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止观法要▪P15

  ..续本文上一页对自己讨厌的、不喜欢的人散播慈爱。如果你连一个讨厌的人都找不出来,证明你的性格很不错;但假如你看到这个人很讨厌,那个人也讨厌,就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的为人、自己的性格。对于看谁都讨厌、看谁都不顺眼的人,他更需要修慈。有些人真的找不到自己讨厌的人,那就让他选稍微不喜欢的人,也许只是不喜欢其某些行为、还不至于厌恶的人。如果有讨厌的人,就向讨厌的人散播慈爱;找不到讨厌的人,就取不喜欢的人散播慈爱。

  

对不喜欢的人也能毫无障碍地散播慈爱当然最好,但假如发现对不喜欢的人散播慈爱还有阻碍的话,证明你的心还没有打开,你的慈爱还没有真正达到无限。你必须持续地如此练习,如果有禅那的话,必须做到取不喜欢的人也可以顺利地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可以对四类人散播慈爱之后,再进一步“破除界限”。这里的“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如何破除界限呢?你可以任选一位喜爱的人、一位中性的人、一位讨厌的人,再把自己、喜爱的人、中性的人和讨厌的人组成一组。当你可以毫无障碍地对这三种人散播慈爱并达到禅那,就犹如对自己散播慈爱一样(对自己不能证禅那),然后再选另外一组。

  

任何一组都由四种人组成:喜爱的人、中性的人、不喜欢的人和自己,而且每一组都应做到平等地对三种人散播慈爱并证得禅那,或是毫无障碍地把慈爱散播出去,这就是破除界限。破除界限的人,应如《清净道论》所说的:假如自己和喜欢者、中性者、怨敌在某处一起坐着。这时强盗走进来,要抓其中一人杀死后割喉咙的血祭神。假如你想:“抓某某或某某吧。”证明还没有破除界限。假如你想:“抓我吧,不要抓这三个人。”你也还没有破除界限。为什么呢?因为他希望有人被捕,对其人不利,而对其他三人有利。只有当他在这四个人中,不想见到有任何一人给强盗抓去,其心对自己和对其他三人生起平等时,才算破除界限。破除界限之后,就可以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的方法,在《无碍解道》中有详细的解释。

  

  

《无碍解道》把众生分为十二类,其中五类是对无界限的,七类是对有界限的。哪五类无界限呢?一切有情;一切有呼吸者;一切众生;一切个体;一切拥有自己生命者。这五类都是指一切众生,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称为无界限的、无区别的。一切女性,包括女人、天女、女鬼、雌性动物;一切男性,包括男人、男性天人、男鬼、雄性动物;一切圣者;一切非圣者、凡夫;一切诸天;一切人类;一切堕恶趣者。这七类是对有界限、有区别、有范围的。为什么呢?因为对一切女性遍满慈爱,男性就不包括在内;对一切男性遍满慈爱,女性就不包括在内。唯有把异性作为整体,才对其散播慈爱。也就是女众可以对一切男性散播慈爱,而男众可以对一切女性,这时就不是对个别的异性了。

  

如果是对一切圣者,凡夫就排除在外;如果是对凡夫的话,圣者就排除在外;如果是对天人,人类和非人都排除在外;如果是对人类的话,那么天人和恶道众生都不包括;如果是对堕恶趣者,则人与天人都不包括在内。我们就对这五类以及七类众生遍满慈爱。如果你有禅那的话,可以对每一类众生遍满慈爱并达到第三禅。以四种方式对这十二类众生遍满慈心:“愿一切众生没有怨敌,愿一切众生没有瞋害,愿一切众生没有恼苦,愿一切众生保有自己的快乐。”对一切有呼吸者、一切众生、一切个体、一切拥有自己生命者,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圣者、一切非圣者、一切诸天、一切人类、一切堕恶趣者也是如此。你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重要的是要把慈爱真诚地散播出去。如此以四种方式对十二类众生共四十八种方

  

(4×12=48)遍满慈爱之后,再继续向十个方向散播慈爱。哪十个方向呢?对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东南方、西北方、西南方、东北方、下方和上方。这十方的每一方都有十二类众生,每一类众生都用四种方式,所以一方有四十八种方式,十方就有四百八十种,再加上原来的四十八种,总共五百二十八种(10×4848=528)。我们就用这五百二十八种来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在实修的时候,远远不仅这五百二十八种。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教导散播慈爱应当遍满。遍

  

满意即把散播慈爱的范围扩大到一切处。但是刚开始遍满慈爱时,心量比较有限,此时应该先用限定范围的方法。

  

例如现在大家坐在禅堂,在遍满慈爱的时候,先限定禅堂的范围,祝愿禅堂里所有的众生都没有怨敌、没有危难,愿禅堂里所有的众生没有精神的痛苦,愿禅堂里所有的众生没有身体的痛苦……。然后再限定整个寺院的范围、整个乡镇的范围、整个县、整个省、整个国家、整个亚洲……,把心量慢慢扩大、遍满。先限定一个地方,对这个地方所有的众生遍满慈爱以后,再逐渐地把心量扩大,乃至整个轮围世界、他方世界。如此,你的心缘取无量的众生,遍满于无量的众生,达到无限、无量。我们再看经文是如何描述慈心的:“比库以慈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处,一切如自己,对具一切[有情]的世间以慈俱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害遍满而住。他如是审察、了知:“此慈心解脱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慈俱之心”:伴随着慈爱的心。“遍满”:心取一切众生为所缘,犹如大海之水般遍满一切众生。

  

“一方”:一个方向,例如东方。“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第二个方向……即西、北、南方。“四隅”:四个角落。“一切处”:一切处所,没有界限、没有区别。“一切如自己”:无论是对低等、中等、高等的,朋友、敌人、中等的人,一切视同和自己一样,没有自他的分别。“对具一切[有情]的世间以慈俱之心”:对这拥有一切有情的世间,用伴随着慈爱的心。“广”:因慈心遍满而宽广。“大”:慈心禅那属于广大心,故为大。

  

“无量”:由于熟练以及取无量的众生为所缘,故称为无量。“无怨敌”:舍离了憎恶的怨敌。“无瞋害”:舍离了忧以及没有痛苦。如此修慈心证得初禅后,再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证得第二禅、第三禅。熟练慈心禅那之后,再对慈心禅那的名色法修观,观照慈心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的名色法,乃至断除烦恼、证悟涅槃。有些禅修者问:“我现在修入出息念,可不可

  

以修慈心?”可以!正如佛陀在《增支部》中说:“要断除瞋恨,应修习慈心。”大家有没有瞋恨心?有就应该修慈。同时,修慈属于“一切处业处”。一切处业处与应用业处相对。一切处业处是一切禅修者都应该修习的业处;应用业处则是指持续培育定力乃至证得禅那或近行定的业处。慈心业处属于一切处业处,也即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修,而且都应该修的业处。另外,慈心业处也属于护卫业处,它能够保护我们。

  

  

在《增支部.慈心功德经》中,讲到证得慈心禅定者可以获得十一种利益:1. 睡眠安乐。2. 醒来快乐。3. 不见恶梦。有些人经常失眠,难以入睡,修慈心可以很快睡着。常做恶梦者应该修慈心,拥有慈心者不会做恶梦。4. 人们喜爱。5. 为非人喜爱。6. 诸天守护。《止观法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