的大商主,那些老百姓,等等,都尊重恭敬,“尊仰”,都願意幫助——真正持戒的人,大家都歡喜幫助他。世間上看到好人都願意幫助他,何況你是佛教裏邊的持戒的人,他還有一個想保護的心,他要這裏做點好事,也求保佑保佑了,所以說這個是很現實的,都會來幫助你。
丙九 隨願往生
若願當轉生 剎利大族姓 婆羅門居士 長者富貴家
欲天色無色 兜率彌陀土 十方淨佛剎 隨願定往生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去的。假使要投生,投生到“剎利大族姓”,高貴的種姓,或者婆羅門居士家裏,或者長者富貴家裏,這是轉世了,要再修行;或者要生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天、色、無色”,乃至“兜率天”——這是彌勒菩薩的內院,或者“彌陀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都可以去。“十方淨佛刹”,十方的清淨的淨土,“隨願定往生”,只要你發願好了,以持戒的功德回向的話,決定往生。
所以有的人就說:“哎呀,我修了密法了,跟淨土不是兩個矛盾了嗎?淨土要去不成了。”怎麼去不成?不要說修密法,你只要好好持戒的話,“隨願定往生”,發願去就去。
丙十 戒淨離欲 現證涅槃
若發願欲證 無上大涅槃 由戒清淨故 離欲得現證
假使你發願要證“無上大涅槃”,這是佛的果了,“由戒清淨故”,因爲你戒清淨的緣故…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