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依有学,凡夫,漏尽者的一切头陀支,有善与无记、但无不善的头陀支。或有人说:根据「有恶为欲所败而住林野者」的语句,则也有不善的头陀支。对他的答复是这样的:我们并不否认有以不善之心而住林野的。任何住于住于林野的人便是林野住者,他们可能有恶欲的或少欲的。然而因为受持于此等头陀支而得除去(头陀)烦恼,故除去烦恼的比库的支分为头陀支;或因除去烦恼故头陀得名智,此等的支分而称为头陀支;又它们是除遣其敌对者(烦恼)的头陀及行道的支分故称头陀支。实无任何支分以不善而称头陀的;不然,则我们应该说有不能除去任何东西的不善的头陀支!不善既不能除去衣服的贪等,也不是行道的支分。故可断言:决无不善的头陀支。如果有人主张有离善等三法(只是概念)的头陀支,则无头陀支实义的存在;如不存在(只是概念),那么,它以除遣些什么故名头陀支呢?同时他们也违反了「受持头陀支之行」的语句。所以不取他的说法。
这是先对善三法的解释。
(头陀先等的分别)头陀的分别:
(1)头陀当知,
(2)头陀说当知,
(3)头陀法当知,
(4)头陀支当知,
(5)何人适合于头陀支的修行当知。
(1)头陀──是除这烦恼的人,或为除这烦恼的法。
(2)头陀说──这里有是头陀非头陀说,非头陀是头陀说,非头陀非头陀说,是头陀是头陀说。如果有人,他自己以头陀支而除烦恼,但不以头陀支训诫和教授别人,犹如薄拘罗长老,故为是头陀非头陀说;即所谓:「薄拘罗尊者,是头陀(者)而非头陀说(者)」。若人自己不以头陀支除烦,仅以头陀支训诫教授他人的,犹如优波难陀长老,故为非头陀是头陀说;即所谓:「释子优波难陀尊者,非头陀(者)是头陀说(者)」。两种都没有,犹如兰留陀夷长老,故为非头陀非头陀说;即所谓:「兰留陀夷尊者,非头陀(者)非头陀说(者)」。两种都圆满,如法将(舍利弗),故为是头陀是头陀说;即所谓:「舍利弗是头陀(者)是头陀(者)」。
(3)头陀法当知──头陀支的思所附属的少欲、知足、减损(烦恼)、远离、求德等五法,从「依少欲」等的语句,故知为头陀法。此中的少欲、知足附属于无贪中,减损、远离附属于无贪及无痴的二法中,求德即是智。以无贪而得除去所禁止的诸事之中的贪,以无痴而得除去所禁止的诸事之中覆蔽过患的痴。又以无贪得以除去于听许受用的事物中所起的沉溺欲乐,以无痴得以除去由受持严肃的头陀行所起的沉溺苦行。是故当知此等诸法为头陀法。
(4)头陀支当知──十三头陀支当知:即粪扫衣支......乃至常坐不卧支。此等的相等意义已如前述。
(5)何人适合于头陀支的修行当知──即为贪行者及痴行者。何以故?因为受持头陀支是一种苦的行道及严肃的生活,依苦的行道得止贪,依严肃的生活得除放逸者的痴。然而受持林野住支和树下住支亦适合于瞋行者,因为不和别人接触而住可以止瞋。
这是头陀等分别的解释。
(头陀支的总与别)次说总与别:
1)总而言之,此等头陀支可分为三首要支及五单独支为八支。此中的次第乞食支、一座食支、露地住支等为三首要支。因为守住次第乞食支的人,则常乞食支亦得遵守,守住一座食支的人,而一钵食支及时后不食支也善能遵守了,守住露地住支的人,对于树下住支及随处住支还有什么可以当守的呢?此三首要支如加林野住支、粪扫依支、三衣支、常坐不卧支、及冢间住支等的五单独支的八。又以关于衣服的有二,关于饮食的有五,关于住所的有五,关于精进的有一,如是为四。此中的常坐不卧支是关于精进的,余者易知。再以依止为二:属于资具依止的有十二,属于精进依止的有一。便以应习不应习亦为二:如果他习行头陀支,对于他的业处(定境)有所增长的,则应习,假使习行者对于业处是减退的,则不应习。然而对于无论习行或不习行亦得增长其业处而无减退的人,但是为了怜悯后生者,亦应习行。其次对于无论习行或不习行亦不增长其业处的人,为了培植未来的善根,亦应习行。如是依照应习与不应习为二种。但就一切的思而论,则仅为一种──即一种受持头支的思。据义疏(大疏)说:「他们说有思即为头陀支」。
(2)各别而言:则为比库有十三,比库尼有八,沙马内拉有十二,式叉摩那及沙马内莉有七,优婆塞及优婆夷有二,共为四十二。若于露地中而有冢墓可以成就林野住支的话,则一个比库可于同一时期受持一切头陀支了。对于比库尼,林野住支及时后不食支是由于学处所禁止的;露地住支,树下住支与冢间住支的三支,实行的确很难,而且比库尼不应离开第二女姓而独住的;在这样的情形下也很难护得同志,纵使护得亦未免合众同住之烦,这样亦难成就她受持此等头陀支的目的;如是除了不可能受去的五支之外,当知为比库尼的只有八支。如前述的十三支中,除去三依支,其它的是沙马内拉的十二支。(在比库尼的八支中除三衣支)其它的当知为式叉摩及沙马内莉的七支。
这是总与别的解释。
在「住戒有慧人」的偈颂中,以戒定慧三门显示清净之道,为了成就以少欲知足等德而净化如前所述的各种的戒,至此已作应当受持头陀支的论说。
为善人所喜悦而造的清净道,完成了第二品,
定名为头陀支的解释。
《清净道论 第二 说头陀支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