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净道论 第七 说六随念品▪P2

  ..续本文上一页妙处行--即在不死的涅槃中行,所以亦说「善妙处行,故为善逝」。

  由于各种的行,已经断了的烦恼便不会再转来的为正行,即如『大义疏』所说:「在须陀洹道所断的烦恼,而那些烦恼便不会再转来,故为善逝....在阿拉汉道所断的烦恼,而那些烦恼便不会转来的,故为善逝」。或者说:自从在燃灯佛的足下获得授记以来,直至在菩提座上而成正觉,总共完成了三十巴拉密15的正行而给与一切世间的利益与快乐,不作常见,断见,欲乐,苦行等的极端行为,故为正行。所以说「正行故为善逝」。

  他又是正语的,即是说在适当的场合而说妥当的话,所以说「正语故为善逝」。这里有经16为例:「如来知道那些是不实不真无有利益的话,且为他人不喜而不适意的,如来便不说那样的话。如来又知道那些是实是真但无利益的话,且为他人不喜而不适意的,如来也不说那样的话。如来知道那些是实是真而给与利益的话,但为他人所不喜不适意的,如来知道时节因缘成熟才说那样的话。如来知道那些不实不真无有利益的话,但为他人所喜与适意的,如来亦不说那样的话。又如来知道那些是实是真但无利益的话,然为他人所喜及适意的,如来也不说那样的话。如来知道那些是实是真而给与利益的话,又为他人所喜欢及适意的,如来知道那是适当的时候,才说那样的话」。当知这是「正语故为善逝」。

  (五)(世间解)完全了解世间,故为「世间解」。即世尊依自性,依集因,依灭,依灭的方便而普遍了知通达于世间。即如所说17:「贤者,我决不说由于步行而能知能见得达那世界的边际不生不老不死不亡不再生起的地方。贤者,我亦不说不能得到世间的边际苦痛的尽终。然而贤者,我却宣示即在这有想有意而仅一寻的身体之内的世间与世间的集因世间的灭及至世间之灭的道。

  决非步行

  得达世间的终点,

  亦非不可能到达

  世间的边缘、苦痛的解脱。

  所以只有那善慧的世间解

  住梵行而行于世间的终点,

  寂静者既然知道了世间的边缘,

  不更希求于此世间,他世间」。

  又有三世间: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

  此中18说的「一世间:即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的地方,当知为「行世间」。说到19「世间常住或非常住」的地方为「有情世间」。

  「日月的运行,

  光明所照的地方,

  这样一千倍的世间,

  是你的威力所及」20。

  在这里是说的「空间世间」。

  那样的三世间,世尊完全了解。

  (1)(行世间)即是那里的21「一世间,是一切有情依食而住。二世间,是名与色。三世间,是三受。四世间,是四受。五世间,是五取蕴。六世间,是六内处。七世间,是七识住。八世间,是八世间法。九世间,是九有情居。十世间,是十处。十二世间,是十二处。十八世间,是十八界」。这些「行世间」,世尊完全了解。

  (2)(有情世间)其次他知道一切有情的意欲,知其随眠,知其习性,知其胜解,及知诸有情的少垢,多垢,利根,钝根,善的行相,恶的行相,易教化的,难教化的,有能力的,无能力的。他对所有的「有情世间」亦完全知解。

  (3)(空间世间)如对有情世间一样,亦知空间世间。便是他知道一轮围世界的纵横各有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其周围则为:

  一切周围有三百六十万

  又一万三百五十的由旬。

  此中:

  说大地的厚数,

  有二十四万由旬。

  支持大地的水:

  安立于风中的水,

  有四十八万由旬的深度。

  水的支持者:

  上升于虚空的风,

  有九十万

  又六万由旬。

  世间的建立成功。

  在世间的安立中:

  诸山最高的苏迷卢,

  深入大海的部份

  与超出水面的相同,

  各有八万四千由旬。

  又有踰健达罗,伊沙驮罗,

  竭地洛迦,苏达舍那,

  尼民达罗,毗那怛迦,

  颜湿羯拿等的大山;22 

  它们的入海和高出水面,

  自那苏迷卢的数量

  次第一半一半的低下来,

  上面还有种种天宝的庄严。

  在苏迷卢的外面,

  围绕着七重大山,

  为四大天王的住所,

  又栖息着诸天与夜叉。

  雪山之高,

  五百由旬,

  三千由旬的纵横,

  严以八万四千的奇峰。

  一株称为奈迦的阎浮树,

  它的身干的周围十五由旬,

  周围干枝的长度五十由旬,

  伸展的直径和高度

  同样的一百由旬。

  阎浮洲便因那树的巨大而得名,

  和阎浮树一样大的树有:阿修罗的基脱罗巴答利树,迦楼罗的胜跋利树,西俱耶尼洲(西牛货洲)的迦藤跋树,北俱卢洲的劫波树,东毗提诃洲(东胜身洲)的西利娑树,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巴利却答迦树。所以古人说:

  巴答利树,胜跋利树,阎浮树,

  诸天的巴利却答迦树,

  迦藤跋树,劫波树,

  以及第七的西利娑树。

  轮围山,

  围住全世界,

  深入海底和超出水面的相同,

  各有八万二千由旬。

  在世界之中的月轮,四十九由旬,日轮五十由旬。三十三天一万由旬,阿修罗天,阿鼻大地狱,阎浮洲也一样大。西俱耶尼洲七千由旬,东毗提诃洲也一样大。北俱卢洲八千由旬。一一大洲各有五百小岛围绕着。这样的一切为一轮围山,于一个世界之内。在世界与世界的中间是地狱。如是有无限的轮围山,无限的世界,世尊以他无限的佛智都能了解通达。因为他这样完全了解空间世间,所以说「遍知世间为世间解」。

  (六)(无上士)因为他自己的德更无超胜之人,故以无过于他之上者为「无上士」。即是他的戒德为一切世间最胜,而定、慧、解脱及解脱知见之德亦然。亦即是说,他的戒德是无有相等的,与无等者相等的,无比的,无对敌的...乃至解脱知见之德亦然,即所谓23「我实不见于天界,魔界.....乃至天人众可以比较我的戒德圆满的」。又如『最上信乐经』24等及25「我实无有师」等颂的详细解说。

  (七)(调御丈夫)他能御其应调御的丈夫为「调御丈夫」,调御即调伏的意思。应调御的丈夫是说未调御而当调御的畜生丈夫、人类丈夫及非人类的丈夫。即如世尊曾经调伏阿钵罗(无苗)龙王26,周罗达罗(小腹)龙王,摩诃达罗(大腹)龙王,阿伽西柯(火焰)龙王,陀摩西柯(烟焰)龙王,阿罗梵楼龙王27及达那波罗(财护)像28等的畜生,令他们无毒而皈依住戒,又以种种的调御方便而调伏萨遮尼干子29,庵跋咤学童30,波伽罗娑帝31,沙那胜达(种德婆罗门)32,俱答胜答33等的人类,及阿罗婆迦夜叉,苏吉罗曼(针毛)夜叉,客勒罗曼(粗毛)夜叉34,帝释天王35等的非人。又如36「鸡尸,我以柔调伏诸丈夫,亦以刚伏及以柔与刚而调伏」等的经文亦可引例于此。

  世尊对于戒清净之人等,初禅等,须陀洹等已经调御的人,亦为说向上之道的行道而更调御之。

  或者以「无上士调御丈夫」为一句的意义。因为世尊的调御一切丈夫,能使于一跏趺坐趋向八方而不执着,所以说「无上士调御丈夫」。如「诸比库,当调御的象由调象师调御可走一方」等的经文37可以引例于此。

  (八)(天人师)以现世,来世及第一义谛而适应的教诲,故为「师」。又如「商队」故为「师」。世尊如商队的首领。譬如商队的首领引导诸商队度过沙漠的难处,度过盗贼的危险地带,度过野兽的恶劣处所,度过饥饿的困难,度过无水的难处,如是令度种种难处得达安稳的地方;世尊为师!为商队之主,令诸有情度诸难所,度生的难所等的意义,可为这里的解释。

  「天人」即天与人。这仅限于最超胜的诸天及最有才能的人而说。然世尊亦能教诲诸畜生故为师。他们因闻世尊说法为成就道果的近依因,由于这有力的因缘成就,在第二生或第三生便有证得道果之分。例如蛙天子38等。

  据说:一次世尊在伽伽罗池畔为瞻波市的住民说法,当时有一只青蛙正在听取世尊的声相,不料一位牧牛的人无意地把他的杖拄在青蛙的头上及凭杖而立。青蛙即在那时命终,以闻法功德而生三十三天的十二由旬的黄金宫中。它好象从梦中醒来一样,看见那里的一群天女围绕着自己,「喂!我也生到这里吗?我曾做些什么善业呢?」这样审察之后,除了听取世尊的声相以外,没有看见别的德业。所以他即刻与他的宫殿同来世尊的地方,以头礼足。世尊知而问道:

  有神变可赞的光辉,

  带着优美的颜色,

  照耀一切的方向, 

  是谁礼我的两足?      (答):

  我的前生呀!

  是水栖动物的青蛙,

  听你说法的时候,

  给牧牛的人杀了啊!

  世尊对他说法已,有八万四千的生物获得法现观。蛙天子亦得须陀洹果,微笑而去。

  (九)(佛)以他的解脱究竟智业已觉悟一切所应知的,故为「佛」。或者以自己觉悟四谛,亦令其它有情觉悟,以此等理由故称为「佛」。

  又曾示知此义:「觉谛故为佛,令人觉故为佛」,这样的说法,在一切义疏39及『无碍解道』40的解说相同。

  (十)(世尊)这是与德之最胜,一切有情之最上,尊敬之师是同义语,所以古人说:

  世尊,是说他最胜,

  世尊,是说他最上,

  那值得尊敬的师, 

  才称他世尊。

  或有四种名:即依位的,依特相的,依原因的,随意而起的。「随意起」,是说依世间的名言随意取名的。如说犊子,应调御的牛(青年牛)、耕牛(成年牛),此等是依位为名的。如说有杖的,有伞的,有冠的(孔雀),有手的(象)此等是依特相为名的。如说三明者,六通者等,是依原因为名的。如说多幸运者,多财者等,并未考虑此等的字义而起的,这便是随意而起的名。而此世尊的名是依据原因的,所以说此名不是摩诃摩耶夫人,不是净饭大王,不是八万亲戚所作,也不是帝释、睹史多等的殊胜诸天所作…

《清净道论 第七 说六随念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