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史大宝藏论▪P38

  ..续本文上一页四寺,统称为“扪卓四子寺”。以上诸寺统称为“扪卓宗”。又由阿麦大师住持色区的岗措寺,后来大师将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香巴

  泽惹措巴,并由香巴又建了“色”区的扎学寺,并住持真波顶寺和枳区的扬温寺,后又住持惹索察纳寺,及达察喀波伽寺。他又将这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坝

  格通。格通又住持绒区的坝垛寺,后来托付给他的门徒哲准烘波。以上诸寺统称为“垛宗”。在察宗聚会时,察宗诸寺只派来三位地位不高的僧人到会。因此问道:“你们的堪布哪里去了?”答道:“已逝世。”于是说:“那末你们就作为“垛宗”的门徒吧!”因此他们就并入“垛宗”了。以上诸寺统称为“下冲五宗”。冲系九宗都属于季区的阿谟峨岭寺。此外,有阿夏果窝切的门徒名阿夏耶喜雍珠想到康区去受戒,当他往拉萨去到拉萨佛堂,上楼时,只见木梯下角的正面,绘有一伯贡波的画像,当他下楼时,那幅画像成了伯贡波真实的现身,手捧颅器中,有人心和人血合在一起,贡波正用人的肋骨作羹匙而进食。他即刻虔诚祈求加持!贡波对他说:“我作为你的护法,一月之内你可以回来吧!”因此说“阿宗”有大神力,即是这一原因。之后,阿夏师去到康区的寺庙中,在大喇嘛的门徒哲窝

  却纳大师座前,请求赐戒,大师说:“我在放水施“垛玛”的当中,即可满足你的愿望。”说后不久,大师尚无暇给他传戒,却圆寂了。他以虔诚的信心,将大师面示的“我在放水施“垛玛”的当中,即可满足你的愿望”这句话作为他已受戒。因此,对于他所受的戒,传称为“水施沙弥戒”。此师作阿阇黎后,复住持纳朗哲达寺,继住持窝裕达惹夏夺,以及住持两寺路台处的勒波伽寺等。又由他的门徒协乌

  业朗巴住持吞区的坝索塘寺,复渐次住持柯热季岗寺、娘若布多寺、柯热坝柯寺、吞区的仲学寺等。又由此师的传徒索

  楚称喇嘛住持“坝索圹”寺。又由他的门徒邦

  杜真住持“达”区的本金寺;复由此师的门徒鲁

  仁清扎住持库隆拉扎寺;惹侠师住持窝裕色岗寺。以上诸寺统称为“阿宗”。又有蔗

  迅楚师到康区去求戒,抵康后谒见赤喀卡纳寺大喇嘛的门徒雅思本敦,请赐具足戒。雅师应允说:“是应该传的。”说后尚无暇传戒即示寂了。迅楚师说:“我已得具足戒,因为雅师已说过“是应该传的”。”从此之后,则称为“应该传的具足戒。”继由迅楚师住持达纳普区的嘉昌寺,及香区的杰普寺。从嘉昌寺发展出杰区的八寺。以上诸寺统称为“蔗宗”。如是向外发展的约有十人,但是前藏的松巴师及后藏的窝杰两昆仲没有发展,以此只有六人略有名声,但已不属于阿蔗两宗的诸师中。有一部分人说:“由阿阇黎菩提萨埵的门徒坝惹达啰传拉隆

  饶厥央,拉隆传大喇嘛贡巴饶色,贡巴饶色传雅贡

  耶喜雍珠,雅贡传仲

  耶喜绛称,仲师再传鲁麦等人。”

  在一些遗训书中却说:“由阿阇黎菩提萨埵、阿阇黎达啰西巴及枳纳弥遮作阿阇黎传出“坝惹达纳”为师,坝惹达纳再传约

  格迥;由约师传大喇嘛贡巴饶色,贡巴饶色传卓

  曼殊西,卓师传仲

  耶喜绛称,仲师传鲁麦协饶等人”。日惹师说:“所谓大喇嘛的门徒有仲师等前后藏十人,请求授戒的说法,是应加以考查的。”

  又有一部分人认为约师等人,是枳纳弥遮阿阇黎的传系。又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细哇措阿阇黎的传系。这些说法,都应再加考查。

  如是前后藏全无佛法的时间,约七十年之久,后来由前后藏的十位大德才复兴了佛教。当这十人到达前藏的时候,听一位老妈妈说:“我在六岁时,见过出家人。”问她现在有多少岁?她说:“找现在已满七十六岁了。”由此证明无佛法的时间为七十年。又有一部分人说:“西藏地方无佛法的时间,是一百零八年。”日惹师说:“有人说,从十位大德起直至译师仁清让波未出世之前,由于没有说法和闻法的因缘,只能算作“像法时期”。后来藏王作施主,班智达和译师们翻译佛典,这算是“教法中弘时期”。后来又由藏王来作施主,而是由峨译师等人翻译佛典,这算作“教法后弘时期”,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既承认(那时)有清净的比丘戒,而算作“像法时期”,这是矛盾的。所谓没有说法和闻法的因缘,理由也不能成立。由班智达

  枳纳弥遮传承出来的有译师鲁伊绛称,及约

  格迥等人;由此传承出来的有大喇嘛,大喇嘛传仲师,仲师传鲁麦,鲁麦传树

  多杰绛称,树师传其四位弟子,即伦楚江、嘎居巴楚迥、勒波扎嘉、郑巴协峨等四门徒。勒波扎嘉又传索

  楚称喇嘛,嘎居巴又传梁昌

  仁清喇嘛,郑巴协峨又传阁清巴

  耶喜喇嘛。此三师又传嘉

  杜真旺秋楚称;嘉师的门徒有玛措绛多、甲杜真、季波楚拔,直传至侠弥师等人,都是以《毗奈耶》为教授的。又由枳纳弥遮传嘎、觉、香三师;次第传承的有朗让

  达哇多杰、伯季多杰、坝

  嘉哇耶喜、觉住

  却根耶喜、生准迅鲁、嘎弥

  云登雍珠、库敦

  协饶准殊、惹赤

  让坝、嘉

  嘉布楚勒、章底

  达玛领波。传至此师的弟子本、若二师等人时,讲说和听受《对法》的教义,并没有中断。因此所划分的“中弘”和“后弘”,并不合理。因教法已遭毁灭,前后藏已全无佛法,这中间是有一段时间的。怎能以此来划为“中弘”呢?”大善巧师章纳巴也说:“所谓教法后弘的情况,是说朗达玛毁佛后划分的。”

  这样佛教得以死灰复燃,从阿里地区开始了广弘的事业。先是柯热藏王将西藏政权托付给他的兄弟松额王,自己出家为僧起名耶喜峨。他对于显乘的佛经,虽然通晓,而对某些修密行者以淫乐为解脱的邪行,是否为佛法?生起了怀疑。因此,他派遣仁清让波等二十一位少年去到印度学习佛法。后来只有仁清让波和勒比协饶二人学成归来,其余的人大都半途死去,未学成佛法。仁清让波成为一位善巧精通一切显密教法的人物,同时他还迎请了班智达夏达嘎惹哇玛,及白玛嘎惹古巴达、菩提西辛达、布达巴那、嘎玛那古巴达等人,共同翻译了显教经典及密系四续部[32]经典,特别是译出了密乘的《瑜伽部》[33]及《密集》等许多经典,从而确立了清净的密教。其后又迎请班智达

  达摩巴那和班遮巴那等人,象雄地方的巴

  嘉哇协饶请求他们授戒,后前往尼泊尔在持律师哲达嘎座前,求得《毗荼耶》的传授法。继由持律师的弟子伯厥和细谟伽哇

  绛秋生根等人承传此戒规。从此毗荼耶上宗说规遂即弘扬起来。继由拉喇嘛(即藏王智光)在象雄地方修建脱滴寺。许多译师和班智达作了出资建寺的施主。拉喇嘛的兄弟之子松额的儿子拉德,迎请了班智达“苏哇肯达”。拉德有子三人,即峨德、波章

  细哇峨、大德绛秋峨(菩提光)。绛秋峨将大量黄金交给纳措楚嘉等一行五人,并派译师准珠生根为领导人。命他们将黄金带到印度去迎请最贤善的班智达来藏。他们在东方王格哇伯之子毗扎玛那西那的寺中,作了很好的修习后,请到了班智达

  底邦嘎惹西扎那(阿底侠尊者的梵语名号),尊者他获得“救度母”(观音化身)的授记后便来到西藏。阿底侠于甲午年六十一岁时或说六十六岁时到西藏。七十三岁时逝世。仲敦巴是在辰年阿底侠示寂后九年逝世。不幸译师嘉

  准珠生根在途中逝世,只好由纳措楚嘉作译师随同返藏。到达大译师仁清让波的寺庙时,起初大译师未向阿底侠尊者顶礼,当尊者向寺中密宗的各尊佛像一一作了赞颂时,大译师心生欢喜,即向阿底侠尊者谈了许多弘扬教法的往事,并顶礼求法。而且作了不少的翻译事业。特别是对于各部瑜伽,以恭嘎领波所著的释本来作蓝本进行校对。因此密教的灌顶、传经、讲说、修法等的教授,得到了弘扬。此后阿底侠尊者渐次来到前藏,给他的门徒库、峨、仲三人,传授了许多佛法;特别是他将“甘丹派”[34]法规传授给仲敦巴[35],藏地佛法由此大弘扬了起来。(仲敦巴有三位得意弟子,即:普穹哇

  迅鲁绛称、博多哇

  仁清色、敬安哇

  楚称坝。普穹哇未接受弟子依止;博多哇集会弟子约二千八百人,主持热振寺三年。此师有八大弟子:后藏让顶玛巴有朗哲特巴二弟子;业区有朗氏二弟子,即业

  却坝和本巴拉杰二人,还有伯扪布穹哇及绒玛色哇二人,乌堆区有香

  侠惹哇

  云登嘉措和朗日塘巴

  多杰生格二人(此二人称日月双星殊胜弟子)。朗日塘巴的弟子为侠窝贡巴、朗塘香

  格西领。侠惹哇的弟子为切喀

  耶协多杰)。

  大译师仁请让波在阿里地区,降伏了“嘎嘉龙王”,并破除了一切邪密不正行。传说他后来修《近传速成密法》,向往“空行刹土”而逝世。后来他的门徒诺穹

  扎厥协饶翻译了《胜乐》、《金刚亥母》、《因明》等法典;修密法成就向往空行刹土而逝世。又有尼泊尔诺穹

  嘎却让译了名著《诺扎六法》等。他逝世时,预示将去到人间刹土五台山。在阿底侠尊者座前,有上面所说的诸译师,及释迦光、裕甲

  多杰旺秋、格尾洛卓等人翻译并审定了许多教典。藏王细哇峨译了《胜乐》,及寂护所著的《因明》等论著。

  在拉喇嘛

  耶喜峨时代,由尼泊尔译师白玛汝措迎请了班智达弥底和察那仁哇两位尊者,不幸译师白玛汝措患肚痛症死于尼泊尔。两位尊者因不懂藏语,以致流浪到前后藏各地。弥底尊者在达纳地方给人牧羊,后来,才被甲色扎哇

  索朗绛称迎请到麦隆地方,传授了一些教法。尊者复到康区,在敦隆圹建立了《俱舍论》的讲座。后来,尊者精通了藏语,亲自翻译了《四座》、《文殊明智法门》,及密乘教义《毗婆尸佛》[36]等多部教典。后来尊者又到里曲色喀地区,在那里著作了《语门论》(语言文字学)。至于班智达察那仁哇尊者,则运用“夺舍法”[37]进入绒巴却让的尸体中,从此绒巴却让成为一位精通许多经教的大师。由藏王峨德迎请了苏那耶喜大师,光军之子哲德迎请了喀什米尔的“遮那喜”,由穹波

  却准珠作译师翻译了密乘经典《金刚顶经》、《行部续法类》、《量决定论》、《量…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