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第二十三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嫉、悭、恶作(追悔)心所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嫉、悭、恶作(追悔)心所:昨天晚上我们已经学习、探讨了嗔。嗔属于作为一个人、作为有情、作为凡夫最常见、最频繁生起的烦恼之一。昨天讲到了嗔的特点以及嗔的表现,还有如何克服嗔的方法之后,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探讨作为嗔因的其它几个心所。我们先讲嫉。嫉是妒嫉的嫉。它的特相是妒嫉他人的成就或所得;作用是不喜欢他人的成就、不想看到别人有所得;表现为厌恶他人的成就、不愿意见到他人有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这一种心所,我们平时也叫做嫉妒、妒嫉或者也叫做吃醋,内心酸溜溜的。见到别人得到的东西自己没有,感到内心酸溜溜的。见到别人获得的东西比你多,你自己少,又感觉到酸溜溜的。甚至见到他人对别人好,而对自己没有那么好,甚至不想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分享自己的成就,这样所产生的心理,称为妒嫉。

  

由于妒嫉,往往会去整一个人、去伤害一个人、甚至会去暗箭伤人。就好像在一间公司里面,如果你是先到的、你是先来的,又有一个人比你有才干,比你有才华、比你有能力,或者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这样的话,你就很想把他打压下去、给他穿玻璃小鞋,在上司面前说他的坏话,设法把他打压下来,不达到目的就不甘罢休。即使他从来都没有得罪过你、没有说过你,甚至对你很好,但是由于你的妒嫉,不能够容忍他和你一起分享你的成就,或者不能够容忍他超过你。

  

妒嫉、嗔,还有傲慢,它们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变得颠倒、变得是非,甚至不畏惧因果去做一些恶事,做一些不善事。无论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嗔恨或者充满了妒嫉,或者充满了傲慢,他都有可能被这些不善的心所遮蔽住他的眼睛。当他的内心被这些烦恼所击败、所击倒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常理很难想象的事情,甚至他自己明白因果,但是由于他的内心被妒嫉、被嗔恨或者被傲慢所打败,他会不择手段的去整一个人、去批评一个人、去毁谤一个人。

  

妒嫉所造下的恶业有时候往往是很重的,甚至可以使一个人堕落到恶趣。即使一个人很有幸,因为妒嫉这种不善业没有直接令他投生到恶趣乃至地狱,但如果他投生为人的话,他也是到处会被人轻贱、被人看不起、他没有影响力、到处都没有威信。在这里,我们就讲一个因为妒嫉而造不善业的故事。

  

我们先讲罗萨咖·帝思长老的故事。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在高赏比那个地方,有一个渔村,这个渔村住着很多户人家。有一天,这个渔村有一个家庭,渔民夫妇生了一个孩子。自从这个孩子诞生了,整村人就很倒霉。他们以捕鱼为生,自从这个小孩子诞生了之后,整村人天天到河里面去打渔,都一无所获。就这样过了几天,当时那些村里的人就感到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遇到这么倒霉的事情,这样再下去,我们怎么维生?”于是,他们就聚集到村长那里。他们想,一定是我们的村里出现了一个倒霉的人,要不然不会这么样。于是他们通过商量,就把一个村分为两个部分、分为两大组。然后,结果一旦那个村分为两大组了,只要这个小孩还在的那个村子、那个组里的渔民就打不到鱼,而其它那个组就可以捕到鱼。于是,他们又把这个组再分为两个小组,这样一直再分,最后就找到了这个小孩的父母。

  

当时,那个村里的人很生气,于是把夫妇俩连同他的孩子赶出了村庄。赶出了村庄之后,这对夫妇就没办法维生,于是只能够做乞丐。但是,他的父亲或母亲只要带着这个小孩子,就没办法要到饭,很倒霉,真是个扫帚星。

  

这个小孩叫罗萨咖·帝思,这个小孩长到刚刚能够走路的时候,他的母亲没办法,因为只要带着这个小孩子,她一辈子都没办法吃饱,所以就给了他一个破碗,让他自己去乞讨、去谋生了。这个小罗萨咖他也没办法,于是开始了自己流浪的生活,过着好像乌鸦在垃圾堆里面、在死尸堆里面捡那些东西一样,他就到处去垃圾堆里面、去人家倒掉的东西里面捡些东西来吃。

  

后来,沙利子(舍利弗尊者)长老见到了这个小孩子,他感到这个小孩子很可怜,于是收留了他。但是即使是收留了他,只要这个小孩子跟着长老一起去托钵,人家都好像看不到他一样,也没办法托钵。所以惟有沙利子尊者(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自己去托钵,他才能够获得一些东西。但是由于罗萨咖(Losaka) 过去生的巴拉密在今生成熟的缘故,他不久之后就证得了阿拉汉果。但是,证得阿拉汉果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他这种很倒霉的果报,他仍然去托钵时托不到钵,没办法。

  

后来有一天,当时沙利子尊者已经见到罗萨咖·帝思(Losaka tissa)就会在那天的傍晚入般涅槃了。他想:“哎呀,我的这个弟子,从来都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餐,像样的食物。”于是那一天,他又带他去,结果只要他带他(罗萨咖)去,他(罗萨咖)跟在后面,即使平时很恭敬沙利子尊者的大施主,都好像见不到他一样,没办法托钵。于是,沙利子尊者不得不把这个小孩送回去,然后自己托钵。自己托了钵之后,他就托人送给罗萨咖·帝思尊者吃,但结果,这个送的人就在半路上把饭吃掉了。等沙利子尊者回去寺院的时候,发现原来罗萨咖·帝思还没有吃饭、还没办法吃饭。

  

于是,他就到皇宫里面去,当时因为国王有邀请,他就要了一些叫做咤都马荼拉,catumadhura现在在缅甸和斯里兰卡还经常会有。catumadhura是用酥油,再加油、再加蜜糖、再加糖,再混合的一个像红糖浆那样的东西,很甜的,就叫catumadhura。他拿着这一钵catumadhura去了罗萨咖·帝思那里。但是,由于他担心这个钵一旦被罗萨咖·帝思碰到了,里面的食物都会不见了。于是,他端着钵,让罗萨咖·帝思就这样在钵里面吃,等他吃了他这一生当中最像样的、最好吃的一顿饭,结果就在那天晚上,他就入般涅槃了。罗萨咖·帝思为什么会有这么样的果报呢?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过去佛的时代,当时是咖沙巴佛(Kassapa,迦叶佛)的教法时期。那个时候,他也出家是一位比库。当时他受到一位很有钱的施主的供养。在那一生当中,他也很精进地修行。

  

有一天,来了另外一位外来的比库、外来的尊者,这位尊者其实是阿拉汉圣者。当这位尊者来到施主的家门口托钵的时候,这位施主就被这位外来的比库他的威仪所感动。于是,他请求这位尊者留下来受他的供养,那位阿拉汉比库也答应了。然而,本来当时的罗萨咖是经常受施主供养的,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外来的人、外来的比库,他就很不自在,而他又发现到他的施主对这位外来的比库那么恭敬,于是他感到很妒嫉,就到施主面前说:“哎呀,那一个刚来的,他很懒!他一天什么东西都不做,只是懂得睡觉,他很懒!”就在那个施主的面前毁谤这位圣者。

  

不仅如此,第二天,当这位施主供养他们的时候,由于妒嫉,当时的罗萨咖·帝思就把叫他带去供养那位客住比库的饭,全部把它倒到火坑里面、倒到火碳堆里面去,就是他不想让这位客来的比库吃东西。由于他的妒嫉,他的心没办法平静。当那位阿罗汉比库看到了这原来住在这里的比库,他的心已经完全被妒嫉所打败了、没办法平静,一旦见到他,他就丧失了理智一般,一定无论如何想要把他赶走,于是就在当天下午离开…

《阿毗达摩第二十三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嫉、悭、恶作(追悔)心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