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行,受帝洛巴非凡的神态所吸引,就如同飞蛾受到火焰明亮之光所迷惑,她们低估了他的成就,错误地做出要降伏帝洛巴的举动,就如同想籍而教导凡人所做的行为一样。但这次却和帝洛巴非凡心灵所流露的绝对力量,产生直接的冲突,帝洛巴丝毫不受干扰,且愈发明亮如火焰一般,并显示出她们世俗能力的有限。纵使试着降伏他却反被降伏,于是由衷地向帝洛巴献上完全的忠贞,任凭吩咐。她们认清了这事实,说道:“现在我们全听您的差遣。”
(补述毕)
帝洛巴遇见世间空行后,又遇到五种事业空行。当愈来愈接近坛城中间的时候,再度面临专为测试他的种种神变,包括:整条剧烈燃烧的火河、致命的毒气云、出人意料的深渊峭壁、猛烈强风横扫的裂谷等。
他毫不动容说道:
“油灯之光要向烈日挑战,是吃力而不讨好的,
已无思虑牵绊的瑜伽士,是不需要寻找更多的教法。
但为了维系具器弟子的修持,
来接受传承加持,
是极为重要的事。”
[补述说明]
帝洛巴的成就如此非凡深广,可与烈日相比,相形之下,即使空行的力量再强大也像儿戏般,如同油灯要向烈日的光辉挑战一样,耍这种把戏无异是浪费时间、疲惫行程罢了。换句话说,“现在应停止这种无聊的举动!”
他是已脱离妄念、希望与恐惧的瑜伽士,具有真实的了解和体悟,因此没有必要接受空行所传递的特殊教法与传承心脉,也没必要再去寻找更多的教法。然而,因为将来会有具器弟子来接受并持续他传承的教法,许多和他背景非常不同的人,可能会需要各种支持,为了利益这些弟子,他接受比自己原先从上师那儿得到的相似修法,还要直接的传承加持与法脉,是非常重要的。
(补述毕)
帝洛巴说完话后,再度以特殊智慧之火的金刚凝视姿势看过去,立刻就降伏了她们。这五类空行虽然比世间空行们精神层次更高,但和帝洛巴相比,仍非常浅薄,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比赛。她们的智慧与力量仍有着二元对立、主客分别的色彩,因此一旦遇到帝洛巴绝对的智慧时,也因震撼而晕了过去,醒来后也一样发誓献身为帝洛巴而努力。
他的旅程至此已非常明朗,也就是可以直接参访主要的般若智慧空行。
瑜伽士之王和智慧空行终于会面,周围有许多勇父、空行环绕,两位胜士都听到从虚空中自发、令人敬畏的话语、法界自然的吼音。
帝洛巴听到:
“这位是诸佛无上之母,
神奇的调御成就超胜尊。”
此时,空行听到的是:
“这位是诸佛之父,上乐金刚。”
虽然空行透过法尔显现之音,了解眼前这位是她们的上师----上乐金刚觉悟心性所化现的人身帝洛巴,但为了要增益帝洛巴的了悟体验、金刚自信及将来弟子的体悟与自信,以令他们专注于真实义谛而非陷于名相泥沼中,她唱了如下之歌:
“盲人张眼去看,却看不到形相;
聋子侧耳去听,却听不到声音;
哑巴开口去说,却无人了解他的意思!”
普通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到有点难过。因为这番话似乎暗示着自己无法明白了解深刻之意义。帝洛巴却不同,他反而甚感欢喜,因为当下他了悟隐含于其中的深刻意义。
这几句话触动了他的心弦,更增益了他的佛慢,以及由真正了悟产生的坚固信心。“佛慢”常被误解滥用,以为是指“我比较好,我知道得比较多,我知道一切”,或是因为某种信念之力所产生的无畏感,然而说穿了只不过是立基于染污的某些固定概念所产生的凡俗傲慢,实际上,佛慢(也有人称此为信心)乃是由心灵成熟所产生的自然无染之果。
进一步说,可以举个例子,这例子虽然不只是和金刚乘有关,但也能显示所谓能真正生起信心的环境是什么?
为求方便分析,我们将成佛之道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的分法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加行位又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叫“忍”,这是轮回和涅磐的分水岭,过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再投生在受苦的世间,之所以称为“忍”,是因为行者必须能安忍于空性及其所含蕴之义。
专注于禅修时会有许多体验,行者要能安忍这一切。精通了“忍”,行者就能控制所谓其“完全展现的专注”,由此自然会生起健康而明智的信心,在此领域的信心是由行者所得的一切知识与体验而产生的确定信心。面对空行的挑战,帝洛巴说:
“没有要看的东西!盲人的眼睛,
没有要听的东西!聋人的耳朵,
没有要说的东西!哑巴的言语。”
[补述说明]
当超越了表相的相对世间,去探讨世间的真相时,会发现所有体验到的现象中,任何看来像是独立存在的客体,都并非真正地独立存在。心造作出主客二元的分别,而使人认为心和外物是分离的,但事实上心所经验的一切都是心的一部分;迷惑的心将主体、客体分成两个世界,两者都深受因缘限制及染污的影响。
这些外显客体的究竟实相,就是根本没有可以被执取而“看到”的东西。全知的见地是指真正了悟一切事物的本性,而没有主客体的谬见,帝洛巴以诗歌的方式表示,就是指“盲人的视力”,既没有看的人,也没有被看的东西。
声音的本性同样是相对而相互依存的,因为声音若不能被听到就不能算是声音,有听音的人,“声音”才有意义,没有任何独立的声音存在,因此能知道声音没有自存的真实性。若在听的同时能有这种智慧自然生起,那就如同聋子的听力一样,在听者和被听者之间已没有明确的分别。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提到一切事物、众生的本性: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理无法描述、无可诉说。绝对真理超越了可以被描述的“某物”,也超越了对它合宜的描述(即超越知见和持有知见的人),这种心灵特质被比喻为“哑巴的语言”。
(补述毕)
虽然帝洛巴和智慧空行母的对话,字数很少也很简单,但意义却非常深远。
这种教法风格,是以一种秘密语言的方式来进行,用低贬的言词,加一点讽喻句,点出在见解及体验看法上,重要的差异何在;如此的沟通法,常以一种欺骗的对话方式轻描淡写带过。帝洛巴的回答,显示了他对绝对真理的圆熟悟境。于是智慧空行母赞叹:
“善哉!现在,尊贵的法子,
智慧的继承者,
进到我们的坛城来。”
以上是帝洛巴面见智慧空行的第一阶段,在这里,他得到接受空行教导的许可。
【四如意教法】
帝洛巴从空行处所得到的第一个教法是透过符号传递的,连一个字也没有。她拿出一幅画、一个种子字、一件象征物及一样珠宝。刹那间,帝洛巴了解这一切:图画代表清净相,种子字代表圆满语,象征物代表觉悟心,珠宝代表佛的功德。这四样分别代表佛的四身:化身、报身、法身、自性身。
帝洛巴在短暂刹那中,仅见到这些象征物,就了解隐喻于中的内涵,除此之外,也同时获得“无文字传承”及智慧空行传承,并得到他必须由空行那里得到教法清净见。这些教法包括金刚乘身、口、意三门的如意宝教法,以及三种教法的总集,即第四种如意宝。
之所以被称为如意宝,乃因它们非常稀有、特殊,是冈多拉空行母独特的教导及传承的加持。此外,如意宝立即能提供忆念者心中所想要的东西。帝洛巴见到象征物的刹那就获得了全部的教法,这也同时圆满先前老空行预言的引导:帝洛巴将得到不用语言文字的教法。
随后帝洛巴正式请示所得教法的细节,说道:
“形相具足却是空的,
这是清净身的至高独特之宝,
由此我请求一般如意宝!
无可描述,这是圆满语的至高独特之宝,
由此我请求三昧耶如意宝!
没有概念,这是尊贵心的至高独特之宝,
由此我请求真实本性如意宝!”
[补述说明]
第一个教法在说明化身,这和形相及其空性有关。第二个教法在说明完美显现的报身部分,这和三昧耶戒有关,即“对证悟的誓约”,或简称为“誓约”,三昧耶戒在金刚乘的修行中极为重要,因为由此方能建立起能了悟心的本质(如如)的因缘条件。第三个教法说明证悟的法身,这和心本身的特质有关,特别是与大手印教法无修禅定有关。
(补述毕)
智慧空行三段偈语的回答,在外层意义上,显示获证如意宝所需要的特殊功德,而强调如意宝的伟大,帝洛巴明锐之心,也立即了悟这些偈子的内在涵义及教法的深妙见。
空行说:
“要获得一般如意宝,
行者必须具备体验和引导之钥,
缺乏引导,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要获得三昧耶如意宝,
行者必须具备师承精通力的深奥之钥,
缺乏疗法,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要获得真实本性如意宝,
行者必须具备深妙无上觉性之钥,
缺乏了悟,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补述说明]
【一般如意宝】
为能获得第一种见地宝藏----一般如意宝,行者必须具备两种钥匙:
卓越见识的引导;由上师、本尊或护法所授予。
健全的禅修体验并加以消化吸收;正确修习观想及其禅定法门能导致内在而非外在的了悟。
这二点彼此的关连性,比它们表面上看来的还要密切。当健全的禅定体验到某种程度时,自然会形成一种引导,这是基于对未来的了解,而此类引导常发生在适当的时机,使行者能接触到更深层,必须的了悟状态,没有如此卓越见识的引导,此教法和相似的教法绝没有办法开显心性,因为众生的本性非常精微,尚未接受引导的心,没有办法了解如此精微的道理。
【三昧耶如意宝】
要获得第二种“三昧耶如意宝”,行者需要清净、特殊的钥匙,这只能由代代师承、毫不间断的成就传承中才有办法得到。“钥匙”是指种种方便法,没有方便法,就无法精通这类被称为“疗法”的技巧,“疗法”教授是心灵修持路上所可能发生问题的解答,且被证明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足以有效地解决因为心灵缺乏弹性、偏见、不适…
《帝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