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是完全不会断离障染的。因此,应知是以清净慧来远离颠倒相的。出于正念,是不可不想念的。想念而无作意,如何能忆念往昔处所?如何能成为“一切智”[24]?如何能离诸烦恼?因此,应知以清净慧抉择诸义的瑜伽行者,他通达了一切三时内外皆“无自性”,而分别也归寂静,远离了一切恶见,依此善巧通达方便和智慧,断除一切障染,而能获证一切佛法。”藏王吩咐道:“所有徒众侍众也都有参与辩论的机会”。伯央立刻说道:“如和尚所谓“顿入”的那样,而没有渐修的功用,则凡是施设都会成为六般若波罗密的不顺方(即应治障染)。以布施来说,是依摄受而施设的,舍一切摄受而为最胜施。如是可以类推至智慧度之间。佛世尊灭度后,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不同之见。后来,发生“中观”三派,彼此之见略有不同。至今所谓“顿门”(译音)“顿入”的说法,以致成为不求知,不通达的这般世人。还说什么虽所趣入的门径名言各异,而成佛则一,证果也是一的话。”耶喜旺波说道:“应当细究一下“顿入”和“渐入”二者。如果以“渐入”为长期多事,则和我们的看法不同;如果“顿入”的话,你还有什么可作的呢?如果一开始就成佛,还有何过失可说?比如登山,须一步一步地登上去,不可能一步登上。若是你们那样连证入“初地”[25]也很难,更说不上还得一切智。我非和尚之宗,我对于一切经教,是以“三慧”[26]来研习的,所以能无谬地通晓教义,并习“十法行”[27]而修,由此而得“忍位”[28],也才能无过地住入“初地”,渐次净治得入“十地”,由此圆满二资粮以成佛。如像你那样,可以说是资粮未圆满,此心未净治,你连世间的事都不懂,何以能通达一切所知境?如你所说什么也不须作只须睡眠,以此就应该连饭也不用吃,那就会饿死,那里还谈得上成佛呢?!以步行来说,如果不观察地势走去,就会失足滑倒,怎能说得上通达正法呢?!”说了诸如此类有理有据的话之后,宗和尚的“顿门”师们无言以对,只好将花鬘献给阿阇黎,承认自己失败。传说那时,如“厥玛玛”等人(和尚之徒)心生忧恼,用石块捶击自身而死。
于是藏王命令说:“从今以后,“见”应依龙树的宗规而行持;“行”应以“十法行”,及《般若波罗密》而修学,不许再作“顿门”之宗规。”于是遣送和尚返回汉地,搜集了和尚的著作窖藏起来。所谓“顿门”和“渐门”是汉语,意为“顿入派”和“渐入派”。后来,和尚一边的四个汉人屠夫行刺莲花戒大师,因而大师肾脏受伤逝世。这时耶喜旺波绝食而示寂,享寿六十九岁。传说他是文殊的化身。他的王子谟勒赞普于壬寅年继掌藏政。他在桑野兴建四大供会,将藏民的食物和牲畜,曾作过三次平分。执政时间共计一年零七个月。他十七岁时,被其母下毒杀害。将藏政大权交给十四岁的弟弟赤德赞,通称此王叫“色那勒”。“色那勒”王修建了嘎穹德嘉寺,大振正教规模。他生有五个王子,即赤德松赞
惹巴瑾、章玛、赤达玛乌冻赞、拉杰伦珠、赤钦波等五人。
传说惹巴瑾为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十八岁时继掌藏政。他修建了有九层金顶楼房的“乌香多”宫。他观察到过去先辈王朝的时代,由阿阇黎菩提萨埵、耶喜旺波、香
嘉业梁桑、大臣赤协、尚嘉、译师坝扎德哇噶喀、杰漆珠、婆罗门阿烂达等所译的教法术语中,有很多是藏地人们不能通晓的;并且还用汉族、黎域(新疆一地区)、萨霍尔等各种语言来翻译。由于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以致学习教法时,发生困难!于是命利窝阿阇黎(印度人)、乍尼弥遮、苏热那扎菩提、西伦扎菩提、达那西那、菩提弥遮、西藏阿阇黎惹达那惹肯达、达玛达西那,及善巧译师扎纳生纳、扎雅惹肯达、曼殊西哇玛、惹德伦扎酉等人将大小乘中的所有印度语,译成藏语;并将厘定的一切名词,收录在书目中。同时下令,无论何时,均不得逾越已定的教典名词来作翻译。所有人士都必须依此(定规)学习;过去所翻译的,都用新术语作审定。颁布了这三种命令决定。并决定说:“除说一切有部(戒律仪)外,其他律宗,及密宗(暂)不翻译。甚至升斗的大小,称秤的两、钱等,也都一律改成同印度的度量衡相合。对于每一出家僧人,配给俗家庶民七人(以作服役),将头巾置于坐垫上,让出家僧人的双脚置于其上。此时,藏王进兵汉地,得胜而还,将甥舅和好盟文刻石立碑于拉萨(市中。并建吴香垛伯无比增善寺。在这以前,诸王臣所建寺庙有一千零八寺之多)。由于藏王将藏政供献于出家僧众的关系,惹起所有喜作恶业的大臣们的忿恨,他们破坏善法戒律,私自判刑,将已出家为僧的章玛王子,流放到边远的卓姆地方。谗言于王妃昂楚玛和大德高僧吉祥德通奸,私将吉祥德处死,王妃也自杀。藏王三十六岁时,于辛酉年,巴嘉垛热和厥若勒扎二人下了毒手,击断藏王的颈骨,使其脸面扭向后颈而死。
于是将藏政大权交给朗达玛
乌冻赞王,任命巴嘉垛热为内阁大臣,侍臣纳朗、甲察、赤松等人作了很多与善业法律不合的恶事。译师及班智达们从事翻译经典的译经院也被毁坏,未完的译经事业只好搁置下来。吴香垛伯无比增善寺(惹巴瑾所建)也未行开光法事而搁下。此后藏王虽已成年,但他心中已受魔祟,对所有出家僧人都作了诋毁;对不愿去掉比丘相(如僧装)的,都发给弓、箭、钹、鼓,令其打猎(杀生),不遵命者杀戮无赦;复将释迦牟尼像搬走,但因难于运走,而埋藏在沙坡下面,供佛的寺门被封闭起来,涂抹成泥壁,上绘比丘饮酒作乐的图画;桑野寺门及小昭寺门也被泥封了起来;所有经典卷帙大都被秘藏在拉萨地区的岩穴中。经过了一段如此这般的黑暗时间,在耶巴的拉日领波山中,有一修行人名拉隆
伯季多杰,他在净修中有所察觉,对于藏王生起了一种特殊的悲感!于是他用炭末涂黑了所骑的白马,身着外黑里白的大氅,挟着铁弓铁箭,来到拉萨。当他见藏王(朗达玛)正在甥舅盟碑前念诵碑文,他便在寺庙和嘎登塔前叉腰稍息,在其前面下马,靠着膝盖暗拉铁弓,借上前给藏王礼拜的机会,第一拜暗中拉开铁弓,第二拜箭扣弦上,第三拜放箭射中藏王胸部。他说道:“我是“雅协纳波”魔王,特来杀死这个作恶的藏王的。”说后逃走,拉萨地区,立刻喧嚷一时,说藏王被害,传令追拿凶手。伯季多杰在黑海边将马洗净,将大氅翻出白色的里子穿了起来,口中说道:“我是“朗体嘎波”天神。”说着继续逃跑。追拿者没有捕到他。有人说,凶手是妖仙;有人说是凶煞魔王;有人说,追到“汤姆石碑”处,因天色已黑未能捕获。于是伯季多杰携带了《对法集论》、《毗荼耶具足光明论》、《百一羯摩》等三种法典,来到康区。那时,有一部分班智达已被流放边域;一部分被驱逐出境;译师大都逃奔远方;梁
定真桑波、玛
仁清却等人,被派来的刽子手杀害,藏地佛教遂全被毁灭。朗达玛死后,他的元妃假装怀孕,并在外觅得一婴儿,将婴儿出示大众,说道:“这孩子是我昨天生的”。诸大臣说:“昨天生下的小孩,怎会长出牙齿来!”(由于从外找来的小孩已有牙齿,故才有此话)这不过是依王妃而得立(为王嗣),因此名为“妃立王”(从涅赤赞普到脱脱日领侠王之间,历时六百六十年。此后到松赞干布王诞生之间,又历时一百五十年。此后由绛根敦巴撰《王统如意树史册》以前,共历时九百二十三年。继在丙戌前撰《红史》以前,共历时一千七百九十四年。继在庚辰以后,出“一切智慧海”算来,已经过一千八百九十六年)。
后来这位藏王的王子为赤德贡波;赤德贡波的王子为贡业;贡业有王子二人,为日巴贡波、利窝巴贡。日巴贡波的王子为赤德波;赤德波的王子为赤峨波;赤峨波有子三人,为阿扎惹、贡波真、贡波哲。利窝巴贡的王子为贡厥;贡厥的王子为察伦
耶喜绛称。以上是元妃嗣系。
妾妃生有一子,系乙丑年生。由于怕元妃谋害或来夺取,昼间向着日光,夜间点着灯来守护,因此称他为峨松(意为“光护”)。这位王子来到王宫登位后,享寿六十三岁逝世。他的王子为伯柯赞,十三岁时登王位,年三十一岁逝世。这位藏王有子二人,为扎喜哲、巴吉赤季德
利玛贡。后来,扎喜哲巴摄持藏政,他有子三人,长子名伯德、次子名峨德、三子名季德。利玛贡被放逐到后藏阿里地区,因此,他也就在布让那里建筑了古喀利绒城堡,遂掌握了那里的政权。他有三子,长子名伯吉德日巴贡掌握了芒裕地方的政权;次子名扎喜德贡掌握了布让地方的政权;三子名德珠贡,掌握了象雄地方的政权。这位三王子有子二人,为柯热、松额。
那时,前后藏地区,都没有传授戒律及宣讲和听受经教的人。寺庙内的管事穿着圆裙,尽管尊称他们为尊者、罗汉,或说是守持戒律的人,但是仅在夏季三个月里守护四根本戒[29],这段时间一过即开禁,也就不守了。密宗行者们也不通晓《密经》的教义,而以淫乐为解脱,干出种种颠倒是非的勾当。
乙二 后弘时期西藏佛教的情况。当朗达玛毁灭佛教的时候,江区(西藏西北一带)杰村的人士名章
饶色,及播东巴
约格迥和堆隆巴
玛
释迦牟尼(以佛名为己名)等三人,在吉祥河山中静修时,他们见到比丘僧打猎,彼此攀谈起来,才知道藏王毁灭佛法的情况。于是他们用一头骡子驮著《毗奈耶》经典,从阿里北部逃走,经俄洛地区找到出境的道路,逃到霍尔(今四川甘孜、炉霍等地区)。但是在语言不通的地区,虽想弘法,也不可能。于是又来到垛默(今甘肃西南部)南部的毗若察措地区,住在梅隆
金刚岩的阿穹朗仲城的顶底协寺的分寺中静修的时候,被在黄河岸口放牧的牧人发现,晚间众人聚会的时候,牧人们谈起见到的情况,感动了一位具有善缘的胜解行者名牟暑色坝,他前去观看,心生敬信,请求出家。他们遂将《毗奈…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