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传规的讲解传统,至今讲解传统仍未中断。年68岁上,在收割季节时,他从隐居处大声呼唤道:“谁欲随我而行,快来吧!”当大家看到未有何人时,此肉身已逝往虚空,抵达空行刹土。
他有弟子让•鲁贡巴、萨•瓦巴坚、俄•门巴坚和松巴•颇迦坚等,特别由种姓与正法兼具的弟子俄•协当多吉(愤怒金刚)传下的许多先后传承者所著的本续释亦有许多等,称做由尊者玛尔巴噶举传出的俄巴噶举。
东大柱粗敦•旺季多吉,出生于脱塔地方,氏族姓粗。父亲是一位法术极高的咒师。他从各西杰巴等精勤求学,福泽洪广。他与刻印《大般若经》的缮写者聊天中间道:“当今谁最善巧《密集》?”他们答道:“玛尔巴•洛扎巴最善巧。”
他闻得玛尔巴的大名后,便来到卓沃隆,调伏了上师的怨敌玛巴门纳,后来迎请上师玛尔巴到了脱地。玛尔巴上师为他圆满传授了《密集》本续及其要门。
他的上首弟子,有康巴•若娘多吉(一味金刚)、坤•堪巴吉迪(坛地清洁僧)和钦敦•索朗坚赞(福幢)等三位。其中康巴•若娘多吉原是去了印度,想向梅哲哇求教《密集》,却因已卒未能得见,其他长老亦未寻得,才返回藏地,从粗敦圆满求得的。坤•堪巴吉迪是芒热•森格坚赞(狮幢)等的弟子,他虽善巧《密集》,却未得要门,所以才依止粗敦而修习,如幻之定,方达究竟。
此后,依次由他传授给了降卡瓦•索南仁钦(福宝)、由索南仁钦传授给了吐拉瓦•楚臣郊(戒救)、由楚臣郊传授给了唐贝巴•帕巴郊(圣救)、由帕巴郊传授给了赛顶巴•勋努维(童光),由勋努维传授给了贡钦•却古维赛(法身光)、由却古维赛传授给了贡钦•帕巴维(圣光),由帕巴维传授给遍智•布敦大师后,吩咐道:“吾之法,当讲说到死。”布敦大师也说:“为因圣者教言已满足,故须终生讲说。”贝旦喇嘛当巴(具德尊师)和夏巴•益希嘉措(智海)二师从布敦大师闻受此《五次第》引导规后,至今在萨迦派中未曾中断。
宗喀巴大师;亦从遍智布敦大师的弟子仁达瓦[40]闻受此《五次第》引导规后,造此《修行心要》。宗喀巴大师以遍智布敦大师所造的《五次第教授》以及依此的色顶巴诸教授为参考依据,对显密经论,特别对《密集本续》及其《注释续》、来自印度的诸大释论和藏地的传规等彻底观察研究后;造了《五次第导释》以及广说其义的《五次第明灯论》,复兴了诸已衰败了的《密集》传规。
他将一樽盛满甘露的颅器举到诸弟子中间,问道:“有谁能钦此,领受我的续部语旨?”当时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受取,只有纳唐巴•喜绕迥乃(慧源)一人受取。由他先在后藏,后在前藏将堆居(上密院)分成上下密院。此等都是成为法主玛尔巴传规的大继承者。
西大柱藏绒的麦敦钦布,生于娘堆达察,名索南坚赞(福幢)。他将地产作了抵押,向尊者玛尔巴献了三次丰厚的进贡,以承事使师欢喜。尊者玛尔巴为他传授了《玛哈摩耶》和大量的要门。他为《欢喜金刚二品经》作了注释。为《欢喜》、《胜乐》和《密集》以及《玛哈摩耶》等建立了讲经院。其弟子出现了香•索朗南喀(福虚空)等诸多成就者,皆是麦敦传规的讲解传承系统,称做麦敦噶举。
由于他们弘传了《密集》等的灌顶和本续的讲解,所以徒众极多。在雪域藏地,《密集》和《欢喜金刚》等讲解风规大多是玛尔巴的讲解传统,即主要是麦、俄、粗三人的讲解风规,而且《密集》和《欢喜金刚二品经》等的讲解风规至今仍然不衰。
由粗敦•旺季多吉传出的《密集》的灌顶和本续讲解的语旨传规,皆为当时大多数智者所依止,尤其是遍智布敦大师和至尊宗喀巴大师等亦接受了这个讲解传统,因此在噶举、格鲁、觉囊和夏鲁等诸教法中讲修的传统也依然无衰,所以是将《胜乐》、《欢喜》、《密集》等金刚乘为重点的遍智佛之教法大宝于未来际亦无衰的事业白光弘传于一切方位而开创了一代教风。
注释:
[1] 洛扎巴:洛扎是县名,在山南地区。洛扎东邻措美县,北邻浪卡于具,西北近普莫雍措,东南界不丹东部。洛扎巴,意为洛扎地方人,是指玛尔巴译师。
[2] 赫鲁迦:亦译呬噜迦,即胜乐金刚。
[3] 迦妥巴:迦妥即迦妥寺,即今四川省甘攻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一宁玛派寺庙名。为十二世纪宁玛派高僧噶当巴•德协西巴所建。迦妥巴,意为迦妥寺座主。
[4] 卓米译师:全名卓米•释迦循努(释迦童子)(994—1078)后宏期最大译师。拉堆王派他去印度学法,回藏后编译密教,称为新译密咒派。其教法大多为昆代家族所继承,后来发展为萨迦一派。
[5] 洛迦大德:即萨迦派的一位大德,名洛迦觉色。
[6] 桀普:在后藏萨迦县境内。
[7] 芒隅:今西藏自治区的阿里普兰至后藏昂仁、吉隆县一带与尼泊尔接近的地区古名。
[8] 觉沃杰:阿底峡的敬称。
[9] 根义:即诸根的外境,佛书译为根义,根所缘境,就是色、声、香、味、触等。
[10] 益希守布:约在公元七、八世纪时古印度一位佛学家,著有《中观二谛论》,他持中观见。
[11] 纳错译师:全名纳错译师•楚臣杰瓦(1011—
),曾奉古格王降秋沃之命,与勒巴协绕一道前往印度,迎请阿底峡来藏。
[12] 邬仗那:又译作乌仗耶那、欧提耶奈、邬坚和邬金等,意为飞行。古印度因陀罗菩提王国名,今之阿富汗。
[13] 桂大译师:即桂枯巴拉择。归译桂枯巴天救。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翻译家。为阿底峡的弟子公元十一世纪人,曾去印度修学经法,成为如卓来一般的大译师。译有《密集续》算。
[14] 三喻伽:即身、语、意三种瑜伽法。
[15] 梅哲哇:印度著名佛学家。玛尔巴赴印求法期间所依止的主要上师之一。
[16] 尼枸卢树:盛产于南亚地区的一种香料果树,意译多足。此树种籽仅相当于芥子的四分之一,每年生长一闻距(约250市尺),长势甚旺。
[17] 夏瓦日巴:原意为猎人。这里是一人名。古印度一位坐山修行得成就者,号称坐山自在。
[18] 夏尼达巴:即希丁嘎日巴,译为寂藏。古印度一佛学家。赤松德赞时迎请入藏,传授密法,并参与桑耶寺开光安位仪式。
[19] 应成自续派:应成派和自续派。前者主张宇宙万物只能是由分别假名安立的缘起而有而存在,除分别假名安立外别无所有,否则成为自性有了。常用应成如何的论式以破对方,故名应成派或名随应破派。后一派承认缘起性空之理与应成派所说略有不同。此派认为一切法是假名安立而有,说若不待分别安立而自体有者,则为自性有、实有,但又认为立名必有所据,必有实义可得,否则成为言之无物,名不符实了,并且亦失去联系前后世业果的依据,成为断见。故自续派是心境互有论。自续之所以得名,则含有自性相续之义。
[20] 假相唯识派:印度大乘佛教唯识宗两派中之一派。其中又分为有垢假相派和无垢假相派。此派主张于根识中粗现之境不许为实有。
[21] 妙业母:总持母、业印。修法者双修时的女方。
[22] 白玛噶布:全名主巴•贡钦•白玛噶布。
[23] 孤沙利:善士。虔诚修行者。
[24] 巴沃•祖拉程瓦:(1504—1566)。系藏传佛教迦玛噶举黑帽系第八代传世活佛米觉多吉的弟子。他主持洛扎拉隆寺,有《入行论大疏》、《历算论》、《智者喜宴》等著作传世。
[25] 卢、直、那三派传规:是指萨迦派密法胜乐金刚修法的三种风规。卢为卢伊巴派,那又译为黑行派,真又译为铃派。
[26] 澎域:即今澎波,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面今属林周县。
[27] 本达巴:人名、玛尔巴在尼泊尔所依止的一位上师。是那若巴的弟子。
[28] 旁顶巴:人名。玛尔巴在尼泊尔所依止的又一位上师。是那若巴的弟子。
[29] 玛桂:是玛尔巴和桂译师二位。
[30] 大觉寺:摩诃菩提官。释迦牟尼圆寂后,阿罗汉优婆俱多住持佛教时,中印度摩竭陀地方有释迦牟尼及门弟子婆罗门女之子瑟迦,在印度金刚座地方建寺,名摩诃菩提。
[31] 娘堆达察:娘堆是指后藏年楚河流域江孜以上地区。达察在今江孜县境内。
[32] 咱米译师:是首次传《时轮金刚法》的人。主巴•邬坚巴曾问他学法。公元十三世纪时人。
[33] 那若的六庄严:是指那若巴的六种服饰:骨冠、骨项链、骨耳坠、骨钏镯、骨腋络和骨腰带。
[34] 章嘉•茹贝多吉:系章嘉呼图克图第三世,生于1717年,八岁时由雍正帝迎至北京。1735年曾护送七世DL格桑嘉措回藏,其著作有《教派建立能仁圣教妙高庄严》、《正字学智者生处》、《DL喇嘛格桑嘉措传》等多种。乾隆时封为“灌顶普善广慧大国师”。
[35] 林钦日巴:林是家族名。钦是大德大师之意。日巴是布衣者。噶举派中能穿布衣坐雪山修苦行人的称号。本名白玛多吉。他在曲水下游郎木地方建主寺,形成了主巴噶举派。
[36] 土官•却季尼玛:全称土官•洛桑却季尼玛(1737—1802)。青海省佑宁寺格鲁派一著名活佛。1801年…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