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律海十门讲记▪P67

  ..续本文上一页,“净地阿兰若”,阿兰若是清净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清净的地方。“人天皆欢喜”,这是修行的地方,人也欢喜,天也欢喜。天看见你在修行,他高兴。为什么天高兴呢?那样人天会多起来,三恶道会减下去,真正有佛法信仰的嘛,你能出离了,将来能度他了,当然高兴了。

  “不狎近俗流,静寂禅心生”,既然你不亲近世间那些庸俗的人,那你清净的禅心就会生起来。如果你经常跟那些世俗的人打交道,那他的感染使你心里也是很俗气,那你禅定的心、寂静的心生不起来的。这也是因缘所生法,你跟那些人打交道,决定会产生那些效果,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你说:“我跟他们接近,我不生烦恼的。”你是菩萨再来?否则的话,不可能的。

  “避市不太远”,那么阿兰若是不是一定要在深山里边呢?也不是。它离开城市的寂静地方,但是离开城市也不是太远的。“太远”了之后有什么不好呢?“乞食难”,那你要乞食的,比丘不烧饭的,你跑去乞食,要奔几千里路,你跑到那里天都黑了,过了几天才到,你吃什么东西呢?那就是太远了也不行,乞食太困难了。

  那么怎么远呢?“四肘五百弓”,四个肘是一个弓,一般就是五百个弓这么距离,离开城市有那么远的,合适,不太远也不太近。太近,是喧杂;太远,乞食困难,那五百弓左右,那么正好。修行也适合,乞食也不困难,阿兰若就是这样子的标准,“闲静处所住”。这是阿兰若住。

  丙八 树下坐

  比丘树下坐  不修治积畜  求索长贪爱  守护乱禅心

  不交游世俗  断美室妒嫉  除危朽空腐  鬼神蛇等依

  第八是“树下坐”。阿兰若住可以住房间里边,精舍什么的可以住了,那么树下坐是更进一层了,他不要屋子了,就是在树下边坐。

  这个树下坐就是不要房舍了,比丘更精进一层的呢,他干脆是坐在树下。“不修治积畜”,那树下坐你没有房间了。你房间里堆了一房间东西,你树下堆哪里去呢?不要了。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去积畜了;你房子旧了要修要补,你树下,你补啥呢?这颗树坏了,你再调棵树住好了。东西也不要积那么多,树下没什么好积的,今天住在这颗树下,明天调一棵树下跑掉了,你搬来搬去干什么?不要了。

  “求索长贪爱”,这些积畜的东西,没有的时候要去求,你求它,“长贪爱”,长你的贪心,这个要那个要,就是贪心了。要了之后,卑躬屈膝地去跟人家要,这个也是很不好的事情。你去跟人家要东西,总要装作个谄曲的样子——讨好人家,人家给你了。这个就是长贪爱,长贪心。那么你求得之后,“守护乱禅心”。你求得之后要守护它,东西多了你要拣,要去守护它了;东西时间长了要晒,要怎么的。这个库房里面搞这些还要耐烦才行,有些东西你不去整理它,它要坏掉了,布,你尽摆在那里,时间久了,潮了,它就坏了;米、饮食更容易坏。那么你就要去守护它,一天到晚去操心、去守护这些东西,“乱禅心”,你还修什么定呢?刚刚想坐下修定,“哎哟,这个东西还没有摆好,不要被老鼠吃掉了!那个东西还没有拣,这个要去晒了,夏天,今天好太阳,那些脏东西该去晒一晒……”,你一天到晚打这个主意,修禅成问题了。

  “不交游世俗,断美室妒嫉”,那么你既然是一棵树下坐的,树也是不定的,今天这棵树,明天那棵树。有一个屋子呢,你住在哪个街几号几号,亲戚朋友他会看你。你树下坐,没有门牌号码的,又是不定的,今天这棵树,明天那棵树,他怎么找你呢?找不到了。“不交游世俗”,对世俗的那些往来就可以省了很多事情,同时“断美室妒嫉”,假使你住房间的话,房间破了固然麻烦,房间收拾得很好,人家妒嫉你,这个又是个麻烦。

  “除危朽空腐,鬼神蛇等依”,假使要树下坐,一般的树下都可以坐,但是一些危险的树,朽的树,空的、腐烂的树,鬼神依它为住处的树,不要去坐。危朽空腐的地方,这棵树怕倒下来,或者这个空的树里边可能有蛇,那你坐在下边,你入定了,蛇把你缠起来了,把你咬一口的话,死掉了。当然入定的死不了,你出了定还不是要死。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树下坐要避免这些危朽空腐的地方……,如果鬼神是信佛的、护法的,当然你修禅定什么的,它守护你;如果这个鬼神它不信佛的,那么你占了它的地方了,它就不高兴了,你要修行入定,它就要给你找麻烦。所以说树下坐要避免这些地方,这样的树不能坐。

  丙九 露地坐

  露地无依着  天地为大庐  除懈怠睡眠  脱离众系缚  

  随意无追慕  野鹿自在游  身心少过患  无往不自若

  第九是“露地坐”。这个树下坐比阿兰若住已经进一层了,只要一棵树就行了。一棵树有树叶子,它白天遮太阳,晚上遮露水,甚至下雨的时候可以避风雨。露地坐,那就是顶天立地的,上面不要东西的,那更进一层了。

  “露地无依着”,什么都不靠,不要说房子,也不靠树,“天地为大庐”。这个房子最大了,天地,屋顶就是天,地板就是地,这样子大的房间,最大的房间,“天地为大庐”。

  “除懈怠睡眠,脱离众系缚,随意无追慕,野鹿自在游,身心少过患,无往不自若。”那是露地坐的好处。我们说有一个房间,门一关,睡懒觉最合适,你舒服舒服的一个房间里睡在那里,人家也不来打扰你。你没有房间的,也不靠树的,在露地上你睡倒,自己也不舒服,也不称,所以懈怠睡眠都可以减少。除非你实在困的时候睡一会儿。露地、草地上你多睡也不行的,潮气很大,实在不行的时候睡一会儿,睡好了之后马上起来。

  “脱离众系缚”,那就是什么事情、房间的事情,这些系缚都不要了,露地就可以坐了,什么都不追求了。“随意无追慕”,随自己的意,哪里住就哪里住,不去追求。你一棵树下坐,还追求一棵树;你如果要阿兰若住,还追求一个精舍房子。现在你啥都不追求,到哪里就坐,“野鹿自在游”,好象是田野里的鹿一样,自在得很,这里跑跑、那里跑跑,随你自己,自由的。

  “身心少过患”,那么既然你放下这些住处的执着,那身心就少了很多的烦恼了,“无往不自若”,没有人干涉你的,露地坐,什么人都不管你的,你哪里去都是自自在在的,这是露地坐。当然一般人,我们现在露地坐一般人是做不到了。我听说不晓得是哪个,好象四川什么庙,他们到普陀山去朝山,正碰上观音会,所有的房间都满了,不挂单了,他们没有办法,只好住到森林里去了,树下坐,坐了几天。他也不是欢喜坐,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那么就坐了几天——也好,体会一下树下坐的味道。

  丙十 冢间坐

  我受冢间坐  念死观不净  离慢计财能  知身空无我 

  伏畏恶欲爱  离贪住处病  精进少睡眠  人非人敬慕

  不得作房屋  不置钵器等  坐处不当风  冢间掷物远

  明相还伽蓝  不受余住处  不食肉鱼肴  乳酪麻米半味  

  第十个,“冢间坐”,那一般人更受不了了,坐在坟墓那个地方,坟地,葬死人的地方。

  “我受冢间坐,念死观不净”,有什么好处?可以念死、观不净,“离慢计财能,知身空无我,伏畏恶欲爱,离贪住处病,精进少睡眠,人非人敬慕。”那么冢间坐就是在坟墓里边坐,尸林里边。这是第十种。

  到尸林里面去坐,冢间坐有什么好处呢?“念死观不净”,这些执着身执为重的人到那边坐是相应,一天到晚看的都是死人。你说你看不到死人,你心里总是无常的观念提不起。你现在看到死人了,这个无常观天天给你敲警钟:他死掉了,你自己好久死你知道不知道?看到一个一个死人丢在那里,自然这个人会生起无常的概念。也观不净,死人在冢间里边,印度是尸林里边就是死人丢在那边,不埋的,那么野兽吃的,哪个咬的,鸟啄的,各式各样的样子都看到了,都不净,腐烂的、肠子流出来的、蛆在拱的,这些都能看到。那么这样子可以修不净观,真正修不净观,我们《清净道论》大家如果看到的就知道,是要到尸林里去修的,这样子清晰地体会那些不净的样子。单是观想、看看照片总是隔一层的。

  “离慢计财能”,那个我慢也可以除掉,一动也不动的躺在地上,你怎么憍慢得起来呢?自己一想,自己也要死的,跟他们一样躺在地上,什么憍慢都生不起。“财能”,你说你多财多能的,钱又多,能力又大,但是你躺在地上的时候,这还起什么作用呢?再有钱、再有能,也不过如此。所以冢间坐可以把那些世间的五欲心都可以息下去。

  “知身空无我”,也可以知道身是空的,没有我的。你在活的时候,为它打算,费了很多劲,最后它死了之后,就是那么一个尸体,腐烂不净,就是空。那就是最容易进入空了,真正空无我又不是说死掉才空,当下就空。但是你要体会到当下就空,从这个地方下手:死了之后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没有我的,你执着它再厉害,你走了,还不是那么回事情。

  “伏畏恶欲爱”,你假使对鬼神起恐怖心的,那你多坐在那里,也可以慢慢地把这个恐怖心除掉,那些欲爱也可以除掉。同时也可以离开“贪住处病”,要收拾房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地布置起来,什么挂诗画了,什么东西了,这些贪心都可以除掉。贪住处的病,有的人他一个地方住惯了,给他调一个房间,他就不高兴,“我住惯了这个地方,对我适应了”,不想调。所以丛林里边一般都是房间什么时候就给你转一转,什么时候给你转一转,就要让你离开贪着住处的病。你住久了,生起执着了,马上给你调了。你这个地方住了刚刚适应下来要执着了,又给你调了,你心里很气:“我好不容易把这个房间布置得适合我的用处了,把我调掉了。那地方新的,不适应我的,好不容易搞了几个月,把它搞干净了,又给我调掉了。”好象故意跟你刁难,实际上给你除贪着住处病,自己要有智慧,能体会那些。

  “精进少睡眠”,坟墓露地里哪个尽打瞌睡的?懒觉总不会睡了。…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菩萨戒略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