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P7

  ..续本文上一页以,宗大师的教下,见行合一的理论是极可贵的。西藏有一位很有名的翻译师,名叫达仓洛杂瓦,他曾经说过这句话,他说:「藏人里边,或者唯有见,见地很正确,但是行持不够;或者唯有行,行持很艰苦,能行苦行,但是见地不太清楚。那么,见地既要正确,行持又能精进的,这样子的人,只有宗喀巴大师一人。」这是当时对宗大师的评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见行合一,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在西藏,佛法那么盛的时候,一般的评价,说见行能够全部结合起来的,见地又正,行持又好的,唯就是宗大师一个。我们幸运地在宗大师教下,能够学到一点佛陀原来的意趣,经宗大师阐明的见行合一的理论,应当感到十二分的庆幸。

  在我们学习佛教里边,经常听说这句话:「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正知正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探讨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见地要正」,怎么样的见地叫正呢?佛教里边,讲见地的也有好多宗派,不尽相同。在西藏大德分析,大概把它总归纳成类,成为四种。

  一种是有部的,讲一切法都是有的,不讲空的。就是说,把宇宙一切法讲清楚,它的空性没有提到,这是有部。如说:「三世诸法,因性果性,随其所应,次第安立,体实恒有,无增无减,但依作用,说有说无。」有部说「三世一切有」,三世——过去、未来、现在的法都是有实体的,但补特伽罗是没有的,说「无我唯诸蕴」。人我是没有的,其实体就是法,由萨迦耶见错执为有补特伽罗,即所谓「法有人空」。这是佛陀对一般初机的人这么说的,使他能证到人我空。他们也是有依据,不是随便乱说的。对起步低的机,这么说是契合的。因为对每个法搞清楚了之后,就知道确实没有一个「人我」存在。对外,破外道所执常一自在之我;对内,破凡夫执有独立实有的我。这样行持才不会错误,认真去修行。如果真的假的搞不清楚,有些人会不在乎,反正都是假的,不认真去做了。

  第二种是经部。经部的理论,是在有部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步。他们不许三世实有,只许现在。在蕴处界三科中,他们认为蕴处是假,唯界是实。又不许不相应行法为实有,并且认为三个无为法也非实有。在一切法中,安立了许多法非实有,为大乘法空奠了基础。

  再进一层,第三种唯识宗(或称瑜伽行派)。唯识宗的见地说:不但过去、未来之法是空,就是现在法,所取的一切外境,连能取的心也是空的,都是唯识所现的。那就是说,把心外诸法能取所取都空掉了,只剩下依他起的识——阿赖耶识。

  到第四种中观宗,他们的见地,根本否定了阿赖耶识,说一切法,不论内外,都是自性空,那就是一空到底了。

  以上所说,就是西藏的大德,对佛教宗派的知见。综合的分析,大致可以分四大类:第一类说一切法都是实有的,唯「我」是假。第二类是同意色、心实有,而说心不相应行及过去、未来,及无为是假有的。第三类,不管过去、未来、现在,徧计执能所二取都是空的,只有依他、圆成是实在有的。第四类,是最高层次的,不但心外诸法空,内心也是自性空,没有实体的。它说一切法,从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连最高的无上正等菩提,都是自性空。这一切法,在《大般若经》里反复地说,每一番都说了一大套,很多很多,这些法都是自性空,都是缘起安立,一点自性或自体也没有的。见的问题,从浅深层次上分,大概有这么四种。

  我们说最高的中观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既然想要理解云何「开示悟入佛之正知正见」,一定要把佛的正知正见,至少能够大概的知道一些。否则的话,口上说了正知正见,心里糊里糊涂地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正知正见。最高的正知正见,就是远离断常二边的中道见。断边,说一切法都是没有的,因果也是没有的,这是很危险的见。断边,一定要除掉!常边,是说一切法都是实在有的,因果当然是有的,但执着一切法实在有的话,就出不了三界。我们要出三界,一定要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我们如果把法还是执得实实在在的话,固然因果不会错,坏事就不会去做,但是由于执着实有的因果,这个好事做了会得什么乐报,那个好事做了又有什么报。既执着那个报,要出三界是没有希望的,还是在这个轮回里流转,而且烦恼还没有断,仍会造业,堕恶道。

  所谓中观正见,既要离断,又要离常,即中道见。佛法就是讲中道的。佛法里面根本的理论是缘起,一切缘生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不是常的,又不是断的。断常二边,一般认为执有是常边,执无是断边,这么说,有的时候会感觉比较笼统、含糊。我们再说得精确一点:没有的东西说它是有的增益执,这个叫常边;有的东西说它是没有的损减执,这是断边。中观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唯由名言安立。若执一法稍有一点自性,不是由名言安立的,就是微细的实执。而缘起不谬的因果,名言安立的是有的。这二个不但不相违,且互相辅相成,这就是中观的正见。我们天天念《上师供》:「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二互不违相助以出生。」就是这个意义,不落断常二边。

  假如说我们这个世界上,大家看到的人和那个物。人——有情,本来是没有自性的。你说有个流转的生命体叫做补特伽罗,从这一辈子转到下一辈子,即是一般外道执的灵魂了。很多人会这么说:「人死掉了,灵魂又换个新房子住,老的房子坏掉了,那就不要住了,住新房子去了。」他们执的灵魂好象是一个纯粹精神的东西,它可以在物质的身体里面钻进钻出,旧的甩掉了,换个新的。这样子所谓灵魂的这个东西,在佛教里面说是没有的。我们的身心,就是五蕴。这个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离开了五蕴,另外还有什么灵魂这样的东西——是常住的,不生不灭的,可以钻进钻出的,尽未来际能够流转生死的这样一个东西,绝对是没有的!这个就是增益执了,没有的东西,说它是有,就是常边。有的东西,如缘起法是有的。但有些人修空修错了,他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因果也是没有的,你做善事也是白做的。所谓善业得乐果,恶业得苦果,这是对那些初学的人,骗骗他的,叫他不要做坏事就行了,实际上一切法都是空的。这样的人,就落于断边。本来是有的因果,他说是没有的,拨无因果,这就是邪见(这一种见最危险)——断见。

  中观的正见是说:一切法,它的自性是没有的,并不是说它的现象没有,作用没有。我们睁着眼睛,看:大殿、灯光、花、香,还有佛像,怎么说是没有的呢?若是没有,你眼睛看到的是什么?这从世俗谛、名言上是有的,但是他的自性,是没有的!什么叫自性?这个法,他自己能够独立存在,不依靠其它一切缘起的,这叫自性。这个自性,是一切法都没有的。我们说任何东西,灯也好,茶杯也好,它们都是用它的材料,经过匠人的工艺、工具或经过那些机器做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因缘和合而有这个茶杯,或者这个灯。如果说这些因缘没有,这些材料没有,匠人没有,电没有,这个灯就亮不了的。所以说,一切所有的法,都以各式各样的因缘把它兜起来的。如果你说灯,它自己有自性的,那它自己就该亮起来了,不要电就亮了,它本身也不需要制造,它自己这么凭空,一个灯就出来了。而且自己会亮的,不要人点,也不要用电。这样的东西,有没有?没有的。

  那么,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法自性空,也就是一切法空,空什么呢?空它的自性,空那个不需要因缘,自己能够独立存在,常住不变,如所谓灵魂之类的东西,那是没有的。佛教不讲灵魂,有情死了,转为中有身,由中有身投胎,这个中有,还是五蕴聚合,不是单独不变的灵魂,但投生的现象是有的。同样,因缘和合,假现这个灯像,而能起照亮的作用。又如我们修行,依戒定慧起断烦恼的作用;这些法,依因缘和合,名言安立的法,是有的(依世俗谛)。所以说,有的,不能说它没有,没有的,不能说它是有。这样子,就是中道,也就是佛的正知正见。

  这个正知正见,从释迦佛亲传下来,并授记,将来佛灭度后,有龙树菩萨,能够继承发扬这个正知正见的。龙树菩萨又传他的弟子提婆论师,由月称论师等辗转传到莲花生大士,乃至阿底峡尊者,直至宗喀巴大师。这个传承,是贯穿了这个正知正见的,也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其它的宗派或多或少地还没达到这个高度,但一切宗派,凡是佛说的,都是没有错的,因为有各式各样的机,佛说的法就有权有实,权中复有浅深的不同,所以千变万化,八万四千法门,目的都是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佛说的三藏十二部大小显密,宗大师归纳成有次第的三士道,其中上士道又分波罗密乘与金刚乘两种,整个体系一致,毫无矛盾。这些都是通达证悟了应成的中观见,也就是佛最欢喜的正知正见才能做到的。

  这个见,我想再重复一遍:一方面既看到世出世间因果丝毫不爽,一点不错,另方面又看到这些因果法的本身,是因缘和合,名言安立,一点自性也没有的。虽然没有自性,而缘起作用是一点不错的。空是空它的自性,并不是说什么都空掉了;有,是有它的现象,有它的作用,并不是有自性存在的有。正因为它自性空,所以可以变出各式各样的缘起。如果说有自性的话,缘起就变不掉了。譬如说种地,把稻种子种下去,经过阳光雨露,就会生芽,芽长成杆子,最后结稻谷。如果种子有自性的话,它不依靠一切因缘,自己能独立存在的,那么,种子丢下去,永远是个种子,一切变化都没有了。小孩子如果有自性的话,他永远是个小孩子,也长不大了。众生有自性的话,那就永远是众生,成不了佛了。天永远是天,人永远是人,地狱有情永远在地狱,没有出头的一天,不是太糟了吗?幸亏一切法自性空,地狱才能出头,众生也能成佛!

  《六祖坛经》里好象有这么…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主要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