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净道论 第十七 说慧地品▪P9

  ..续本文上一页)依经典及合理之故。即于经典之中,以「诸法随心转」151等的种种方法,便成就对于受等是以识为缘的。次以合理:

  由已见的心生之色,

  证明未见皂色以识为缘。

  即于心中欣喜或不欣喜之时,而见生起(与心)相合的色(如面有喜色及不悦之色等)。如是由已见的色而知未见的色,即当以可见的心生之色而推知不可见的结生色是以识为缘的。对于业等起的(色),亦如心等起的色,是以识为缘的,此说来自『发趣论』。如是「以缘」而知抉择。

  --这是详论「识缘名色」一句 --

  (4)(名色缘六处)关于「名色缘六处」的一句,

  三蕴为名,

  大种、所依等为色。

  此等综合的名色,

  是那同样的六处之缘。

  即彼六处之缘的名色中,受等的三蕴为「名」。「色」即属于自身相续的四大种、六所依及命根,如是当知「大种、所依等为色」。那名、色及名色所综合的「名色」,当知是第六处及六处所综合的「六处」之缘。何以故?因为于无色(有)中,此名只是为第六处的缘,不是他处的缘,即如『分别论』说152:「第六处以名为缘」。

  或有人问:如何得佑名色为六处之缘?(答)因名色存在之时而(六处)存在故。即此名此色存在之时而有彼彼之处,非因其它。这种「此有故彼有」(的意义),将于(下面)论缘的方法中说明。是故:

  在于结生或转起,彼为彼之缘,

  并以何法而为缘,智者应知之。

  此义之解释如下:

  (1 名缘)(于无色的结生与转起)

  于无色(有)的结生和转起,

  最少,名是七种和六种的缘。

  怎样的呢?先说于(无色有的)结生,此名对于第六处,至少由俱生、相互、依止、相应、异熟、有、不离去缘皂七种为缘。但有些(名)则由因缘,有些亦由食缘,如是亦由其它的缘为缘。当知如是由最多和最少的数目为缘。

  次于(无色有的)輚起,异熟(名)亦由如前所述的(俱生等七种缘)为缘。其余的(非异熟名)至少亦以如前述的七缘之中而除去异熟缘的六缘为缘。但有些(名)则由因缘,有些亦由食缘,如是亦由其它的缘为缘。当知这样由最多和最少的数目为缘。

  (于五蕴有的结生)

  名于他有的结生,

  对于第六处是同样的。

  对于其它的(五处),

  由六种为缘。

  即于无色有之外的其它的五蕴有(的结生),那与心依为佯的异熟名,对于第六处,至少由七种缘为缘,如于无色有中说。对于其它的眼等五处,那与四大种为伴的(名),由俱生、依止、异熟、不相应、有、不离去缘的六种为缘。但有些则由因缘,有些亦由食缘,如是亦由其它的缘为缘。当知这样由最多和最少的数目为缘。

  (于五蕴有的转起)

  于转起,异熟为异熟的缘是同样的,

  非异熟为异熟的第六处的六种缘。

  即于五蕴有的转起,亦如于结生所说,而异熟的名对于异熟的第六处,至少由七种缘为缘。而非异熟的(名)对于非异熟的第六处,至少由除去那七种之中的异熟缘的六种为缘。这里最多和最少的数目如前可知。

  于同样的五蕴有,

  异熟是其它的五处的四种缘。

  非异熟也与此说同样的。

  即于彼处(五蕴有)的转起,依净眼等所依的其它的异熟名,对于其余的眼处等的五处,由后生、不相应、有、不离去缘的四种为缘。非异熟(对于眼等的五处)亦如异熟所说的一样。是故种种的善等(心、心所)对彼等(眼等五处),当知由四种缘为缘。如是当佑先说名于结生或转起,是彼等何处的缘,及如何而为缘。

  (2 色缘)

  这里的色于无色有

  不成为任何一处的缘。

  色于五有的结生,

  所依为第六(处)的六种缘,

  大对于五处

  总说为四种缘。

  即色于(五蕴有的)结生,所依色对于第六意处,由俱生、相互、依止、不相应、有、不离去缘的六种为缘。其次四大种于(五蕴有的)结生与转起,就任何生起的处,总而言之,对于眼处等五,由俱生、依止、有、不离去缘的四种为缘。

  命与食在于(结生及)转起,

  是此等(五处)的三种缘,

  此等(五处)是第六处的六种缘,

  所依是它的五种缘。

  其次于(五蕴有的)结生及转起,那色的命对于眼等的五(处),由有、不离去、根缘的三种为缘。食则由有、不离去、食缘的三种为缘。如以食而生活的有情的食物循环于怹们的身体,则此食共是于转起的缘,不是于结生的。

  其次此等眼处等五,对于称为眼、耳、鼻、舌、身识的第六意处,但于转起不于结生,由依止、前生、根、不相应、有、不离去缘的六种为缘。如是当佑色于结生转起,是彼等何处的缘及如何而为缘。

  (3 名色缘)

  名色二种是何处的缘,

  智者应知于一切处是怎样的缘。

  即所谓先于五蕴有的结生,称为三蕴及所依色的名色,对于第六处,由俱生、相互、依止、异熟、相应、不相应、有、不离去缘等为缘。这只是说其要点;因为依此方法可以知一切,所这里便不详示了。

  --这是详论「名色缘六处」一句--

  (5)(六处缘触)关于「六处缘触」一句:

  略说触有眼触等的六种,

  详说他们则有如识的三十二。

  即于「六处缘触」(的句中),略说触有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的此等六种。详说则有眼触等五种善异熟、五种不善异熟的十种及与二十二世间异熟相应的二十二种,153如是一切正如「行缘识」所说的三十二种一样。其次为此三十二种之缘的六处中:

  智者对于六处的主张:

  和第六处相共的眼等内六处与外六处。

  此中,先说那些人指出:因为这是有执受(身心)的转起论,只是属于自己相续中的缘及缘所起的,依据经典所说154:「以第六处为缘而有触」,则是在无色有的第六处及包摄一切在其它(欲有色有)的六处而为触的缘,即取(第六处的)一部分的自性而含(六处的)一分,所以主张是「和第六处相共的眼等内六处」。这便是说第六处与六处共称为六处。

  其次那些人只指出缘生(果)是属于(自己的)一相续的,而缘则属于不同的相续的,只以那样的处是触的缘,所以主张包括于一切处和第六(处)相共的内(眼处等)及外色处等六处。这便是说以第六处与(内)六处及(外)六处一起合称为六处。

  这里有人问:不能从一切处而生一触,亦不能从一处而生一切触,然而这「六处缘触」是从单数说的,是什么缘故?对他的答复如下:那是真的,从一切不能生一,从一亦不能生一切,但从多(处)而生一(触)。譬如眼触是从眼处、色处,称为眼识的意处及其它相应的法处而生的,如是亦可适当的应用于一切处。所以说:

  如如者(世尊)以单数之语而说法,

  指示一触是从多处而生的155。

  「以单数之语而说法」,即是如如者以「六处缘触」的单数之语而说法,以示从多处而成一触之义。其次于诸处之中:

  于五是六种的缘,

  其后之一是九种的缘,

  外六于适当而发生,

  如是辨别它(意触)的缘。

  这里的解释如下:(1)先说眼处等五(处)对于眼触等的五种触,由依止、前生、根、不相应、有、不离去缘的六种为缘。(2)此后的一异熟意处对于各种的异熟意触,由俱生、相互、依止、异熟、食、根、相应、有、不离去缘的九种为缘。(3)于外(处)中:色处对于眼触,由所缘、前生、有、不离去缘的四种为缘;声处等对于耳触等也是同样的。(4)其次彼等(现在的色等五处)及法处(所摄的色)156对于意触亦同样的(由四种为缘)。(5)(非现在的色等五处及法处对于意触)只由所缘缘157为缘。所以说「外六于适当而发生,如是辨别它(意触)的缘」。

  --这是详论「六处缘触」一句--

  (6)(触缘受)在「触缘受」的句中:

  依于门,故说受只有眼触所生等六种,

  由于区别则它们有八十九。

  在『分别论』中解释此句说:158「眼触所生的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的受」,这样是依于门,故只说六种受。其次由于区别,因它们是和八十九心相应的,所以说有八十九。 

  在这些受里面,

  这里是说与异熟心相应的三十二受的意思。

  此中,于五门(此触)是五(受)的八种缘,

  此触是其余的一种缘,

  于意门中也是同样的。

  这里,(1)眼触等的触,于五门中,对于以净眼等为所依的五受,由俱生、相、依止、异熟、食、相应、有、去缘八种为缘。(2)其次这触等的触,于一一门,对于由领受、度、彼所缘(作用)而转起其余的欲界诸异,只由亲依止缘一种为缘。(3)「于意门中也是同样的」,即于意门,那称为俱生意的触,对于由彼所缘而转起的欲界诸异熟受,也是由样八种缘为缘。(此俱生意触)于由结生、有分及死而转起的三地的159异熟受(由八种为缘)。(4)其次意门转向(心)相应的意触,于意门,对于由彼所缘而转起的欲界的诸受,由亲依止缘的一种为缘。

  --这是详论「触缘受」的一句--

  (7)(受缘爱)在「受缘爱」的句中:

  这里的爱,由色爱等的差别有六种,

  由于转起的行相,一一有三种。

  于此句中,如『分别论』中说:160由所缘而得名的(渴爱),有色爱、声爱、香、爱、触爱、法爱。譬如说长者子、婆罗门子,此子是从父得名的。在彼等渴爱中,从一一爱而转起的行相,有欲爱、有爱及无有爱的三种。即色爱转起以欲乐而享受现于眼的视线之前的色所缘之时,名为「欲爱」;当它与认为所缘「是恒是常」的常见共同转起之时,名为「有爱」--与常见作伴的而名有爱;当它与认为所缘「是断是灭」的断朏共同转起时,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作伴的贪无有爱。于声爱等的方法也是同样的。如是则此等(六爱)而成十八渴爱。彼(爱)于内色等十八及外(色等)十八而成三十六。如是过去…

《清净道论 第十七 说慧地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