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迹说不完,
具有智悲之力你之慈悲心,
唯有利益众生遂如愿以偿。
以上为怀念具吉祥大慈悲者贡噶宁波之事迹而写此赞颂和祈愿。下面之赞词乃是赞颂恭却嘉波和喇钦贡噶宁波任萨迦住持后的具吉祥萨迦寺之诗,诗文如下:
具吉祥地如密严刹土,
致胜僧伽具有五决定,[16]
众大密论者之根据地,
颂扬聚集众贤之寺院。
围观雪域之群山,敬仰之地是卫地,
威严须弥之首领,天然成就之山王,
如野兽中之兽王,傲慢自矜常自在,
瞻部之权独大揽,神采奕奕放光华。
右翼所辖水晶王,红宝石自然发光,
大乐王所辖之界,三界胜伏之圣地,
如持乐国[17]之轮围、开拉斯[18]之美丽鬘,
睡莲之鬘巧安排,三世佛以花献供品。
此中有各种珍珠宝贝,
密严刹土之众吉祥王,
广深*轮为转经基地,
宝山附近的这些僧人,
其中有五位尊胜威严者,
欲往报身之地去修行,
至白色雪山一侧之时,
初时胜利*轮为住地,
东山之山王扎穹空喀,
于须弥翻江倒海永向前,
阿修罗王有把水藏杵,
犹如善来善在之赤兔,
妙色王先养育布喀坚,
与众僧团一同急步行,
与聪慧之王习惯相同,
风雪飘飘为珍宝来源地。
乌云中有一歌声动人的孔雀,
尾翎漂亮又会跳圆圈舞,
它在广阔的海滨边高歌像做诗,
美丽的颜色犹如可爱之青山。
大寺院之北有本波日山,
千万雏鸟中独有一威严者,
乃为天空中一美丽的大鹏鸟,
奇有善德飞往吉祥之圣地。
用希奇珍宝装饰的*轮,
乃世间主献的深广*轮,
成为统治四瞻部洲之王时,
天王敬献七珍宝装饰之*轮。
天下第一流珍宝王,
诸事如意充满希望,
众吉祥如意之源头,
乃为众有情之福德。
美貌梵天身着薄雾衣,
鹦鹉装点美丽花树林,
常有零星花朵降落下,
双手捧承花朵敬献之。
弥漫雾雨之冠冕,非它乃为丝绸之头巾,
非草绿之笔来描绘,乃为绿蓝色之长披风,
彩光普照所有的画,是用珍宝所装饰,
此上部不动威严画,乃为大臣之供奉。
所有不动佛塔和风雪须弥王,
每天目视太阳从东山顶升起,
佛声远传大乐轮震撼众贤者,
耳闻目睹善光升起降落和传播。
千眼幻化目视奇有百供施,
信仰之身毛耸动遂为自己的受用品。
云力骏马是天之彩衣等无量的饰品,
各种珍宝派生之美丽念珠使人陶醉。
帝释乘象之美丽长鼻伸入天界甘露池,
莲花之香气给予安适带来悦意,
天界娇媚青年之优美悦耳的歌声,
使供施大海善安排显示无量神通,
把雪衣下接之吉祥物奉献众贤哲。
石山沙堆里自然形成之红宝石,
一位将军以此红宝石作为甲胄,
迎击来犯之敌军并将其击退时,
百般幻变使别人不能正确识别。
日光融化须弥山之皑皑白雪,雪水潺潺向右流去,
河水犹如咆哮着的醉舞大汉,闪电般地流入大乐海,
如大象之鼻子搅起千重巨浪,美丽的浪花和水晶浪珠像环形项链装点着恒河,
潺潺流水犹如悦耳动听之歌声,历经千山万水终以虔诚礼品奉献给大乐海。
文殊菩萨修成之江河,不是江河实为贡噶宁波之慈悲心肠。
威德青年有何惠施品,渴的话,请饮修行之汗水,
爱看的话,请看心中之莲花,太阳升起即开放,
沐浴的话,请用无明荆棘烧开之天界甘露水。
大乐海总面积仅为大海之饰衣,
头戴如意宝蛇冠身穿美丽之衣,
执掌宝藏之主是龙王,
一切愿望圆满实现矣!
大圆满生死涅槃之元素,
文殊、妙吉祥和文殊金刚,
七世佛逐步依次亦前往此,
至胜之慈尊胜利如往常,
佛陀和佛教大师是佛教主,
利生事业乃为僧人之天性,
欲愿解脱涅槃道是解脱地,
此为大乐顺利惠施之安乐。
不见昆氏吠陀智慧者,
佛法僧三宝和执政王,
众吉祥者惠施妙善行,
严整谨慎升于虚空时,
上等寺院变为殊胜寺,
眼前城市如像僧俗城,
人天兴盛兴盛之根源,
佛陀善转*轮之结果,
三千二百五十一时辰,
修行许多吉祥之善果。
殊胜佛地出贤正善良者。
贤正善良者住于殊胜地,
吉祥威德者出自殊胜地,
圣地中具有吉祥威德者。
圣胜幻化瑜伽自在佛,
变加持之地为小邦,
世间大地之中央,
中央有金刚天然地,
所有佛土大海之尊胜,
尊胜即为地藏王菩萨,
其惠施众生极喜吉祥,
同时亦授予众生菩提心。
金刚之天然金刚座,
为致胜大海之菩提住地,
除摩揭陀胜地再无有,
遍布各种天然之珍宝。
外边铁山之轮围,
有无数聚集财富之多门,
看上去比较相似无差别,
因此称天然金刚之外围。
灭除一切凶残魑魅魍魉,
严封众有情之情器,
变为上士享用之依具,
虽有资财富饶之众地,
而智慧源泉此地独有,
虽有许多美丽之珍宝,
而称心遂意只有一种。
具有许多蜜蜂的好地方,
象是善趣众生之福地,
乃由八吉祥徽[19]装饰之,
金光闪闪普照大地。
阳光普照美丽之花丛,
芬芳气味遍布十方,
美丽蜜蜂会聚在此地,
欢欢喜喜于此唱赞歌。
文殊菩萨幻化一佛,
从此佛主佛子有依止,
殊胜五明之根据地,
为黄色袈裟僧人之乐园,
此殊胜寺即为菩提之道场。
上述之赞词是对上师之圣地即具吉祥萨迦寺的赞颂。
关于大慈悲贡噶宁波之后裔的情况是,喇嘛贡噶宁波娶有二妻。擦摩绒地方一尊者有二女,初娶其次女名觉嘉普摩为妻,于萨迦生长子贡噶拔,此后赴印度学习,精通五明,准备返回之时,因中暑病卧在床,22岁死于印度摩揭陀地方。
注 释
[1]萨迦派大师贡噶宁波(1092—1158年):藏文史料皆称他为“萨钦”。在萨迦派中有所谓“萨迦五祖”之说,萨钦·贡噶宁波即为五祖中的第一祖。恭却嘉波虽是萨迦寺的建立者,但还不能算是五祖之一,足见萨钦·贡噶宁波在萨迦派中的崇高地位。确定萨钦为五祖中的初祖,主要是因为他对萨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益仓:此处指古代的文书档案。
[3]觉卧杰班丹阿底峡(982—1054年):孟加拉达卡附近人,出生于王族,是个王子,29岁出家,他的老师有印度密宗比较著名的大师香蒂巴、那饶巴等人,他曾先后担任过十八个寺庙的住持。1040年入藏,十年间,曾在阿里、拉萨聂塘、彭波等地传扬佛教。他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后人推崇他在发展佛教方面所起的作用,尊称他为“佛尊”。
[4]仲敦巴(1004—1064年):生于拉萨北的年钦塘拉之沃杂杰摩地方。年轻时,从班智达弥底学习音韵学和梵文。后闻阿底峡到阿里,遂由康地步行至阿里,不久在布让嘉新地方拜见尊者阿底峡。此后,他把阿底峡迎请到前藏。公元1057年,他创建热振寺,以其为道场,宏扬佛教,遂形成噶当派。他一生只是个居士,未曾出家,但他遵守教法胜于一般比丘。享年61岁,逝世于热振寺。
[5]人天七德:即种姓善良、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七种圆满。
[6]大咒士衣:西藏旧社会中,以持咒为业的宗教徒穿在外面不束腰带的长衣,或跳神时的外衣。
[7]瑜伽师地论五分:有本地分、摄决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藏籍说为无著所著。汉籍说为弥勒所著。唐玄奘共译一百卷。汉籍五分次第是本地分和摄决择分之后为次摄释分、次摄异门分、次摄事分,与藏籍次第有异。
[8]摄集二部:即阿毗达磨集论和摄大乘论,由无著所著。
[9]理滴论:印度法称著。此陈那集量论略释,为因明七注之一。
[10]通人证士:指佛学者和得道者。
[11]却果法会:旧时藏俗,农民夏季背负佛经结队巡绕田间以祈丰年的一种宗教活动,此间还要表演各种文艺节目。
[12]偈句:颂偈中一句。藏文有长行和颂偈之分,长行为散文;颂偈近似诗歌,四句一首,每句字数相等,均为单数,或七言或九言等。
[13]闭关:僧人独居修行,定时谢客的一种宗教活动。
[14]多吉杰波:他是帕竹噶举的创始人,通常亦称为帕竹·多吉杰波 (1110—1170年)或称帕木竹巴。他出生在康区金沙江流域的哲垅乃学地方,属韦哇那盘托家族。他9岁时在甲奇拉康出家,起法名为多吉杰波。19岁以前在康区家乡跟十六位老师学习《入菩提行论》,他学得很好,能够给人讲授这部大论。19岁时他到了前藏,在堆龙地方的嘉玛寺学习中观、因明,后来跟从噶当派的一些高僧如甲域哇等人学习显宗经论。1134年,他从甲律师受比丘戒,学习戒律本论。在密宗方面,他也向当时一些知名人士如玛尔·却吉坚赞(洛穷的弟子)、瓜译师、萨钦(即萨迦贡噶宁波)等学习过不少教法。
总之,帕木竹巴在显密宗各方面接触的范围很广,包括当时的噶当、萨迦、宁玛各派的教法。1158年,帕木竹巴在现在西藏桑日县境内的帕木竹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寺,即是后世著名的丹萨替寺。从这以后的十三年间,帕木竹巴一直住在这座寺里,直到1170年他死去。从此,帕木竹或帕竹就成了地名、人名、教派支系名和以后出现的帕竹家族名、地方政权名这五位一体的名字了。
[15]止、达、林:止指止贡巴仁钦贝(1143—1217年),他是止贡噶举的创始人;达即指达垅塘巴扎西贝(1142—1210年),他是达垅噶举的创始人;林即指林热白玛多杰(1128—1188年),他是主巴噶举的创始人。
[16]五决定:即金刚持五特法,处决定色究竟天密严刹土,时决定乃至轮回未空,身决定圆满报身,语决定大乘正教,眷属决定圣者菩萨。
[17]持乐国:佛家所说印度北方远处一理想国度名。传说其地十分富 强,幸福安乐,如同“西方极乐世界”。
[18]开拉斯:即西藏境内的冈底斯主峰。
[19]八吉祥徽:即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和金鱼。
参考资料
阿旺贡嘎索南著《萨迦世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萨千·贡嘎宁波生平、事业简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