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边过渡到那边正好要八文钱。他把这八文钱全部给了船夫,他说:“赶快,你撑我过河。”他就拿着那个金碗和秤子过了河。
话说这个贪欲商人,他在外面兜了一圈,不死心,毕竟那个是价值很昂贵的金碗,他又回来了。回来之后,他就想:“既然那个老太婆,她不肯压价便宜点,我亏一点也没关系。”他又回去,回去之后,结果那个女孩就指着他说:“你这个人真不老实,明明我的那个金碗很值钱,你却说它一文不值,而且还恶狠狠地把它丢在地上。”那个贪欲商人说:“现在那个碗在哪里?”她说:“哦,你刚走了之后,有一个很正直的商人,他来把那个碗收购了。”
这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简直气得要发疯,那时他变得神志不清,他的衣服(当时的衣服不是像现在穿的,就是披在身上的那一块布)掉了下来,那个时候,他已经完全被他的愤怒所打败了。他拿着秤当武器,当棍子,连走带跑,跑到河边。当他追到河边的时候,我们的菩萨已经到了河中央了。他拿着棍子在河边吼叫:“你给我回来,你给我回来!”但是那个时候,菩萨就跟船夫说:“你不要管他,我们只管走。”
那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看着那艘船越走越远,他悲愤交加,结果就在河边,口吐鲜血,心脏破裂、一命呜呼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因为这个金碗,当时的提婆达多就偏离了他自己的道。从那一世开始,他就恨我们的菩萨,生生世世要跟我们的菩萨作对。在之后的很多生里面,他用各种方式去加害我们的菩萨,但是往往就是因为他的加害,反而成就了我们菩萨的种种的巴拉密。现在我们的菩萨已经成佛了、已经证得了正自觉了,而这一个恶贯满盈的、臭名昭彰的提婆达多现在在哪里?他仍然还在无间地狱里面受着种种的苦的煎熬。
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即使一个修行人因为嗔恨心,他都可以偏离正道,可以使一个人走在正道上都偏离。一个人,如果他的内心充满了嗔恨心,他可以做出违背因果的事情。他可以当面辱骂、甚至他可以对那些有修行的人愤愤不平,也许可能对方无意当中得罪了他,或者他看不惯,就会变成这样。所以,嗔恨心的伤害力很大。
无论你生起的嗔恨心是否已经伤害了对方,但是首先你伤害了自己。就好像你拿着剑想去砍别人,但你不好好地握住剑,当你握住剑的时候,你的手已经给割伤了。好像你想拿着粪便去丢别人,你还没有把你的粪便丢给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手已经弄得很臭了,是不是?
对于要消除嗔恨、要克服嗔恨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如果想要克服嗔恨心,首先我们要做到忍,忍耐。犹如佛陀在《教诫巴帝摩卡》里面说到的:“忍耐是最高的苦行,诸佛说涅槃至上;恼他实非出家人,害他者不是沙门。”也就是说最高的自制就是忍耐,一切的诸佛都说涅槃是最上的、至上的。恼害他人的人,他并不是出家人。而伤害他人的人,他不能够称为沙门。
所以如果对待他人的不好,或者对待一些逆缘、不好的对象,最好的方法,第一的方法就是要忍khant
对于要修行的人来说,无论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要调伏自己的嗔心,或者要成就佛果的菩萨,要圆满他的khant p
在过去世,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菩萨曾经投生为一个隐士,古代叫做Isi(仙人,有时翻译成仙人)。那一世他是专门修忍的,所以,他也就叫Khanti-vat , Khanti
在那个时候,有一个国王,他的名字叫做嘎啦布,有一天嘎拉布就带着他的王后、宫女们到了一个树林里面去游玩。那个国王在喝酒、玩了之后,感到很累躺在一棵树下睡着了。当他睡着了之后,旁边那些宫女看到这个国王睡着,她们想:“现在这个国王睡着了,我们不用再服侍他了,我们不用再为他唱歌跳舞了。”于是她们就离开了国王,去其他的地方玩。他的身边只剩下王后一个人。当这些宫女走到树林里面之后,发现了这个仙人、这个隐士、这个叫做Khanti-vat
他跑进树林里面,发现到他的那些宫女、嫔妃们全部都围着一个男的坐在那里、一个出家人坐在那里。当时他感到又妒忌又愤怒,于是走向前去,说:“你在做什么?”
他说:“我在教导她们。”
“你在教什么?”
“我在教忍耐。”
然后那个国王就这么一脚踢了那个隐士一下,
他说:“你现在在教什么?”
“我现在在教忍耐。”
那个时候他看到这个隐士还嘴硬,很生气,就抽出剑来,就把这个隐士的鼻子把它一挖、挖掉,又把他的两个耳朵剁了下来。然后又问:“你现在在教什么?”
他说:“我现在还在教忍耐。”
“那好,我看你还嘴硬。”
然后,就又把他的两只手和两只脚全部又砍了下来,然后又再问:“你现在在教什么?”
他说:“我现在还是在教导忍耐。”
这个嘎拉布王就非常生气,他气还没有消。他就恶狠狠地在这一个仙人Khanti-vat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二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