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帝洛巴尊者传▪P9

  ..续本文上一页时候,杀死念头的猿猴;

  以“同时显现”之味充满万物;

  我帝洛!

  以究竟法财而富有!”

  [补述说明]

  毒酒本来就足以杀死人,煮沸后毒性更强,然而我们却一直喝下此毒液(负面动机之毒)。而这样的毒液有时甚至会沸腾到杀灭我们现在和将来的快乐,生起贪欲饥渴时,至少要懂得如何真正适当地饮用毒液,也就是将贪欲或嗔怒用在正途而非恶途。

  欲望的转化可以往成佛、成菩萨发展,可以渴求一切美德善行,可以对内在五毒感到万分生气,而不是对别人及外在情况生气。当行为产生的结果带来一些不愉快的经验时,心中就有了烦恼----生气。经典上有时会提到,此时将有六十种负面情绪发生,从无明一直到贪欲和侵略性,这些念头基本上就像是猿猴、像是掠夺者一样。

  若因往昔恶业成熟之故,而必须经历一定的痛苦,那最好是能从磨难中得到一些利益,像籍此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如此就能消去部分恶业的果,比再起烦恼、又造下新恶业来说,是好得太多了。

  具力且至心的忏悔,能揭露自身个性上的缺点,并有助于不再重蹈覆辙,完全的忏悔,也可除去将来再犯同一过错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努力发展正面的态度,像正确的忏悔等,否则很容易几陷入自怜自艾的境地。

  五毒是五智本净心性表相的扭曲现象,心的本性是佛性,是超越能所对立的智慧。但认不出心的本性,反误认为有个“自我”,这是无明,无明暗垢只不过是不认识五智,因而生起五毒和我执。将上面情况颠倒,认识五毒内在的本质,就是所谓的“饮用五毒”。不稳定的念头和情绪,是摧毁我们这种神奇饮用行为的猿猴。

  在卖酒的妇人这件事中,顽皮的猴子为什么对她如此残忍?她又为何如此沮丧呢?发生的意外不是猴子的过错,而是她的过错,“米的种子才能长出米来”,现在的痛苦只是从前恶业成熟的果报。卖酒妇人的遭遇,不过是她过去的业成熟了而已。而所以从前行为潜藏的业种、业果会对她那么有力量,主要和卖酒妇人当时的念头有关,她没能控制念头,反被念头所控制。因此她不应该对猫和猴子生气,而该对自己无明造作出的念头生气,念头才是祸首,应该将恶念的生起过程给杀死。

  谷粒有变为酒精的潜力,葡萄也能够成为酒,但必须在特殊的机缘下,这些内在的潜能才会真正显现出来。一切现象的本质就是“空”、“法性”,这种内在的证悟潜力和其外在的实相同时生起,藏文称做“朗切”,可翻作“俱生”或“同时”,“法性”遍一切事物,处于任何环境下都不会改变,真实一味不假造作。帝洛巴告诉卖酒妇人,若她能杀死“猴子”,饮用“毒液”,那么她的罐子中将会装满如是俱生的妙味。

  “了知----即了知一切。

  了知一切并非是去知道一切。”

  万物都有俱生的法尔妙味,要了解这点就要准备好接受任何事物。若她能令一切事物的本质清晰地显现出来,那就能像帝洛巴一样具备永远不会遗失的法性智慧大力。帝洛巴不用买、不用做就使妇人重获瓶罐及酒,他如此富有,因为他拥有绝对的法身财富。

  (补述毕)

  帝洛巴给予她大乐的教法,空乐不二。因酒而带来的乐趣是个说明俗乐中显示空性的好例子。当人陷入困境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因过去没接受过佛法或其它教法,教她该如何应付这种心境,所以总是到酒吧喝得醉醺醺的。这时人会开始觉得自己很伟大、充满勇气,沉浸于快乐的心情里。不过众人皆知,酒醉后的快乐既不真实也不长久,外在世界根本没有改变,造成痛苦的外境也从没变过。快乐很短暂,是有快乐,但没快乐的实体,它是空的,乐和空是不可分离的。

  卖酒女最后成为索萨林地方的伟大瑜伽母。

  【教导歌唱家】

  歌在世间五明中属于创作、诗,特别是戏剧;在根本五明里,歌则属于工巧明的一部分,也就是广义的艺术。艺术包括心灵、言语及实体的创作,每一种都有一般和特殊两领域。例如,好或坏的心思构想就是所谓的“一般型式”,观想则是“特殊型式”;在言语方面,特殊型式指真言或诵经,一般则指歌曲、演讲和聊天等。

  当时印度有个非常擅于歌唱的人,这人不只声音美妙,更由于精于声音之道,甚至能用声音完全左右人们的情绪,即使是很难过的人(像正蒙丧亲之痛)听到,也会觉得心情轻松喜悦。听他的歌,病人会忘去疼痛,但当唱到悲伤之调时,快乐的人也会充满忧情及乡愁,若在寒地唱烈焰之歌,人们就会感到温暖,若唱寒冽之歌,又能使被烈日灼伤的人感到清凉。有些音乐家甚至能改变物体的外形,在贝那勒斯(瓦拉那西的旧称)博物馆有一个半烧毁的西塔琴,据说是曾经有人在这石上表演火的音乐,竟生出火焰来,而奏出虚空之音时,那琴竟消失不见了。

  有天,这位歌唱家坐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弹琴唱歌,有些人正入神地听着他的演出。帝洛巴从那里经过,不经意地哼出曲子,虽是无心的哼唱着,曲调却比歌唱家所唱的好上不知多少倍,因此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转向帝洛巴。歌唱家终于不得不停下来,问帝洛巴:“你为什么要打扰我的演出?是不是想和我比赛呢?”帝洛巴说:“不是,但若你想比赛的话,我也没意见。”

  于是一场比赛就这样敲定。比赛持续了好几个礼拜,歌唱家把所擅长的全套歌谱都搬了出来,其中富含各种情绪的曲调。帝洛巴自在流露出的歌曲永远比他好听,而且唱着唱着似乎永远也没有终止的时候,心灰意冷的音乐艺术家说:“我的歌声能够吸引梵天天神!”

  帝洛巴唱了一首金刚歌,一方面回答对方,同时也给予开示:

  “听声音的时候,以聋人之耳倾听;

  回答的时候,以乾(门达)婆的美妙曲调回答;

  一切声音皆如回响。

  音乐的瑜伽士帝洛巴!

  声音和空性神奇的结合,真是不可思议!”

  [补述说明]

  第一句在之前帝洛巴和空行的对话中曾提到过,听声音要用超越被听之物、听的动作等概念的方式来听。

  乾(门达)婆有很多种,有些是天神,有的是妖精,还有部分是动物。据说乾(门达)婆的国王是马头人身,而乾(门达)婆宿有“最好的音乐家”之称,他们住在有特殊气味和颜色的国度,不需物质就能活得下去。

  新死的人也被分类在乾(门达)婆的范围内,新亡者的心仍有贪心、嗔恨、骄傲等,所以纵使已没有坚固的肉身,却依然会感到饥饿,他们和乾(门达)婆很像,闻到香气就能觉得饱足。喇嘛们烧香及烧食物等,将升起的烟作供养,就能让他们享受到种种可口、悦意的妙味。

  乾(门达)婆会被好的音乐家所吸引,特别是歌唱家,他们会帮助并激励这些人的艺术成就。帝洛巴说:“以乾(门达)婆的美妙曲调回答”,会使人认为他是指:要歌唱家唱得更美妙点、更多些灵感,但事实上话的含意更为精微。

  当人们供一些香味的时候,乾(门达)婆享受到美妙的滋味,但这和人们所供实物的气味其实并不相同。乾(门达)婆的体验并没有实质的立基存在。这有趣的现象在此可籍以说明绝对的体验中,行为和受到行为的人其间并无分别,所发生的一切既非实存也非不存在。帝洛巴的偈中,提到的就是要用绝对的音乐回答,而不以与音乐分离的身体奏出音乐。

  “一切声音皆如回响”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指声音的特质,它是和合因缘造作下的过后产物,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并非是声音原貌,像手指拨弄琴弦,弦就会振动,再透过耳朵,人就能听到特别的音调,将气和喉舌动作结合发出声音,然后别人便听得到,声音看似一样东西,其实是一连串的因缘结合,听的人永远听到第二手的事实。另一个意义就是声音和空性非二元的本性。帝洛巴知道声音是种体验,但本身并无独立的真实性存在,声空不二。他将一切显空皆视如回音一般,于音乐的善巧已达到了登峰造极。

  帝洛巴了知究竟义谛,能持音乐之本,自然成就音声瑜伽。他能造出无限、神奇的声空结合之音,因此没有任何人能和他相比。

  在本歌中,帝洛巴不仅解释他获胜的原因,也向音乐家说明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成就,接着并给予真实自性无声之声的特殊教法,虽然道理非常深奥,我们仍可以维持宁静之心,发现内在之声,而略窥妙义。内在之声并非造作出来的,而是由身上的脉、气和明点活动所成的结果。

  【转化屠夫】

  今日欧美地区的肉商,大部分只做肉的贩卖和切割,然而帝洛巴那时的肉商也要负责宰杀,有时在一天中要杀很多动物。

  有个屠夫,平时常杀很多年幼的动物以取得鲜嫩的肉,喂他视为心肝宝贝的儿子吃。有天正杀了只小羊,想用来煮一道可口的菜给儿子吃,他把羊肉放在大锅里慢慢炖,然后就出了厨房。帝洛巴知道帮助屠夫的时机到了,就神奇地示现神通到屠夫的厨房,将一大锅羊肉幻变成他儿子的肉,包括头、手、脚等,同时也将真正的小孩移走。

  当屠夫回来时,一打开盖子想看看锅里的菜煮得怎样,映入眼帘的竟是自己儿子的肉炖在里头,刹那整个人崩溃得昏了过去。醒来的时候,他想起曾听人说过自作自受的道理,回顾这一生,他对那些曾经被自己所杀的动物深感悔意,茫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整个人陷入绝望的深渊。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一点胃口也没有,变得形色枯槁,就好象快要死去一样。

  帝洛巴来到他面前,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屠夫将前后故事讲给帝洛巴听,谈到自己所作的一切恶行时,眼泪不住地流下。帝洛巴问道:“你还会想杀任何东西吗?”

  “不!”他回答。

  帝洛巴说:“知道吗?你没有必要这样糟蹋自己,只要你郑重地承诺:从今天起永不杀害任何众生,我就能让你儿子复活。”

  屠夫承诺后,帝洛巴立刻还他个完好如初的儿子,并以一首秘义歌教导他:

  “若你要切,切断宇宙之根;

  若要清除,透过中脉出口除去心气;

  若要烘烤,以世界末日之火烘烤;

  若要喂食,以当下自明的甘露喂食。”

  …

《帝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