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二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P2

  ..续本文上一页比如说,如果天气很热,我们就会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这样的话,我们也容易生起嗔恨;

  

甚至想到不喜欢的人,想到不喜欢的事,想到过去的一些不平、委屈,我们都可能会生起嗔。

  

而嗔不仅仅面对着不好的对象(所缘),甚至面对很好的对象(所缘),我们都有可能会生起嗔。例如: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叫做苏玛卡的比库,他曾经做过佛陀的侍者,但是,他就是不喜欢佛陀,他本身是个Vesāl

  毗舍離城的一个瓦基族的青年。他出家之后,也曾经服侍过佛陀,但是他不喜欢佛陀。后来他就怪佛陀说,佛陀从来都没有给他显现过神通。然后,佛陀就举出很多的例子,说他曾经直接地或间接地显现,显示一些东西给他看。但是,他还是这么样坚持。最后,他还俗了之后,还去他们的家乡里面到处散播对佛陀的流言。即使佛陀无论是从相好庄严方面,是从智慧方面、慈悲方面,都是非常圆满的。但是,如果他的心怀着抗拒、怀着排斥的话,连佛陀都会经常诽谤。

  

又比如现在有一些异教徒,例如:一些穆斯林,见到了佛塔,或者见到了出家人,他们的反应是怎么样?他们的反应就是抗拒、排斥。就犹如在2000年的时候,塔利班政权把巴米扬大佛都给炸掉了,是不是?把阿富汗博物馆里面很多的佛像,他们认为这个是石头,就把佛像毁掉了。佛陀是属于极可爱所缘,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哪怕看上佛像一眼,我们都很容易生起欢喜心。如果是从心理反应来说,佛像、佛陀是极可爱所缘。当我们去看到佛像、看到佛陀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生起的果报是属于悦受的、悦俱的。即使是一个非佛教徒,当他看到佛像的时候,都会觉得佛陀很平静、很安详、相很好。然而,对于一些讨厌佛教、讨厌佛陀,或者他们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罪恶的人来说,那么他们看到了佛像,恨不得把它毁掉。为什么呢?由于内心的不如理作意,对于极可爱的所缘,他都可以心生抗拒、心生排斥,甚至要把它毁掉。

  

当我们生起嗔心,首先我们伤害自己。同时我们可以因为嗔心而损坏自己的东西,可以伤害我们的身边的人,乃至你最亲爱的人。往往很多的关系是由于嗔心而搞坏的。例如:可能我们的口不择言,生气了或者发了脾气,可能会把我们很好的朋友的关系都搞砸了。或者我们可以把一些很精心培育起来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口、因为我们的怒气而破裂了。同时,由于嗔恨,因为我们现在对别人不好,用一种粗暴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我们用一种去整别人的态度、去害别人的态度去对待他人,那么往往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增加对方的仇恨。一旦对方找到了机会,他就会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我们可以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世间的仇恨、这个世间的很多的不平的事情,其实就是由于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不好,你杀我,我杀你,你害我,我害你,这样而来的。而很多所谓的争斗、仇恨等等,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嗔心。对于嗔恚,我们在这个世间可以看到比比皆是。例如:现在有些大国、有些强国,他们推行强权主义,欺压一些贫穷的国家、一些小国,他们通过这些强权去压制小国,而并不会让小国屈服,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就是小国人民的仇恨,然后又跟大国作对。很多所谓的恐怖主义,其实就是这么样来的。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由于嗔在里面。

  

对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果今天你去害他、去中伤他,甚至去杀害了他,虽然好像今生我们把他毁灭,但是你却造了对方仇恨的苗、种了对方仇恨的种子。一旦在以后的生死轮回当中,遇到了因缘,你还必须得自己受。现在你去杀生、杀那些动物,现在由于你的福报大,你的威德大,可以很轻易地杀死一个动物,看到蚊子就一拍,看到蟑螂就一踩,它就死掉了。看到很多的动物,即使它们没有伤害你,你都去伤害它。为什么你可以很轻易地伤害它?因为你现在的福报比它大。但一旦在轮回当中,你的福报比它小,你又成为它们伤害、杀害的对象。就是这么样,生命和生命之间,在轮回当中就是你杀我,我杀你,弱肉强食的。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生起了嗔恨心、生起了仇恨,不管你的仇恨是不是已经施加给了对方,亏的是你自己,伤害的是你自己。有时候,对方已经不断地提升了,而你由于你的嗔恨心,只是在慢慢地走下坡路,你只是在自我堕落、自甘堕落。

  

在《本生经》里面讲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称为贪欲商人的故事。我们大家都认识提婆达多吧?Devadatta(迭瓦达答) ,都认识吧?提婆达多在晚年的时候,他和我们的佛陀作对。提婆达多造了什么罪,他有什么过失?他三次想要杀害佛陀。第一次,他派很多杀手,想去杀佛陀,结果失败了。后来,他又在鹫峰山想用大石头把佛陀砸死,结果就把佛陀的脚弄出血了,这个就是出佛身血。后来他又叫那拉吉利(一头大象)想要把佛陀踩死,结果又失败了。后来他又分裂僧团。现在,提婆达多在哪里?在无间地狱。为什么他会这么样做呢?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故事如果上推的话,一共可以推到在五个大劫以前。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投生为一个收古董的商人,或者类似现在货郎那样的,他们穿街过巷去收集一些古董、一些他们认为值钱的东西。那个时候,迭瓦达答也是投生为收古董的商人。那么他们两个就是同行了,是不是?他们两个人同住在一个城市,每天都随身携带着装饰品、首饰等等,然后就到处去穿街过巷去叫卖,他们说:“要珠宝的来买呀,要珠宝的来买呀,来呀。”

  

在那个时候,有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后来家门败落,就剩下祖孙两个相依为命,他们的亲戚很多已经死了,家财全部也耗尽。祖孙俩就只能够靠受雇于他人、给人做婢女来维持生活。有一天,迭瓦达答正在叫卖,他说:“要装饰品的来呀,要珠宝的来呀。”在沿街叫卖。这个时候,那个做孙女的她听到了,就朝着她的祖母说:“奶奶,奶奶,我也要装饰品,我也要首饰。”奶奶说:“乖孙女啊,我们很穷,我们哪里有钱买得起首饰呢?”那个孙女就说:“在我们的房间里面不是有个茶碗么?”那个祖母也想起了那个茶碗,然后叫当时的提婆达多进来,就拿出那个茶碗,因为当时的迭瓦达答,我们就叫贪欲商人、贪欲的货郎吧。由于他是内行的人,他一端起这个茶碗,发现沉甸甸的,然后他再端详这个茶碗,他发现在茶碗底下有个印章,这个印章就证明了这个茶碗是个非常值钱的黄金碗,也就是说,由这个家里以前在很富有,很风光的时候留下来的,其他的值钱的财产都已经全部破损了、破坏了,只剩下这个茶碗。这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就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就想:“我要不费分文的得到这个碗。”然后假装地说:“这个茶碗根本就不值钱。”然后就把它往地上一丢假装出去。他希望那个老奶奶说:“好好好好,你过来过来,我这个碗你想要多少钱,很便宜地卖给你。”结果他走的时候,那个老奶奶却没有这样说,当时的贪欲商人就假装出去了。

  

结果当他刚出去不久,我们的菩萨又来了。我们的菩萨当时也是一个货郎,他也在沿街叫卖。这个时候,做孙女的就对奶奶说:“刚才那个商人态度很恶劣,但是这个人看上去,好像很斯文、很优雅,言语柔和,也许我们这个碗还能够卖上好价钱。”于是就请我们的菩萨进去,我们的菩萨坐下来的时候,一看这个茶碗,因为毕竟是内行人,他也知道这个茶碗很值钱,知道以前这个祖孙俩应该是有钱人,富贵人家。当时我们的菩萨就说:“这个茶碗价值十万金,但现在,把我身上的所有东西给你,都还不足以买这个、换这个茶碗。”这个时候,那个老奶奶就说:“刚才有个货郎说我这个茶碗根本就不值钱,他还把它恶狠狠地丢在地上,扬长而去。”菩萨说:“不是、不是,你这个茶碗真的很值钱,我真的还没有能力来收购。”当时,那个老奶奶见到这个商人确实是很老实,就说:“好吧,既然这么样,我就把这个金碗送给你,你想给我什么东西就给我什么东西。”于是菩萨就把他身上的五百钱以及价值五百金的物品全部都给她祖孙俩,就是带来的所有的装饰品,把他的那些钱,全部都给了这祖孙俩,只留下八文钱和一把秤子,那把秤子他还要谋生的。然后急急忙忙地跑到河边,他叫了一艘渡船,因为从河的这…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二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