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这样的众生而言,透过四层灌顶、生起圆满次第及其他技巧来阐明法身的教法,就是所谓的“迁识”。
而已经了解了法身的人,就已经完成了迁转到真实自性的过程。
关于体验方面,简短的说明如下:
堪能立即了解的瑜伽士,长时期承事上师,而后专志成道,于静僻之处独居,远离一切干扰,谛观万法如实之性,不生情绪波澜,即得视一切显现为迁转的深妙本性。
透过渐道了悟的瑜伽士,首先要将自己准备好,如同一位神射手般的,然后将意识射向心中的目标物,最后射达目标,与三身相融一体。
9、夺舍
帝洛巴又无言静坐了一年。那洛巴如同从前一样,向上师献曼达,合掌敬礼。帝洛巴的目光照向那洛巴,那洛巴就趋前请法。帝洛巴说:“要教法,就跟我来!”言毕即离去。
他们遇到一位王子,刚沐浴完,众宝严饰,坐于马车中,周围禁卫兵力森严。帝洛巴说道:“若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将这位王子拖出来,推着他绕圈子!”那洛巴依言照办,结果士兵们用箭、矛、剑和石头,将那洛巴打得命如悬丝。士兵们走了之后,帝洛巴来了,问道:“那洛巴,你是怎么啦?”那洛巴回答:“我就像没有庇荫保护的鹿一样,受了痛苦,没有什么保护着我,快乐消失得不见影踪。”
帝洛巴遂说:
“信“我”汝身之麋鹿,
实应诛伐,那洛巴!
谛观自心复活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说完,即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夺舍”的教法。
夺舍的教法分两种,一般的与殊胜的。
一般的教法,可再分为两层:
·以特定物质为资助
·利用有力的咒语
前一种以特定物质为资助的方法呢!
主要是印度境内深谙此道的人,以一种特别的油膏涂在尸体上,或者服用一种药物。两种情况都必须使用加持过的圣水才行。至于利用有力咒语的方式,因牵涉到恶咒的使用,是和真理相违背的。
殊胜的教法,可分为生起、圆满两次第。
修行生起次第的瑜伽士,于自身能显现其所观想本尊之相好庄严等,到达某种程度,透过深度定力,即可以本尊之相复活,这种定力使行者净化恶业,并且获得圆满次第特殊的直观了解。
修行圆满次第的瑜伽士,能使一切的气进入、驻留及消融于中脉,与此过程相关的四相显现之时,行者透过心气之力,即可为利益众生而进行夺舍。
夺舍有许多种,本书只介绍透过生起、圆满深道利益众生所展现的夺舍体验。这种体验分为顿、渐两种情况。
顿道,乃是指生起坛城本尊的甚深善巧方便。
对上师具有不动摇虔诚及敬意的瑜伽士,体验内在拙火光明暖流,而能了悟真实自性之虹光身,白天时如是显现幻身,夜晚时于梦中亦如是显现。
渐道,则是关于时间、物体(夺舍所发生的地方)、与所夺之舍复活时间相关连的物体、稳定寄居新躯体内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体验新躯体相关事物等等的教法。
10、永恒喜悦
帝洛巴又静坐了一年。那洛巴再度献上曼达,合掌敬礼,请转*轮。
帝洛巴说:“去找个女孩子。”那洛巴就和一位既健康又具备坚固信仰心的女子交往。
他有一阵子非常快乐,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就谁也不听谁的了。那洛巴形色憔悴,肌肤枯糙,做住铁匠的工作。在他痛苦地承受着这种难以适应的改变时,帝洛巴前来问他:“那洛巴,你快乐吗?”那洛巴回答:“我因为在这个看来二元化的世间中,进行自我分裂,无有间歇,所以痛苦不断。”
帝洛巴遂道:
“轮回涅磐实一体,
致力证取,那洛巴!
谛观自心恒喜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他就给予永恒喜悦的教法,所谓的“下门”教法,这也是金刚乘戒律中最善妙的一种开示。
此法分三部分:
·明妃的本性是为起点
·四喜的体验是为过程
·证悟永恒之喜是为结果
女子可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是属婆罗门种姓,具外内密种种相好,莲花密坛离四垢染:亦即无经期事、无秽气味、无有病染、陶醉于欢情时对瑜伽伴侣不生丝毫羞赧或限制之心。其年纪必须在十六到二十五之间。修行无上金刚乘圆满次第的瑜伽士,觉察气流消失于中脉诸相时,渴望即生证取虹光成就。如是之人,将致力体验其本身或其明妃之性。首先,行者要激起自身性的力量,勿令退失,接着透过吸收明妃对等之力,而产生不断的乐空觉受。
这种体验的精华在于精通四种善巧:向下移动、驻留、向后移动以及饱满。
·“向下移动”:如同铁匠槌制铜镜一啊 令四喜犹如龟行一般缓慢地由头
顶降到密轮,并依次了悟四喜之性。
·“驻留”:像维持住暴风中的灯光般地,令行者内在对于俱生喜实相的体
验毫无间断。
·“向后移动”:犹如大象饮水一般,令四喜上升到顶轮,并能使其稳定。
·“饱满”:犹如农夫灌溉作物一般,仔细地令每一个毛孔皆得饱满,体验
喜悦的极致。
修行此道之果,在于了悟真实自性的虹光身,此时没有任何外在的参考点,六官所及一切万法的实相,都呈现为无染的永恒喜悦之流。
几天之后,帝洛巴又来了,说:“那洛巴,你根据佛陀教法而出离,做一个比丘,现在却和一个女孩子住在一起,这又是这么回事?实在不是你该做的事吧!自己惩罚自己。”
那洛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它的过错。”于是,他拿起一块石头重击自己直立之杵。他因剧烈疼痛而面临如濒死之境。
帝洛巴问:“那洛巴,你怎么啦?”
那洛巴回答:“因为贪欲是众恶之根,我重击密杵以为惩罚,如此使我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道:
“谛听吾言,毗玛拉,
汝应自击,那洛巴!
悟其苦乐实无异。
谛观自心一味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以手碰那洛巴,那洛巴因此而至少能够小解,帝洛巴也给予他“那洛巴”这个名字,以及六重一味的教法。
此教法的内容主要是:一切显现都是原始觉性的活动。
虽然一切都是空乐不二俱生的显现,此觉由于自我障惑之力,而成为俱生无明,于外在方面,此无明对一切显现生起二元分别之心,而有了因果上错误之行。
由于如此,就根据业习流转,形成十二因缘的变化。三毒纷起之故,就有了六道众生的愚蒙。只有透过具德上师的口耳教法,才能了解这样的迷惑会成了某种生命型态之因。了解如何令超越的觉性显现,并保任使其不离实相妙义,则一切感官显现之境,都将住于俱生喜的戏变之中。如同羽毛在空中漂浮一般,行者行于世间,却无所执着。对于粗、细及晦暗三种情况的境界体验,都具一味的价值,这就是此法精华所在。
11、大手印
帝洛巴又静坐了一年。那洛巴献上曼达,合掌敬礼。帝洛巴就向他瞧过去,那洛巴祈祷,请求开示。
“要是想要教法的话,就把你的女孩子送给我!”那洛巴照办,但是那个女孩不理帝洛巴。她看着那洛巴,向他微笑,频送秋波。帝洛巴就打她并说:“你根本不在乎我,你只喜欢那洛巴。”那洛巴对上师的行为不起丝毫邪见,当他快乐地独坐一旁的时候,帝洛巴问他:“你高兴吗?那洛巴!”那洛巴回答:“大乐,就是毫不迟疑地将手印做为酬金,献给佛陀一般的上师。”
帝洛巴遂道:
“无尽实相奥义道,
堪受恒乐,那洛巴!
谛观自心大印性,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就给予大手印妙觉的教法。
此教法分三层面:
·透过秘密启蒙法,对无生法身,也就是“根”,产生决定见。
·透过后续展现的智慧力,认持不灭的大手印之“道”。
·透过俱生关系,了悟离言的大手印之“果”。
真实而超越俗虑的原始智慧本来无有一物,但在种种因缘聚会下,却可以变化出一切万法。本智于其究竟面而言,已超越所谓的真理,就其功用性而言,它也不是所谓的谬误。它既不起于常边,也不落入断边,同时又不住于分别见中。它离于八边见,超越三重无明惑障,本无一物,却又显现种种因果。透过秘密启蒙的方式,令行者直接了悟如是妙理。
于不灭的空性中生起了纯净的觉受。心在自己化现的不灭净受中,因烦恼执着现前,而向内找寻“自我”、向外以五官攀缘,而成为分化的状态。所谓的轮回涅磐主客二元显现之惑,其实从来也没有真正地存在过,这就如同梦喻一般。显现即为幻影,无有真实存在,能臻此境时,即可了悟展现的智慧力。
这种净受无以言喻,即使努力表达,也难以如愿。它光明灿烂却一无所有,无相、无怔、无可体验、超越四种喜悦,甚至比光明更深妙,它完全地超越,于空性中生起,而同时具足利益众生的大悲本质。行者得臻大一味境时,即悟此理。
在体验方面,行者于休息时,赤裸谛观休息者自性,自性光明的觉受本身空无一物,离言绝虑,如同晴空般地广阔。当显现为五官的对境时,行者赤裸谛观所显之境,此乃永恒喜悦,亦为空无一物之幻影,所有境界及执以为实之物,都在同一味中。移动之时,行者赤裸谛观移动者之自性。了悟无物可修观的瑜伽士,完成初步阶段后,就能透过秘密启蒙之道,直观地证悟实相,此秘密启蒙之道并无固定客体存在,却同时对一切惑境中的众生起利他悲心。以上即是赤裸明见休息与移动时自性的深妙方法。“无物可作禅修”之境,虽为秘密启蒙的一部分,然而它却和智慧展现出的大悲以及超越世间之道等等并不矛盾。
般若经典中曾说道:
“(住于悟境之菩萨),
了知诸法空性,从本无生,
于诸未明此理之有情生起大悲,
而得与佛教法无有离异。”
12、中阴
帝洛巴又静坐一年。那洛巴献上曼达,合掌恭敬,祈请开示。尊贵的帝洛巴说道:“要教法的话,就跟我来!”
他到了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区,悠闲地行走,那洛巴在后头努力追赶,就是无法追上,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地倒下来了。他告诉帝洛巴,由于耗尽力气,使他了解到究竟真理的重要性。…
《那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