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地颂讲记▪P16

  ..续本文上一页梦一样。过去的如梦,现在的如幻,刹那改变,如电,电是最快的,一下子就没有了。这些东西都没有实质,你在梦里边看到山河大地,你醒过来,哪里有山河?你梦里边看到有大水,你醒过来,一点水都没有,这都是如幻的。幻就是印度那些变幻把戏的,可以给你看到很多,各式各样的幻像,实际上是他们变的。

  内空就是自己本身,补特伽罗。外空就是一切环境,器世间。这些都是缘起,因缘和合而生的,它的开始没有,它的来处也没有。这几个法和合,就现假象,就像水里边的月亮一样。这是内空和外空。

  三、内外空

  内外色皆空,但合集流注,

  无实质实在,来去不可得。

  “内外空”有几个解释,我们先看这里。

  “内外色皆空”,“内色”,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当然不是色法;“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都是属于色蕴的。这些内外的色都是空的。

  “但合集流注”,“合集”,就是一切法因缘和合,其实一个假象。“流注”,时间的等流。一个是从空间来说,一个是从时间来说,不断的相似相续的变化,跟流水一样。我们看一个河,水不断地流,每一刹那有一刹那的水过去,每一刹那有一刹那的新的水来,这个河就是每一刹那都不同的,都在变的。河里的水,今天的水不是昨天的水,上一个小时的水不是现在这个小时的水,这一刹那的水不是前面一刹那的水,都在变,这是“流注”。虽然是在变,因为它是相似,变的前个、后个,差不多的,我们看不出来。我们人从小孩子到老了,一看是变掉了。但是中间什么时候变的,你去看嘛,你把这个人盯着看,从他养出来,一直看到他老,你从哪一个刹那看到他突然变的?没有!你经常看的时候看不出他的变,但是你一段时间不见,一看到他是老得多了。那就是说这个变化很微细,相似相续,前后差不多,看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一比较就看出来了。这是“流注”。

  “无实质实在”,没有实在的东西,都是一切因缘的法和合起来,前后等流而贯注下去,没有实在的。

  “来去不可得”,那就是八不中道的不来也不出,没有生没有灭,没有一没有异......这些都没有,这些概念在空性当中都没有。

  内外空,海公上师的说法,是唯识的“识”,这个识能变内的根身,也能变外边的器世间,这个识是内外空。

  那么其它的像《入中论》,不讲唯识,它跟唯识两个是顶起的。它里边说根属于内色,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浮尘根跟器世间属于外色。浮尘根既是在内,又不是内——在我们身上,但是根又不摄的,是内外法,这是内外空。这个说法各式各样的,论里边有大同小异的说法,但是意思都差不多。一个是内,一个是外,还有内外——就是中间。昨天我们讲的三空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空”就是外空;“无相”就是没有我相,内空;“无愿”,就是内外空。这是海公上师特别发挥它们的关系。

  

  四、空空

  缘诸法虚无,说名空非有,

  缘空亦舍离,尸杖病愈药。

  “缘诸法虚无,说名空非有”,一切法,你知道它当体是空,没有实在的自性,都是合集流注的,这是一切法空。“说名空非有”,一切法没有自性,虚无的,叫它空,就是非有,不是有。但是这个空也不能执着。

  “缘空亦舍离”,这个“空”是对治“有”的,空是一个药,因为你执这个有,就给你一个空,把它对治掉。你把有去掉了,又执那个空,那糟了,这又成了个空病,这个空也得要舍离。就是说因为有有,要告诉你是空,但是你把这个有的执着放下了,这个空也得放下。

  它的比喻,“尸杖病愈药”,尸杖,印度在火化尸体的时候,不像现在这个电炉火力很大,在烧尸体的时候,用那个棍杖把这个尸体东翻西翻翻的。尸体这边烧掉了,那边还没烧掉,就把它翻过去,那边再烧一下。这样子把它烧完了,这个杖还要不要?这个杖是拨尸体的,尸体都烧掉了,这个杖就不要了。如果把尸体都烧完了,你还把这个杖执住,那就是执空了。因为对治那个有,才用空,有已经对治好了,空也不要了,也要放掉,跟尸杖一样,你执那个杖干什么?又执了一个东西。

  “病愈药”,因为你有病,才吃那个药。当你病好了,再吃那个药,你吃了,反而生病。就是说你本来是有的病,给你吃空的药,把你这个病治好了,不执有了,那么这个空也要放下。不放下的话,你执那个空,那还是成了个病,执空的病就是断空了,所以这是两个极端。两个极端都要放下,一个是对治它的,对治好了之后也得放下。所以空还要空掉——空空。

  《入中论》有个颂,比较明显一点。“诸法无自性,智者说名空”,一切法没有自性,有智慧的圣者——佛菩萨,就说叫空。“复说此空性,由空自性空”,再说这个空,它本身也是自性空。“空性之空性,即说名空空”,空这个东西的空,就叫空空。为什么要说空空?“为除执法者,执空故宣说”,就是怕那些执着的人,你说有,他执有;你说这个有是没有的,是空的,他又执着空。所以说为了这些要执空的人,再说空也是空。那么到底是什么呢?不是没有抓的了嘛?就是叫你没有抓的,有个抓的就是执着,什么都抓不住,那才是真的空。也不要来一个抓不到的是空,那又糟糕了,又执着一个东西。

  五、大空

  大空遍一切,无边际遍时,

  遍色处等故,时方不思议。

  大空,如我们修三归依观的,观整个的法界遍一切都是空。“大空遍一切”,整个的法界一切都遍,这是讲大。

  “无边际遍时”,没有边际,没有方所。遍时,这个大空不但是空间的关系,时间的关系也包含在里边。“无边际”,整个的空间;“遍时”,整个的时间。

  “遍色处等故”,一切色处,像形色、显色、那些处.....都遍有这个空性,所以遍一切。

  “时方不思议”,时的概念也没有,方的概念也没有,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为什么说大空呢?外道执着有个大,有这么个东西,能够产生什么什么的,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能产生宇宙。佛在世的时候在印度有很多外道,执水、执火是一切宇宙的根本的,执什么的,各式各样的都有,这里又是执大的。那么告诉你,这个大是空的。一切法,不管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都有空性,这个当下,当体就是空。这个空,遍一切地方都有,叫大空。

  这个讲得简略一点,《入中论》讲得多一点。《入中论》先讲大,再讲空。分两个说,第一个讲大。

  “由能遍一切,情器世间故,无量喻无边,故方名为大”,它能遍一切情器世间,它的数量是无可比喻的,无边无量的,这个就叫大。这个是外道执的方,十方叫大。

  “由是十方处”,这个十方的大,“由十方性空,是名为大空,为除大执说”,这个十方的遍一切世间的大,当体是空,这个就叫大空。为什么要说大空呢?“为除大执说”,有的外道执着大为一切宇宙的根本,对有这样子执着的人说,这个大也是空。

  六、胜义空

  胜义空涅槃,解脱言苦尽,

  苦空无我故,涅槃不可得。

  “胜义空”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尽苦,就是一切苦解脱了,一切苦都没有了。世间上的三苦、八苦,乃至苦的因,烦恼、贪瞋痴三毒,在那个里边,一切都没有了,所以叫清净,清凉。烦恼的、热的,那些都没有了,这是最清凉的涅槃境界。那么既然已经是解脱,苦也没有。什么叫解脱呢?观一切法,苦、法本性空,那么就解脱了,叫涅槃。现在苦、法已经空掉了,没有了,那么除掉苦的涅槃还有没有啊?也没有了。所以说真正地把苦灭尽以后,涅槃也没有了。这是相对的,因为有苦,所以这个涅槃是尽苦的。如果苦都没有,涅槃还存在吗?当然就不存在了。

  “苦空无我故,涅槃不可得”,苦是自性空,没有自在的,空掉了,苦尽的涅槃当然也是空的,这个叫胜义空。

  《入中论》里边这么说,“由是胜所为,涅槃名胜义”。这个“胜”就是圣者所证到的涅槃,叫胜义。是胜所得到的东西,叫胜义,胜义就是涅槃。“彼由彼性空,是名胜义空”,因为涅槃本身就是自性空,所以叫胜义空。为什么要说涅槃胜义空呢?“为除执法者,执涅槃实有,故知胜义者,宣说胜义空”,就是怕有人执着涅槃实在有,有这么个涅槃,实实在在有这么个东西,所以要说胜义空,胜义也是自性空。

  佛教最高的应成派中观见,世间上没有一个法是有自性的,这才是彻底的空。如果说这些空,那些不空,这还是相对的,不是直截了当的空。天台教里边判了很多,有偏空、但空,最后是圆空,圆空是最彻底的空。偏空就是执着有那么个空,有那么个东西。但空,也就是不彻底的空,里边还不能即空即色,还不能离开有无两边,做到中道。那么真正的圆空是最彻底的空,当下就是空。这是胜义空,就是证到涅槃也是空,生死是空,涅槃也是空的。因为有生死在,所以才有涅槃;生死都没有了,涅槃在哪里呢?

  七、有为空

  有为因缘生,四相无自性。

  什么叫有为法?学过《俱舍》都知道,有生住异灭四相的那些法。生住异灭——不相应行里边四个相,一切法,凡是有生、有住、有异(要改变的)、要灭掉的,就叫有为法。反过来说,没有生灭的,那就是无为法,没有迁流造作的。有迁流造作的,有生住异灭的,就是有为法。没有迁流造作,没有生住异灭的,就是无为法,这个在《俱舍》都讲过的。

  有为法是由这四个相来决定它是有为的。而这四个相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它就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异,因缘和合而灭。哪有真正的有自性的四个相呢?你拿个生相给我看看。这个东西因缘和合才现出来就叫生,除了这个东西,你还有哪个是生相,哪一个生呢?所以这个四相本身没有自性,四相没有自性,那有为法自性就是空了。跟做梦一样的,梦中你心里的一些反应,一些种子翻腾,就现了很多假相,有没有一个实在东西呢?没有。这个有为…

《十地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五力往生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