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系 大手印教授付法传
一 大阿奢黎婆罗门罗睺罗
大阿奢黎婆罗门罗睺罗者,生于欧胝毘舍国婆罗门种姓家,幼而精娴吠陀及诸支分,十八明处八观察等一切外典,常为五百婆罗门童子诵秘密名号。时金刚瑜伽母化为卖酒女形,来告阿奢黎言:“胜义智慧甘露,希畅饮之。”遂无分别而饮其酒,内心即得胜三摩地。
然流言起,谓其失坏婆罗门种姓,诸婆罗门竞欲贬斥,阿阇黎已得瑜伽威力堪能故,乃令婆罗门为吐酒之加行,又以大石投于湖中,而告众言:“若我饮酒,此石当沉;若汝等饮酒,而我未饮,此石当浮。”言已,石浮水上。此为以神力制服诸婆罗门也。其后来中天竺于佛教中出家,渐成比丘三藏法师 。
此阿奢黎之亲教师(和尚),为上座黑。黑之亲教师为尊者马鸣。马鸣之师祖为优波崛多。此之师承,虽为上师所传,然难于稽考。西藏相传有谓彼即佛子罗睺罗亲传弟子者,此说无据,摒弃为善。而后为那烂陀亲教师,广做佛教事业,诸大乘经广宣流布。
其后欲修明禁行,心住无相三摩地,而不倾动,游行诸国,终于南方摩哩诃吒处,见一能令全身解脱之大地瑜伽母,作制箭女相,彼以揉箭以直等事,表实相义,直指本源,现证法性。师即携此制箭女为手印,游行诸国,作卖箭业,智慧辗转增长,遂得葭啰诃(锻箭师)之名。然诸世人以师曾为一切僧伽之上座,故颇不谓然。
有国王等及诸臣民前来瞻视,竞相讥嗤,时阿阇黎揉箭不已,而做颂言:“呜呼我昔为梵志,曾于卖酒女同行,种与非种我不见。比丘剃发持禁戒,而携妻室共游行,贪与离欲无有别。”由唱此无尽藏金刚歌故,国王臣民五千人等,皆得现见实相之义,其身亦成持明之体,以神通力升虚空中,渐隐不见。
其余依大手印探心元者多百千人,于一切方,声名洋溢。师为众生广做饶益,其后即身往生他方佛土云。以上所述,西藏诸派共传如是。然佛颅顶续一抄本中,曾谓师未尝出家,故名婆罗门罗睺罗,与上座罗睺罗非一人,弥若译师亦作是说,实不应理也。
注一 按罗睺罗大师以前之传承,与中国旧传有相合者,据萨婆多部记目录,长安城内齐公寺萨婆多部佛大跋陀罗师宗相承略传目录,付法藏传,毗奈耶杂事,及三论玄义诸书所记,参以多罗那他大师印度佛教史所述,佛涅磐后传法次第,略可整理如下:佛传大迦叶,大迦叶传阿难,阿难传末田地,末田地传商那和修(一作舍那婆斯),商那和修传优波崛多,优波崛多传提多迦(毗奈耶杂事译名多愧),提多迦传吉叶瑟那,即大手印传承中之上座黑。印度佛教史中以上座黑与阿育王同时,则其弟子罗睺罗当生存于公元前一二世纪左右。考罗什译龙树传,称龙树之卒始过百年,罗什于公元401年开始译经,则龙树之卒,当在公元第三世纪末叶,罗什亦传龙树住世约二百余年,或三百年,与多氏所传龙树世寿二六五岁相近,当为实录。据此则龙树生存期约在公元初三世纪时代,可与罗睺罗相衔接,龙树大智度论中,曾引罗睺罗所作赞般若偈,足征罗睺罗为龙树之先德,近世学人,颇有以为传密之龙树,与中观宗之龙树大师非一人者,实未深考此等史实所致也。
注二 四吠陀为黎俱吠陀、衣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八观察为外道八论。
注三 十八明处为印度古代世间学艺总名,计有音乐、房中、生艺(指农商)、数、声明、医方、礼法、工巧、射术、因明、瑜伽、闻(指吠陀)、念(指法典)、观星、算、幻术、古代传说、古史。
注四 大乘契经之广演流布,始于此阿奢黎之世,师曾从邬祗累舍国王毗苏劫波听受金刚乘法。十万颂大般若经,及四续部密法,均于此时出世。
注五:师祖马鸣,当为与迦旃延同时之马鸣菩萨,非公元一世纪出世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之马鸣也。
二 阿奢黎龙树
萨啰诃之弟子即龙树阿阇黎,师生于南方吠陀婆国婆罗门种姓家,诞生之时,诸相师言:“若宴百比丘百婆罗门百俗人者,分别可得七年七月七日寿命,否则别无他术,可令延生”。父母依行,迨预期时限将近,乃遣其携仆一人,漫游他国,后至那烂陀寺,遇亲教师罗睺罗,令诵无量寿明咒,遂得延寿。
即于彼出家,于大小乘一切三藏及诸明处,无不通达。其后修大孔雀佛母大黑天等,成就丸药、安膳那药(隐形眼药)、宝剑、捷足、摄取精华、开伏藏等多种悉地,及得摧伏、复苏等一切威力。夜叉龙等一切非人来供驱使,尤以成就摄取精华悉地故,成金刚身,得大如意神足通力。
师得成就大黑天明咒已,欲往陀那迦吒迦洲中,迎请大黑天续部经夹,遂至彼洲,依障眼法而修幻变,以幻变力诸空行母头晕目眩,遂得请出大黑天母及大黑天八种本续,自二臂续以至十八臂续,及俱噜俱梨(咕噜咕哩),观想法等。又得智慧空行母口传教授及不同修法百六十种,其后又修宝剑、水银等八共悉地,品类非一,皆得成就。
初观亲教师罗睺罗跋陀啰专修至尊圣度母法时,龙树来至亲教师处,为五百僧众任授事职,时十二年中,饥馑荐臻,摩揭陀国几近荒芜,师观此为有情业报,乃制化金药,点化黄金,至远方国中无饥馑处,易谷养僧,令无匮乏。后阿奢黎罗睺罗修法成就,出见国土皆已荒芜,而问因缘,师白:“恐妨吾师修法,未敢禀请。饥馑荐臻已十二年矣。”
阿奢黎怒云:“斯何言欤?汝岂不知我有普降食雨之力?汝于有情,悲心太薄,违菩萨行,当修百八寺院,千佛殿,万宰窣堵波,以净汝罪。”师念此事,以一比丘难以蒇事,当从染婆罗(财神)求财宝,从诸龙求事业助伴。然当先令诸龙生起信心,遂修俱噜俱梨明咒,钩召德义迦龙王女及其眷属,时于说法大会中,龙女二人及其眷属现身为少女形,一由旬内潮漫胜土,旃檀香气,所经之处,彼等去后,余香氤氲不绝。
师问彼等何事前来,答曰:“我等乃德义迦龙女,为护人形,故以胜土旃檀涂身.”师言:“尔可施此旃檀木建立一度母像,更愿为我建立寺院事业助伴.”答言当转白我父。翌晨二女来言龙王来书言,阿阇黎若亲来龙国一行,即可奉命,否则不从。尔时师为迎请般若十万颂等广益诸龙国及人世故,遂暂赴龙境。
时有世尊释迦牟尼教法中阿罗汉多人,在龙宫中受诸供养,见师问言:“我等为阿罗汉,汝乃三毒具足之凡夫,何故于此不为龙毒所伤?”师言:“我已修成大孔雀佛母法矣。”有说师曾问彼等言,如来教法,本说诸法自性,了不可得,然今地上诸比丘众,竞反此说,汝等知见以为如何?诸罗汉答言,诸法自性,诚如汝说,然于后世有诸声闻,起有所得见,佛在世时,亦曾悬记。
而后为诸龙王等宣说正法,长时住彼,请出般若广本及陀罗尼观想法多种。有谓般若十万颂本,结尾少分,龙王未与。有谓正法三度遭毁之时,致令不全,后说较确。其后重返地上,广造正理聚(六论)等多种论典。有比丘商羯罗等于大乘法,瞋心起诤,师皆摧破。又有声闻孙驮波所造谤议论典多种,师尽葸集,埋藏地下。又于南方阇吒三伽罗处,与外道五百辩论会诤论,师悉摧伏,引入正教。尔时所建塔寺亦悉成就。
此阿奢黎所建之塔,一切方所,无不遍有,如是大乘教法,如日中天。后师往变铃岩及丁俱吒等山为金。至尊度母告言,未来当起争矣。师意遂止。然山中仍有金矿甚夥,每多多出现,山石亦多转成金色。后师于途中见有童子多人嬉戏,乃授记一人,后当为王。即往北俱泸州及余洲非人住处,凡十二年,迨返南瞻部洲时,前所授记之童子,已即王位,名为乐行,于阿奢黎恭敬供养,王亦依阿奢黎教授,修成摄取精华及役使夜叉悉地,建立安住僧伽之寺院五百处。
阿奢黎后住吉祥山约二百年,以诸夜叉女为眷属,修真言行,其身成就三十二相好。其后舍头因缘成熟,师之住世已六百七十一年,其乃以半年为一年计,实则未满二百六十五年,时王之幼子,名为苏舍讫底,译言妙力,或名具力,欲得王位。其母告言,汝父王得阿奢黎加持之力,身寿齐等。阿奢黎已证金刚身,长生不死,父王先生诸子均未得王位而殁,渠等子孙亦先逝世。
王子闻言,极为不乐。其母又言,虽然有方,阿奢黎乃菩萨,若从乞头,必肯惠施。阿奢黎若死,汝父必同时薨逝,汝可得王位矣。王子乃诣吉祥山乞头,刀斫不断。师见此乃往生曾以青草断虫头之业,乃以俱沙草断颈,而授其头,并发誓言,我今往生极乐国,后当仍入此身中。
尔时大地动摇,饥馑十二年。王子以阿奢黎已修成摄取精华悉地,惧师而后身首复合,乃携师首至多由旬外,然师首为药叉女所夺,安置于一磐石口中,磐石开口之处,自然而有圣观自在石像五尊,身首二处,各有施主夜叉女建立佛殿,两处相距昔约四由旬(约一百二十华里),今已不及一俱卢舍(约六公里),其处我师曾往朝礼,见其殿堂石壁,密合宛若岩窟,神变异常,威灵显赫,其殿无门,自窗内窥,见师身首皆在座上,犹如石像断躯云。
注一 毗婆陀古国名,今之贝拉尔,地在讫利尸拏河及耐林陀河之间,以其地域广大,故又名为摩诃刺侘国(大邦),恭建那补罗亦名毗陀婆,乃其古都,即今之具德尔也。婆啰陀河中境而流,分国为二,北部都城为阿摩啰婆底,南部都城为波啰底瑟侘那,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此国事甚祥。
注二 陀那羯磔迦古国名,在东南印。清辩菩萨于此国修金刚手法成就,现身入阿修罗宫,待弥勒菩萨成佛。见大唐西域记卷十。
注三 『续』显教三藏中凡佛所说者,名为经或契经,梵语为修多罗,密部中则凡诸圣所说,胥名为亶特罗,亶特罗有相续义,藏译即取此义。今即译为“续”字,以明密部本典,显密教典之有经续之别,犹中国坟典之分别经纬…
《七系付法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