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系 大手印教授付法傳
一 大阿奢黎婆羅門羅睺羅
大阿奢黎婆羅門羅睺羅者,生于歐胝毘舍國婆羅門種姓家,幼而精娴吠陀及諸支分,十八明處八觀察等一切外典,常爲五百婆羅門童子誦秘密名號。時金剛瑜伽母化爲賣酒女形,來告阿奢黎言:“勝義智慧甘露,希暢飲之。”遂無分別而飲其酒,內心即得勝叁摩地。
然流言起,謂其失壞婆羅門種姓,諸婆羅門競欲貶斥,阿阇黎已得瑜伽威力堪能故,乃令婆羅門爲吐酒之加行,又以大石投于湖中,而告衆言:“若我飲酒,此石當沈;若汝等飲酒,而我未飲,此石當浮。”言已,石浮水上。此爲以神力製服諸婆羅門也。其後來中天竺于佛教中出家,漸成比丘叁藏法師 。
此阿奢黎之親教師(和尚),爲上座黑。黑之親教師爲尊者馬鳴。馬鳴之師祖爲優波崛多。此之師承,雖爲上師所傳,然難于稽考。西藏相傳有謂彼即佛子羅睺羅親傳弟子者,此說無據,摒棄爲善。而後爲那爛陀親教師,廣做佛教事業,諸大乘經廣宣流布。
其後欲修明禁行,心住無相叁摩地,而不傾動,遊行諸國,終于南方摩哩诃吒處,見一能令全身解脫之大地瑜伽母,作製箭女相,彼以揉箭以直等事,表實相義,直指本源,現證法性。師即攜此製箭女爲手印,遊行諸國,作賣箭業,智慧輾轉增長,遂得葭啰诃(鍛箭師)之名。然諸世人以師曾爲一切僧伽之上座,故頗不謂然。
有國王等及諸臣民前來瞻視,競相譏嗤,時阿阇黎揉箭不已,而做頌言:“嗚呼我昔爲梵志,曾于賣酒女同行,種與非種我不見。比丘剃發持禁戒,而攜妻室共遊行,貪與離欲無有別。”由唱此無盡藏金剛歌故,國王臣民五千人等,皆得現見實相之義,其身亦成持明之體,以神通力升虛空中,漸隱不見。
其余依大手印探心元者多百千人,于一切方,聲名洋溢。師爲衆生廣做饒益,其後即身往生他方佛土雲。以上所述,西藏諸派共傳如是。然佛顱頂續一抄本中,曾謂師未嘗出家,故名婆羅門羅睺羅,與上座羅睺羅非一人,彌若譯師亦作是說,實不應理也。
注一 按羅睺羅大師以前之傳承,與中國舊傳有相合者,據薩婆多部記目錄,長安城內齊公寺薩婆多部佛大跋陀羅師宗相承略傳目錄,付法藏傳,毗奈耶雜事,及叁論玄義諸書所記,參以多羅那他大師印度佛教史所述,佛涅磐後傳法次第,略可整理如下:佛傳大迦葉,大迦葉傳阿難,阿難傳末田地,末田地傳商那和修(一作舍那婆斯),商那和修傳優波崛多,優波崛多傳提多迦(毗奈耶雜事譯名多愧),提多迦傳吉葉瑟那,即大手印傳承中之上座黑。印度佛教史中以上座黑與阿育王同時,則其弟子羅睺羅當生存于公元前一二世紀左右。考羅什譯龍樹傳,稱龍樹之卒始過百年,羅什于公元401年開始譯經,則龍樹之卒,當在公元第叁世紀末葉,羅什亦傳龍樹住世約二百余年,或叁百年,與多氏所傳龍樹世壽二六五歲相近,當爲實錄。據此則龍樹生存期約在公元初叁世紀時代,可與羅睺羅相銜接,龍樹大智度論中,曾引羅睺羅所作贊般若偈,足征羅睺羅爲龍樹之先德,近世學人,頗有以爲傳密之龍樹,與中觀宗之龍樹大師非一人者,實未深考此等史實所致也。
注二 四吠陀爲黎俱吠陀、衣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達婆吠陀。八觀察爲外道八論。
注叁 十八明處爲印度古代世間學藝總名,計有音樂、房中、生藝(指農商)、數、聲明、醫方、禮法、工巧、射術、因明、瑜伽、聞(指吠陀)、念(指法典)、觀星、算、幻術、古代傳說、古史。
注四 大乘契經之廣演流布,始于此阿奢黎之世,師曾從邬祗累舍國王毗蘇劫波聽受金剛乘法。十萬頌大般若經,及四續部密法,均于此時出世。
注五:師祖馬鳴,當爲與迦旃延同時之馬鳴菩薩,非公元一世紀出世與迦膩色迦王同時之馬鳴也。
二 阿奢黎龍樹
薩啰诃之弟子即龍樹阿阇黎,師生于南方吠陀婆國婆羅門種姓家,誕生之時,諸相師言:“若宴百比丘百婆羅門百俗人者,分別可得七年七月七日壽命,否則別無他術,可令延生”。父母依行,迨預期時限將近,乃遣其攜仆一人,漫遊他國,後至那爛陀寺,遇親教師羅睺羅,令誦無量壽明咒,遂得延壽。
即于彼出家,于大小乘一切叁藏及諸明處,無不通達。其後修大孔雀佛母大黑天等,成就丸藥、安膳那藥(隱形眼藥)、寶劍、捷足、攝取精華、開伏藏等多種悉地,及得摧伏、複蘇等一切威力。夜叉龍等一切非人來供驅使,尤以成就攝取精華悉地故,成金剛身,得大如意神足通力。
師得成就大黑天明咒已,欲往陀那迦吒迦洲中,迎請大黑天續部經夾,遂至彼洲,依障眼法而修幻變,以幻變力諸空行母頭暈目眩,遂得請出大黑天母及大黑天八種本續,自二臂續以至十八臂續,及俱噜俱梨(咕噜咕哩),觀想法等。又得智慧空行母口傳教授及不同修法百六十種,其後又修寶劍、水銀等八共悉地,品類非一,皆得成就。
初觀親教師羅睺羅跋陀啰專修至尊聖度母法時,龍樹來至親教師處,爲五百僧衆任授事職,時十二年中,饑馑薦臻,摩揭陀國幾近荒蕪,師觀此爲有情業報,乃製化金藥,點化黃金,至遠方國中無饑馑處,易谷養僧,令無匮乏。後阿奢黎羅睺羅修法成就,出見國土皆已荒蕪,而問因緣,師白:“恐妨吾師修法,未敢禀請。饑馑薦臻已十二年矣。”
阿奢黎怒雲:“斯何言欤?汝豈不知我有普降食雨之力?汝于有情,悲心太薄,違菩薩行,當修百八寺院,千佛殿,萬宰窣堵波,以淨汝罪。”師念此事,以一比丘難以蒇事,當從染婆羅(財神)求財寶,從諸龍求事業助伴。然當先令諸龍生起信心,遂修俱噜俱梨明咒,鈎召德義迦龍王女及其眷屬,時于說法大會中,龍女二人及其眷屬現身爲少女形,一由旬內潮漫勝土,旃檀香氣,所經之處,彼等去後,余香氤氲不絕。
師問彼等何事前來,答曰:“我等乃德義迦龍女,爲護人形,故以勝土旃檀塗身.”師言:“爾可施此旃檀木建立一度母像,更願爲我建立寺院事業助伴.”答言當轉白我父。翌晨二女來言龍王來書言,阿阇黎若親來龍國一行,即可奉命,否則不從。爾時師爲迎請般若十萬頌等廣益諸龍國及人世故,遂暫赴龍境。
時有世尊釋迦牟尼教法中阿羅漢多人,在龍宮中受諸供養,見師問言:“我等爲阿羅漢,汝乃叁毒具足之凡夫,何故于此不爲龍毒所傷?”師言:“我已修成大孔雀佛母法矣。”有說師曾問彼等言,如來教法,本說諸法自性,了不可得,然今地上諸比丘衆,競反此說,汝等知見以爲如何?諸羅漢答言,諸法自性,誠如汝說,然于後世有諸聲聞,起有所得見,佛在世時,亦曾懸記。
而後爲諸龍王等宣說正法,長時住彼,請出般若廣本及陀羅尼觀想法多種。有謂般若十萬頌本,結尾少分,龍王未與。有謂正法叁度遭毀之時,致令不全,後說較確。其後重返地上,廣造正理聚(六論)等多種論典。有比丘商羯羅等于大乘法,瞋心起诤,師皆摧破。又有聲聞孫馱波所造謗議論典多種,師盡葸集,埋藏地下。又于南方阇吒叁伽羅處,與外道五百辯論會诤論,師悉摧伏,引入正教。爾時所建塔寺亦悉成就。
此阿奢黎所建之塔,一切方所,無不遍有,如是大乘教法,如日中天。後師往變鈴岩及丁俱吒等山爲金。至尊度母告言,未來當起爭矣。師意遂止。然山中仍有金礦甚夥,每多多出現,山石亦多轉成金色。後師于途中見有童子多人嬉戲,乃授記一人,後當爲王。即往北俱泸州及余洲非人住處,凡十二年,迨返南瞻部洲時,前所授記之童子,已即王位,名爲樂行,于阿奢黎恭敬供養,王亦依阿奢黎教授,修成攝取精華及役使夜叉悉地,建立安住僧伽之寺院五百處。
阿奢黎後住吉祥山約二百年,以諸夜叉女爲眷屬,修真言行,其身成就叁十二相好。其後舍頭因緣成熟,師之住世已六百七十一年,其乃以半年爲一年計,實則未滿二百六十五年,時王之幼子,名爲蘇舍訖底,譯言妙力,或名具力,欲得王位。其母告言,汝父王得阿奢黎加持之力,身壽齊等。阿奢黎已證金剛身,長生不死,父王先生諸子均未得王位而殁,渠等子孫亦先逝世。
王子聞言,極爲不樂。其母又言,雖然有方,阿奢黎乃菩薩,若從乞頭,必肯惠施。阿奢黎若死,汝父必同時薨逝,汝可得王位矣。王子乃詣吉祥山乞頭,刀斫不斷。師見此乃往生曾以青草斷蟲頭之業,乃以俱沙草斷頸,而授其頭,並發誓言,我今往生極樂國,後當仍入此身中。
爾時大地動搖,饑馑十二年。王子以阿奢黎已修成攝取精華悉地,懼師而後身首複合,乃攜師首至多由旬外,然師首爲藥叉女所奪,安置于一磐石口中,磐石開口之處,自然而有聖觀自在石像五尊,身首二處,各有施主夜叉女建立佛殿,兩處相距昔約四由旬(約一百二十華裏),今已不及一俱盧舍(約六公裏),其處我師曾往朝禮,見其殿堂石壁,密合宛若岩窟,神變異常,威靈顯赫,其殿無門,自窗內窺,見師身首皆在座上,猶如石像斷軀雲。
注一 毗婆陀古國名,今之貝拉爾,地在訖利屍拏河及耐林陀河之間,以其地域廣大,故又名爲摩诃刺侘國(大邦),恭建那補羅亦名毗陀婆,乃其古都,即今之具德爾也。婆啰陀河中境而流,分國爲二,北部都城爲阿摩啰婆底,南部都城爲波啰底瑟侘那,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記此國事甚祥。
注二 陀那羯磔迦古國名,在東南印。清辯菩薩于此國修金剛手法成就,現身入阿修羅宮,待彌勒菩薩成佛。見大唐西域記卷十。
注叁 『續』顯教叁藏中凡佛所說者,名爲經或契經,梵語爲修多羅,密部中則凡諸聖所說,胥名爲亶特羅,亶特羅有相續義,藏譯即取此義。今即譯爲“續”字,以明密部本典,顯密教典之有經續之別,猶中國墳典之分別經緯…
《七系付法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