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律海十門講記▪P24

  ..續本文上一頁她犯不淨行,這樣子要驅擯,要把她攆出去。她就叫冤枉了,她說她不是出家以後懷胎的,是在沒有出家之前就懷了胎的。那麼這個事情就鬧到佛的面前了,佛就製定:女的在受比丘尼戒之前,要兩年受正學女戒,就是考驗有沒有懷胎的事情。做了比丘尼之後再懷胎,那在家人譏嫌就很大。那麼這兩年裏邊,如果沒有這些事情,就可以受比丘尼戒。所以說女人在受比丘尼戒之前一定要受兩年的式叉摩那的正學女戒。如果不受的話,在僧團裏面住要犯戒的。所以這個是比丘尼僧團應該注意這些事情。

  出家五衆,在家二衆,一共是七衆。其他的書裏邊就是再加一個近住的律儀,近住的居士,就是受八關齋戒的居士,這裏是並起來了——五戒、八戒一起算居士,也有把五戒八戒分開的,那就是八個了。總的說佛弟子的相有這麼幾種,每一種又如何,大概都講了。

  

  甲四 八戒近住分別門第四

  (八戒頌句及授受儀式與種種解釋)

  乙一 總 頌

  

  皈依佛法僧  淨心持八戒  不殺不盜取  不淫不妄說

  不飲用諸酒  香花鬘塗身  歌舞娼妓等  坐高廣大床

  非食時而食  竟日夜不犯  並供養叁寶  和尚阿阇黎

  一切如法教  奉行無違逆  于上中下座  叁業常恭敬

  複方便勤求  坐禅及誦經  乃至諸學問  勸助作福等

  廣開涅槃路  閉叁惡道門  作出家之基  增長正業行

  從諸果諸向  羅漢道果成 

  下邊就八關齋戒的問題了,近住戒。“八戒近住分別門第四”。“分別門”就是專門講八戒近住的。近住跟近事兩個有一點差異,都是居士,但是八戒叫近住,五戒叫近事,這個有差別。差別在哪裏?下邊就要講。

  “皈依佛法僧,淨心持八戒,不殺不盜取,不淫不妄說,不飲用諸酒,香花鬘塗身,歌舞娼妓等,坐高廣大床,非食時而食,竟日夜不犯。”這八條戒,一晝一夜不犯,這是八關齋戒。我們說所有的戒都是盡形壽的,只有這個八關齋戒是一晝一夜的,不能盡形壽,因爲在家人他的條件不能長期地受八關齋戒。也有的人住在廟裏邊一輩子受八關齋戒的,這些人個別的是有,但是不能每一個居士都叫他這樣做。同時呢,八關齋戒的受,也是要今天受了之後,明天還要再受,不能說受一次終生受持,這個不行的,決定是一天一夜。

  “淨心”——出離心、菩提心、清淨的心,持八關齋戒,“不殺不盜取”。我們這個戒呢,就是說,別解脫戒裏面有聲聞的——專門是聲聞的,也有共菩薩的。我們中國是大乘,律宗是大乘,道宣律師創律宗是屬于大乘教,所以說最後呢,都是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那麼這個八關齋戒,我們說也是最後要“佛道無上誓願成”,要度衆生成佛道,這是屬于大乘的。它的戒相就是“不殺不盜取,不淫……”,這個“淫”就不是邪淫了。我記得以前出了一本《辭海(宗教分冊)》,其中就有一條,“八關齋戒——不殺不盜取不邪淫……”,外行寫的。八關齋戒怎麼叫不邪淫呢?八關齋戒不邪淫的話,那你受了這個戒夫婦還能夠做淫欲的事了?那不行的。所以說這個事情呢,每一個專業都要有自己內行人搞的,他搞了個宗教分冊裏邊,八關齋戒寫了個不邪淫,人家看了都笑。

  “不妄說”,不妄語。

  “不飲用諸酒”,什麼酒都不能吃,天然的酒、人工做的酒、稻谷(種子)做的酒(米酒)等等,這些都不能吃。

  “香花鬘塗身,歌舞娼妓等”,這是合一條,塗香、塗花、擦胭脂、擦什麼膏等等,那麼“歌舞娼妓”,“歌”,唱歌,“跳”,手舞足蹈就是跳,我們前面說過的,你手舞足蹈就是跳,不一定要臺上去跳舞才是跳,也不一定跳舞廳才是跳、跳舞;“娼妓等”,就是那些妓樂的事情。

  “坐高廣大床”,那一般指高的、新的、特別華麗的床,那怎麼高呢?過去有尺寸,一肘一尺高,這麼高。反正一般的考慮,人有高低,你坐在床上,兩個腳能挨到地的,這個可以;腳挨不到地了,比你小腿還要高,那就是高的床。

  “非食時而食”,過了午之後,到明天天亮之間,這個是非時食的時候,不是吃這個食的時候,你去吃東西了,那就是犯一條。

  “竟日夜不犯”,一天一夜,時間是一天一夜,不是終生的。

  那麼受了這個之後,是不是就夠了呢?還要供養叁寶,“並供養叁寶,和尚阿阇黎”,自己的和尚,“和尚”是親教師,“阿阇黎”是軌範師。受沙彌戒就是和尚、阿阇黎都有了,八關齋戒是一個就可以了。但是其他教誡你的那些師父們也屬于阿阇黎,依止師也是阿阇黎了。

  “一切如法教”,一切都要如法地聽他的教導而行;“奉行無違逆”,一切如法的教都要奉行,不能違背他;“于上中下座”,出家人的裏邊上座、中座、下座,都要恭敬,“叁業常恭敬”,身口意都要恭敬。有的人身很恭敬,磕頭、頂禮,嘴裏也說得好,心裏不恭敬,這個就是有欠缺,心裏也要恭敬。身口固然要恭敬呢,心裏還要恭敬。那麼有的是身口都不恭敬,心裏更不恭敬,那就不行了。受了八關齋戒,這些都要做的。

  “複方便勤求,坐禅及誦經”,這些還不夠,還要方便,假使你有時間、有機會,要殷勤地求坐禅、誦經。“禅誦”了,出家人的事情,就是要麼是禅,要麼就誦。我總感到奇怪,我們這裏有些人不願意誦,又不願意禅,那麼出家的意義就失去了。八關齋戒尚且要方便勤求坐禅及誦經,那麼受了比丘戒,你不想禅,不想誦經,那你幹什麼呢?和尚不念經是一個笑話了,人家說和尚嘛就是念經的了。再馬虎的顯教叢林麼,大概叁皈依還得念一下,每一個人都要去一下的。

  “乃至諸學問”,這些還不夠,還要“學問”,各式各樣的學問;還要“勸助作福等”,勸人家,幫助人家做培福的事情。當然自己還要做了,你做了之後還要勸人家做;人家力量不夠,你幫助人家做。

  “廣開涅槃路”,要走向涅槃,涅槃的路就是涅槃的資糧廣泛地積集起來,走向涅槃的路。“閉叁惡道門”,叁惡道的門,那些造叁惡道的惡業不要做,把它門閉掉。

  “作出家之基”,這個近住戒,就是居士親近出家人,准備將來發心要出家的,這是出家的基礎。“增長正業行,從諸果諸向,羅漢道果成”,增加你的正業正行,身口意叁業。那麼將來的果報呢,“從諸果諸向”直至“羅漢道果成”,諸果諸向到羅漢道,大阿羅漢就是佛,不一定僅止于這個二乘羅漢。

  

  乙二 近住律儀之總義

  

  近住律儀之總義者 俱舍頌雲:

  近住于晨旦  下座從師受  隨教說具支  離嚴飾晝夜

  “近住律儀之總義者”,這是一個頌,它把近住的一些戒相、要做什麼事情、將來的趨向跟目的都講了,那麼它裏面如何受,“俱舍頌雲”,學過《俱舍》的就便宜了,這個頌是講過了的。

  “近住于晨旦”,“近住”就是受八關齋戒的居士,“于晨旦”,每天,照規矩是天亮了之後日出之前,就要受八關齋戒,到明天天亮就是一晝夜。假使你離開寺院比較遠,或者有其他的事情耽擱了不能一早受的話,也可以在早齋以後,乃至中飯之前,都可以受,總之要早晨,下午就不行了。

  “下座從師受”,要受的時候,他要在下,不能坐在師上——高于師,他要在師父下邊。儀式當然是胡跪合掌,並不是說他坐在地下,跟師父一樣坐著那不行的。這個“下座”就是說他處的地方要比師要低,不能高。“隨教說具支”,隨了佛所教的,佛的時教;“說具支”,這個八條不能少一條。“具支”就是說——近事戒能受,支分可以一支、二支、叁支、乃至滿支,而這個八關齋戒呢,要麼不受,要受八條都要受。

  ……(6A)“離嚴飾晝夜”,就是不准搞那些裝飾品。我們的念珠,有些請來流通處的念珠,上面有個須須頭的,比丘是不准用的,裝飾品都不能用。

  

  乙叁 近住名诠之分別

  

  近住名诠之分別者 俱舍論雲:

  如彼阿羅漢清淨體上,半月一次清淨居住者,近住是也,如彼清淨之體,隨時學故。有他解雲:謂近住者,盡其所有壽命中間,于叁寶律儀等,不遠居住故。謂是于此解脫高位等,能作接近之方便者,名爲近住,唯于善根作增長培植而已。再布薩宣說中雲:諸近住者,于時時中,此近住律儀應作受持守護想。

  “近住名诠之分別者”,什麼叫近住呢?它的名字怎麼解釋呢?“《俱舍論》雲”,什麼叫近住?“如彼阿羅漢清淨體上,半月一次清淨居住者,近住是也”,他跟阿羅漢一樣清淨的體,就是他的體和阿羅漢一樣,就是出家了,出家的清淨體相,半月一次,清淨地安住在裏邊的,這叫近住。“如彼清淨之體,隨時學故”,要像清淨的出家的具足的阿羅漢果,像他一樣清淨的體,隨時來學習。這是一個,《俱舍論》的解釋。

  “有他解雲”,另外一個解釋,“謂近住者,盡其所有壽命中間,于叁寶律儀中不遠居住故”,他一輩子對叁寶、那些出家的律儀不太遠地住,就是近住,相近而住。“謂是于此解脫高位等,能作接近之方便者,名爲近住”,也就是說對解脫的高位——成阿羅漢果,能夠做親近的方便。也就是說親近出家人的最高的體,受具足戒的,近住,親近而住。“唯于善根作增長培植而已”,但是他畢竟還不是出家的體,只能接近了,所以對于善根作增長的培植,並不是真正的得到——于諸善根作增長,培養它,這樣子。“再布薩宣說中雲:諸近住者,于時時中,此近住律儀應作受持守護想。”西藏有這麼一本書,是近住的布薩的儀軌,它這裏說,“諸近住者”,那些受了八關齋戒的近住,“于時時中”,經常近住的律儀要“作受持、守護想”,就是你不受的時候,也要守護它,也作受持、守護地想。那麼這個近住的名稱是這麼解釋。

  

  乙四 近住戒八支之分別

  

  近住戒八支之分別者  俱舍頌雲:

  戒不逸禁支  四一叁如次  爲防諸性罪  失念及憍逸

  …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薩戒略頌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