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帝洛巴尊者传▪P8

  ..续本文上一页下面的传说来了解:据说曾有一个很邪恶的成就者,只要脚部碰到地面,那么任何武器都杀不了他,为了征服这个恶魔,有个修道人就变成四臂狮面相,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庞大力量,同时带着又长又有力的爪子。当找到这邪恶的成就者时,四臂狮相就把他举离地面撕裂身子,把心掏出来吃了。本故事中的德笛卡具有和此修道人一样的能力,也非常有名,人们相当敬畏他。

  此人将前往那烂陀,以辩论的方式挑战佛教学者的消息传开了,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人们在路上排成一直线,当他经过时向他敬礼,沿途的群众都这么做,只有帝洛巴例外,直直地站着不动,把这位大师不当一回事看待似的。德笛卡对帝洛巴的无礼感到震惊而问:“你这么有自信地认为对我无礼还能活得下去吗?”

  “喔!的确是的!”帝洛巴答。

  德笛卡愣的停了会儿思考该怎么办,后来干脆向帝洛巴下战书,要在国王面前和他较量学识及神通力,做一场盛大的辩论比赛。“德笛卡”聚集了他的追随者,而许多佛教大师和学者也纷纷赶来支持帝洛巴。会场来了很多人,当一切都就绪后,国王驾临会场主持这场盛大比赛。

  首先是比辩论,德笛卡输了。这是意料中的事,因为佛教因明是一种完全自然的推理,其中包含七部分正见的阐述,能很原始地反映出事物本来的状况,帝洛巴又对因明相当精通,况且存于宇宙间的真理本也就是这样,任何因幻相及谬解所生的世俗聪明,都无法和正法相较量的。

  接着再比赛双方的神通力。

  第一场比较平和的比赛中德笛卡输给帝洛巴,于是充满愤怒的德笛卡凶恶地宣称:

  “以纵横三界的神力,我能摧毁一切!”

  印度教大师修持,基本上是关于呼吸的练习,并要对毗希奴神祗具有虔诚的心意,这位成就者感到自己已成为毗希奴,拥有一切力量,能操生杀大权,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撼动整个宇宙,他以非凡的盛怒由口中喷出含有剧毒的大火,帝洛巴只凝视着,火焰就卷回了原处。

  帝洛巴战胜了德笛卡的每一项神变。

  于是,他向国王和在场的人唱了首金刚歌:

  “看的时候,用盲人的眼睛去看;

  渴的时候,喝下海市蜃楼之水;

  沮丧之时,将瓶中充满空气;

  我是帝洛!离于一切恐惧!”

  [补述说明]

  德笛卡若想了解帝洛巴所悟到的真理,就必须以盲人的眼睛来看,帝洛巴引用了些先前空行母的教授来告诉他,德笛卡看过许多事物,但总是透过嫉妒之眼来看这一切,要超越二元对立所造出的限制,就需要盲人的见地,意即超越主体和客体、影像和观看。

  他很“渴”,渴于心不知足,需要去驾驭别人、转化别人,永远都是德笛卡大师向佛教徒挑战,从没有佛教徒向德笛卡们挑战的事。若一个人有如此强烈的渴求,那么不断致力于怀有妒意的辩论,远不如学习去饮取幻影之水来得好,也就是他应该去发掘这种满足,在“明智”之中,显现和空性是不可分割的。海市蜃楼中显现出的水是个好例子,说明看来像是客体的东西,结果却根本没有“存在”所具备的特质,乍看下所显之物的特质似乎一应俱全,实际结果却空空如也。

  刚开始,德笛卡因为嫉妒,想和帝洛巴一争长短,现在却因无力而感到沮丧,注意力完全分散,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所以帝洛巴劝他“将瓶子充满空气”,即将他内在的脉以智慧气充满,如此就能了悟实相,和帝洛巴一样离于恐惧,因为认识了究竟实相就等于驱除恐惧与嫉妒之恨。

  (补述毕)

  帝洛巴以辩论、神通和秘义之歌教导德笛卡,帮助他和他的追随者了解过去所修的法门并不究竟,这并非强要在精神层面胜人一筹,而是帮助无知者克服一些障碍,圆满成就的最快、最有效方式,他们的修行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离佛法有多远,只是少了两样基础:无限大悲和究竟智慧,后者是指了解一切事物超越文字、思绪及想像而言。

  这群人虽然都成为佛教徒,但有些仍无法立刻掌握佛教所谓的“如是”。对他们,帝洛巴就教以相对及绝对菩提心。其中有许多获证了深奥的悟境,甚至部分还得到殊胜成就,据说这些大成就者由于掌握了生命之钥,时至今日还在世间,其中的领袖即著名的大成就者那普嘎瓦,住在拉吉基尔附近的西瓦察圣地,在那儿他成为佛教弟子的支柱力量。

  【调伏幻师】

  印度过去有许多变戏法的魔术师和幻术师,他们不是在戏院里表演的那种,而是非常有力量、能操纵别人意识的人,在幻术中有一种特别的法,就是以练丹法制造出魔幻兵团,别人无法伤害这种魔幻兵众,因为它们只是幻影而已,但这些兵众却能透过影响人们心灵而造成伤害。有位幻师指挥所幻变出的魔幻兵团攻打一个小国,小国的国王因为部队一直溃败而愈来愈沮丧。

  有天国王见到空行母现身告诉他,她有一位亲戚能帮国王的忙,只要这个人答应,国度的安全就保证绝对没有问题。因此国王派人去找这位“亲戚”----帝洛巴。此刻,魔幻兵团的四大军正向前扫荡国王剩下的部队。帝洛巴得到消息后立刻回应,放出数以百万的奇兵,将每一个魔兵都歼灭掉。失去幻术的幻师看到整个幻影兵团瓦解,自己也变得跟凡人一样,就责怪帝洛巴,说:“你这个佛教的瑜伽士竟杀了数以千计的士兵!”

  帝洛巴以金刚偈回答:

  “若谈杀,杀幻化士兵。

  禅定时,像一具尸体般地禅修。

  若讲话,要像哑巴一样讲话,

  那么就会赢得法界的王国。”

  [补述说明]

  以上的偈,内涵双重含义:对帝洛巴而言,可解释他为何有权力保护国王,杀死魔兵;对幻师而言,这是显示帝洛巴必须做些什么才能获胜。首先来看,当帝洛巴用神通开显真理时,这席话如何反映其中不带丝毫错乱情绪的善巧。

  帝洛巴没有必要生气,他已超越了执着或投入,没有做作与做出的想法,所进行的唯一目的,就是杀死造成伤害的幻人。同理,禅修空时,不带接受或拒绝地圆成禅修,不起反应就如同尸体一样。用钻石盖着尸体,尸体也不会兴奋地发抖,纵使将钻石丢到垃圾筒,尸体也不会感到沮丧。

  在前面的空行教导中,帝洛巴的教授就和哑巴的语言类似,没有实质并离于说话的人及语言等概念,具备这一切特质的帝洛巴已赢得了法界之国(宇宙的本质),所作所为均透过究竟智慧和大悲佛行而成,并不是透过恶意才来摧毁魔幻军团。

  现在来看这些话如何应用在幻师身上。若幻师真擅于作战杀敌并制造士兵,那么与其和国王之兵作战,不如和存于他心中的幻化众生作战(即贪嗔痴慢嫉五毒),五毒就像幻术所变现的一切一样,虽是由心所生,但却非实存于其本性之中,也不是可以分离出来的实体,向这种众生开战是最高贵的圣战。

  魔术师和幻士们要学很多东西:炼丹、持咒、禅修,甚至要呈现他们的成果、维持其幻相。禅定力对他们而言极为重要,若真的想禅修,幻师应该像尸体一般地修持,也就是修持时的注意力不应该牵扯向外在世界,行持上必须用如幻物、持如幻咒,进入如幻专注之境,并同时了悟修的人本性何在,这对幻师来说,是最好的禅修法,比他徒自悲叹丧失掉幻化而成的东西要好得多。

  若他想说话,也就是具备操纵喉轮(梦幻要轮)之力,那么就必须学习以哑巴之语来讲话。幻师对于如何激发喉轮的能力已知道很多,但所知偏颇。因此他虽能迷惑别人,却无法改变自己,若能了解一切现象都如同梦幻,就能“像哑巴”一般,使用其喉轮及沟通之力,亦即离于二元对立之境,他需要将喉轮的潜能完全开发出来,而不只是开发一部分而已。

  若幻师能做到上述的事,就会赢得自性国度的胜利。因为就算打败了国王,新国度也只能持续到他死亡为止;他所订的规则及幻术,最长也只有三十或四十年的维持期,而且在这段时间中,更必须付出很多精力来作维持。权势及政事是非常耗人精力的,真人不比幻兵那么好控制,世间无常的王国若要维持其价值,就需要付出许多思虑和工夫。所以帝洛巴劝他:与其努力经营令人烦恼的王国,不如经营究竟真理的国度(自性王国),因为这才是超越竞争威胁的万法究竟王国。了解到一切现象最极本性并非真实独立地存在,这是幻师能获得的最高知识,魔法所能带来的最佳教诲,就是一切显现并无实存本性。要一个睡着的幻师学会认出梦境,相对来讲较为容易,而他证得睡梦瑜伽也会成就得较快。

  (补述毕)

  帝洛巴给予幻师在如幻显现及梦境方面的教导,因为幻师学习的背景即在幻相本性及禅修经验等,如此使他很容易能见到万物如幻的本性,包括幻师本身及他的幻术。由于从帝洛巴这儿得到了最高的教法,幻师终于证得圆满正觉,成为大成就者。

  “说真实话的人”住在哈哈勾帕墓地,此地是一处离菩提伽耶很远的特别境域,现在人们已可以去参观,以前可是个十分危险的地方。

  【教导卖酒的人】

  酒能使人疯狂并引起很大的痛苦。一般说来,任何种类的酒都是有害的。

  曾有只猴子因追着一只猫,而跑进了一个卖酒女人的店,结果搞得一片混乱:当它们跑来跑去的时候,撞破了一个个的瓶罐,打翻了所有的藏酒和酒瓶;女主人非常沮丧,因为她唯一的生计来源和大部分的财产,在几分钟内就被毁得几乎一干二净,这一切竟就是在她眼前发生,起因不过是由两只动物疯狂的举动所造成。当她的愤怒退去后,整个人就沉陷在沮丧中,久久不能自拔。

  朋友建议她向帝洛巴祈祷以寻求帮助。因此,她怀着孤注一掷的专注及深度的虔诚祈祷,寻访帝洛巴,并在找到他后将一切困境告诉帝洛巴,请他帮忙。当回到店里后,竟发现所有瓶瓶罐罐不但完好如初,甚至里面的酒还满到酒盖边缘。她知道是帝洛巴刹那间以专注力将一切恢复正常,于是又回到帝洛巴的住处,谦卑地请求帝洛巴收她作弟子。帝洛巴答应并以一首关于酒的金刚歌教导她,此歌有双重含义:

  “口渴的时候,饮下沸腾的毒酒;

  生气的…

《帝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