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那洛巴尊者传▪P8

  ..续本文上一页气皆进入、安住并消失于中脉。气入中脉时,会产生规律风息之相,气住中脉时,会产生腹部难以移动之相;气消失于中脉时,会产生地大融入水大,水大融入火大,火大融入风大,风大融入识大之相:眼前有闪光、烟、荧光及灯光。

  四相过去之后,如月光般柔和的明点乘甘露之流由罕极*5降到心间,如日光般强烈的明点乘红火之焰由阿极*5升到心间,日月消失于心后,产生一片黑暗,接着就出现了赤裸的法身空性光明。

  于法身光明中发生气的扰动时(或相反地,气入法身之时),不二心气的原始光明就和早先的身心五蕴分开了,并且具足一切相好庄严、五蕴净相与五受用*6,此气成为明亮白光的幻身,其躯体、面容、手足皆历历分明。

  刚开始,这只是个观念,但后来会成为事实。

  此时,即转识成为不二空乐妙智,基本心识即成法身当下示现的幻术。若能坚定地、离于二元对待地如实体会,就是此觉受的精华所在。于坛城中,此真正尊贵之相退回到行者之身,犹如生起次第中智慧尊融入誓句身一般;这个过程中,所见到的境界顺序和原来的相反。当行者再看到眼前的闪光相时,即了解万物皆是空性,同时又是大乐。

  此幻身所能结合的经验伴侣,其数如同须弥山上的微尘般众多。籍由一再进入原始光明之力,内在方面,觉性将净化成无瑕之境,并能明白可能发生的一切事物;外在方面,能知主体的限制不复存在,故了解最极微妙事物之“觉”得以广大地开展。成就幻身法,即可了悟具七种特质*7的报身相。

  注释

  5  五大之力,产生了坚固的俗我(阿罕),这在父精母卵结合之后,就分成两极。来自父亲的明点升到头部,最后抵达“罕极”,此明点为白色的,它的功能在形成身体的光泽;来自母亲的明点降到脐部(或甚至脐下),最后抵达“阿极”,此明点为红色的,它形成身体的暖热。透过拙火的点燃,两极之间的紧张状态即得舒解。凡俗生活所依存的分裂的“我”逐渐回复完整,行者即可见到自己真实的情况。

  6 五受用是指:具阿迦尼吒天人之寿命、金刚持之庄严、十地菩萨为眷属、

  无尽的原始光明以及时间。

  7 此七种特质将在第二部分教理的介绍中说明。

  6、梦观

  帝洛巴又无言坐一年。那洛巴以适当的行仪,合掌绕礼。当帝洛巴看向他时,他就上前请法。

  “若要教法,就跟我来!”帝洛巴说完就走了。

  在一片广大草原的中央,有个男人背着一个包袱,帝洛巴说:“去追他!”那洛巴就跑过去,但那人就像个虚幻的人一样愈跑愈远,怎样追都追不到。那洛巴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帝洛巴就走过来,问:“那洛巴,你是怎么啦?”那洛巴回答:“我如同麋鹿般追逐显现而又消逝的幻影,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道:

  “三界之绳为轮回,

  实应切断,那洛巴!

  谛观自心梦乡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言毕,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自断迷惑的梦观法。

  此教法分两部分:

  ·等待梦境而加以捕捉

  ·修气而加以捕捉

  经部和续部法典都声明,整个世界均如一梦。

  能提起此一正念,对于有个“清净自我”存在的谬见就会瓦解。从入睡到梦境出现为止,这段经验即同死亡的过程;梦境出现,即同于中阴;当一个人醒过来,就进入坚固实执的世界了。因此,要摧伏视白昼所见事物为实的这个信仰,梦观在十二个对此虚妄世间的譬喻中,算是最好的一个。

  实修法如下述:

  行者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执着,并能稳定地体验幻身境时,可于夜晚或其他任何时刻入眠,将注意力集中于喉轮,当睡眠征兆出现时,心轮中一点微细而快速移动的荧光,就变成强烈却不灿烂的光,此光难以捕捉。就从这里,原始光明一受干扰,梦境就在喉轮出现。行者必须专注地将任何显现之物,都当成五识感官的展现,而且为时愈长愈好。

  成功地修行此法后,下一步就要进行复制,并且将这幕戏转为吉祥之征,再利用它来对治怖畏。行者修持此神奇梦观瑜伽法,于入梦过程即可能见到佛土等境,而对于“醒时所见事物为实”之惑见,亦得根除。于拙火生起、暖热上升、白菩提下降、修炼金刚诵震动等娴熟的瑜伽士,也可在夜晚或其他时刻入睡时修行此法。当梦境出现时,其梦身会有特殊的乐受,行者应专注观想自身为黑鲁嘎,庄严具足,此时间保持愈长愈好。

  观想清楚后,就将此境复制成十个乃至更多,使梦境成为佛土等等,并且创造种种增益之境。有些情况中,他能净化过去累积的业力;有些情况下,他可以进、出及住于种种禅定;或是听闻许多国土上的诸佛演说教法。

  修持梦观,对醒时坚持真实外物的谬见将被消除,内在坚固纠结的脉道也会解开。

  7、光明

  帝洛巴又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以适当的行仪,合掌绕礼,念祈请文,当帝洛巴看向他的时候,他遂上前请法。“要法的话,跟我来!”帝洛巴说完就走了。

  他们遇到一位大臣,正在迎娶坐在大象上的新娘回家,帝洛巴说道:“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把他们拉下来拖走。”

  那洛巴听了就照办,结果大臣和他的手下把那洛巴打得遍体鳞伤,那洛巴痛得一动也不能动。帝洛巴就来了,问道:“那洛巴,你是怎么了?”那洛巴回答:“不可戏谑此大臣,一个玩笑他就要把我捣成粉末,痛苦难当。”

  帝洛巴遂道:

  “信“我”汝身此石块,

  实应粉碎,那洛巴!

  谛观汝心明耀光,

  空行秘密之家园。”

  言毕,即以手治好那洛巴,并给予离无明暗惑的光明教法。

  光明教法有三部分:

  ·根——亦即光明

  ·道——亦即各阶段对于相似光的体验

  ·果——亦即证悟究竟真实光明

  光明的同义词有:根本、究竟真实、外貌、直观、灿烂、非灿烂以及体验光。“根本”是指体验涅磐之乐与轮回之苦的心意活动,所具有的光明性与不可摧毁之性。

  “究竟真实”只指了悟高度一味后,所出现的乐空合一之觉。

  “外貌”是指沈着的般若智,即觉性由高度合一的体验延伸至低度一味时所产生的。

  “直观”是指对事物产生低度非概念的认识之后,所生起的般若智慧。

  “灿烂”是指体验高度非概念之境后,所生起的解脱觉性。

  “非灿烂”是指由非二元体验延伸至中度非概念化之境的定力。

  “体验光”是制对于低度、中度及高度非二元体验的定力。

  修光明法之道上行者,可于白天中由定力而现出光明,亦可于夜晚时籍控制睡眠之法来达到目的。这里要介绍后者所用的技巧。

  当一个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合而成的人入睡之际,四大一个收摄到另一个,意识集中到心轮,此时非灿烂之光就会闪现。行者透过深奥教法之助,认出这特别的一刻,那么,醒时所持妄见就能转化成禅修定力。此法亦是解开心轮脉结纠缠的精要。

  具足四灌、受持戒约、修证生起圆满二次第、知苦本性、堪能不动摇地谛观一法之瑜伽士,应住于僻静之处,避免四种取食方式(食用祭亡者供品,食用盛宴之物、偷取及劫夺),只须维持生存即可,如是专注于自性中,持续六个月。

  籍由昼夜恒观实体、非实体(此二者指事业手印)与完全非实体(此指智慧手印),行者即能打开脉结,于中脉里将其打直,犹如火熔化冰一般;业劫气完全停止,三毒成为智慧妙觉,红白之物成为明点。行者肉身经过改造(成金刚身)心境也成为大乐明空的法身。

  8、迁识

  帝洛巴再度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如前地备置曼达、念祈请文,帝洛巴遂说:“要教法,就跟我来。”

  他们遇到一位国王带着他的王后及随从人员。帝洛巴说:“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撞倒王后,将她拖走。”

  那洛巴依言而行,结果国王和臣子们重打那洛巴,那洛巴只剩下一口气了。此时帝洛巴前来,并问道:“那洛巴,你怎么啦?”那洛巴回答:

  “国王的快乐像箭一般地飞走,因此我饱尝痛苦。”

  帝洛巴说:

  “信“我”汝身之习性,

  实应舍弃,那洛巴!

  谛观自心迁转性,

  空行秘密之家园。”

  说完,即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他迁识的教法。

  教法包括了:

  “根”在于认识自己进行迁识的能力

  “道”在于体验迁识的种种阶段

  “果”在于了悟迁识的极致所在

  迁识的教法,遍于经续法典中。但在下三部密续及经部教法中,所谓迁识,就是以卑劣的现世身为基础,透过秘密种子字“嘻”的运用,将神识从顶门射出,而得以往生净土的方法。

  修行无上瑜伽密乘生起次第的瑜伽士,结合禅观境的本尊、坛城之光与心轮中的明光,籍气的运行,将代表了五智的“轰”种子字升到顶门开口射出,而投生于真言密刹阿迦尼陀天或是邬金净土。

  修行圆满次第:

  上等智慧的瑜伽士,于生时即可了悟虹光身,具无死之精神成就。

  中等智慧的瑜伽士,于死时认持明光,而不会经历所谓的中阴。

  最愚庸的圆满次第瑜伽士会出现中阴期,若行者够聪明的话,中阴之光开始闪耀时,他可以透过两种集中(即“融入”及“升华”)生起本尊,或是在死后头七中的“小死”之时,认持明光而获真实解脱。

  若他已到投生的阶段,见到未来的双亲在交合,若此时对父亲起嗔心,对于母亲起爱染心(这是投生为男的情况,投生为女时则相反),他可将母亲子宫观想为坛城中的三昧耶萨(土垂),将自己观想为由父亲口、鼻或其他部位所发出的智慧萨(土垂),入于母体坛城之中。如此即可获得修行真言乘所需的暇满人身,在他转生之后,可获得解脱成就。

  要是行者智慧很低,当他见到未来父母交合之际,对于将入住在子宫感到惊恐的话,他可能就使自己投生到阿迦尼吒天去或是到邬金净土去。

  (注:智慧高的并不怕住在这个世间,但智慧低的会生怖畏之心,而设法逃开。天堂是逃避者所保持的想法。)

  不能了解法身,就有无明轮回惑障…

《那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莲师二十五弟子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