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无作之心即佛陀,
造作之心非佛意, 昼夜六时行住中,
松松缓缓放置去! 如是放置之心性,
无执明朗似虚空, 此即离边之正见,
无需疑虑自然生! 清净无垢似水晶,
明而无执此正观, 无有间断自然生!
无作舒松似婴儿, 离诸贪着此正行,
超诸立破自然生! 因果同时甚稀奇,
无虑无求此正果, 本来圆成自然生!
离却如是之自心, 向外寻求佛陀果,
穷尽十方与三世, 终难觅得离心佛,
是故常应观自心, 务令熟练时习之!
大师虽然早已超离了生死之怖畏,但为了使那些懒惰的弟子们早日上道起见,就示有微疾,但毫无痛苦。只是不吃饮食气稍微衰退一点而已。冈波来则见状心中不乐,问大师道:「您身体好不好呀?」大师以歌答日:
听闻上师名号已, 此心决誓弃此生,
世间八法尽断舍, 心离贪执乐瑜伽。
超意之见本离边, 不堕无思之魔网,
空乐禅观离诸执, 不堕无念之深渊,
自然之行无缘虑, 不堕二执之边际,
心性光明是正果, 不於未来作愿求,
法性本离意识境, 离是非句甚乐哉!
离有无边甚乐哉! 开显於内真奇特,
如是修观甚奇哉1
为了警觉诸法无常,使那些贪执此世认以为常之徒弟们趋向菩提起见,大师即示现涅磐之相。在涅磐前半月之时,对众人说道:「我要搬家远行去了。你们若要请求进一步的口诀就应该赶快发问请求了。」那些瑜伽行者的徒众们心中想道大师不过在说笑话而已。所以没有加以注意,也没有什麽行动。但是格西康巴顿巴却看得十分清楚,对大家说道:「能和这样的善妙上师相处一天的时间,也是非常稀有难得之事,所以你们现在不应该离开,赶快请求进一步的口诀吧!」於是那些本来想下山到市镇去的徒众们也延迟了行期。这一年中,许多人向大师请问方便道的口诀,但大师一概只用大手印法去回答,因为此时大师浸润於大手印中,根本没有凡人之心境了。所以侍从的弟子们说:「现在请问大师(其他)口诀也没有什麽用处。」因为这个原故,以後那些瑜伽行者的徒众们心中不太高兴。又,大师,面带笑容的对徒众们说道:「你们看见了没有?我是看见了!」因为其时大师正看见无量诸佛刹土显现。因为这个原故,所以徒众们也不敢向大师问法。在孟秋月初一时,大师向大众说开示,从初一至十三日其间大师经常发笑,身体十分健朗安适。冈巴法师说道:「上师仁波且啊!如果您要示现涅磐,就请您为未来的徒儿们留下一个可以念诵的遗训,可以吗?」大师说道:「我是轮回已尽的菩提萨陲,所有与我有关系的众生都会得到满足。我过去无论在大众的法会中或是在私下静居的时候,都曾说过许多法要。」除此以外,更无其他特别的法了。但是,你的心意的确很好,我会在临终以前这段时期留心此事,这样就很够了。我为了救拔恶道众生的苦痛,曾积聚了极大的善业,因此任何众生只要听见我的名字就能得到拯救解脱[46]。我的遗嘱已经放在风中了,其他也没有什麽另外的遗言了。」大师又继续说道:「达波尼冈[47]说的这些话将来都会应验的,谁是说法者呢?尼冈是说法者。」(徒众们)继续殷重劝请,大师於是说道:
「三世一切诸佛之体性诸善妙上师,二种菩提心相合之诸本尊佛陀,尊胜三宝诸空行护法守者一切圣众!请以你们的慈悲净眼来看一切众生啊!请你们保佑众生啊!护卫众生啊!慈悲摄受他们,与他们为归为救!你们应当时常这样去思维:
死亡无非妄念也! 空行父母群集来,
引我往生空行刹, 一念才灭一念生,
何有死亡之事耶? 法身本来极清净,
其中何有死亡耶? 虹彩销空无痕迹,
宁有死亡之事耶? 此心无生亦无死,
何有死亡之说乎? 清净四大(离生灭)
岂有死亡之事耶? 幻化城镇自寂灭,
何有死亡之事耶? 空悲合一无分别,
宁有死亡之事乎? (自心)光明极清净,
其中何有死亡乎? 缘起聚合复四散,
岂有死亡之事耶? 自心不生亦不灭,
其中何有死亡耶? 清净佛国往生去,
岂有死亡之说乎? 起名即是名金刚[48],
我今离去时至矣! 思念於我诸徒儿,
慎勿悲痛莫苦楚! 应返内视观自心,
洞见无作体性时, 则能与我常相聚。
常修六种成就法, 则能与我常相聚。
常观佛身无分别, 则能与我常相聚。
能知诸法缘起性, 则能与我常相聚。
若能空悲两相融, 则能与我常相聚。
若识自心即上师, 则能与我常相聚。
若能熟观菩提心, 则能与我常相聚。
能於妄念赤裸见, 则能与我常相聚。
常住崖洞习禅观, 则能与我常相聚。
心能抛却此世间, 则能与我常相聚。
能知生死二无别, 则能与我常相聚。
心常知足离贪欲, 则能与我常相聚。
爱护众生如一子, 则能与我常相聚。
依上师教而修持, 则能与我常相聚。
持守清净三昧耶, 则能与我常相聚。
我往无二法界去, 莫说上师不在矣!
「你们要知道上师三世诸佛和自心是毫无差别的,此心周遍一切动静诸法处,你们要了解此理,并予以现前之证悟。」
「你们应该了解空性是与大悲心无二无别的,这就是一切法之究竟义,请你们照这样去修持。」
「一切法乘中最殊胜的法门是深道六种成就法,请你们修持六法。」
「不管生起什麽功德,切莫以为那是最殊胜的,而是要一步一步的累积着进步上去。」
「当修行的障难和疑惑发生时,请观察那些除遣障碍的譬喻诸法。」
「当贪享欲乐之念生起时,应该策观少欲知足之道。」
「要想成就圆满佛位,就应该常住修行的地方。」
「如能常念轮回之苦痛,此心就能舍弃今生之一切。」
「自心即是真正的上师,所以无需向外寻求(上师)。」
「在无有妄念中明朗朗的看见诸法之缘起相——你们应该趋入这样的悟境。」
「如是愿必能结如是果,因此你们应当发深愿和广大愿。」
「未来的人们,如果思念没有遇到我(而感到惋惜)就请他读我的胜道宝蔓集和解脱庄严(菩提道次第论)等书,看了这些书就等於遇见了我一样毫无区别。」
「那些现在未能作我亲近弟子的人,亦不必心生懊恼,他们只要殷勤祈祷於我,必定能够得到满愿[49],我的加持力会使他们的功德自然生起,这一点应该谨记。」
「请你们莫要(轻易的)坐法座,为自己塑像或造塔,因为这些事是对众生有害的成份大,而有益的成份少的。」
「什麽是法座?什麽是上师的宗风呢?那就是与佛法相合的事,因此请你们莫要作与佛法相违之事。」
「我这个上师虽然像梦幻般的逝去,但我的慈悲和加持力却是一点也不会减少的。我会救度你们的苦痛使你们不堕轮回、你们应当恒常不忘,恭敬至诚的祈祷於我。」
接着大师就唱了一首遗训歌:
喂噫!念我诸徒儿! 若有将堕轮回者,
当为救护我自知。 若有极苦来煎逼,
当为救护我自知。 暂勿愁苦我徒儿,
愁苦岂有实体耶? 莫将迷境执为实,
譬彼一母丧独子, 三日之後展笑颜,
不笑亦无稀奇处! 诫告聚此诸徒儿,
莫因外境而忧苦, 应向内视观自心,
若能无作见本体, 则能与我常相聚。
…
《冈波巴大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