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句话:「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句话表面上好象反对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呢?六祖大师广度众生,慈悲为怀,怎么会连佛说的西方都反对了,不会的!他是说我们有些人把西方执得太过分了,不知道从根本上灭罪下手,又不知道空性道理,不知道罪性本空,烦恼业断不了,生死也了不了的,如是则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如何能显现呢?西方是唯心所变的,心净则佛土净,这句话,大家都听熟了的吧!如果不求心内的清净,而刻意求外界的西方净土,象这样去求的话,恐怕也求不到,要自己的心净了,与阿弥陀佛的心,至少是相应了,乃至融合了,那才能生西方。我们念佛,要把心念得与阿弥陀佛一模一样,那当然做不到,但渐渐靠近,渐渐相应,这功夫应该是要做的。莆田广化寺,山门牌坊里面有一个匾:「莫向外求」。佛教是教我们不向外求的,一切从内心求,所以要生西方,也不能一味向西方外界去求,亦得从心上求,从心净上下功夫去求。否则,乘驾再精密,再现代化的太空飞机,想飞到西方去,十万亿佛土,谈何容易!那怕一天能飞十万八千里,几亿辈子也飞不到的。
再说西方是阿弥陀佛大愿所成,娑婆世界是众生业报所感,业报未清,未得阿弥陀佛加持,即使到了西方,也看不到西方国土庄严。就是我们娑婆世界须弥山顶上的忉利天宫,也要初果以上才能见到,凡夫是看不到的。还有一个比较熟悉的例子,经论上经常说起的,就像一条河,人看到的是水,天看到的是琉璃,饿鬼看到的是脓血。同样是一条河,因为各各业报不同,看到的就大不一样。再讲一个例,记得在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里讲到一个公案,倓虚大师的寺院里,有许多狐仙,要求大师允许他们住在他的寺院内,并带领他去参观他们的宫室园地,非常富丽堂皇。但翌日去看,却是房顶上的阁楼,灰尘铺满的。业报不同,所见的也就不同,所以不从心上用功、求净,单想靠外力求生西方,就像想乘太空飞机飞往西方,就像六祖所说的,恐怕这样求,不从心净上去求,是求不到的。古德说,佛慈悲之钩是无法钩起无环之锤的。
记得有一位净宗大师,好象在一本《净土生无生论》里讲过一句话:「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就是说: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佛说的,只要好好念佛,你就一定能生西方,决定会生的。但是去,离开娑婆世界而去,却实在没有去,那么,人还在娑婆世界!这句话怎么讲呢?太矛盾了!但这句话是净土宗一位了不起的大德说的,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不会乱说的。我们要理解这句话的道理,也要用刚才我们说的「正知正见」来理解。「生则决定生」就是说缘生的因果是一点不会错的,只要依佛说的方法,好好念佛,修很多的善根福德资粮,回向西方,发菩提心、出离心,不留恋这娑婆世界,这些因缘和合了,再加阿弥陀佛慈悲接引,与四十八大愿相应了,决定生!依着佛所说的方法去做,这些因缘会合,决定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果。但是,「去则实不去」,又怎么样讲呢?刚才不是说了缘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果吗?但是缘生法是就假安立的现象说的,实际上(胜义上)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不但娑婆世界是自性空,极乐世界的自性也是空,能去的人也是自性空。空性之中,那有来去呢!《心经》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智亦无得」。《中观论》说得更明显,一开始说了八个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既然「不来不出」,那么在自性空中,那有什么「去」呢?所以说「去则实不去」。
佛经上也有一个公案:有一位比丘——好象是那先比丘,是阿罗汉,很有智慧。有一位国王,听到「自性空」这个道理,不能理解,他想八不中道,怎么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呢?国王就搞不懂了。明明现前看到的众生都有生有灭,外界的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春天花开,冬天花谢了;春天草长起来了,冬天就枯掉了;就人——有情来说,小孩子生出来了,老了以后就接着灭掉了——死掉了。这个生灭现象,到处都摆在那里,怎么说不生不灭呢?这位比丘很有智慧,他就反问国王,他说:「大王,你御花园里的无花果,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这位国王惊异地说了:「哎哟,大德,我这个花园里面,根本没有无花果树,无花果一个都没有。果子既没有,你问它甜的还是酸的,这怎么说呢?」这位比丘就说:「对了,国王,你说一切法有生有灭,有来有去,但是我问你,生灭,来去的法,自性是空的,也就是说,这法本身是没有的,就像大王花园里没有的无花果一样,不能说甜说酸,那么,怎么可以说这法有生有灭,有来有去呢?没有的东西,说生说灭,说来说去,怎么可说呢?根本说不上的。」国王因此明白了空性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和我们生净土是一样的。从胜义谛方面来说,有情的自性本空,没有一个实在的有情,既然自性空,没有自体的东西,怎么可以说有来有去呢?是没有来去的!所以上面说的那句话,「生者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要从缘起性空两方面来看,也就是说,要依佛陀的正知正见来看。「生则决定生」,缘生的因果,一点也不会错。你依照因果法则,依佛说的方法去修,决定会生西方极乐的果。但是从胜义谛,一切法自性空来讲,本来一切法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东西怎么会有来去呢?就像国王花园里,没有无花果,说它是甜是酸的,一样,是说不上来的!这里我们反复地讲,因为这个道理很重要;同时也不容易懂;所以举了那先比丘善巧说法的公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甚深空性的道理。我们要真正把净土宗的教理学透,一定要学好佛所欢喜的中观正见。
众所周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莲花开了,见到阿弥陀佛了,就要求证到无生法忍。这个无生法忍,就是甚深的空性道理,不但要了解,而且要亲证!如果无生法忍证不到的话,要回娑婆世界来广度众生,还做不到。有人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了生死,是横超三界了生死,比竖超三界要容易得多。但是,如果不了空性,对一切法执得很实在(实执)。认为西方实在是有,众生也实有,生了西方,那么带惑往生,烦恼空不了,也就是断不了。烦恼未断,则出不了生死。前面讲过,执有的人不能出生死,执实有烦恼,是出不了生死的!因为「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执断的人呢?前面也说过,是要下恶道的。执着断边,是恶趣空,既拨无因果,就任性乱做了,善法不修了,修了也是空的,白费气力,所以善事也不做了。但无始以来,烦恼习气力量很重,既一切都放下了,好的不做了,正好让坏的种子自由发展,坏的现行就流露出来了。这样去做,决定要下恶道的,这就是恶趣空——断灭空了。
这里出现了一个存在的矛盾,一般说,能够生西方的,都就了生死了,但是,这个生死怎么了?如果没有把自性空的道理悟到,证到,怎么了生死呢?了生死不是有个生死可以去了,有的东西是不能使其成无的,无的东西也不能使它成有的,悟到生死本空,本无生死可了,证到无生,无生则无灭,哪里有什么生死,既无生死,便叫了生死。凡夫妄想执着,才执着实有生死,所以了生死,必须证无生空性。我们还可以从经上看到,西方有四种净土,最初,也是最低的,是「凡圣同居土」,既然有凡夫,凡夫就是没有证果证道的,没有了生死嘛!所以说,西方未了生死的人是有的呀!怎能说一生西方便横超生死,了生死了呢?这句话不是有矛盾吗?不过,我们说也并不矛盾,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极长,虽然往生后仍是凡夫,但见到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或者其它那些大菩萨,跟着他们修,慢慢地修,一年,二年,十年,百年,一万年,一亿年的修去,寿命很长嘛,那么修到有一天,总会悟证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这个时候就成了圣者了,待断尽了烦恼,不是了生死了吗?因为寿命很长,能即生了生死,就这个意义来说,也可以说横超生死了。
不但是西方,修密法的也可以即生了生死。密法有四部,下三部都有修长寿法,(这个方法无上部也有,我们格鲁传承也有长寿法——无量寿如来观空持咒法,修一次可增长寿命十三年。)下三部都有这类修法,修了可以使寿命增长。依业报的寿命,以南赡部洲的现前时期来说,一百年是很高了,假使修法还来不及修成功,那么就可以修长寿法,增长到一百五十年,若一百五十年还未成功,再修嘛!二百年,总有一天修成就了,便能即身成佛。所以说,就是在我们娑婆世界也可以超生死的——修长寿法即身成佛。无上部的修法更快,不修长寿法的,也能即身成佛,就是依一般的寿命,也可以得到在这一辈子成佛。当然这是有条件的,指善根深厚的利根来说的。其中格鲁派的修法,不但是可以即身成佛,而且可以缩到十二年就成佛。如果根机再好一点,三年,乃至三个月就能成就。很多其他教派的行者,说我们黄教成佛慢,说连黄教祖师宗大师都是中阴成就,在一生内没有成佛。但是要知道,宗大师的中阴成佛,是一种示现,因为他重视别解脱戒,教后世比丘不要修双身法,所以故意示现中阴成佛。实际上,宗大师早成佛了,黄教成佛比一切其它宗派要快,十二年,不要一辈子。一辈子么,八十年,或者六、七十年了,但黄教只要十二年,再快么,三年,三个月,乃至最快的(根机最好的)四十五天!一个半月就能成佛。所以说,具有这样殊胜的修法,在娑婆世界里,恐怕宗喀巴大师的黄教是唯一的了。但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也不经调查研究,一味地认为黄教慢,实际上,因黄教广求多闻、思、修,他们嫌麻烦,想找个便宜,修个简单法门罢了。这些是乘便附带说的话,不必赘言。
我们再回到正题,据上所述,我们修净土法门,可以横超三界,了脱生死,它是有密意的,并不是说…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