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道次第;(二)别说正行的修持。
(一)总说不同的道次第。由善巧成就王·琼布的语旨传规所产生的诸香巴噶举派系有数不胜记的显密讲修宗规,并广泛进行了讲闻修证的功业。这些若亦概括,就归总为讲解、辩证和修行等三次第。其情况如上面所讲。此等之中的后者修行的道次第,就是现存的妮谷、乐成、金刚座主、梅哲哇和罗喉罗等的五法类,以及零散的诀窍。而这些也主要是归纳为部类的名称建立,并非琼布所受学的全部法类,因为既然从最初起一种传规就不可能达到完全,何况现在。
(二)别说正行的修持。此中分二:甲、概述;乙、广论。
甲、概述。正行的道次第,修持的要点就是根“妮谷六法”、茎“大手印”、枝“三种转为道用”、花“红白空行母”和果“无死无误。”即名为“五金法”。
乙、广论。此中分二:(甲)解说根本“五金法”;(乙)顺便讲说乐成等的教授。(甲)解说根本“五金法”:1.根“妮谷六法”有七项:(1)先行; (2)猛厉火;(3)幻身;(4)梦境;(5)光明;(6)往生;(7)中有。
(1)先行。如在本传承大宝的宗规中加持称做灌顶的根本一样,由于将四种灌顶以加持的方法来授予,所以,相续成熟了的补特伽罗就完具了信仰、精进和厌离等诸共同的先行法,故能以不共的能净 (阿字的)空间来净治相续。所谓能净之义,即如《智慧空行母十五增上教授》中所讲:“自续污退净,此是空间性。”就是一种能净治自己心身的孽障和堕罪等一切污垢的殊胜瑜伽法。
又如《匾文》中所讲:“先行能净者空间,三祈祷有三所缘。”
由于三祈祷先行,所以,所缘就是能净者阿字的空间,空间就是能消除病魔者,三种相就是空间的特点。而将后者安立为所缘,就是将因假名为果。此宗规中如是的余者亦很多。此后就是正入甚深道。这在《金刚句》中讲道:“以四灌顶成熟具信勤,无常厌离过患先行故,凡能于此胜道精进者,六月或年现世能成佛。”
(2)猛厉火。此金法的根本《六法》中的首法方便道——暖乐自燃的性相,即如《金刚句》中所讲:“暖乐自性空明现,此是方便道自性。”就是一种由 (阿杭)燃滴,金刚身生发暖乐,能使空明妙智生起的瑜伽法。此亦就是以具密乘方便的自身和智慧他身的两种瑜伽之门,生起有漏上降和无漏下固的无转移的四喜,并使乐空俱生智坚实。此中是以猛厉火一一烈火威猛的加行,调制未驯服的脉和未驯服的风息后,用强制的方法生起拙火定。
由自身的加行先行后,将猛厉火与具四加行的瓶相风[1]相和合。以春点[2]缓缓炽降的瑜伽,正行是实践“吃食”,分支是修行“穿衣”、“敷垫”和“骑马”等相应的动作。结行是由求授有灌顶、障碍自散和使生法——威力上师的猛厉火等而成就。
(3)幻身。幻身一贪嗔自散的性相,《金刚句》中讲道:“虽现无自性,此是幻身相。”就是一种由将人所共知的一切法(事物)了知为幻化后,能使贪嗔自散的瑜伽法。
其教授就是“上根依师为助伴,中根他语无间引,下根一眠起三昧。”其中第一句,就是转敬信上师为道用,转所见无实为道用二法。第二句,就是转自身现空天身为道用,转所见幻化为道用二法。第三句,就是远离四醒,以修习能现六趣为幻化的具八要领的三摩地,并由于转病魔为幻化,以为道用,所以,能现者功能六聚和无贪自现等就成自然出现。
(4)梦境。梦境——错中错自净的性相,《金刚句》中讲道:
“错错无实现为乐,此是梦境之性相。”就是一种一切错中错现为无实,一切梦境的错乱皆变成自散的殊胜瑜伽法。其教授,首先是凭依四灌顶的要领和九种无误的要领来认识自己忆持的明点于梦中的所有出现;以敬信和积资等来灭除迷无边、醒无边、空无边的诸障碍;达到随心所欲后,修练以身修心、以心修身、以无我母和欲求而修等的梦境本领,并与光明和合;将四大、粗细心和诸世出世法增长变化为相遇和任随调伏;
由于将四大、粗细心和种种佛像等变为现空离贪,故而证成为具足乐而无耽著、了而无分别、现而无自性等三性的天身自现;由于以结合上中下三根的无缘明知、凡想明见、意身飞翔和所缘境相能显的三种教授来抉择所现境,所以能熟练梦境的解脱。
(5)光明。光明——愚痴自净的性相,《金刚句》中讲道:“明空虚空无边中,此是光明之性相。”就是一种明空无别、远离一切执著,犹如虚空无边际无中央。修行此时,加行是以根无常厌离、枝威仪圣物、叶方便道自光、使开化的祈祷等四法为纲。正行是学习以三种忆持的方便来忆持薄厚光明、转昼夜三身自现以为道用和将根本位与后得位的明空和合为昼夜乐空无边,从而光明的第一证悟明空无别、第二证悟乐空无别、第三证悟深细离为[3]、第四证悟无别究竟——光明等便依次显现,最后具足二净[4]的光明便现前。
结行是由于守护总的与分支三昧耶,修习灭除障碍、过患自净、发挥效用和断除犹豫,以辨认殊胜的心中感受和昼夜有别的修证来守地界,所以,乐明无分别无区分的四种光明就由十六种显现的形式而达到究竟。此中光明显现的十六种形式,就是证悟的二光明。这两种光明各有昼夜光明两种共四种。此四种光明分有相和无相两种,故有八种。四种有相者有与外境相属的四种和不与外境相属的四种共八种。四种无相的又分薄厚光明各两种共八种,总计是十六种。这些就名为和合幻身或根本四法。
(6)往生。往生——不修成佛的性相,《金刚句》中讲道:
“临终由念现成佛,此是往生之性相。”就是一种临终时唯由正念就能往趋上品空行的瑜伽法。其教授就是法身真如的往生,双运本尊的往生,由威力上师之力和无误空行之道而上流。其正文就是《金刚句》中所讲的四句和《补充往生·智慧天窗》等中所载的内容。
(7)中有。中有——如来报身的性相,《金刚句》中讲道:
“现空离贪大乐身,此是报身之性相。”就是一种能现前现空无别,远离耽著的大乐身的瑜伽法。修习此的方法,就是光明法身自现、如来报身自现和化身无遮自现。后二法,随顺依其所宣而需要增加的无误总要等的上、中、下根的次第,最初中有等的三次第就成为上、中、下三种解脱法。此等的体性、释义和区分等与《妮谷六法》品中已讲过的无差别,故不重述。
2.茎“大手印”。在一切显密的所诠、一切诀窍的精华和无需多久就能证得殊胜悉地的一切方便中最殊胜的“大手印”不作意心要的教授有许多引导有缘补特伽罗的方法,这里就其中金刚持亲自传授给智慧空行母的《五金法》的项目由善巧成就者琼布写成经文纸卷,装进一种如心形状的尼泊尔的胸盒内,悬挂颈上,十分珍重而名为“喀乌玛”(佛盒)的做一讲说。其先行就是以甚深方便——对上师的敬信和住定的方便——三种三门自然状态来修习无过的寂止,并以寻觅自心来引生胜观。
正行就是以盖有金刚印记的密语来迎神降福,从而将智慧开示为贼法,并以四种过失自散之门来判断心性。四种过失就是自心虽与法身不及不离,但太近后则不认识;法身虽于自己显现,但太深奥则不通达;法身虽可忆念,但太容易后便不相信;三身虽于自己显现,但太妙后心则容纳不了。
这四种过失应当脱离。结行就是将平常智这个本来明空双运决定为空法身、明化身和双运报身等三身自现等引生出定解后,就在这个自然状态中保持,而且凭依敬信无量、悲心无量、殊胜方便、平常智、光明天身、双运智与风息和合等来发挥效用。以不被体验的精华所系缚和对现空不失为片面发起精进并灭除不共的障碍来抉择自现的三量,证得四身解脱,就名为《大手印盒》或三种自然状态。即从五金法的妙如意树而成的茎法。
3.枝“三种转为道用”。就是凭依现分来转上师、本尊和幻化等三者为道用的修习方法。即将一切所现皆观为具德上师的三密变化,将一切所现的色和发声皆了知为本尊之身现空虹身和无坏的天生咒语声,将所现了知为心,将心了知为梦幻,以学习昼夜瑜伽。修习的方便就是对三决定和双运所起的敬信、具有无分离之六要领的净相、六聚的感觉无实明空远离执著的三摩地发起精进。
由此看来,就是依师起敬信、从此得恩德、由此积资粮、由此三身自现;就是依本尊起净相、由此积资粮、由此天身大手印自现;就是现分自心幻化,由此生梦境,由此光明起为自现,而且以此三法仅于年或数月中就证得明空大乐三身自现,这便称做无误的三种转为道用,即由于是分支的修习,所以名为枝法。
4.花“二空行母”。金法第四法——花“一对红白空行母”的修习,就是以殊胜祈祷——金刚悲痛语来策动世尊金刚母后无漏大乐的悲能流,并以在等同所依分支的身内四脉轮处全然点燃各个贪欲和解脱道所起的乐空明灯的三摩地,使此所依身行于上品双运虚空和诸下根者凭依同时遮止五生的强制的密道而能无难往趋空行金刚城。
5.果“无死无误”。杰瓦年敦法主所领受的语旨“身无误”和琼布大师所传出的“心无死”二者相结合的教授就是《智慧海续》中所讲的“身与此心无区别,所依能依生还故,知为一切之法要。”之义理。
此中由于首先以成就不死的三十二幻轮来彻底修练脉、风和明点三者为先行,故能将身投入解脱道,即如阿阇黎毗瓦巴所讲:
“以上品福份,决定得人身,由师语加持,趋赴解脱道。”正行就是如至尊摩觉巴所讲:“体验显密诀窍故,不修成佛无死要,如是于此异熟身,生起自净智慧身,了异熟身为天身,将此修为无所执,此与自心无区别。以心本无自性故,此心岂能有死殁,所谓死是分别心,寻思有寂不成法。”
由于自心无任何自性,本来就无生,所以,无死就成为上品自解脱。由于异熟身是色法聚,所以,不是生死名言的施设处,故而空。在胜义中由…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