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树芒•白玛朗杰(树芒寺住持•莲胜)、
堪钦•扎喜维赛(大堪布•祥光)、
迦玛堪钦•仁钦达杰(迦玛大堪布•宝盛)、
乃萨•扎喜曲培(乃萨寺住持•吉祥法增)、
拉桑•旦白坚赞(意乐教幢)、
培茹•钦孜仁布钦(智慧活佛)、
司徒雍增•却季坚赞(司徒的经师•法幢)
和岗噶朱古•迦玛却季森格(岗噶活佛•法狮子)等皆是以讲经为主的大成就者。
凝日•更顿崩(凝氏布衣行者•十万僧伽)、
央日多丹•杰久(央山证士•八十)、
吉盘噶哇•江白桑布 (尊者老僧噶尔氏人•曼殊妙贤)、
桑杰•凝巴楚钦(佛•凝氏大成就者)、
埃巴•仲益(埃地人•司书)、
达仓•央塔(达仓氏•清净)、
杂日多丹(杂日山证士)
和旁顶朱古(旁顶活佛)等皆是通达了殊胜悉地的成就者。
这些智者与成就者至今仍连续不断,正在成办着佛教与利生事业。此派的寺庙,堆龙楚普寺、迦玛日林寺和冈布乃囊寺等是身语意三轮[52]之圣地,东方蚌日[53]和朱冈[54]是俗家施主的圣地,帕热和查玛楚希是功业圣地。由此分出的寺庙和道场遍布了大地一切境域,讲经修道事业极其昌盛。
当今,佛教总体已到浊世,大多数寺庙道场较前有所衰败。但是,由于仰仗一切智法源历任世代和文殊怙主无边智慧等的盛恩,佛教余烬从下多康燃起,故而迦玛噶举的讲经修道基地得以复兴,重新修建了包括庙堂神像在内的夏班蚌土旦曲廊林(德格八邦圣教*轮寺),广泛建立了讲经修道的法部,所以这里不仅有西藏康区的学子,而且还招收了汉、纳西和蒙古等其他各民族,以及不丹、尼泊尔和拉达克等外国的许多求学者。
这座共许的东方大寺院,总的是座显密以及明处之源的大藏,尤其已成为四大语旨教授传承千百大江之首,于十方诸地,寺庙、讲修院和弟子法嗣等有了极大的发展。一度虽曾衰败,如今有所恢复兴盛后,广些身语意的所依和讲经修道的传统亦在复兴之中。
注释:
[1] 朱倭•乔季喇嘛:朱倭,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境内。乔季喇嘛为俄大译师的弟子,是噶当派僧。
[2] 越•却旺:越是地名,在曲水县境内。却旺是阿底峡的亲传弟子,他专宏律学。由他传出的戒律系统,称为上八会众派。
[3] 堆龙赛塘:是指拉萨市西北部堆龙河流域地区。
[4] 善智识•堆龙甲玛瓦:甲玛原为寺名。宋时由朗日塘巴所建,属噶当派寺庙、甲玛瓦为该寺座主。
[5] 恰巴•却季森格:(1109—1169)。为俄•罗敦的弟子,是桑浦寺座主。
[6] 朗觉巴•希饶多吉:希饶多吉是夏惹瓦的弟子,噶当教典派传承第四代。
[7] 巴曹译师:全名巴曹•尼玛扎。巴曹是一古代家族名。尼玛扎是位名翻译家也是噶当教典派的传持人。
[8] 墨•都瓦增巴:墨即墨竹卡。都瓦增巴意为持律者,即戒师。他是噶当派僧人。
[9] 瓜译师:西藏十二世纪时的翻译家。噶当派的向蔡巴、帕米竹巴和都松钦巴等均从他学习过《时轮金刚》和《密集》等的密法。
[10] 康巴•阿森:为萨钦的弟子。公元十二世纪时人。
[11] 桑日:县名,在今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沿岸。
[12] 迪浦和帕木竹巴:地方名,均在山南地区桑日和乃东县境内。
[13] 住心:即修定。有九住心,是修定的程序。
[14] 沃卡:在桑日县东部沃卡河谷内。拉加里王曾一度统治过这个地方。现是桑日县的一个区。
[15] 恰廓寺:在山南地区错那县境内。
[16] 门隅王:门隅在山南地区所属的错那县境内。古时此地以小邦自称,故有门隅王称号。
[17] 侠乌达果:后藏一佛教圣地。
[18] 巴廓载:在山南地区琼结河的东岸,黄塘蚌巴之南,现属琼结县。
[19] 岗噶:亦译岗嘎,在协噶尔西边,朋曲河的南岸,即旧定日宗。
[20] 宿尼帕宗:即今拉萨市尼木县古名。此宗原位于拉萨市西北,在堆龙德庆县之西,羊八井之南。因其境内东有宿曲(宿河),西有尼木河,为二水流经之地,故名宿尼帕宗。此地是宁玛派的最早圣地。传说公元八世纪时莲花生来藏,路经尼木托噶,就在北收伏鬼妖。香巴•摩觉巴的弟子吉岗巴•却李森格曾将108种马头金刚法作为伏藏而暗藏于此。
[21] 乃囊寺:在楚普的东边。1333年红帽系活佛第一世扎巴森格所建,原为红帽系活佛的坐床处。
[22] 冈波乃囊寺:在今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境内。
[23] 拉隆寺:在今山南地区洛扎县努曲河北岸。
[24] 迦玛丹萨寺:迦玛是昌都地区类乌县境内一地名。在此建寺后,迦玛噶举因此得名。
[25] 喇嘛向:(1128—1194)本名珠扎,别名宇扎巴,全名向•卓卫贡布•宇扎巴。向是族名。他是塔布拉杰的法嗣,1175年建蔡寺,1187年建公寺,开坛设教,后遂形成蔡巴噶举一系。
[26] 楚普寺:在拉萨西北堆龙传庆县的楚普地方。
[27] 克珠•邬坚巴:本名仁钦班(1236—1309)、噶当派僧,代摄迦玛黑帽活佛法位,曾赴元受过忽必烈的钦封。
[28] 心间伏藏:宁玛派所说修行者心里自然悟到和说出的佛教经文。
[29] 若比多吉:(1340—1383)迦玛黑帽活佛第四世。他曾为宗喀巴传戒师,也曾应召晋京,受到元顺帝的礼遇。
[30] 德兴协巴:(1384—1415)迦玛黑帽活佛第五世。公元1406年明朝封他为D宝法王。
[31] 通瓦顿丹:(1416—1453)迦玛黑帽活佛第六世。他也曾向明王朝几次进贡,承袭封号。
[32] 却扎嘉措:(1456—1506)迦玛黑帽活佛第七世。明武宗曾遣使往召来京。
[33] 米觉多吉:(1507一1554)迦玛黑帽活佛第八世。明武宗曾遣使往召来京。
[34] 旺秋多吉:(1554—1603)迦玛黑帽活佛第九世。
[35] 却英多吉:(1604—1674)迦玛黑帽活佛第十世。他曾联合藏巴汗反对帕木竹巴政权。
[36] 益希多吉:(1676—1702)迦玛黑帽活佛第十一世。
[37] 强秋多吉:(1703—1732)迦玛黑帽活佛第十二世。1731年应清朝的召书晋京。次年卒于北京。
[38] 杜兑多吉:迦玛黑帽活佛第十三世。是位著名的掘藏大师。
[39] 台乔多吉:(1798—1845)迦玛黑帽活佛第十四世。是位精通新旧密法,学识渊博的活佛。
[40] 喀恰多吉:(1846——1923)迦玛黑帽活佛第十五世。是位非常聪慧的人物。他从小对藏族文化产生兴趣,六岁时会作诗并歌咏,后来还对藏族地区做过深入研究。
[41] 让琼日班多吉:(1924—1981)迦玛黑帽活佛第十六世。他从十三岁开始云游尼泊尔、印度、不丹。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曾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58年他抽携带许多珍贵宗教用品和宗教经书,并率领不少僧侣悄然去往印度,后来得到锡金皇宫的邀请前往锡金。1962年在锡金首都附近建造一座寺院,成为驻锡地。他三次去美国传教,1987年病故于美国。
[42] 多丹•扎巴森格:(1286—1349)曾受元朝赐以红帽。红帽活佛世系即从他开始,他为第一世。别名旺古日巴,1333年建乃囊寺,及迦玛噶举红帽系的主要道场。
[43] 红帽系活佛十代:
第一世扎巴林格,
第二世喀居旺布(空行王)(1350—1405),
第三世却旺耶协(法智祥)(1406—1452),
第四世却扎耶协(法称智)(1453—1524)。
他建羊八井寺,从此红帽系又开辟了新的据点,
第五世衮乔演拉(宝支)(1525—1583),
第六世却李旺秋(法自在)(1584—1636)。
他曾引入青海噜尔喀蒙古军队侵藏,结果被害身亡。
第七世耶协宁布(智藏)(1639—1694),
第八世却季顿珠(法义成)(生卒年不详),
第九世却季尼玛(法日)(生卒年不详)、
第十世却珠嘉措(法成海)(?—1791)。
[44] 恰那多吉贾曹•班觉顿珠:是楚普寺活佛兼该寺座主。
[45] 杰瓦降巴灌顶大司徒却季琼贤:“杰瓦降巴”意为弥勒佛。“却李琼坚”是法眼。司徒活佛转世系统原来在昌都类乌齐的迦玛丹萨寺。到司徒却李迥乃(法源)于1727年在德格修建八蚌寺以后,就以八蚌寺作为司徒活佛的主寺了。
[46] 巴沃•却旺伦珠:是乃囊寺的巴沃活佛第一世。
[47] 邬坚钦布:藏传佛教徒对莲花生大师的敬称。
[48] 不退地:见道圣者所得所依之位。
[49] 《空行要旨》:传说由莲花生大师亲授空行母益希错杰,埋藏于伏藏之中,后由白玛楞哲子从伏藏中掘出,流行于世的一类宁玛派密法要诀。
[50] 玛色•洛追仁钦:即玛色多丹,是法主德兴协巴徒众…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