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P41

  ..续本文上一页竟义理的那个“六法”是诸有学圣者的同分,证得无学双运时是成为真实成就。

  寅、详述所修义。此中分二:(子)同时解说实质和所净能净; (丑)分别讲说正所修义。(子)同时解说实质和所净能净。从上述的彼等六项法中现在该到要讲说的当是出自特殊耳传法要之教授的所修义。若依次讲说此等的实质,就是猛厉火的要门修法和由此产生的乐空双运。对宣说此二者的能诠,虽然也多以“猛厉火”这个词来说,但是,诸余者全是假立,因为唯乐空俱生智才是真猛厉火,所以称做它的实质。

  如是的真假亦当用到诸下面要讲的上面。幻身的实质是现空俱生智,同时它的双运也由于不证得胜义谛就不能通达,而那个由从光明逆起的具有智风的三现分就如幻化而起为清净的身就是真幻身。梦境的实质是了空俱生智,即将眼花缭乱中所现——那个除自心而外别无他者安立为了空。光明的实质是明空俱生智,即三识[20]或三空清净是一切空。它的明显非因他缘所明显,是如末尼宝珠自光的明显,因为这是《五次第论》中所讲的。

  中有的实质名为三时俱生智,因为《金刚鬘》中讲了“纵然思择为生灭住,也唯是细微风心身。”往生的实质是无别俱生智,因为堪能将远离所往生能往生的实质——三身同体称做三金刚不分开。将“俱生智”用到一切的边际,是将此双运非如先后出现而住于同时称做俱生的,因为《俱生成就论》中所讲的:“与何同时生,故名为俱生。”是将法与法性犹如同味说成了俱生。如是一切也是出世道[21]的实质,所以是名为原始智。于何所净用何能净的法?是以能净——猛厉火的要门来净治所净智蕴和智界等后,证得第六清净果金刚萨埵部的悉地和智身。

  以此类推,是以幻身的要门来净治色蕴和地界等后,证得佛部的悉地和化身。是以梦幻的要门来净治受蕴和火界等后,证得莲花部的悉地和圆受身。是以光明的要门来净治想蕴和水界等后,证得金刚部的悉地和自性身。是以中有的要门来净治行蕴和风界后,证得羯磨部的悉地和法身。是以往生的要门来净治识蕴和虚空界后,证得大宝部的悉地和大乐身。出于如是完满掌握所净、能净和清净果等对于理解道要至关重要的意趣,按照玛尔巴上师在《甘露河流》中的部分讲说,吉祥让炯多吉和尊者喀居旺布[22]等做了详广的讲说。

  (丑)分别讲说正所修义。《最极殊胜续》中开示为“猛厉火、业印,往生、入舍、幻,光明、中有、梦。”等八道。诸师则是舍去其中的业印和入舍,归摄为“六法”而讲说的。复次,虽然也有人讲了“脐火为道的根本,幻身为道的核心,梦幻为道的把握,光明为道的精华,中有为道的断心,往生为道的女使。”但是,这里要说:猛厉火是道的骨干,幻身是道的效力,梦境是道的掌握,光明是道的精华,中有是道的断心,往生是道的护送。

  一、猛厉火。此中分二:(一)总说词义与区分;(二)别说所修义。

  (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由于在世出世的俱生相续中生起,所以就同双运道的骨干或基石一样,故而道的骨干就是猛厉火。其词义也由于是诸凡集中坚守便焚烧一切不净蕴界,并灭尽一切烦恼寻思之义,所以称做猛厉火。《金刚心要释》中讲道:“能烧故名猛厉火。”《海生喜金刚释难》中讲道:“猛厉火唯能灭尽有烦恼。”《那若巴释难》中讲道:“能做威猛业,故诠为猛厉。”因为是能疾速生起乐空俱生妙智之义,所以称做“母”。

  《无畏论释》中讲道:“由于讲了确知旃陀离是妙智圆满的自性, (阿)字是大悲,此二者能引至极无摈弃之位,所以是猛厉火。”分支有名为 (阿)猛厉火、短 (阿)和 (阿协)[23]等三种。其中第一种 (阿)猛厉火灭尽烦恼,即是功能。第二种短阿无生,即是自性。第三种 (阿协)如擦掉 (阿)字后留下的垂直符号“|”,即是形状。是由此三种来假立的。猛厉火的不同区分虽有很多,但是,喀居旺布做了内、外、密三种的建立。其根据就是《等同虚空续》中所讲的“凡欲自证妙智者,当辨旃陀离分支,第一自性旃陀离,第二威猛旃陀离,第三和合旃陀离。”

  “其中自性旃陀离就是一切法的自性空,所以是外猛厉火。威猛旃陀离就是脐间的短 (阿)字,所以是内猛厉火。和合旃陀离就是一切深妙空性与极无变的大乐和合双运,所以是密猛厉火,即明确开示为三种。以第一种断除见戏论,以第二种实修所修义,以第三种能结合到极无变化的大乐位。所以,一个补特伽罗所修的程序,总的就是如此。特殊的也有由首先修练内猛厉火发挥效力后再修学外猛厉火和密猛厉火的。修练前者时由于能与最胜猛厉火和合后达到指点,所以也可能引生出后两种的体验。

  而不从修学密猛厉火的信念中动摇,转内外猛厉火为道的分支,就能成为殊胜的修持,所以是按照根次第来指导的。除了此等而外,定解外境称故寻思的旃陀离,是指《俱生和合》等大手印的指导次第和由此所生的体验。对此,岗布瓦大师也讲了“大手印即猛厉火。”这虽然是胜义猛厉火,但作为外境并无过失,因为主要宣说了妙智空性,所以除了与中期后期二*轮的了义相同而外,还更加殊胜,而且由于又和密乘中以想象力使八十自性的心溶入一切空是一个意思,所以是显密所共通,因为此师讲过“定解外境称做寻思旃陀离。”

  称做密义隐匿虚空旃陀离的虚空中的外虚空就是一切法的自性空。这如《胜吉祥论》中所讲:“一切虚空相,虚空亦无相。”

  内虚空则如下文所讲,就是中脉虚空。密虚空就是金刚母后的薄伽[24]。真实虚空就是《时轮》中所讲的“遍空虚空金刚持。”这是包容内虚空中脉的无穗法基——所有三界的光净而离障的太空。将此以不被能所二取的分别心所退散的自证智——胜义金刚无变化的乐修为瑜伽就是虚空旃陀离。这如《金刚鬘》中所讲:“秘密名为隐。”由于诸无缘者不能通达,所以是隐匿或秘密之义。

  对于这个一切深妙的空性和不变乐无二无别何故起名叫旃陀离呢?因为此义与《甚深续部》中所讲的“脐间咄火燃,焚烧五如米,

  亦烧佛眼等,持兔 (抗)谪注。”的定义与作用是一致的。而以“脐”这个词来表示后,就是一切法的中央或中心,即中道之义远离一切边际。猛厉火就是自证智,因为它能断除一切妄念,并能给以大乐无分别智。点燃就是以瑜伽力来现在前,因为它能清除执蕴界处为实有的污垢,明白现显出本来任运成就为如来轮,所以,五佛、五佛母以及菩提心聚等就不是此,是以“焚烧分别群”这个词来开示的。

  还因为对于由此理所讲的菩提心——大乐妙月于一切有中变幻的无穷无尽的游戏是以“滴漏”和“放射”这个词做了开示的。其他不同的区分,《教授穗》中说成了业、瑜伽和俱生的猛厉火等三种。《等同虚空续》中将赤裸旃陀离的区分说成了十二种。《密集甘露续》中做了密严旃陀离等的区分。此外,还有业与智、平常与殊胜、有相与无相、世俗与胜义、基道果、药咒与智慧和脉风明点等的猛厉火的许多分类。

  (二)别说所修义。此中分三:1.于何集中坚守的对境;2.如何集中坚守的方便;3.如是集中坚守的功德。

  1.于何集中坚守的对境。总之,此等道是凭依脉、风、明点的瑜伽来证得乐空俱生智而能成就双运金刚持之位的,所以应当精通脉、风、明点的立论。这里恐文太繁,不疑多述。由上面解释听闻次第已简单地宣说过了。详广者当从诸续部大宝,尤其当从等同本续的注释甚深义理的论典等中了知。这里略述一下所修。一种甚深瑜伽于何集中坚守的对境或所依,底洛巴的《四真实性教授明灯论》中讲道:“彼中何为所依,是脉。

  此复,数有几何?总有七万二千,其中有三百六十,其中有一百二十,其中有三十二,其中有二十四,其中有三脉,彼是主要者。彼中一百二十脉是四脉轮。若谓彼之处是何,就是脐间、心间、喉间和顶间。若谓数有几何,脐间六十四脉、心间八脉、喉间十六脉和顶上三十二脉。若谓形状如何,犹如莲座与日光会合,增长有光。颜色,为因从日月之因所生,故如月末尼(水晶)又如熔酥的光线移动。若谓状态如何,既是智慧配以方便,故由和合而住。”如此所讲,若从此等不同的脉中用作瑜伽而修,就应当集中坚守三脉和四脉轮,这是底洛巴的《略论》和《六法》的合编诸金刚歌中所讲的。

  2.如何集中坚守的方便。此中分二:(1)总述三瑜伽的建立; (2)别说彼之实修。

  (1)总述三瑜伽的建立。此中分三:①风瑜伽;②明点瑜伽;③猛厉火瑜伽。①风瑜伽。紧闭自心趋赴对境的所乘——三界和情器世界的庄严造作主根本和分支风为不倾动是一切方便与解脱道的根本所依。所以,如何将此用作瑜伽来修呢

  就是主要修习凭依四加行和五要领使上下风于脐间和合的瓶相风,因为《律生》中讲了:“上下游行风,由意令和合,修习彼瑜伽,当得坚实位。”

  以此方法来忆持风亦有四种:其一,各个一指宽的气息呼出变短是量忆持;其二,吸入变少是数忆持;其三,呼出变缓是度忆持;其四,住于原处脐间等后不向外游行,能长久是功德忆持。其中前三种,某些畜生类亦出现,故非真实。后一种是真实的风忆持,因为由此内心能生体验。此中四加行,即如《后分迦白》中所讲:“吸入、充满与息灭,和如射箭此四种,若不知有四加行,功德有成过失险。”

  五要领是:气息不出现回转是驱赶的要领、持于原处是吸入的要领、制伏是充满的要领、植于脉穴是息灭的要领、内外和合是射出的要领。

  ②明点瑜伽。若以根本不散明点[25]所分裂的无数不同明点用于瑜伽来修,主要是由溶乐的二明点燃滴的变化使赤白菩提心和合,凭依这种和合来紧闭转移的寻思为不漏而修习乐空俱生智,因为既然由在胎内男精女血的全部变化而成此身,所以,赤白菩提心二者就是界(元素)王,诸…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