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麼走那個極端,能夠合乎中道的絕無僅有。能夠合乎中道的人那就是證了空性的人,他一舉一動都合乎中道的。沒有證空性之前,都是執兩邊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據佛說的來做事情。依佛說的,最可靠的,也最具體的,依佛的戒來做事情,這個基本上是合乎中道的。你如果要自己想一套辦法出來,不是墮有就是墮空,不是墮這一邊就是墮那一邊,一般都不會走中道。因爲你沒有證空性,你怎麼知道空、中道呢?這個中道不是一加一除以二就是中道。你說“不要太苦不要太樂,那就是中道”,這個當然看起來有點像的,但是真正中道不是兩個加起來除以二,不是這個中道。這是折中主義,不是中道,佛的中道真正的涵義不是這樣子的。
“軌則有虧損”的話,出離也不堪能的,這個對于持戒也是個障。
丙七 邪 命
大欲不知足 難養亦難滿 衣食住病藥 非常法追求
詐現奇特相 顯己勝功能 矯示諸根寂 或作凶悖相
強口矯傲聲 修飾名字美 執持種姓尊 求多聞持法
爲名利宣傳 佛說弟子論 謂爲己心成 或方便現相
求衣服資具 多求不厭美 無匮著弊衣 希他好施與
所求不稱遂 研磨粗鄙語 聞者難忍受 強迫苦求索
得財物劣少 施主前毀棄 作諸欺詐言 贊此或輕彼
種種苦研逼 求四緣利譽 諸非法追取 虧屍羅邪命
第七個是“邪命”,我們前面講過。
“大欲不知足,難養亦難滿,衣食住病藥,非常法追求。”
自己的要求太高,就是說貪心太大,有了還要有,好了還要好,“不知足”。
“難養亦難滿”,這個人難得養,也難得滿足,給你吃了飯還嫌營養不夠,營養夠了還要嫌味道不好,味道好了還要嫌不夠我的家鄉味,要怎麼怎麼的!反正你要吃天上的甘露才滿足——也不滿足,甘露上面還有好的。這個是“難養”。“難滿”,叁衣夠了麼,還不夠,還要多衣服,多衣不夠還要好的衣服,好的棉衣服有了還不好,還要鴨絨的衣服,總是要……,看見人家世間有什麼好的,我也要什麼好的。我還在W州時,一個出家人,看到人家騎摩托卡,他說“我也買一個摩托卡”,出家人騎一個摩托卡就是不像嘛。
“難養亦難滿”,反正什麼都要,就像那個女人一樣,不能上街的,上了街就“這個要、那個要,那個要、那個要”,恐怕要帶幾億塊錢才能滿足你的要求,把這個街好的都買完,但是還有那個街呢!
“衣食住病藥,非常法追求”,對自己的衣、食、住、病藥,那就是四緣了,“非常法追求”,不合乎正規的法去追求它。追求什麼呢?出家人是飲食、衣服、住宿、醫藥,但是這個東西有了之後,其他東西還會來的。我們說衣、食、住、醫藥是夠嘛,吃的、穿的、住的、醫藥好了,還有“機”呢!有了錢之後要照相機、什麼什麼機,收錄機不要說了,你說“我還要聽法要有個收錄機”,這個還有個借口。照相機怎麼了?還有什麼機什麼機的,弄到後來恐怕還要家庭了。這個就是錢多了之後,追求到後來,要滿足世間的欲望,是沒有滿足的,那你越追求越糟糕。
“詐現奇特相,顯己勝功能”,這前面講了,故意顯出奇怪的樣子,表現自己特殊的功能。我們經常說不要自己稱贊自己,“我能不倒單,我怎麼怎麼,我吃一頓,我一天磕大頭五千,我什麼東西,我念經很響,什麼人聲音都擋不住我,我把他震得聲音都沒有了……”,這是幹啥嘛!你好就好了,不要自己說了。
“矯示諸根寂”,裝模作樣,自己實際上諸根是亂動的,看見好的就要看,聽到好聽的就要聽,卻在居士面前這樣裝起來,“我眼不亂看”,甚至于走路也是低著頭走,那個樣子。不要故意裝出一套,習慣成自然的,那就好了。在居士面前故意……,(13A)就好了嘛,大家進出門口,又是開大會的時候,人來來往往的,你坐在那裏修定,你什麼意思呢?“我是修定的人”,擡高自己。“矯示諸根寂”。
“或作凶悖相,強口矯傲聲”,或者作可怕的樣子,好象自己是個特殊的人,就是有通的、有什麼的,故意顯得……,我們學密法,有的人,“我顯大威德相,把你鎮倒!”哇,這個東西。大威德相是什麼呢?大慈悲哎,大威德呢!真正的大威德是慈悲,我們講過的,不是拿一把刀什麼的,“嘿,大威德相,我把你降伏!”這個樣子你是學佛教的人嗎?“強口矯傲聲”,說大話,“矯傲”,自己“我怎麼怎麼了不得”的話,口氣是非常大,非常憍傲。這是一種。
“修飾名字美,執持種姓尊”,另外一種,給自己取個好聽的名字,執持自己“種性尊”。印度是四個種性,“我是刹帝利種的,我是婆羅門種的,你們是首陀羅下賤種”,自己好,自己尊貴,說自己種性高,“我是出生什麼人家的,我是大富人家出來的,我是什麼什麼哪裏出來的……”,總是表示自己是超過人家了。
“求多聞持法,爲名利宣傳”。“多聞持法”倒是好事情,“多聞”,哪裏講經,趕快趕去聽,哪裏講經都要聽,哪裏傳法趕快去,哪裏灌頂我也去……,去了之後幹什麼?“爲名利宣傳”,去賣去了,這邊進了貨,那邊趕快去賣,高價出售,那東西就是求利養了。我聽說某一個氣功師,他們有人告訴我的,西藏的大德來灌頂,他趕快去灌。人家以爲他信佛法了,很好,哪知道他灌了之後跑出去沒有好久,到他那邊去自己灌起頂來了,那就是求名聞利養起來了。哪個傳你灌頂了?你灌了個頂也不是叫你傳人家灌頂,叫你自己修行的,而且這是一般的結緣灌頂。他馬上去給人家傳灌頂去了,“爲名利宣傳”,爲自己的名或者爲利養,宣傳這些法。
“佛說弟子論,謂爲己心成”,佛說的話,佛的弟子——大菩薩、大弟子作的論,他拿過來看了之後,說:“這個是我自己悟出來的,不是看來的。”那就是大妄語了,“謂爲己心成”。
“或方便現相,求衣服資具”,“方便現相求衣服”就是前面說的故意穿個爛衣服,或者故意裝作自己缺乏什麼東西,要求衣服資具,追求。
“多求不厭美”,再好的東西也不滿足,還要求,有了之後還要求,有了之後還要求。人家,你沒有表,給你個表,“這個表——30塊錢的表,不好”,還要求好的;那給你一百塊的,總可以了?“唉!一百塊的不太好,進口貨的最好,要一千塊以上的……。”好的還要好,進口貨還要淘汰了,最新式的更好,那沒有完的。新式的還有新式的,每年都有新式的出來的,你什麼時候求得夠呢?“多求不厭美”,再好也不厭。
“無匮著弊衣,希他好施與”,本來你不缺乏,“匮”就是缺乏,著個“弊衣”,穿一件破衣服,人家看了好供養你;或者冬天穿得很單薄,站在那裏,“啊,我沒有衣服,這件毛線衣怎麼也得給我”,這個也不需要。那麼你真正不怕冷的,穿單衣服,那沒問題。你爲了避免人家供養你,我也不怕冷,穿了個毛衣,穿了個大棉襖,裏面要出汗,那也不必。昭覺寺有一位師父,他冬天不穿棉衣的,那天他來,他就是一個汗衣,自始至終就一件汗衣,這是他的功德,這不是裝模作樣的。我們說破衣服呢,出家人要不要穿好衣服?出家人並不要穿好衣服,但是要幹淨,破了之後馬上補,破了哪裏就補到哪裏。如果補得整整齊齊的,幹幹淨淨的,這個是對的,並不要穿什麼華美的、好的。但是你衣服很稀髒或者破了不補,故意做那個樣子,那就不好了,就是叫人家供養你新的了,就那個意思。
“無匮著弊衣,希他好施與”,也不缺乏,本來不缺,但是穿著爛衣服。衣服如此,其他東西也一樣。本來是很富足的,但你裝了個沒有的樣子,希望人家來布施你好的,壞的不夠,要好的。
“所求不稱遂,研磨粗鄙語”,假使你求了半天,“不稱遂”,沒有滿願的話,“研磨”就是糾在那裏,跟他盡說盡說,說不完地說,就是要說到你一定給我才行,纏在那裏不肯走。實在不肯的呢,罵起來了,“粗鄙語”,開口罵人。
“聞者難忍受,強迫苦求索”,使對方聽了很難受,給你東西,給了還不夠,要好的;拿不出來麼,就纏在那裏不放了,一定要逼著你拿出來不可,實在拿不出,你罵起來了。這個東西,人家對方就受不了。“強迫苦求索”就是強迫地求,甚至于給你磕頭,“你一定要給我,給你磕頭都可以,給你磕響頭”,“砰!砰!砰!”地磕,弄得人家沒有辦法了,結果借了錢來給你,只好這樣子搞了。苦苦地求索。
“得財物劣少”,假使得到的財物(東西)是不太好的或者財物供養太少了,“施主前毀棄”,——“這點東西,不要!”這個就太不好了;或者飲食,人家供養你吃的東西,“嗨!這個東西,給我吃這個東西,哪個要吃你這個東西!”旁邊一丟,當著施主的面前,這個太不好了。我們說在施主面前,他供養的東西即使是很差的東西,你還要說:“啊!你供養我,功德無量,你好心供養我東西。”實際上你吃不吃再說好了,你不要在施主面前罵起來了,這個不好。人家是好心來供養,他總是自己省下來供養你,這要贊歎他。
“作諸欺詐言,贊此或輕彼,種種苦研逼,求四緣利譽,諸非法追取,虧屍羅邪命。”
說些假話,你要求東西當然不能說老實話了,總要說些假話。
“贊此或輕彼”,贊歎這個人,說這個布施心大,供養心大,他經常布施的,經常供養的,一供養就是多少,贊歎他。“輕彼”,那個人是悭貪鬼,什麼東西,從來來廟裏沒有拿出供養來過,即使供養了,那是一點點,他自己吃的飯都不夠,什麼供養呢?他吃一頓飯的飯錢恐怕還不夠這一點。這些話,說些輕視人家的話,目的在哪裏呢?就是要你多多地供養。
“種種苦研逼”,“苦研逼”就是說纏牢你,苦苦地要,你不給就不放了,非要不可。我們看見要飯的倒有這樣的人。我們碰到一些要飯的,你不給他,他緊跟著你走,你走到候車室,除非有人把他擋住,否則他還跟著你,見了…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