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帝洛巴尊者傳▪P4

  ..續本文上一頁行,受帝洛巴非凡的神態所吸引,就如同飛蛾受到火焰明亮之光所迷惑,她們低估了他的成就,錯誤地做出要降伏帝洛巴的舉動,就如同想籍而教導凡人所做的行爲一樣。但這次卻和帝洛巴非凡心靈所流露的絕對力量,産生直接的沖突,帝洛巴絲毫不受幹擾,且愈發明亮如火焰一般,並顯示出她們世俗能力的有限。縱使試著降伏他卻反被降伏,于是由衷地向帝洛巴獻上完全的忠貞,任憑吩咐。她們認清了這事實,說道:“現在我們全聽您的差遣。”

  (補述畢)

  帝洛巴遇見世間空行後,又遇到五種事業空行。當愈來愈接近壇城中間的時候,再度面臨專爲測試他的種種神變,包括:整條劇烈燃燒的火河、致命的毒氣雲、出人意料的深淵峭壁、猛烈強風橫掃的裂谷等。

  他毫不動容說道:

  “油燈之光要向烈日挑戰,是吃力而不討好的,

  已無思慮牽絆的瑜伽士,是不需要尋找更多的教法。

  但爲了維系具器弟子的修持,

  來接受傳承加持,

  是極爲重要的事。”

  [補述說明]

  帝洛巴的成就如此非凡深廣,可與烈日相比,相形之下,即使空行的力量再強大也像兒戲般,如同油燈要向烈日的光輝挑戰一樣,耍這種把戲無異是浪費時間、疲憊行程罷了。換句話說,“現在應停止這種無聊的舉動!”

  他是已脫離妄念、希望與恐懼的瑜伽士,具有真實的了解和體悟,因此沒有必要接受空行所傳遞的特殊教法與傳承心脈,也沒必要再去尋找更多的教法。然而,因爲將來會有具器弟子來接受並持續他傳承的教法,許多和他背景非常不同的人,可能會需要各種支持,爲了利益這些弟子,他接受比自己原先從上師那兒得到的相似修法,還要直接的傳承加持與法脈,是非常重要的。

  (補述畢)

  帝洛巴說完話後,再度以特殊智慧之火的金剛凝視姿勢看過去,立刻就降伏了她們。這五類空行雖然比世間空行們精神層次更高,但和帝洛巴相比,仍非常淺薄,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比賽。她們的智慧與力量仍有著二元對立、主客分別的色彩,因此一旦遇到帝洛巴絕對的智慧時,也因震撼而暈了過去,醒來後也一樣發誓獻身爲帝洛巴而努力。

  他的旅程至此已非常明朗,也就是可以直接參訪主要的般若智慧空行。

  瑜伽士之王和智慧空行終于會面,周圍有許多勇父、空行環繞,兩位勝士都聽到從虛空中自發、令人敬畏的話語、法界自然的吼音。

  帝洛巴聽到:

  “這位是諸佛無上之母,

  神奇的調禦成就超勝尊。”

  此時,空行聽到的是:

  “這位是諸佛之父,上樂金剛。”

  雖然空行透過法爾顯現之音,了解眼前這位是她們的上師----上樂金剛覺悟心性所化現的人身帝洛巴,但爲了要增益帝洛巴的了悟體驗、金剛自信及將來弟子的體悟與自信,以令他們專注于真實義谛而非陷于名相泥沼中,她唱了如下之歌:

  “盲人張眼去看,卻看不到形相;

  聾子側耳去聽,卻聽不到聲音;

  啞巴開口去說,卻無人了解他的意思!”

  普通人聽到這樣的話,都會感到有點難過。因爲這番話似乎暗示著自己無法明白了解深刻之意義。帝洛巴卻不同,他反而甚感歡喜,因爲當下他了悟隱含于其中的深刻意義。

  這幾句話觸動了他的心弦,更增益了他的佛慢,以及由真正了悟産生的堅固信心。“佛慢”常被誤解濫用,以爲是指“我比較好,我知道得比較多,我知道一切”,或是因爲某種信念之力所産生的無畏感,然而說穿了只不過是立基于染汙的某些固定概念所産生的凡俗傲慢,實際上,佛慢(也有人稱此爲信心)乃是由心靈成熟所産生的自然無染之果。

  進一步說,可以舉個例子,這例子雖然不只是和金剛乘有關,但也能顯示所謂能真正生起信心的環境是什麼?

  爲求方便分析,我們將成佛之道分爲五個階段,傳統的分法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位。加行位又可分爲四個階段,其中第叁個階段叫“忍”,這是輪回和涅磐的分水嶺,過了這個階段,就不會再投生在受苦的世間,之所以稱爲“忍”,是因爲行者必須能安忍于空性及其所含蘊之義。

  專注于禅修時會有許多體驗,行者要能安忍這一切。精通了“忍”,行者就能控製所謂其“完全展現的專注”,由此自然會生起健康而明智的信心,在此領域的信心是由行者所得的一切知識與體驗而産生的確定信心。面對空行的挑戰,帝洛巴說:

  “沒有要看的東西!盲人的眼睛,

  沒有要聽的東西!聾人的耳朵,

  沒有要說的東西!啞巴的言語。”

  [補述說明]

  當超越了表相的相對世間,去探討世間的真相時,會發現所有體驗到的現象中,任何看來像是獨立存在的客體,都並非真正地獨立存在。心造作出主客二元的分別,而使人認爲心和外物是分離的,但事實上心所經驗的一切都是心的一部分;迷惑的心將主體、客體分成兩個世界,兩者都深受因緣限製及染汙的影響。

  這些外顯客體的究竟實相,就是根本沒有可以被執取而“看到”的東西。全知的見地是指真正了悟一切事物的本性,而沒有主客體的謬見,帝洛巴以詩歌的方式表示,就是指“盲人的視力”,既沒有看的人,也沒有被看的東西。

  聲音的本性同樣是相對而相互依存的,因爲聲音若不能被聽到就不能算是聲音,有聽音的人,“聲音”才有意義,沒有任何獨立的聲音存在,因此能知道聲音沒有自存的真實性。若在聽的同時能有這種智慧自然生起,那就如同聾子的聽力一樣,在聽者和被聽者之間已沒有明確的分別。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提到一切事物、衆生的本性: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此理無法描述、無可訴說。絕對真理超越了可以被描述的“某物”,也超越了對它合宜的描述(即超越知見和持有知見的人),這種心靈特質被比喻爲“啞巴的語言”。

  (補述畢)

  雖然帝洛巴和智慧空行母的對話,字數很少也很簡單,但意義卻非常深遠。

  這種教法風格,是以一種秘密語言的方式來進行,用低貶的言詞,加一點諷喻句,點出在見解及體驗看法上,重要的差異何在;如此的溝通法,常以一種欺騙的對話方式輕描淡寫帶過。帝洛巴的回答,顯示了他對絕對真理的圓熟悟境。于是智慧空行母贊歎:

  “善哉!現在,尊貴的法子,

  智慧的繼承者,

  進到我們的壇城來。”

  以上是帝洛巴面見智慧空行的第一階段,在這裏,他得到接受空行教導的許可。

  【四如意教法】

  帝洛巴從空行處所得到的第一個教法是透過符號傳遞的,連一個字也沒有。她拿出一幅畫、一個種子字、一件象征物及一樣珠寶。刹那間,帝洛巴了解這一切:圖畫代表清淨相,種子字代表圓滿語,象征物代表覺悟心,珠寶代表佛的功德。這四樣分別代表佛的四身:化身、報身、法身、自性身。

  帝洛巴在短暫刹那中,僅見到這些象征物,就了解隱喻于中的內涵,除此之外,也同時獲得“無文字傳承”及智慧空行傳承,並得到他必須由空行那裏得到教法清淨見。這些教法包括金剛乘身、口、意叁門的如意寶教法,以及叁種教法的總集,即第四種如意寶。

  之所以被稱爲如意寶,乃因它們非常稀有、特殊,是岡多拉空行母獨特的教導及傳承的加持。此外,如意寶立即能提供憶念者心中所想要的東西。帝洛巴見到象征物的刹那就獲得了全部的教法,這也同時圓滿先前老空行預言的引導:帝洛巴將得到不用語言文字的教法。

  隨後帝洛巴正式請示所得教法的細節,說道:

  “形相具足卻是空的,

  這是清淨身的至高獨特之寶,

  由此我請求一般如意寶!

  無可描述,這是圓滿語的至高獨特之寶,

  由此我請求叁昧耶如意寶!

  沒有概念,這是尊貴心的至高獨特之寶,

  由此我請求真實本性如意寶!”

  [補述說明]

  第一個教法在說明化身,這和形相及其空性有關。第二個教法在說明完美顯現的報身部分,這和叁昧耶戒有關,即“對證悟的誓約”,或簡稱爲“誓約”,叁昧耶戒在金剛乘的修行中極爲重要,因爲由此方能建立起能了悟心的本質(如如)的因緣條件。第叁個教法說明證悟的法身,這和心本身的特質有關,特別是與大手印教法無修禅定有關。

  (補述畢)

  智慧空行叁段偈語的回答,在外層意義上,顯示獲證如意寶所需要的特殊功德,而強調如意寶的偉大,帝洛巴明銳之心,也立即了悟這些偈子的內在涵義及教法的深妙見。

  空行說:

  “要獲得一般如意寶,

  行者必須具備體驗和引導之鑰,

  缺乏引導,如意寶就無法開顯!

  要獲得叁昧耶如意寶,

  行者必須具備師承精通力的深奧之鑰,

  缺乏療法,如意寶就無法開顯!

  要獲得真實本性如意寶,

  行者必須具備深妙無上覺性之鑰,

  缺乏了悟,如意寶就無法開顯!”

  [補述說明]

  【一般如意寶】

  爲能獲得第一種見地寶藏----一般如意寶,行者必須具備兩種鑰匙:

  卓越見識的引導;由上師、本尊或護法所授予。

  健全的禅修體驗並加以消化吸收;正確修習觀想及其禅定法門能導致內在而非外在的了悟。

  這二點彼此的關連性,比它們表面上看來的還要密切。當健全的禅定體驗到某種程度時,自然會形成一種引導,這是基于對未來的了解,而此類引導常發生在適當的時機,使行者能接觸到更深層,必須的了悟狀態,沒有如此卓越見識的引導,此教法和相似的教法絕沒有辦法開顯心性,因爲衆生的本性非常精微,尚未接受引導的心,沒有辦法了解如此精微的道理。

  【叁昧耶如意寶】

  要獲得第二種“叁昧耶如意寶”,行者需要清淨、特殊的鑰匙,這只能由代代師承、毫不間斷的成就傳承中才有辦法得到。“鑰匙”是指種種方便法,沒有方便法,就無法精通這類被稱爲“療法”的技巧,“療法”教授是心靈修持路上所可能發生問題的解答,且被證明是很好的解決方法,足以有效地解決因爲心靈缺乏彈性、偏見、不適…

《帝洛巴尊者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