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淨地阿蘭若”,阿蘭若是清淨的地方,這個地方是清淨的地方。“人天皆歡喜”,這是修行的地方,人也歡喜,天也歡喜。天看見你在修行,他高興。爲什麼天高興呢?那樣人天會多起來,叁惡道會減下去,真正有佛法信仰的嘛,你能出離了,將來能度他了,當然高興了。
“不狎近俗流,靜寂禅心生”,既然你不親近世間那些庸俗的人,那你清淨的禅心就會生起來。如果你經常跟那些世俗的人打交道,那他的感染使你心裏也是很俗氣,那你禅定的心、寂靜的心生不起來的。這也是因緣所生法,你跟那些人打交道,決定會産生那些效果,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你說:“我跟他們接近,我不生煩惱的。”你是菩薩再來?否則的話,不可能的。
“避市不太遠”,那麼阿蘭若是不是一定要在深山裏邊呢?也不是。它離開城市的寂靜地方,但是離開城市也不是太遠的。“太遠”了之後有什麼不好呢?“乞食難”,那你要乞食的,比丘不燒飯的,你跑去乞食,要奔幾千裏路,你跑到那裏天都黑了,過了幾天才到,你吃什麼東西呢?那就是太遠了也不行,乞食太困難了。
那麼怎麼遠呢?“四肘五百弓”,四個肘是一個弓,一般就是五百個弓這麼距離,離開城市有那麼遠的,合適,不太遠也不太近。太近,是喧雜;太遠,乞食困難,那五百弓左右,那麼正好。修行也適合,乞食也不困難,阿蘭若就是這樣子的標准,“閑靜處所住”。這是阿蘭若住。
丙八 樹下坐
比丘樹下坐 不修治積畜 求索長貪愛 守護亂禅心
不交遊世俗 斷美室妒嫉 除危朽空腐 鬼神蛇等依
第八是“樹下坐”。阿蘭若住可以住房間裏邊,精舍什麼的可以住了,那麼樹下坐是更進一層了,他不要屋子了,就是在樹下邊坐。
這個樹下坐就是不要房舍了,比丘更精進一層的呢,他幹脆是坐在樹下。“不修治積畜”,那樹下坐你沒有房間了。你房間裏堆了一房間東西,你樹下堆哪裏去呢?不要了。一切不需要的東西,就不要去積畜了;你房子舊了要修要補,你樹下,你補啥呢?這顆樹壞了,你再調棵樹住好了。東西也不要積那麼多,樹下沒什麼好積的,今天住在這顆樹下,明天調一棵樹下跑掉了,你搬來搬去幹什麼?不要了。
“求索長貪愛”,這些積畜的東西,沒有的時候要去求,你求它,“長貪愛”,長你的貪心,這個要那個要,就是貪心了。要了之後,卑躬屈膝地去跟人家要,這個也是很不好的事情。你去跟人家要東西,總要裝作個谄曲的樣子——討好人家,人家給你了。這個就是長貪愛,長貪心。那麼你求得之後,“守護亂禅心”。你求得之後要守護它,東西多了你要揀,要去守護它了;東西時間長了要曬,要怎麼的。這個庫房裏面搞這些還要耐煩才行,有些東西你不去整理它,它要壞掉了,布,你盡擺在那裏,時間久了,潮了,它就壞了;米、飲食更容易壞。那麼你就要去守護它,一天到晚去操心、去守護這些東西,“亂禅心”,你還修什麼定呢?剛剛想坐下修定,“哎喲,這個東西還沒有擺好,不要被老鼠吃掉了!那個東西還沒有揀,這個要去曬了,夏天,今天好太陽,那些髒東西該去曬一曬……”,你一天到晚打這個主意,修禅成問題了。
“不交遊世俗,斷美室妒嫉”,那麼你既然是一棵樹下坐的,樹也是不定的,今天這棵樹,明天那棵樹。有一個屋子呢,你住在哪個街幾號幾號,親戚朋友他會看你。你樹下坐,沒有門牌號碼的,又是不定的,今天這棵樹,明天那棵樹,他怎麼找你呢?找不到了。“不交遊世俗”,對世俗的那些往來就可以省了很多事情,同時“斷美室妒嫉”,假使你住房間的話,房間破了固然麻煩,房間收拾得很好,人家妒嫉你,這個又是個麻煩。
“除危朽空腐,鬼神蛇等依”,假使要樹下坐,一般的樹下都可以坐,但是一些危險的樹,朽的樹,空的、腐爛的樹,鬼神依它爲住處的樹,不要去坐。危朽空腐的地方,這棵樹怕倒下來,或者這個空的樹裏邊可能有蛇,那你坐在下邊,你入定了,蛇把你纏起來了,把你咬一口的話,死掉了。當然入定的死不了,你出了定還不是要死。那麼這個地方,就是樹下坐要避免這些危朽空腐的地方……,如果鬼神是信佛的、護法的,當然你修禅定什麼的,它守護你;如果這個鬼神它不信佛的,那麼你占了它的地方了,它就不高興了,你要修行入定,它就要給你找麻煩。所以說樹下坐要避免這些地方,這樣的樹不能坐。
丙九 露地坐
露地無依著 天地爲大廬 除懈怠睡眠 脫離衆系縛
隨意無追慕 野鹿自在遊 身心少過患 無往不自若
第九是“露地坐”。這個樹下坐比阿蘭若住已經進一層了,只要一棵樹就行了。一棵樹有樹葉子,它白天遮太陽,晚上遮露水,甚至下雨的時候可以避風雨。露地坐,那就是頂天立地的,上面不要東西的,那更進一層了。
“露地無依著”,什麼都不靠,不要說房子,也不靠樹,“天地爲大廬”。這個房子最大了,天地,屋頂就是天,地板就是地,這樣子大的房間,最大的房間,“天地爲大廬”。
“除懈怠睡眠,脫離衆系縛,隨意無追慕,野鹿自在遊,身心少過患,無往不自若。”那是露地坐的好處。我們說有一個房間,門一關,睡懶覺最合適,你舒服舒服的一個房間裏睡在那裏,人家也不來打擾你。你沒有房間的,也不靠樹的,在露地上你睡倒,自己也不舒服,也不稱,所以懈怠睡眠都可以減少。除非你實在困的時候睡一會兒。露地、草地上你多睡也不行的,潮氣很大,實在不行的時候睡一會兒,睡好了之後馬上起來。
“脫離衆系縛”,那就是什麼事情、房間的事情,這些系縛都不要了,露地就可以坐了,什麼都不追求了。“隨意無追慕”,隨自己的意,哪裏住就哪裏住,不去追求。你一棵樹下坐,還追求一棵樹;你如果要阿蘭若住,還追求一個精舍房子。現在你啥都不追求,到哪裏就坐,“野鹿自在遊”,好象是田野裏的鹿一樣,自在得很,這裏跑跑、那裏跑跑,隨你自己,自由的。
“身心少過患”,那麼既然你放下這些住處的執著,那身心就少了很多的煩惱了,“無往不自若”,沒有人幹涉你的,露地坐,什麼人都不管你的,你哪裏去都是自自在在的,這是露地坐。當然一般人,我們現在露地坐一般人是做不到了。我聽說不曉得是哪個,好象四川什麼廟,他們到普陀山去朝山,正碰上觀音會,所有的房間都滿了,不挂單了,他們沒有辦法,只好住到森林裏去了,樹下坐,坐了幾天。他也不是歡喜坐,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那麼就坐了幾天——也好,體會一下樹下坐的味道。
丙十 冢間坐
我受冢間坐 念死觀不淨 離慢計財能 知身空無我
伏畏惡欲愛 離貪住處病 精進少睡眠 人非人敬慕
不得作房屋 不置缽器等 坐處不當風 冢間擲物遠
明相還伽藍 不受余住處 不食肉魚肴 乳酪麻米半味
第十個,“冢間坐”,那一般人更受不了了,坐在墳墓那個地方,墳地,葬死人的地方。
“我受冢間坐,念死觀不淨”,有什麼好處?可以念死、觀不淨,“離慢計財能,知身空無我,伏畏惡欲愛,離貪住處病,精進少睡眠,人非人敬慕。”那麼冢間坐就是在墳墓裏邊坐,屍林裏邊。這是第十種。
到屍林裏面去坐,冢間坐有什麼好處呢?“念死觀不淨”,這些執著身執爲重的人到那邊坐是相應,一天到晚看的都是死人。你說你看不到死人,你心裏總是無常的觀念提不起。你現在看到死人了,這個無常觀天天給你敲警鍾:他死掉了,你自己好久死你知道不知道?看到一個一個死人丟在那裏,自然這個人會生起無常的概念。也觀不淨,死人在冢間裏邊,印度是屍林裏邊就是死人丟在那邊,不埋的,那麼野獸吃的,哪個咬的,鳥啄的,各式各樣的樣子都看到了,都不淨,腐爛的、腸子流出來的、蛆在拱的,這些都能看到。那麼這樣子可以修不淨觀,真正修不淨觀,我們《清淨道論》大家如果看到的就知道,是要到屍林裏去修的,這樣子清晰地體會那些不淨的樣子。單是觀想、看看照片總是隔一層的。
“離慢計財能”,那個我慢也可以除掉,一動也不動的躺在地上,你怎麼憍慢得起來呢?自己一想,自己也要死的,跟他們一樣躺在地上,什麼憍慢都生不起。“財能”,你說你多財多能的,錢又多,能力又大,但是你躺在地上的時候,這還起什麼作用呢?再有錢、再有能,也不過如此。所以冢間坐可以把那些世間的五欲心都可以息下去。
“知身空無我”,也可以知道身是空的,沒有我的。你在活的時候,爲它打算,費了很多勁,最後它死了之後,就是那麼一個屍體,腐爛不淨,就是空。那就是最容易進入空了,真正空無我又不是說死掉才空,當下就空。但是你要體會到當下就空,從這個地方下手:死了之後就是這麼一個東西,沒有我的,你執著它再厲害,你走了,還不是那麼回事情。
“伏畏惡欲愛”,你假使對鬼神起恐怖心的,那你多坐在那裏,也可以慢慢地把這個恐怖心除掉,那些欲愛也可以除掉。同時也可以離開“貪住處病”,要收拾房間,把房間打掃得幹幹淨淨地布置起來,什麼挂詩畫了,什麼東西了,這些貪心都可以除掉。貪住處的病,有的人他一個地方住慣了,給他調一個房間,他就不高興,“我住慣了這個地方,對我適應了”,不想調。所以叢林裏邊一般都是房間什麼時候就給你轉一轉,什麼時候給你轉一轉,就要讓你離開貪著住處的病。你住久了,生起執著了,馬上給你調了。你這個地方住了剛剛適應下來要執著了,又給你調了,你心裏很氣:“我好不容易把這個房間布置得適合我的用處了,把我調掉了。那地方新的,不適應我的,好不容易搞了幾個月,把它搞幹淨了,又給我調掉了。”好象故意跟你刁難,實際上給你除貪著住處病,自己要有智慧,能體會那些。
“精進少睡眠”,墳墓露地裏哪個盡打瞌睡的?懶覺總不會睡了。…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