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帝洛巴尊者传▪P6

  ..续本文上一页水流的剑一样;

  在相似方面,注意外相的镜子!”

  这九句是教法的总集,至今还存此教法,它涵括了所有金刚乘的修持,寥寥数语却对虔诚之人具有无价的导引作用,尤其是陷在困境和惑境中时更是如此,不论持诵或默思其义,均能带来强大的清净力,此教法照亮应行之路,驱除本来可能会因不断问问题而产生的困扰。

  [补述说明]

  【成熟与解脱】

  心灵不灭、不受影响的内在特质,就是其双重清净性----成熟和解脱。

  “成熟”是指心的究竟明性,从未因迷惑及业力而受到染污,“解脱”是指经由适当的修持,而去除障碍自心本来功德的暂时困惑,了悟到自心明性。障蔽清净自性的大网,都是因为心境对立形成的想法和习惯所造成,心性不必要的扭曲,就像是个捆绑着自然觉性的绳结:是个必须切断的绳结。

  【三昧耶】

  无有变异的誓约在无染心性中本来具足,但可惜迷惑之心却无法体会到此。惑心将看似客体的种种经验当成外在的实体,并深信这些妄见。也就因为如此,所以需要各种经造作出以联结内在主体与外在客体的誓约。想除去二元对立的妄执,就必须学习将自心视为如同明镜一般,同时包括了主体及客体。如此,才能了解真实之相及所具备自然、离于勤勇的三昧耶特质。

  从初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恒常享受空性,他们不断地增益在禅空上的专注及提升,但其中仍有许多更微细的分别,因为行者体验到能观之心和所观之境上分离的,故必须超越二边,直到实相完全而自然的显现为止。

  诠释第二句偈子的另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就是说明为了能更了解自心,必须对心先作观察,如此便能以最好的方式改善自己,并引善除恶。

  噶举派的行者有时在禅修期间,摆一堆黑石子和一堆白石子在身边。由于觉察到自心的活动,他们学会清楚辨别原本潜藏于心的种种心念,有浮现出正向或也有较弱的负向念头。正向的像是对佛法僧的强烈信心或是坚固的正知见(例如被人下重毒----无明等毒,一定会很快死去),负向念头又称为“贼念”或称“偷心”,这一类的心念将原本的正念加注怀疑的阴影,而减弱对正念的确定性,就像“三宝真的纯净吗?”或“可能我还会活下去”之类的,就是负向念头。

  当心中生起一个正念,他们就会拿起一颗白石子放入白石子堆,起了一个负面的念头,就拿起一颗黑石子放入黑石子堆。刚开始时,黑石子堆通常都比白石子堆大,但随着逐渐熟悉自心并能改变习惯时,白石子堆就会比黑石子堆大了。要点在于行者必须很坦诚地观察念头,这是造成真正改变的第一步。

  总之,关于三昧耶戒这方面,行者必须先明白如何观心,再来要学习增进正念及觉性,接着要修学善巧持戒,最后要通达信心,并了解看向自心真实本性的这个“看”。

  看向镜子,所见纯为影像的反射,若能看到真正面目岂不更好?

  【气和脉】

  瑜伽中特别设计的修行法门,训练行者调伏气脉,这种法门有极大的利益。善巧激发气所形成的脉网及脉轮能加速行者进步,有助于达到深层的了悟。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身体挺直,那么气所通行的管道也将会直,直的管道将造成没有歪曲的气,这些气由能形成明点的直接移动,进而帮助心的清明及稳定。

  瑜伽教导我们依照外在世界,要如何来使用内在的微细身。关于此,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瑜伽练习法,例如“那洛六法”教导如何清净负面的气,修整脉,六瑜伽中也包含了激励气脉的练习,令行者学习如何适当地感觉一切,让气转成正面而非负向的。

  【大乐】

  语的珍宝就是气的心髓,也就是智慧明点,一切事物真正特质的智慧。

  脉是人体的精华,修持者在脉里激励明点,使明点支持本觉及大乐。要更深入地描绘气脉的教法非常困难,这里只不过是简单的介绍。

  在大乐中训练包含许多方面,每一步骤都透过特殊练习而发展出来,练习的共同点就是修行内在与外在的关联;气和明点、双身修法五大元素的关系等。行者要学习维持住正确的互动(菩提心),学会以各种方式保护住菩提心。

  【明智】

  这里的明智是指心的光明性。

  心的本质以及心所经验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的,但这个空并不是死寂而盲目的空,也不是虚空的空。心的空性中有不停灭的光明性,充满了殊胜智慧,如水晶一般的清明,其中洋溢了无边明智,此明智了知心的本身并没有偏执惑乱,及一切证悟前所经验的烦恼。

  空行的教导是看那个光明的智慧,怎么做呢?用智慧的光明性,本觉之灯,这些关于光明的教授包括了修明光和迁识,迁识是修行死时迁转神识到净土的方法。

  【自然解脱】

  在大手印的修行中,见地和了解要比技巧重要,技巧是所有的方便法门,特别是六瑜伽。

  关于解脱,见地和了解二者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行者必须具备成熟的见地,再和由实际禅修中所获证的悟境相配合。

  指示心境如是之理的大手印教法,若能善加修持,大手印见,将以更深刻的方式融入行者生活。以这种理论和实修相结合为依归,能令原本被视为障碍的事物成为自然解脱,自我解消。

  绳子的纠结需要人来解开,蛇身的纠结却能自然平滑敏捷地解开,目前,众生受缚于二元见以及种种二元见所造作的纠结中,当了悟到二元对立和我们本身根本没有差别,就会发现心和蛇是一样的,具有自行解脱的能力,到底要如何修持呢?这在大手印的教法中有清楚的介绍。

  【高贵物质】

  藏文的“汤泽”意为“其根本即为高贵神奇之物”或“三昧耶之物”,在特别用法上,是指由药草及圣人身上的特殊成分所制成的丸粒,并经过圣人的加持而成的。若行者能深入法义,那么这些其实都一样,否则其中将会有点不同,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三昧耶之物,只有对持守深誓约之人才真正有用。

  在此情况下,一切物质最高贵、万物无造作、无混杂的精义,就是最高程度的了悟。这非常重要,好比太阳浴能使人溶入日光中,补充人体维生素;同理,沐浴在了悟者的艳阳下,也会使人更接近了悟的状态,并补充所缺失的一切。行者是非常需要圣物的。

  【行为】

  当水受到剑的刺击,水既不怀希望也不怀恐惧;数分钟后,水面对刚才发生刺击所形成的涟漪,已经完全不留痕迹。这是说明瑜伽士行为的一个好譬喻。

  禅修时,瑜伽士必须体认他所经历的一切,本质均是无生,不应怀有希望或恐惧、期待或焦虑,在日常生活中,修习大手印的瑜伽士,应该准备好接受各种事物,在必要的时候,一下子成为国王,下一刻又成为全世界最穷的人。

  瑜伽士有父母、亲戚及相识的人,他不应该对有缘的人或所属的社会感到嫌恶,而应该照顾他们,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进行,但却不带丝毫执着与期望。当一切有缘者死去,瑜伽士既不会哀伤地哭泣,也不会离于实相观,他会做一切功德,为亡者的心灵带来最大的利益。

  真正的大手印成就者,能够处理各种发生的事情。如前所述,他能够在某天成为受人尊敬的亿万富翁,隔天又变得一无所有。在此自然力量成就之前,行者需要坦诚地欣赏所受的境况,而行事要尽可能避免任何模仿成就者的行为,他必须觉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不具善巧的自信(非源自于悲心的),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而且很容易诶自己及佛教带来毁谤。

  【相似】

  一切外在之物,包括了组成环境的小宇宙和大宇宙,都有共通点:没有一件事物本身就被分类为好或坏的,要被接受或拒绝的。如果要有道德来做评估的话,应该是判断一个人对事物所抱持的心态,而不是事物的本身,同时应该检查这个人是善用了、还是误用了那些事物。

  例如,有三个人同时在某个花园中,第一个人很正常,第二个则容易沮丧,最后一人容易嫉妒。正常的那个人欣赏花园风景,对园中的春花感到非常喜悦,并且到游泳池游泳;沮丧的人则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悲惨沉重;嫉妒的人心里很不痛快,想着:“我没有像这样漂亮的百合花池塘。”同一个花园却造成三种主观世界。

  无相空行第九句偈子的意思,就是当一个人达到圆满的了悟,不论是痛苦的轮回或是超越了痛苦的涅磐,其经验的特质都一样,藏文称此为“罗纽”,即“一味”。无论何者,其本质都是另一种的本质,非二元的,没有要接受或被拒绝的东西。行者注意外相的镜子,见到内在如如所映射的游戏,并依此修持。

  上述教法带来的结果,就是行者能将任何事物都转为禅修的对象。

  刚开始做时会有点难,难度就如同体验佛性和原子弹的相似性。附带提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某些预言中提到,当香巴拉国王降临地球时,所有的武器都会失去威力,连原子弹也将成为没有伤害性的玩具。

  (补述毕)

  以上只是对无相空行的九项教法,所做的简单说明,帝洛巴完整地接受了涵盖许多层面的教法,以下条列其内容:

  一切关于大手印各阶段的教法,包括专一瑜伽等。

  一切金刚乘三昧耶戒的形式。

  一切气脉相关教法。

  一切方便道的技巧,包括金刚乘的方便法。

  深奥见地与光明。

  自行解脱的梦境与幻化显现。

  悟解的任何一种权变、相对的意义。

  非概念的金刚乘三昧耶戒。

  一切众生与事物的重要,如何透过修行与他们发生关连。

  以上是瑜伽士之师----帝洛巴尊者传记的第二部分,文中记述他如何从众空行之处获得深奥的教法,以及如何展现内在甚深悟境。

  第三部分 帝洛巴由金刚持如来处接受各种法脉传承

  “随后,帝洛巴在奥明天宫,

  从金刚持如来亲受法脉传承,

  包括外、内、密、秘密和如是

  五重了悟之法。”

  [补述说明]

  帝洛巴从未到任何地方接受这些教法,因为奥明天宫并非在某个地方,而是一种心态,和法界相等之心,法界遍一切处,故不可能局限于某处。同样地,金刚持也不是别人,而是觉…

《帝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