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二十九讲 八种欲界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P4

  ..续本文上一页

  

和这八种欲界的善心相关的是八种欲界的果报心,kàmàvacara - vipàkacittàni。这八种欲界的果报心和欲界的善心,它们在名字上是一模一样的,即:

  

悦俱智相应无行心;

  

悦俱智相应有行心;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舍俱智相应无行心:

  

舍俱智相应有行心;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这些心都称为果报心。果报心的巴利叫作vipàkapàka的意思是煮,煮熟,pa是煮,煮熟的,所以称为熟;那再加vivi是不同的,不同的熟,古代翻译成异熟、更准确地翻译成异熟。这里的熟,它是指造的因带来果的成熟。为什么称为异呢?异就是由于这些果报必定不会在造下的时候立刻呈现,它必须得经过一定的时间。我们不可能一种下种子,立刻像神话故事里面讲到的,就长到了很大的一棵树、或者一些瓜果等等之类;同样的,我们造下了善行之后,它不可能一下带来果报,除非是出世间心才有可能很快得到果报,那个称为Akàliko无时的。但是在世间里面,他的果报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他造了因之后,他的缘还要经过很多的缘积累才能够成熟。由于因造下之后,在不同的时候才能够成熟,称为异熟。

  

异熟心我们理解为果报心。果报心从它的本质上来说,我们不能够说是善,也不能够说是不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心不会造业,果报心不是造业的心,但有时候我们也把这些心称为善果报。这里的善并不是造作善业的善,而是说由于过去所造作的善业带来的果报,以这些果报给人体验是好的,所以称为善果报。果报心不是造业心,它只是一种体验的心。如果过去造的是恶业、是不善业,它带给我们的体验就是苦的、不好的,这种称为不善果报;如果过去造的善业,成熟了带给我们的体验是好的、体验是可爱的、是可意的、是舒服的,这种称为果报心。果报心能够体验业的果报,也就是说如果是善的话,它是享受,它不是工作,它是享受的心;而对于不善果报来说,它不是做坏事的心,它是承受不善果报、承受痛苦的心,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

  

这些果报心和我们刚才讲到的善心,它几乎是相对应的。但是如果我们造作了很强的三因心,它才能够带来三因的果报心;如果我们造了很弱的三因心,它还是带来二因的果报;如果我们造作的是很强的二因心,它能够带来这种二因心,就是智不相应的心;如果造了很低劣的二因心,那它带来的是无因的果报。

  

这些果报心多数表现在我们说的投生的心,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结生心,就是你投生为人的心和你在还没有看、没有听、没有嗅、没有尝、没有触、没有想的时候的有分心。

  

例如:大家在熟睡状态时候的心,都是属于这八种心的其中一种,而且一个人、一个众生只有这其中的一种。这些心都是属于善果报心。由于我们能够投生为人,是善的果报,这种果报心使我们投生为人,就是我们现在在座的大家。虽然我们说世界上有好几十亿人,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心,除非是那些弱智的、先天性残废的,可能属于善果报的无因心,一般情况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心。而这一类的心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它可以生起在心路过程的彼所缘。但一般上我们说这些心是使我们可以投生为善趣的心。

  

这些心正如我们刚才讲到:如果大家在投生的时候是属于悦俱的心,那么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其实无意识不是很准确地说法,例如你在入定、修定、禅坐、或者睡觉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你是由于悦俱的心带来的投生的,那么你会感到脸露笑容;如果你是一闭上眼睛就感觉到很凶或者感觉到很严肃,那么你可能是属于舍俱的心。

  

如果你的结生是智相应的心,那么今生你将有可能证得禅那,也将有可能证得圣道、圣果;如果你是二因的心、智不相应的心的话,那么你今生将很难证得禅那,更何况圣果了!

  

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这样来判断我们投生是属于哪种心。但是要更准确地知道我们是属于哪一种心使我们今生投生为人的话,我们应当修习缘起。因为修习缘起,就是我们去找过去使我们投生为人所造的善业。我们再去查找一下,在过去我们到底是造了哪一样的善业,是什么样的善业使我们今生投生为人呢?我们可以透过去找在临终的时候,我们是哪一种业成熟。而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往往是以某种景象出现的。我们取当时的景象,再去找当时生起的是什么心,然后我们再去追查这种心到底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时候造下。那么我们找到过去所造业的因,因为过去造的这种业,例如:布施的业或者持戒的业使我们今生投生为人。我们可以透过这种方法去知道。

  

对于我们生而为人来说,如果是结生心,包括有分心,我们一生当中只是其中的一种心;而如果是作为彼所缘来说,这八种心都有可能发生在心路过程里面,那这些是果报心。

  

  

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一组美心,这组美心是唯作心,kàmàvacara-kriyàcittàni。这类心也称为美心sobhanacittàni。但是它又不同于善心,也不同于果报心,这一类的心也称为无记abyàkata。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心只是纯粹地造作,造作了并不会留…

《阿毗达摩 第二十九讲 八种欲界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