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律海十门讲记▪P56

  ..续本文上一页要么走那个极端,能够合乎中道的绝无仅有。能够合乎中道的人那就是证了空性的人,他一举一动都合乎中道的。没有证空性之前,都是执两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据佛说的来做事情。依佛说的,最可靠的,也最具体的,依佛的戒来做事情,这个基本上是合乎中道的。你如果要自己想一套办法出来,不是堕有就是堕空,不是堕这一边就是堕那一边,一般都不会走中道。因为你没有证空性,你怎么知道空、中道呢?这个中道不是一加一除以二就是中道。你说“不要太苦不要太乐,那就是中道”,这个当然看起来有点像的,但是真正中道不是两个加起来除以二,不是这个中道。这是折中主义,不是中道,佛的中道真正的涵义不是这样子的。

  “轨则有亏损”的话,出离也不堪能的,这个对于持戒也是个障。

  丙七 邪 命

  大欲不知足  难养亦难满  衣食住病药  非常法追求

  诈现奇特相  显己胜功能  矫示诸根寂  或作凶悖相

  强口矫傲声  修饰名字美  执持种姓尊  求多闻持法

  为名利宣传  佛说弟子论  谓为己心成  或方便现相

  求衣服资具  多求不厌美  无匮着弊衣  希他好施与

  所求不称遂  研磨粗鄙语  闻者难忍受  强迫苦求索

  得财物劣少  施主前毁弃  作诸欺诈言  赞此或轻彼

  种种苦研逼  求四缘利誉  诸非法追取  亏尸罗邪命

  第七个是“邪命”,我们前面讲过。

  “大欲不知足,难养亦难满,衣食住病药,非常法追求。”

  自己的要求太高,就是说贪心太大,有了还要有,好了还要好,“不知足”。

  “难养亦难满”,这个人难得养,也难得满足,给你吃了饭还嫌营养不够,营养够了还要嫌味道不好,味道好了还要嫌不够我的家乡味,要怎么怎么的!反正你要吃天上的甘露才满足——也不满足,甘露上面还有好的。这个是“难养”。“难满”,三衣够了么,还不够,还要多衣服,多衣不够还要好的衣服,好的棉衣服有了还不好,还要鸭绒的衣服,总是要……,看见人家世间有什么好的,我也要什么好的。我还在W州时,一个出家人,看到人家骑摩托卡,他说“我也买一个摩托卡”,出家人骑一个摩托卡就是不像嘛。

  “难养亦难满”,反正什么都要,就像那个女人一样,不能上街的,上了街就“这个要、那个要,那个要、那个要”,恐怕要带几亿块钱才能满足你的要求,把这个街好的都买完,但是还有那个街呢!

  “衣食住病药,非常法追求”,对自己的衣、食、住、病药,那就是四缘了,“非常法追求”,不合乎正规的法去追求它。追求什么呢?出家人是饮食、衣服、住宿、医药,但是这个东西有了之后,其他东西还会来的。我们说衣、食、住、医药是够嘛,吃的、穿的、住的、医药好了,还有“机”呢!有了钱之后要照相机、什么什么机,收录机不要说了,你说“我还要听法要有个收录机”,这个还有个借口。照相机怎么了?还有什么机什么机的,弄到后来恐怕还要家庭了。这个就是钱多了之后,追求到后来,要满足世间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那你越追求越糟糕。

  “诈现奇特相,显己胜功能”,这前面讲了,故意显出奇怪的样子,表现自己特殊的功能。我们经常说不要自己称赞自己,“我能不倒单,我怎么怎么,我吃一顿,我一天磕大头五千,我什么东西,我念经很响,什么人声音都挡不住我,我把他震得声音都没有了……”,这是干啥嘛!你好就好了,不要自己说了。

  “矫示诸根寂”,装模作样,自己实际上诸根是乱动的,看见好的就要看,听到好听的就要听,却在居士面前这样装起来,“我眼不乱看”,甚至于走路也是低着头走,那个样子。不要故意装出一套,习惯成自然的,那就好了。在居士面前故意……,(13A)就好了嘛,大家进出门口,又是开大会的时候,人来来往往的,你坐在那里修定,你什么意思呢?“我是修定的人”,抬高自己。“矫示诸根寂”。

  “或作凶悖相,强口矫傲声”,或者作可怕的样子,好象自己是个特殊的人,就是有通的、有什么的,故意显得……,我们学密法,有的人,“我显大威德相,把你镇倒!”哇,这个东西。大威德相是什么呢?大慈悲哎,大威德呢!真正的大威德是慈悲,我们讲过的,不是拿一把刀什么的,“嘿,大威德相,我把你降伏!”这个样子你是学佛教的人吗?“强口矫傲声”,说大话,“矫傲”,自己“我怎么怎么了不得”的话,口气是非常大,非常憍傲。这是一种。

  “修饰名字美,执持种姓尊”,另外一种,给自己取个好听的名字,执持自己“种性尊”。印度是四个种性,“我是刹帝利种的,我是婆罗门种的,你们是首陀罗下贱种”,自己好,自己尊贵,说自己种性高,“我是出生什么人家的,我是大富人家出来的,我是什么什么哪里出来的……”,总是表示自己是超过人家了。

  “求多闻持法,为名利宣传”。“多闻持法”倒是好事情,“多闻”,哪里讲经,赶快赶去听,哪里讲经都要听,哪里传法赶快去,哪里灌顶我也去……,去了之后干什么?“为名利宣传”,去卖去了,这边进了货,那边赶快去卖,高价出售,那东西就是求利养了。我听说某一个气功师,他们有人告诉我的,西藏的大德来灌顶,他赶快去灌。人家以为他信佛法了,很好,哪知道他灌了之后跑出去没有好久,到他那边去自己灌起顶来了,那就是求名闻利养起来了。哪个传你灌顶了?你灌了个顶也不是叫你传人家灌顶,叫你自己修行的,而且这是一般的结缘灌顶。他马上去给人家传灌顶去了,“为名利宣传”,为自己的名或者为利养,宣传这些法。

  “佛说弟子论,谓为己心成”,佛说的话,佛的弟子——大菩萨、大弟子作的论,他拿过来看了之后,说:“这个是我自己悟出来的,不是看来的。”那就是大妄语了,“谓为己心成”。

  “或方便现相,求衣服资具”,“方便现相求衣服”就是前面说的故意穿个烂衣服,或者故意装作自己缺乏什么东西,要求衣服资具,追求。

  “多求不厌美”,再好的东西也不满足,还要求,有了之后还要求,有了之后还要求。人家,你没有表,给你个表,“这个表——30块钱的表,不好”,还要求好的;那给你一百块的,总可以了?“唉!一百块的不太好,进口货的最好,要一千块以上的……。”好的还要好,进口货还要淘汰了,最新式的更好,那没有完的。新式的还有新式的,每年都有新式的出来的,你什么时候求得够呢?“多求不厌美”,再好也不厌。

  “无匮着弊衣,希他好施与”,本来你不缺乏,“匮”就是缺乏,着个“弊衣”,穿一件破衣服,人家看了好供养你;或者冬天穿得很单薄,站在那里,“啊,我没有衣服,这件毛线衣怎么也得给我”,这个也不需要。那么你真正不怕冷的,穿单衣服,那没问题。你为了避免人家供养你,我也不怕冷,穿了个毛衣,穿了个大棉袄,里面要出汗,那也不必。昭觉寺有一位师父,他冬天不穿棉衣的,那天他来,他就是一个汗衣,自始至终就一件汗衣,这是他的功德,这不是装模作样的。我们说破衣服呢,出家人要不要穿好衣服?出家人并不要穿好衣服,但是要干净,破了之后马上补,破了哪里就补到哪里。如果补得整整齐齐的,干干净净的,这个是对的,并不要穿什么华美的、好的。但是你衣服很稀脏或者破了不补,故意做那个样子,那就不好了,就是叫人家供养你新的了,就那个意思。

  “无匮着弊衣,希他好施与”,也不缺乏,本来不缺,但是穿著烂衣服。衣服如此,其他东西也一样。本来是很富足的,但你装了个没有的样子,希望人家来布施你好的,坏的不够,要好的。

  “所求不称遂,研磨粗鄙语”,假使你求了半天,“不称遂”,没有满愿的话,“研磨”就是纠在那里,跟他尽说尽说,说不完地说,就是要说到你一定给我才行,缠在那里不肯走。实在不肯的呢,骂起来了,“粗鄙语”,开口骂人。

  “闻者难忍受,强迫苦求索”,使对方听了很难受,给你东西,给了还不够,要好的;拿不出来么,就缠在那里不放了,一定要逼着你拿出来不可,实在拿不出,你骂起来了。这个东西,人家对方就受不了。“强迫苦求索”就是强迫地求,甚至于给你磕头,“你一定要给我,给你磕头都可以,给你磕响头”,“砰!砰!砰!”地磕,弄得人家没有办法了,结果借了钱来给你,只好这样子搞了。苦苦地求索。

  “得财物劣少”,假使得到的财物(东西)是不太好的或者财物供养太少了,“施主前毁弃”,——“这点东西,不要!”这个就太不好了;或者饮食,人家供养你吃的东西,“嗨!这个东西,给我吃这个东西,哪个要吃你这个东西!”旁边一丢,当着施主的面前,这个太不好了。我们说在施主面前,他供养的东西即使是很差的东西,你还要说:“啊!你供养我,功德无量,你好心供养我东西。”实际上你吃不吃再说好了,你不要在施主面前骂起来了,这个不好。人家是好心来供养,他总是自己省下来供养你,这要赞叹他。

  “作诸欺诈言,赞此或轻彼,种种苦研逼,求四缘利誉,诸非法追取,亏尸罗邪命。”

  说些假话,你要求东西当然不能说老实话了,总要说些假话。

  “赞此或轻彼”,赞叹这个人,说这个布施心大,供养心大,他经常布施的,经常供养的,一供养就是多少,赞叹他。“轻彼”,那个人是悭贪鬼,什么东西,从来来庙里没有拿出供养来过,即使供养了,那是一点点,他自己吃的饭都不够,什么供养呢?他吃一顿饭的饭钱恐怕还不够这一点。这些话,说些轻视人家的话,目的在哪里呢?就是要你多多地供养。

  “种种苦研逼”,“苦研逼”就是说缠牢你,苦苦地要,你不给就不放了,非要不可。我们看见要饭的倒有这样的人。我们碰到一些要饭的,你不给他,他紧跟着你走,你走到候车室,除非有人把他挡住,否则他还跟着你,见了…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菩萨戒略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