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P41

  ..續本文上一頁竟義理的那個“六法”是諸有學聖者的同分,證得無學雙運時是成爲真實成就。

  寅、詳述所修義。此中分二:(子)同時解說實質和所淨能淨; (醜)分別講說正所修義。(子)同時解說實質和所淨能淨。從上述的彼等六項法中現在該到要講說的當是出自特殊耳傳法要之教授的所修義。若依次講說此等的實質,就是猛厲火的要門修法和由此産生的樂空雙運。對宣說此二者的能诠,雖然也多以“猛厲火”這個詞來說,但是,諸余者全是假立,因爲唯樂空俱生智才是真猛厲火,所以稱做它的實質。

  如是的真假亦當用到諸下面要講的上面。幻身的實質是現空俱生智,同時它的雙運也由于不證得勝義谛就不能通達,而那個由從光明逆起的具有智風的叁現分就如幻化而起爲清淨的身就是真幻身。夢境的實質是了空俱生智,即將眼花缭亂中所現——那個除自心而外別無他者安立爲了空。光明的實質是明空俱生智,即叁識[20]或叁空清淨是一切空。它的明顯非因他緣所明顯,是如末尼寶珠自光的明顯,因爲這是《五次第論》中所講的。

  中有的實質名爲叁時俱生智,因爲《金剛鬘》中講了“縱然思擇爲生滅住,也唯是細微風心身。”往生的實質是無別俱生智,因爲堪能將遠離所往生能往生的實質——叁身同體稱做叁金剛不分開。將“俱生智”用到一切的邊際,是將此雙運非如先後出現而住于同時稱做俱生的,因爲《俱生成就論》中所講的:“與何同時生,故名爲俱生。”是將法與法性猶如同味說成了俱生。如是一切也是出世道[21]的實質,所以是名爲原始智。于何所淨用何能淨的法?是以能淨——猛厲火的要門來淨治所淨智蘊和智界等後,證得第六清淨果金剛薩埵部的悉地和智身。

  以此類推,是以幻身的要門來淨治色蘊和地界等後,證得佛部的悉地和化身。是以夢幻的要門來淨治受蘊和火界等後,證得蓮花部的悉地和圓受身。是以光明的要門來淨治想蘊和水界等後,證得金剛部的悉地和自性身。是以中有的要門來淨治行蘊和風界後,證得羯磨部的悉地和法身。是以往生的要門來淨治識蘊和虛空界後,證得大寶部的悉地和大樂身。出于如是完滿掌握所淨、能淨和清淨果等對于理解道要至關重要的意趣,按照瑪爾巴上師在《甘露河流》中的部分講說,吉祥讓炯多吉和尊者喀居旺布[22]等做了詳廣的講說。

  (醜)分別講說正所修義。《最極殊勝續》中開示爲“猛厲火、業印,往生、入舍、幻,光明、中有、夢。”等八道。諸師則是舍去其中的業印和入舍,歸攝爲“六法”而講說的。複次,雖然也有人講了“臍火爲道的根本,幻身爲道的核心,夢幻爲道的把握,光明爲道的精華,中有爲道的斷心,往生爲道的女使。”但是,這裏要說:猛厲火是道的骨幹,幻身是道的效力,夢境是道的掌握,光明是道的精華,中有是道的斷心,往生是道的護送。

  一、猛厲火。此中分二:(一)總說詞義與區分;(二)別說所修義。

  (一)總說詞義與區分。由于在世出世的俱生相續中生起,所以就同雙運道的骨幹或基石一樣,故而道的骨幹就是猛厲火。其詞義也由于是諸凡集中堅守便焚燒一切不淨蘊界,並滅盡一切煩惱尋思之義,所以稱做猛厲火。《金剛心要釋》中講道:“能燒故名猛厲火。”《海生喜金剛釋難》中講道:“猛厲火唯能滅盡有煩惱。”《那若巴釋難》中講道:“能做威猛業,故诠爲猛厲。”因爲是能疾速生起樂空俱生妙智之義,所以稱做“母”。

  《無畏論釋》中講道:“由于講了確知旃陀離是妙智圓滿的自性, (阿)字是大悲,此二者能引至極無擯棄之位,所以是猛厲火。”分支有名爲 (阿)猛厲火、短 (阿)和 (阿協)[23]等叁種。其中第一種 (阿)猛厲火滅盡煩惱,即是功能。第二種短阿無生,即是自性。第叁種 (阿協)如擦掉 (阿)字後留下的垂直符號“|”,即是形狀。是由此叁種來假立的。猛厲火的不同區分雖有很多,但是,喀居旺布做了內、外、密叁種的建立。其根據就是《等同虛空續》中所講的“凡欲自證妙智者,當辨旃陀離分支,第一自性旃陀離,第二威猛旃陀離,第叁和合旃陀離。”

  “其中自性旃陀離就是一切法的自性空,所以是外猛厲火。威猛旃陀離就是臍間的短 (阿)字,所以是內猛厲火。和合旃陀離就是一切深妙空性與極無變的大樂和合雙運,所以是密猛厲火,即明確開示爲叁種。以第一種斷除見戲論,以第二種實修所修義,以第叁種能結合到極無變化的大樂位。所以,一個補特伽羅所修的程序,總的就是如此。特殊的也有由首先修練內猛厲火發揮效力後再修學外猛厲火和密猛厲火的。修練前者時由于能與最勝猛厲火和合後達到指點,所以也可能引生出後兩種的體驗。

  而不從修學密猛厲火的信念中動搖,轉內外猛厲火爲道的分支,就能成爲殊勝的修持,所以是按照根次第來指導的。除了此等而外,定解外境稱故尋思的旃陀離,是指《俱生和合》等大手印的指導次第和由此所生的體驗。對此,崗布瓦大師也講了“大手印即猛厲火。”這雖然是勝義猛厲火,但作爲外境並無過失,因爲主要宣說了妙智空性,所以除了與中期後期二*輪的了義相同而外,還更加殊勝,而且由于又和密乘中以想象力使八十自性的心溶入一切空是一個意思,所以是顯密所共通,因爲此師講過“定解外境稱做尋思旃陀離。”

  稱做密義隱匿虛空旃陀離的虛空中的外虛空就是一切法的自性空。這如《勝吉祥論》中所講:“一切虛空相,虛空亦無相。”

  內虛空則如下文所講,就是中脈虛空。密虛空就是金剛母後的薄伽[24]。真實虛空就是《時輪》中所講的“遍空虛空金剛持。”這是包容內虛空中脈的無穗法基——所有叁界的光淨而離障的太空。將此以不被能所二取的分別心所退散的自證智——勝義金剛無變化的樂修爲瑜伽就是虛空旃陀離。這如《金剛鬘》中所講:“秘密名爲隱。”由于諸無緣者不能通達,所以是隱匿或秘密之義。

  對于這個一切深妙的空性和不變樂無二無別何故起名叫旃陀離呢?因爲此義與《甚深續部》中所講的“臍間咄火燃,焚燒五如米,

  亦燒佛眼等,持兔 (抗)谪注。”的定義與作用是一致的。而以“臍”這個詞來表示後,就是一切法的中央或中心,即中道之義遠離一切邊際。猛厲火就是自證智,因爲它能斷除一切妄念,並能給以大樂無分別智。點燃就是以瑜伽力來現在前,因爲它能清除執蘊界處爲實有的汙垢,明白現顯出本來任運成就爲如來輪,所以,五佛、五佛母以及菩提心聚等就不是此,是以“焚燒分別群”這個詞來開示的。

  還因爲對于由此理所講的菩提心——大樂妙月于一切有中變幻的無窮無盡的遊戲是以“滴漏”和“放射”這個詞做了開示的。其他不同的區分,《教授穗》中說成了業、瑜伽和俱生的猛厲火等叁種。《等同虛空續》中將赤裸旃陀離的區分說成了十二種。《密集甘露續》中做了密嚴旃陀離等的區分。此外,還有業與智、平常與殊勝、有相與無相、世俗與勝義、基道果、藥咒與智慧和脈風明點等的猛厲火的許多分類。

  (二)別說所修義。此中分叁:1.于何集中堅守的對境;2.如何集中堅守的方便;3.如是集中堅守的功德。

  1.于何集中堅守的對境。總之,此等道是憑依脈、風、明點的瑜伽來證得樂空俱生智而能成就雙運金剛持之位的,所以應當精通脈、風、明點的立論。這裏恐文太繁,不疑多述。由上面解釋聽聞次第已簡單地宣說過了。詳廣者當從諸續部大寶,尤其當從等同本續的注釋甚深義理的論典等中了知。這裏略述一下所修。一種甚深瑜伽于何集中堅守的對境或所依,底洛巴的《四真實性教授明燈論》中講道:“彼中何爲所依,是脈。

  此複,數有幾何?總有七萬二千,其中有叁百六十,其中有一百二十,其中有叁十二,其中有二十四,其中有叁脈,彼是主要者。彼中一百二十脈是四脈輪。若謂彼之處是何,就是臍間、心間、喉間和頂間。若謂數有幾何,臍間六十四脈、心間八脈、喉間十六脈和頂上叁十二脈。若謂形狀如何,猶如蓮座與日光會合,增長有光。顔色,爲因從日月之因所生,故如月末尼(水晶)又如熔酥的光線移動。若謂狀態如何,既是智慧配以方便,故由和合而住。”如此所講,若從此等不同的脈中用作瑜伽而修,就應當集中堅守叁脈和四脈輪,這是底洛巴的《略論》和《六法》的合編諸金剛歌中所講的。

  2.如何集中堅守的方便。此中分二:(1)總述叁瑜伽的建立; (2)別說彼之實修。

  (1)總述叁瑜伽的建立。此中分叁:①風瑜伽;②明點瑜伽;③猛厲火瑜伽。①風瑜伽。緊閉自心趨赴對境的所乘——叁界和情器世界的莊嚴造作主根本和分支風爲不傾動是一切方便與解脫道的根本所依。所以,如何將此用作瑜伽來修呢

  就是主要修習憑依四加行和五要領使上下風于臍間和合的瓶相風,因爲《律生》中講了:“上下遊行風,由意令和合,修習彼瑜伽,當得堅實位。”

  以此方法來憶持風亦有四種:其一,各個一指寬的氣息呼出變短是量憶持;其二,吸入變少是數憶持;其叁,呼出變緩是度憶持;其四,住于原處臍間等後不向外遊行,能長久是功德憶持。其中前叁種,某些畜生類亦出現,故非真實。後一種是真實的風憶持,因爲由此內心能生體驗。此中四加行,即如《後分迦白》中所講:“吸入、充滿與息滅,和如射箭此四種,若不知有四加行,功德有成過失險。”

  五要領是:氣息不出現回轉是驅趕的要領、持于原處是吸入的要領、製伏是充滿的要領、植于脈穴是息滅的要領、內外和合是射出的要領。

  ②明點瑜伽。若以根本不散明點[25]所分裂的無數不同明點用于瑜伽來修,主要是由溶樂的二明點燃滴的變化使赤白菩提心和合,憑依這種和合來緊閉轉移的尋思爲不漏而修習樂空俱生智,因爲既然由在胎內男精女血的全部變化而成此身,所以,赤白菩提心二者就是界(元素)王,諸…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