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那洛巴尊者傳▪P8

  ..續本文上一頁氣皆進入、安住並消失于中脈。氣入中脈時,會産生規律風息之相,氣住中脈時,會産生腹部難以移動之相;氣消失于中脈時,會産生地大融入水大,水大融入火大,火大融入風大,風大融入識大之相:眼前有閃光、煙、熒光及燈光。

  四相過去之後,如月光般柔和的明點乘甘露之流由罕極*5降到心間,如日光般強烈的明點乘紅火之焰由阿極*5升到心間,日月消失于心後,産生一片黑暗,接著就出現了赤裸的法身空性光明。

  于法身光明中發生氣的擾動時(或相反地,氣入法身之時),不二心氣的原始光明就和早先的身心五蘊分開了,並且具足一切相好莊嚴、五蘊淨相與五受用*6,此氣成爲明亮白光的幻身,其軀體、面容、手足皆曆曆分明。

  剛開始,這只是個觀念,但後來會成爲事實。

  此時,即轉識成爲不二空樂妙智,基本心識即成法身當下示現的幻術。若能堅定地、離于二元對待地如實體會,就是此覺受的精華所在。于壇城中,此真正尊貴之相退回到行者之身,猶如生起次第中智慧尊融入誓句身一般;這個過程中,所見到的境界順序和原來的相反。當行者再看到眼前的閃光相時,即了解萬物皆是空性,同時又是大樂。

  此幻身所能結合的經驗伴侶,其數如同須彌山上的微塵般衆多。籍由一再進入原始光明之力,內在方面,覺性將淨化成無瑕之境,並能明白可能發生的一切事物;外在方面,能知主體的限製不複存在,故了解最極微妙事物之“覺”得以廣大地開展。成就幻身法,即可了悟具七種特質*7的報身相。

  注釋

  5  五大之力,産生了堅固的俗我(阿罕),這在父精母卵結合之後,就分成兩極。來自父親的明點升到頭部,最後抵達“罕極”,此明點爲白色的,它的功能在形成身體的光澤;來自母親的明點降到臍部(或甚至臍下),最後抵達“阿極”,此明點爲紅色的,它形成身體的暖熱。透過拙火的點燃,兩極之間的緊張狀態即得舒解。凡俗生活所依存的分裂的“我”逐漸回複完整,行者即可見到自己真實的情況。

  6 五受用是指:具阿迦尼吒天人之壽命、金剛持之莊嚴、十地菩薩爲眷屬、

  無盡的原始光明以及時間。

  7 此七種特質將在第二部分教理的介紹中說明。

  6、夢觀

  帝洛巴又無言坐一年。那洛巴以適當的行儀,合掌繞禮。當帝洛巴看向他時,他就上前請法。

  “若要教法,就跟我來!”帝洛巴說完就走了。

  在一片廣大草原的中央,有個男人背著一個包袱,帝洛巴說:“去追他!”那洛巴就跑過去,但那人就像個虛幻的人一樣愈跑愈遠,怎樣追都追不到。那洛巴精疲力盡地倒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帝洛巴就走過來,問:“那洛巴,你是怎麼啦?”那洛巴回答:“我如同麋鹿般追逐顯現而又消逝的幻影,痛苦萬分!”

  帝洛巴遂道:

  “叁界之繩爲輪回,

  實應切斷,那洛巴!

  谛觀自心夢鄉鏡,

  空行秘密之家園。”

  言畢,以手治好了那洛巴,並給予自斷迷惑的夢觀法。

  此教法分兩部分:

  ·等待夢境而加以捕捉

  ·修氣而加以捕捉

  經部和續部法典都聲明,整個世界均如一夢。

  能提起此一正念,對于有個“清淨自我”存在的謬見就會瓦解。從入睡到夢境出現爲止,這段經驗即同死亡的過程;夢境出現,即同于中陰;當一個人醒過來,就進入堅固實執的世界了。因此,要摧伏視白晝所見事物爲實的這個信仰,夢觀在十二個對此虛妄世間的譬喻中,算是最好的一個。

  實修法如下述:

  行者放棄對此生的一切執著,並能穩定地體驗幻身境時,可于夜晚或其他任何時刻入眠,將注意力集中于喉輪,當睡眠征兆出現時,心輪中一點微細而快速移動的熒光,就變成強烈卻不燦爛的光,此光難以捕捉。就從這裏,原始光明一受幹擾,夢境就在喉輪出現。行者必須專注地將任何顯現之物,都當成五識感官的展現,而且爲時愈長愈好。

  成功地修行此法後,下一步就要進行複製,並且將這幕戲轉爲吉祥之征,再利用它來對治怖畏。行者修持此神奇夢觀瑜伽法,于入夢過程即可能見到佛土等境,而對于“醒時所見事物爲實”之惑見,亦得根除。于拙火生起、暖熱上升、白菩提下降、修煉金剛誦震動等娴熟的瑜伽士,也可在夜晚或其他時刻入睡時修行此法。當夢境出現時,其夢身會有特殊的樂受,行者應專注觀想自身爲黑魯嘎,莊嚴具足,此時間保持愈長愈好。

  觀想清楚後,就將此境複製成十個乃至更多,使夢境成爲佛土等等,並且創造種種增益之境。有些情況中,他能淨化過去累積的業力;有些情況下,他可以進、出及住于種種禅定;或是聽聞許多國土上的諸佛演說教法。

  修持夢觀,對醒時堅持真實外物的謬見將被消除,內在堅固糾結的脈道也會解開。

  7、光明

  帝洛巴又無言靜坐一年。那洛巴以適當的行儀,合掌繞禮,念祈請文,當帝洛巴看向他的時候,他遂上前請法。“要法的話,跟我來!”帝洛巴說完就走了。

  他們遇到一位大臣,正在迎娶坐在大象上的新娘回家,帝洛巴說道:“要是我有弟子的話,他就會把他們拉下來拖走。”

  那洛巴聽了就照辦,結果大臣和他的手下把那洛巴打得遍體鱗傷,那洛巴痛得一動也不能動。帝洛巴就來了,問道:“那洛巴,你是怎麼了?”那洛巴回答:“不可戲谑此大臣,一個玩笑他就要把我搗成粉末,痛苦難當。”

  帝洛巴遂道:

  “信“我”汝身此石塊,

  實應粉碎,那洛巴!

  谛觀汝心明耀光,

  空行秘密之家園。”

  言畢,即以手治好那洛巴,並給予離無明暗惑的光明教法。

  光明教法有叁部分:

  ·根——亦即光明

  ·道——亦即各階段對于相似光的體驗

  ·果——亦即證悟究竟真實光明

  光明的同義詞有:根本、究竟真實、外貌、直觀、燦爛、非燦爛以及體驗光。“根本”是指體驗涅磐之樂與輪回之苦的心意活動,所具有的光明性與不可摧毀之性。

  “究竟真實”只指了悟高度一味後,所出現的樂空合一之覺。

  “外貌”是指沈著的般若智,即覺性由高度合一的體驗延伸至低度一味時所産生的。

  “直觀”是指對事物産生低度非概念的認識之後,所生起的般若智慧。

  “燦爛”是指體驗高度非概念之境後,所生起的解脫覺性。

  “非燦爛”是指由非二元體驗延伸至中度非概念化之境的定力。

  “體驗光”是製對于低度、中度及高度非二元體驗的定力。

  修光明法之道上行者,可于白天中由定力而現出光明,亦可于夜晚時籍控製睡眠之法來達到目的。這裏要介紹後者所用的技巧。

  當一個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和合而成的人入睡之際,四大一個收攝到另一個,意識集中到心輪,此時非燦爛之光就會閃現。行者透過深奧教法之助,認出這特別的一刻,那麼,醒時所持妄見就能轉化成禅修定力。此法亦是解開心輪脈結糾纏的精要。

  具足四灌、受持戒約、修證生起圓滿二次第、知苦本性、堪能不動搖地谛觀一法之瑜伽士,應住于僻靜之處,避免四種取食方式(食用祭亡者供品,食用盛宴之物、偷取及劫奪),只須維持生存即可,如是專注于自性中,持續六個月。

  籍由晝夜恒觀實體、非實體(此二者指事業手印)與完全非實體(此指智慧手印),行者即能打開脈結,于中脈裏將其打直,猶如火熔化冰一般;業劫氣完全停止,叁毒成爲智慧妙覺,紅白之物成爲明點。行者肉身經過改造(成金剛身)心境也成爲大樂明空的法身。

  8、遷識

  帝洛巴再度無言靜坐一年,那洛巴如前地備置曼達、念祈請文,帝洛巴遂說:“要教法,就跟我來。”

  他們遇到一位國王帶著他的王後及隨從人員。帝洛巴說:“要是我有弟子的話,他就會撞倒王後,將她拖走。”

  那洛巴依言而行,結果國王和臣子們重打那洛巴,那洛巴只剩下一口氣了。此時帝洛巴前來,並問道:“那洛巴,你怎麼啦?”那洛巴回答:

  “國王的快樂像箭一般地飛走,因此我飽嘗痛苦。”

  帝洛巴說:

  “信“我”汝身之習性,

  實應舍棄,那洛巴!

  谛觀自心遷轉性,

  空行秘密之家園。”

  說完,即以手治好了那洛巴,並給予他遷識的教法。

  教法包括了:

  “根”在于認識自己進行遷識的能力

  “道”在于體驗遷識的種種階段

  “果”在于了悟遷識的極致所在

  遷識的教法,遍于經續法典中。但在下叁部密續及經部教法中,所謂遷識,就是以卑劣的現世身爲基礎,透過秘密種子字“嘻”的運用,將神識從頂門射出,而得以往生淨土的方法。

  修行無上瑜伽密乘生起次第的瑜伽士,結合禅觀境的本尊、壇城之光與心輪中的明光,籍氣的運行,將代表了五智的“轟”種子字升到頂門開口射出,而投生于真言密刹阿迦尼陀天或是邬金淨土。

  修行圓滿次第:

  上等智慧的瑜伽士,于生時即可了悟虹光身,具無死之精神成就。

  中等智慧的瑜伽士,于死時認持明光,而不會經曆所謂的中陰。

  最愚庸的圓滿次第瑜伽士會出現中陰期,若行者夠聰明的話,中陰之光開始閃耀時,他可以透過兩種集中(即“融入”及“升華”)生起本尊,或是在死後頭七中的“小死”之時,認持明光而獲真實解脫。

  若他已到投生的階段,見到未來的雙親在交合,若此時對父親起嗔心,對于母親起愛染心(這是投生爲男的情況,投生爲女時則相反),他可將母親子宮觀想爲壇城中的叁昧耶薩(土垂),將自己觀想爲由父親口、鼻或其他部位所發出的智慧薩(土垂),入于母體壇城之中。如此即可獲得修行真言乘所需的暇滿人身,在他轉生之後,可獲得解脫成就。

  要是行者智慧很低,當他見到未來父母交合之際,對于將入住在子宮感到驚恐的話,他可能就使自己投生到阿迦尼吒天去或是到邬金淨土去。

  (注:智慧高的並不怕住在這個世間,但智慧低的會生怖畏之心,而設法逃開。天堂是逃避者所保持的想法。)

  不能了解法身,就有無明輪回惑障…

《那洛巴尊者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蓮師二十五弟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