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史大宝藏论▪P133

  ..续本文上一页相,相师说:“公子的相虽然很好,但只能活七天。”因便问“有何解救方法?”相师说:“你如能迎请婆罗门百人,供法宴斋食,能活七月;如能迎请比丘百人,供法宴斋食,能活七岁,除此再无别的方法了。”听后婆罗门只好依照所说的办理。将到七岁时,父母为了不忍目睹儿子的尸体,只好命仆役侍其子出外游历, 渐次周游各地,朝见“喀萨巴里”(古观音立像),来到“吉祥那烂陀”寺门前,此寺以诗学著称,寺中的婆罗门萨惹哈大师听说游人来到的消息,下令将孩子引入寺中,仆役们向大师如实地说了出游的原因。阿阇黎萨惹哈说道:“孩子,你如能出家,就有了解救的方法。”于是他当即出家,得到为他传授无量寿摧伏死主的曼荼罗灌顶,令他持诵“陀罗尼”(即明咒),特别是在满七岁的那一天晚上,他通宵达旦地念诵,结果从死主手中得以倖免。于是他回到家中和父母相见,二老心中十分欢喜!此后,他在萨惹哈大师座前,求得《密集》等密续的所有教授。继后,又请求那烂陀寺的堪布罗睺罗为他作亲教师,并受“具足戒”名“具德比丘”。当他任那烂陀寺僧伽大众的执事僧时,适逢大灾荒的年时,他用“点金术”获得了黄金后,并用来作僧众的膳费,以此度过了修夏安居。僧众见着肌瘦的饿殍和饿死者,方知荒年早巳来到(因僧众修夏不知外面的情况)。便问他是怎样维持僧众膳食的。他才说了过去的实情,他由于未求得僧众的许可,使僧众过上了“邪命生活”[124]。因此应受处罚,将他驱逐出寺,命他修造寺庙和佛塔忏悔其过。此后,他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的诸悉地。那时,有一名“行乐”的比丘(即商羯罗),著了一部一百二十万颂的《明智庄严论》来驳斥一切(大乘)。龙树为了调伏此一比丘,即在那烂陀寺说法,此时,见二童子前来听法,潜入土中而去。便问:“你等何人?”答:“是龙。”龙树也就吩咐他们取“药叉泥”来。他们便向龙王请求赐泥,龙王说:“须请阿阇黎亲自来。”龙树知道此次迎请,将成大义,于是应邀到龙官说法。龙王请大师在龙宫安住,阿阇黎说道:“我为寻求修造千万佛塔(小泥塔)的龙泥,并迎请《十万般若》而来,无暇安住此地,以后我可以再来。”于是获得大量的龙泥,并迎请到了《十万般若》及少许经文。传说《十万般若》末尾的少许经文,龙王未给。后来,就用龙泥造了千万座小佛塔,在龙王的协助下,大多数完成,因再未去龙宫,所以有一些未造成。由此因缘遂得名“龙树”(修龙法得成就之意)。后来,在“里喀惹”地区(印度一地名,盛产甘蔗),龙树用点金术变金作广大的布施。那时,把许多黄金给与两位婆罗门老人,老人对阿阇黎生起敬信,并作侍者,听受教法。老人死后,转生为阿阇黎龙菩提。阿阇黎龙树又到东方巴扎毗萨地区,广修佛寺,在“惹达惹”城也建佛寺。又想将一如铃形的岩石,变为黄金时,天神阻止。继后,他前往北俱卢洲的途中,在“婆罗玛”城给一童子名“枳达嘎”看手纹相,授记他将作国王。继到北俱卢洲中,他将衣服挂在树梢上,去到水中沐浴时,衣服被当地人取去,他嚷道:“衣服是我的。”当地人察其言而叫他为“有我主”。他在那里作了有益的事,在返回的途中,见到过去的那一童子,已当了国王。这位国王向他供了许多珍宝,为了答此盛情,他将自己著的大宝正法《宝鬘论》赐给国王。阿阇黎龙树对佛教所作的事业是,曾作僧伽大众的职事;修造了许多佛塔和寺庙;在金刚座建造金刚网络的围墙;修建“伯哲绷”佛塔(吉祥积米塔,在古迦扎迦城附近)。关于龙树在“内明”方面的论著是,以开示正见为主的,即离二边的《中论》,其中分教理二门:由教义门而开示的,如中观赞颂类;由理智门而开示的,有各种如理论著。以开示行为主的是:由教义门而开示的,如《经集论》;由理智门而开示的,如《大乘修心论》;警醒声闻种姓的,如《梦说如意摩尼珠》;开示在家人以行为主的,如《亲友书》;开示出家人以行为主的,如《发菩提心诸论》。关于密乘方面:见行摄要的,如《密续集论》;抉择见的,如《菩提心释论》;开示生起次第的,如《密集修法》、《密集摄要》、《密集生起次第修法合经集论》、《曼荼罗仪轨》等二十种。开示圆满次第的,如《五次第》等。关于“医方明”方面的论著:如《治疗法一百种》等。关于修身格言方面的论著:有开示民众的,如《士夫修养心滴》;教诫臣宰的,如《智慧教诫百颂》;开示国王大乘见行合修的,如《宝鬘论》。此外还有《缘起算法》、《和合香法》、《点金术》等许多自撰精要的论著。其它释论,如《密集释论》、《圣稻秆经摄颂》等。《教授花穗》中说:“四手印,非龙树所著。”阿阇黎协饶迥勒洛卓(智慧生处)在其所著《入行论释》中说:“阿阇黎龙树也著有一部《集学论》。”如此等等,阿阇黎龙树在他享寿六百岁中,为教法作了许多事业。

  那时,塔卓迅朗德觉让波(乐行贤王)王,有一儿子名“具能童子”,当他的母亲给他一件无缝大衣的时候,他说待我执掌国政的时候,才需用这件妙衣。母亲说:“你不可能执掌国政,因为你父亲同阿阇黎龙树修长寿辟谷法,并获得成就,他的寿命将和龙树的寿命共存亡。”于是王子去到吉祥山阿阇黎龙树的住处,请求菩萨满足他的愿望,施给头首。龙树对他说法,他以利剑砍龙树的头,但未能伤。阿阇黎龙树对他说:“我往昔曾以吉祥草杀害昆虫命,方有此异熟业果报应,因此可用吉祥草断我头首。”王子用草断阿阇黎的头首后,从头首的脖根发出声音说:“我到极乐世界去,此身将来复入愈合。”王子拿走头首,又被药叉母夺去,丢在一由旬之外。传说头首和身躯两不腐坏,一年复一年地两相接近,最后合拢而复活,再作弘法利生的事业。梵文所谓“那迦阿殊那”中的“那迦”意为“龙”,龙含义生于法界,不住常断二边,拥有经教大宝藏,具足毁邪显正之见,故名为“龙”;“阿殊那”意为成政,其含义为能护持正法的国政。调伏一切罪过怨敌等类,因此名为“成政”。简摄其义即为“龙树”(树字成立义)。《明显句沦》中说:“常断二边处,谁能离边执,并证圆满觉,生起智慧海。正法宝藏中,甚深真实性,如其所通达,悲心作开示。由谁正见火,焚敌教如薪,世心诸黑暗,一切尽灭除。由谁无二智,一切法语箭,于诸人天众,应化世间中,与及三界处,善作胜方便,一切生有敌,咸被毁无余。应知是龙树,彼圣前敬礼。”又有颂说:“为求头而来,由悲施头去,佛子圣龙树,往生极乐刹。”有一部分人说的“《大云经》中说,我在“离遮毗”示寂后,过了四百年,有名“龙”比丘出世,彼能弘我正教法,后于净光世界中,成佛名“智慧生处光明如来””。而《大云经》中说:“于南方仙人秃头城中,有国王名“养衰”将出世。那时八十年中,正法衰坏,所存无几,在具福城大沙河美丽富饶的北岸,甘枣王种地区中,有“离遮毗”童子,世人见而喜悦,为了显现如来正法,具我名者将出世。彼于“龙种明灯如来”前,立下宏誓,“为能仁教法,愿舍生命”,彼能弘我教法”等语中,没有明显地说出“龙树”的名字。又有一些人说:龙树之名,犹如“释迦友”所认为的那样,这是应该加以考究的。又《大鼓经》中所说,对龙树作的记别语,也是应该加以考究的。

  阿阇黎龙树的弟子阿阇黎提婆:他由“楞伽岛”(有人说是锡兰)莲花中化生而出,那里的国王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到成年时,前往龙树座前求学,普遍地学习一切明处学术,和内外宗派,成为善巧精通者。那时,有一外道师名“未沸”,(藏语“麻柯”)修大自在天神有所成就,凡是胎生的人类,都难以和他较量诤胜。这一外道师对佛教作了许多摧残和损害的事,将大部分人引入他的教法中。他特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诸人士只好到吉祥山中,迎请住在山中的阿阇黎龙树前去对付。阿阇黎提婆应允他调伏这一外道师,当他来时,遇到大树女神向他求施眼珠,他施给了一只眼珠。此后,他战胜了外道师。那外道师问:“这一只眼睛,应怎样说呢?”阿阇黎提婆答道:具有三眼的威猛神,不见其真实;帝释虽具有千眼,也不见其真实;提婆因何只具有一眼,能见三有一切之真实。”阿阇黎提婆以正法义使外道一切诤论全归失败,于是将外道师引入佛教,后来这一外道师则成为班智达(即精通五明和内外宗派的大师)。据说阿阇黎提婆证得八地果。而《文殊根本续》中有颂句说:“非圣而具圣者名。”这是应加思考的。

  阿阇黎提婆对于无自性理义,曾广作开示,他摄略《中观四百颂》理义,而著述《中观学中论》、《中观灭妄论》(即断诤沦)、《成就破妄如理因论》;为了开示建立显密宗派,著有《智慧心要集论》等。关于密宗方面,对于抉择密教见行方面,有融合显密经教而著述的,如《摄行明灯论》(藏经目录中,译作《行合集灯》)、《理智成就净治心障论》等。关于成熟灌顶仪轨方面,著有《四座曼荼罗仪轨心要略集》。开示生起次第的,如《四座修法》、《智慧空行母成就法》、《供垛玛仪轨》。开示圆满次第的,有《一树难义释》等。有的说还著有《明灯论释》,但是否与时间相合,应加考究。

  又阿阇黎龙树的弟子“龙菩提”(藏语“鲁衣绛秋”),他精通一切内外宗派的教义,并亲见本尊,证得长寿成就。相传直到现时(著者的当时),仍未示寂,住在吉祥山中。这位大师著有《密集曼荼罗仪轨》、《五次第论释》等许多著述。

  阿阇黎月居士(藏语“真扎峨弥”),生于东方“跋迦那”地区,少年时代已成为一位精通学术的人士,他入赘“摩热那扎”国王的公主“达惹”。当一女仆呼公主“达惹”名时,他想到公主和本尊的名讳相同(月居士所依本尊为“救度母”,梵语“达惹”),是不允许的。祈祷…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