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律海十门讲记▪P24

  ..续本文上一页她犯不净行,这样子要驱摈,要把她撵出去。她就叫冤枉了,她说她不是出家以后怀胎的,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怀了胎的。那么这个事情就闹到佛的面前了,佛就制定:女的在受比丘尼戒之前,要两年受正学女戒,就是考验有没有怀胎的事情。做了比丘尼之后再怀胎,那在家人讥嫌就很大。那么这两年里边,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就可以受比丘尼戒。所以说女人在受比丘尼戒之前一定要受两年的式叉摩那的正学女戒。如果不受的话,在僧团里面住要犯戒的。所以这个是比丘尼僧团应该注意这些事情。

  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一共是七众。其他的书里边就是再加一个近住的律仪,近住的居士,就是受八关斋戒的居士,这里是并起来了——五戒、八戒一起算居士,也有把五戒八戒分开的,那就是八个了。总的说佛弟子的相有这么几种,每一种又如何,大概都讲了。

  

  甲四 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

  (八戒颂句及授受仪式与种种解释)

  乙一 总 颂

  

  皈依佛法僧  净心持八戒  不杀不盗取  不淫不妄说

  不饮用诸酒  香花鬘涂身  歌舞娼妓等  坐高广大床

  非食时而食  竟日夜不犯  并供养三宝  和尚阿阇黎

  一切如法教  奉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  三业常恭敬

  复方便勤求  坐禅及诵经  乃至诸学问  劝助作福等

  广开涅槃路  闭三恶道门  作出家之基  增长正业行

  从诸果诸向  罗汉道果成 

  下边就八关斋戒的问题了,近住戒。“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分别门”就是专门讲八戒近住的。近住跟近事两个有一点差异,都是居士,但是八戒叫近住,五戒叫近事,这个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下边就要讲。

  “皈依佛法僧,净心持八戒,不杀不盗取,不淫不妄说,不饮用诸酒,香花鬘涂身,歌舞娼妓等,坐高广大床,非食时而食,竟日夜不犯。”这八条戒,一昼一夜不犯,这是八关斋戒。我们说所有的戒都是尽形寿的,只有这个八关斋戒是一昼一夜的,不能尽形寿,因为在家人他的条件不能长期地受八关斋戒。也有的人住在庙里边一辈子受八关斋戒的,这些人个别的是有,但是不能每一个居士都叫他这样做。同时呢,八关斋戒的受,也是要今天受了之后,明天还要再受,不能说受一次终生受持,这个不行的,决定是一天一夜。

  “净心”——出离心、菩提心、清净的心,持八关斋戒,“不杀不盗取”。我们这个戒呢,就是说,别解脱戒里面有声闻的——专门是声闻的,也有共菩萨的。我们中国是大乘,律宗是大乘,道宣律师创律宗是属于大乘教,所以说最后呢,都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那么这个八关斋戒,我们说也是最后要“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度众生成佛道,这是属于大乘的。它的戒相就是“不杀不盗取,不淫……”,这个“淫”就不是邪淫了。我记得以前出了一本《辞海(宗教分册)》,其中就有一条,“八关斋戒——不杀不盗取不邪淫……”,外行写的。八关斋戒怎么叫不邪淫呢?八关斋戒不邪淫的话,那你受了这个戒夫妇还能够做淫欲的事了?那不行的。所以说这个事情呢,每一个专业都要有自己内行人搞的,他搞了个宗教分册里边,八关斋戒写了个不邪淫,人家看了都笑。

  “不妄说”,不妄语。

  “不饮用诸酒”,什么酒都不能吃,天然的酒、人工做的酒、稻谷(种子)做的酒(米酒)等等,这些都不能吃。

  “香花鬘涂身,歌舞娼妓等”,这是合一条,涂香、涂花、擦胭脂、擦什么膏等等,那么“歌舞娼妓”,“歌”,唱歌,“跳”,手舞足蹈就是跳,我们前面说过的,你手舞足蹈就是跳,不一定要台上去跳舞才是跳,也不一定跳舞厅才是跳、跳舞;“娼妓等”,就是那些妓乐的事情。

  “坐高广大床”,那一般指高的、新的、特别华丽的床,那怎么高呢?过去有尺寸,一肘一尺高,这么高。反正一般的考虑,人有高低,你坐在床上,两个脚能挨到地的,这个可以;脚挨不到地了,比你小腿还要高,那就是高的床。

  “非食时而食”,过了午之后,到明天天亮之间,这个是非时食的时候,不是吃这个食的时候,你去吃东西了,那就是犯一条。

  “竟日夜不犯”,一天一夜,时间是一天一夜,不是终生的。

  那么受了这个之后,是不是就够了呢?还要供养三宝,“并供养三宝,和尚阿阇黎”,自己的和尚,“和尚”是亲教师,“阿阇黎”是轨范师。受沙弥戒就是和尚、阿阇黎都有了,八关斋戒是一个就可以了。但是其他教诫你的那些师父们也属于阿阇黎,依止师也是阿阇黎了。

  “一切如法教”,一切都要如法地听他的教导而行;“奉行无违逆”,一切如法的教都要奉行,不能违背他;“于上中下座”,出家人的里边上座、中座、下座,都要恭敬,“三业常恭敬”,身口意都要恭敬。有的人身很恭敬,磕头、顶礼,嘴里也说得好,心里不恭敬,这个就是有欠缺,心里也要恭敬。身口固然要恭敬呢,心里还要恭敬。那么有的是身口都不恭敬,心里更不恭敬,那就不行了。受了八关斋戒,这些都要做的。

  “复方便勤求,坐禅及诵经”,这些还不够,还要方便,假使你有时间、有机会,要殷勤地求坐禅、诵经。“禅诵”了,出家人的事情,就是要么是禅,要么就诵。我总感到奇怪,我们这里有些人不愿意诵,又不愿意禅,那么出家的意义就失去了。八关斋戒尚且要方便勤求坐禅及诵经,那么受了比丘戒,你不想禅,不想诵经,那你干什么呢?和尚不念经是一个笑话了,人家说和尚嘛就是念经的了。再马虎的显教丛林么,大概三皈依还得念一下,每一个人都要去一下的。

  “乃至诸学问”,这些还不够,还要“学问”,各式各样的学问;还要“劝助作福等”,劝人家,帮助人家做培福的事情。当然自己还要做了,你做了之后还要劝人家做;人家力量不够,你帮助人家做。

  “广开涅槃路”,要走向涅槃,涅槃的路就是涅槃的资粮广泛地积集起来,走向涅槃的路。“闭三恶道门”,三恶道的门,那些造三恶道的恶业不要做,把它门闭掉。

  “作出家之基”,这个近住戒,就是居士亲近出家人,准备将来发心要出家的,这是出家的基础。“增长正业行,从诸果诸向,罗汉道果成”,增加你的正业正行,身口意三业。那么将来的果报呢,“从诸果诸向”直至“罗汉道果成”,诸果诸向到罗汉道,大阿罗汉就是佛,不一定仅止于这个二乘罗汉。

  

  乙二 近住律仪之总义

  

  近住律仪之总义者 俱舍颂云:

  近住于晨旦  下座从师受  随教说具支  离严饰昼夜

  “近住律仪之总义者”,这是一个颂,它把近住的一些戒相、要做什么事情、将来的趋向跟目的都讲了,那么它里面如何受,“俱舍颂云”,学过《俱舍》的就便宜了,这个颂是讲过了的。

  “近住于晨旦”,“近住”就是受八关斋戒的居士,“于晨旦”,每天,照规矩是天亮了之后日出之前,就要受八关斋戒,到明天天亮就是一昼夜。假使你离开寺院比较远,或者有其他的事情耽搁了不能一早受的话,也可以在早斋以后,乃至中饭之前,都可以受,总之要早晨,下午就不行了。

  “下座从师受”,要受的时候,他要在下,不能坐在师上——高于师,他要在师父下边。仪式当然是胡跪合掌,并不是说他坐在地下,跟师父一样坐着那不行的。这个“下座”就是说他处的地方要比师要低,不能高。“随教说具支”,随了佛所教的,佛的时教;“说具支”,这个八条不能少一条。“具支”就是说——近事戒能受,支分可以一支、二支、三支、乃至满支,而这个八关斋戒呢,要么不受,要受八条都要受。

  ……(6A)“离严饰昼夜”,就是不准搞那些装饰品。我们的念珠,有些请来流通处的念珠,上面有个须须头的,比丘是不准用的,装饰品都不能用。

  

  乙三 近住名诠之分别

  

  近住名诠之分别者 俱舍论云:

  如彼阿罗汉清净体上,半月一次清净居住者,近住是也,如彼清净之体,随时学故。有他解云:谓近住者,尽其所有寿命中间,于三宝律仪等,不远居住故。谓是于此解脱高位等,能作接近之方便者,名为近住,唯于善根作增长培植而已。再布萨宣说中云:诸近住者,于时时中,此近住律仪应作受持守护想。

  “近住名诠之分别者”,什么叫近住呢?它的名字怎么解释呢?“《俱舍论》云”,什么叫近住?“如彼阿罗汉清净体上,半月一次清净居住者,近住是也”,他跟阿罗汉一样清净的体,就是他的体和阿罗汉一样,就是出家了,出家的清净体相,半月一次,清净地安住在里边的,这叫近住。“如彼清净之体,随时学故”,要像清净的出家的具足的阿罗汉果,像他一样清净的体,随时来学习。这是一个,《俱舍论》的解释。

  “有他解云”,另外一个解释,“谓近住者,尽其所有寿命中间,于三宝律仪中不远居住故”,他一辈子对三宝、那些出家的律仪不太远地住,就是近住,相近而住。“谓是于此解脱高位等,能作接近之方便者,名为近住”,也就是说对解脱的高位——成阿罗汉果,能够做亲近的方便。也就是说亲近出家人的最高的体,受具足戒的,近住,亲近而住。“唯于善根作增长培植而已”,但是他毕竟还不是出家的体,只能接近了,所以对于善根作增长的培植,并不是真正的得到——于诸善根作增长,培养它,这样子。“再布萨宣说中云:诸近住者,于时时中,此近住律仪应作受持守护想。”西藏有这么一本书,是近住的布萨的仪轨,它这里说,“诸近住者”,那些受了八关斋戒的近住,“于时时中”,经常近住的律仪要“作受持、守护想”,就是你不受的时候,也要守护它,也作受持、守护地想。那么这个近住的名称是这么解释。

  

  乙四 近住戒八支之分别

  

  近住戒八支之分别者  俱舍颂云:

  戒不逸禁支  四一三如次  为防诸性罪  失念及憍逸

  …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菩萨戒略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