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史大宝藏论▪P127

  ..续本文上一页照对火葬转轮圣王的法俗,虽欲立即火化佛身,但举火不燃。阿泥律陀得知乃是由于大迦叶尚未到来,便说明缘由。大迦叶一来,便开棺取掉布棉等缠裹物,亲睹佛的真身而作礼拜。那时,大声闻弟子有阿若憍陈如、纯陀、十力饮光、大迦叶等四人,由其中的智慧、福德较大的大迦叶以棉花和五百匹布,另裹佛身,装入铁棺,满注香油,盖以两铁盖,架起所有香木,火未举而自燃。阿难作偈道:“导师具有大宝身,神变显示梵天界,法衣及布五百匹,用以缠裹我佛身。由我尊者福慧力,缠固佛身猛炽燃,其中内外二层衣,即佛法衣全未燃。”于是力土们用牛奶拨灭了火,乳汁中生出金色、淡黄、五彩、青色四种邬波罗花。将所有“舍利”[107]装入金瓶,安放在城内中央,并作一切供养。此后,波旬城的所有的力士们得知佛已示寂七天的消息,立即点齐四种甲兵前来拘尸那城,对该城的力士们说道:“佛世尊长久慈爱我等,今于你城附近示寂,请将佛舍利分给我们一份,以便在我波旬城修塔供奉,并聚会纪念。如果不给,我们将用兵夺取。”众人答道:“本应照办,但前来索取者,还有遮罗颇国的跋离种民众、罗摩伽目的拘利种民众、毗留提国的婆罗门众、迦维国的释种民众、毗舍离国的离车民众等,也当分给。特别是摩竭陀国阿阇世王听得这些国家的民众前往取佛舍利份的消息,立即乘大象起程,但思念起佛的恩德,一时悲恸倒地,只好遣使名“雅界”前来传话说:“问候诸位力士,无病少恼,诸行轻利,生活力健,起居安乐!世尊长久爱我,为我所依上师。今在你土附近示寂,请分以佛舍利一份,我将在王舍城修塔供养,并按期聚会纪念。“雅界”依照阿阇世王的话传达后,力士们回答道:“我们也同样要供养舍利。”使者说:“你等如此无理,我们只得出兵夺取。”力士们答道:“我们将照样奉陪!”于是力士们的妻小和年轻人等也都学会射艺,以便迎战他国的兵甲。力士们即点齐四种甲兵来到现场。那时,有婆罗门种“平斛氏”(经中作“香姓婆罗门”)心想:一旦争战爆发,定有一场厮杀伤亡。于是对拘尸那城的力士们说道:“佛世尊长久以来,告诫忍辱!如今为了舍利,互相残杀,岂能合理。因此我主张将舍利分作八份,分给你们大家。我只取瓶回去供养。”拘尸那城的力士们答道:“愿如“平斛氏”所说办理”。依次从波旬城的力士们,到使者“雅界”也都同意按“平斛氏”所说办理。于是将舍利分作八份,从拘尸那城的力士,到使者“雅界”都分得舍利。人们各自将舍利迎回本土,修塔供奉,并定期聚会纪念。而“罗婆迦”国所分得舍利,被龙神夺去供奉,装舍利的瓶,则由婆罗门“平斛氏”迎回平斛城中,修塔供奉。佛身火化后,地上的焦炭,则给与“毕钵村”人,由婆罗门子迎回“毕钵村”,修塔供养,并举行定期纪念会。因此共修成十塔,连同四座佛的四虎牙塔共十四座。如颂所说:“世尊舍利计八斗,赡洲共得七斗供,所余佛舍利一斗,罗婆迦土龙王供。佛所具全四虎牙,三十三界供第一牙,持语城供第二牙,迦陵王供第三牙,世尊虎牙第四枚,罗婆迦城龙王供。阿育王住“甲那布”(城名),广大兴建七佛塔,于此大地以塔力,并以实愿作庄严。如是世尊之舍利,天与龙王国王等,人与龙族药叉主,深生恭敬而供养。具悲智力生释迦,于摩偈陀证菩提,迦尸迦国转*轮,拘尸那城示涅槃。”

  关于涅槃的意义:小乘宗的看法是:“如薪烬火灭”。即承认一切色法心法,常流断而涅槃(即示寂)。大乘宗有部分人说:“圆满受用身(即报身)虽示涅槃,而眷属谁也不知其已示涅槃。此如帝释,一死即有一帝释复生,而其眷属天神众并不知其死。”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圆满受用身,是相续不断而常在的。不杀害生命和布施他者,是长寿之两种因缘,而且彼二因是究竟积聚二种资粮之故。即经中说:“依修四神足,多修习行,随意所想,可住一劫有余的原故”。《无边门修法陀罗尼释义》中说:“化身示涅槃,非说另一方,具足常住因,不应说涅槃。”所以他是化身示现涅槃,而不是受用身示现涅槃;虽是化身示现涅槃,然而不是常流中断。《妙法莲华经》中说:“喻如良医之子,病而不服药,但说我将死,祈救我死难。幸存有配方,命子服之,子知父已死而他人无知药者。为了活命,而服父所存方,病霍然而愈。此良医之子虽认为其父未死,但也不成为虚妄的过失。”《金光明经》中也说:“诸佛不涅槃,法亦不衰灭,成熟众生故,示现般涅槃。”又《庄严经论》中说:“如火他处燃,他处复转灭,如是佛众生,应知现不现。”《庄严经论》中又说:“化身相续之“常”,这也如屡屡施食,作为常时施食。由于屡屡示现化身,故说为“常”。于此处示现涅槃,于他处则未示寂而安住。此处因无能见佛身的应化有情,因此见为示现涅槃;但如帝释等(能见佛身的)应化诸众,则是未见示现涅槃。”所以《勇行禅定指示经》(又名首楞严三摩地经)中说:“现在东方妙相庄严佛刹中,为毗卢遮那如来光明所庄严,名为幻化王,寿七百阿僧祇劫,彼即(现在)此世尊。于百俱胝四洲中,有示现诞生的,有示现成佛的,有示现转*轮的,有示现般涅槃的。”故由此断除所有一切障染,并非未般涅槃;由于未圆满事业,亦非般涅槃。《摄大乘论》中说:“一切障中解脱故,亦诸事业末满故。”

  那末,佛在多少岁时示寂的?有人说:在“度化“极贤”和“极喜”时,每处住了一年;或说因“纯陀”启请延长了两年,是八十二岁时示寂的。”但是这种说法,并无根据;而且这种说法和《八大灵塔赞》中所说,由“纯陀”启请佛住三月的说法,是相矛盾的。又有一部分持律师说:“佛经《杂事》中说,佛是八十四岁逝世的。”但查尽《杂事》一书,也未见有此种记载。而佛经《杂事》却说:“阿难,如来寿届八十,身已老迈。”由此看来,佛是八十岁逝世的。又《金光明经》说:“如来寿至八十”。《大悲妙法莲花经》说:“如来寿八十”。如此等等。其他许多经论都认为是八十岁。正如《毗婆娑论》所说:“*轮处及毗舍离,天居处与白土城,摩羯城及娇赏弥,塔山与及寂静地,有声城及竹林城,迦毗罗皤等诸地,世尊每处住一年。二十三岁住祇垣,药林之中住四年,焰窟之处住二年。王舍城中五年住,苦行时期为六年。甘九婚配居宫中,如是我佛寿八十,世尊示现般涅槃。”

  关于示现涅槃的时间:《大涅槃经》中说:“暮春氐宿月(四月)十五日半夜,佛示寂。”阿阇黎“戒护”所著《佛经杂事释》中认为是:“季秋(九月)昂宿月(十月)上弦初八日中夜,佛示寂。”班智达释迦悉利也说,昂宿月上弦初八日半夜,月落山峰时,能仁般涅槃。”

  关于这一点,还有部分声闻众的说法是,黄昏时,佛降伏天子魔,黎明时入金刚三摩地降伏烦恼魔。魔王启请佛入涅槃,佛答复未完成度化四众事业之前,不入涅槃。由此而摧伏死主魔。一部分人说:“佛行苦行的时间,即摧伏了“蕴魔”(或名五阴魔)。”又有人说,是因示现涅槃,故摧伏了死主和“蕴”两种魔。不过佛在竹林城中修夏[108]时,示现患重病,于是魔王启请佛入涅槃,佛舍寿行,加持度命延续,渐次摧伏了死主和“蕴”两魔,这是很明显的。耶喜领波论师说:“由此种种语句门,示现加持彼众等,悲悯应化诸众生,以故摧伏二种魔。”应知佛世尊为了悲悯所有应化众生,摧伏死主魔和蕴相魔,而作加持。为了示现具有死的自在,所以舍寿。为了示现具有“蕴”的自在,所以作加持。故应作这样的决定认识。如果按照大乘宗的“佛证菩提果同时摧四魔”的说法来看,应说四魔是一同被摧伏的。

  关于十二种事业:在《阿含经》、《出离经》、《普曜经》等经中,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这里是引据《普曜经》来说的。至于涅槃的情况,是根据《佛经杂事》而说的。此等密意,应在善巧方便的经论中,细心研究而得知。

  戊三 分别抉择佛转*轮之义。此中分三己目:己初 由结集者作结集法藏的情况;己二 所结集教法的情况;己三 住法之末衰毁的情况。

  己初 由结集者作结集法藏的情况。又分二庚目:庚初 依声闻小乘之规而说;庚二 依大乘之规而说。

  今说庚初 依小乘声闻之规而说。先说三次结集中的第一次:自从佛舍利塔修建以后,所有“舍利弗”[109]徒众眷属八万人,“目犍连”[110]徒众眷属七万人,佛的比丘徒众眷属八千万众都已逝世。因此佛对人天等众所开示的经教,在长久的寿数中,犹如缕缕炊烟未绝。而且有权的诸比丘也相继逝世。因此,大迦叶为了消除诋毁三藏教法不能传扬的说法,为了召集诸比丘,对满慈子(又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吩咐道:“汝速召集诸僧伽!”于是满慈子入极边际禅定观察后,敲动犍椎召集憍梵钵提。满慈子为传召憍梵钵提,运用神变术去到憍梵钵提的住处——“尸利婆林林园无量宫”中,向憍梵钵提作礼后,说道:“大迦叶等比丘僧伽向你礼拜问候,祝具寿的憍梵钵提你无病少恼!兹因僧伽的事,请你迅速前往。”憍梵钵提虽已断除贪欲,但仍以慈爱为怀,问道:“具寿满慈子,薄伽梵为了利于应化有情,是否示寂去到他方世界?僧伽大众是否发生诤讼及隐瞒过失?如来转正*轮,是否未能破除外道?是否召集大众令其对声闻僧伽不作损害?被烦恼缠缚的沙门、婆罗门、瑜伽者、外道游仙等对太阳般的如来,是否作了诋毁?被无明黑暗所障覆的有才智者,是否作了破坏召集僧伽的事?对于如来的正法和毗荼耶(即戒)在与法相似的词句、文字和观点上是否发生过玷污的事?诸等同梵行的人们诵读和作意中,是否发生变心而说恶毒的语言?由疑虑和二意的心思,是否说了非法是正法,正法是非法,非戒律是戒律,戒律为非戒律的话?诸比丘由于被吝啬的污垢所障覆,…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