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分别地]融入于[心间]红白不坏明点,而中脉内所有的风都融入于极细的持命风。由此,在通常情况下从初生起一直[以不明显状态]存在的极细风心,当上述境界显现时,变得明显了。因此,这不是一种由外界引发的晴空境界的情况。
这叫作“死时清净光明”和“全空”[因为消除了八十种偏计心,和明、增、近得以及作为它们载体的诸风]。这是实际的死亡。
这是基础的法身[如此称呼,因为这是转和法身所需的净化的基础]。空境称为基础的境身,而把它作为观境的心,是称为基础的体念智慧的法身。
[多数]常人住于清净光明之中三天之久,其间出现红白成份的征兆。
○从鼻孔及或生殖器流出一些血和粘液——这些是融入心间明点的未净部分。
但是,当生理组成部分因疾病而被严惩消耗时,红白成份的征兆,不论过多久,都不会出现。
○这种人在清净光明中,可能住不到一天。
同时,据说具有或高或低体念的行者,能使清净光明与法身融合,并能于此多少[多]住数日。
几点澄清
融化 关于明、增、近得诸心的融化方式,前心的能力停止,后者变得更为显著,这叫作前者融化于后者,但这并不是说前者变成了后者的性质。
秋空 为什么将秋天晴空作为例子的道理,因为夏天的雨水已充分抑制了尘垢微粒扬入半空之中,而天空也没在去层的障碍。由于此二特点结合起来,常在秋天出现超乎寻常的晴朗,所以就把秋空用作例子。此外,正象窨是空的,所谓空就是粗大障碍的简单否定。所以在那些人心中,粗大观念的形象消失了,而且通过四空[空、甚空、极空、全空],空的境界显现了。在这二方面,[在此四态中的]显现的方式,与一片秋天晴空,毫无二致,所以就引为例子,并不是说,在那些情况下,出现天空等的景象。
粗风与细风问:如果,在明心之前,八十种偏计心以及作为其载体之诸风已经融化了,是不是在明、增、近得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风可以融化了呢。答:一般来讲,风有多种,粗的和细的。因此,虽然粗的不再融化,细的依然存在,所以从风[从四大中来]融入于明,直到舞蹈得融入于清净光明,在那些时间中,只有细风担当着意识的一种基础。
空与不实 通过四空,由于这样的事实:这些心,以及境界的显现,都比以前的心和境,变得更加微细了,所以,粗大的通常形象,就于心中消失了。有了这些,一个虚空的境界显现了。但这并不是把虚幻不实作为一种观想对象的一种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对于一个未曾修行的普通人来说,他只看到真实存在的形象,不理解虚妄存在的形象,(所有存在的形象,都是虚幻不实的)。这是因为四空都会出现地一切临死有情之前;如果虚幻不实能在死亡过程中被认识到,那末,每一个人能破天荒地,不加功力[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
○当清净光明显现之时,一个普通人会产生他将被消灭的恐怖。
普通人经历死时的清净光明,是莫明其妙的,不知其所以然的。
母子清净光明 死时的清净光明是母净光,而在修行道路上通过睡时或醒时禅定的力量所引发的光明是子净光。在死时清净光明过程中,会合此二光明的禅功,称为融合母子清净光明。
问:一般讲,死时清净光明是不是一种完全合格的清净光明
答:虽然,被一位修行的人的[空]观所融合与稳定的母子清净光明,是一种完全合格的清净光明,但一个普通人所显现的死时净光——不因禅定力量而是自发形成的——是把“清净光明”的名称归因于粗大二重性显现的停止而已。这不是完全合格的。
总之,清净光明有二种形式——客观清净光明,即[自性存在的]甚深空性,以及主观清净光明,即体念此空性的智慧光明。
结论[如将在第四章所述]在无上瑜伽部的生起和圆成资第中,这些死亡的阶次是通过把死亡当作法身的修法而被纳入修行道路的。它们也是应用喻净光和义净光作为净化的主要基础。因此,对它们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2、获得中有状态的阶段
在不论多久,清净光明之心安住不动之后,在其内部产生了一种极微的动机,仅仅是一种颤动而已。这促成了从清净光明中的生起。就在此时,极细的风和心,离开了习间红白构成的已打开的明点,而飘逸出去了。肉体被遗弃了,同时,心间的白色成分下降,从密处泄出,而红色成分上升,从鼻孔排出。
作为死时清净光明的载体并有五色光明的风,担当着中有状态之身的主要原因。
○极细持命风本身是白色的,但它发射出白、黄、红、绿、蓝五色光明。
此持命风担当着中有状态之心的辅助原因。
死时清净光明这心,担当着中有之身的辅助原因,以及中有之心的主要原因,依于此心,具有来世有情形状的风成之身的中有状态,实际成立了。与[作为过去业力的]结果[即前世]的老肉体完全分离了。
○有情的中阴身具有来世身体的形状,不论是地狱有情、饿鬼、畜生、人、修罗或天。
在那时,以前所讲的明、增和近得三种心,将以相反的程序出现。在相反过程中,近得之心的黑光的升起,死时清净光明的停止和中有状态的形成,都是同时的。因为很多典籍如 [大乘]下[小乘]对法藏(阿毗达魔)和无著的瑜伽师地论——讲死有的停止和中有的形成,是同时的,“如称两头,低昂时等”。再者,由于中有状态的有情是自然化生的,全部躯体和四肢,是同时形成的。
成就中有状态时当下的心,是返回过程中近得之心。由此,返回过程的增心出现了;由此,明;由此,八十种偏计心。在这些时刻中,各种征兆——从[黑]近得到幻象——依次发生,但其程序,则与前述,恰恰相反。
○现在的次序是:
1、清净光明
2、发黑光的近得
3、发红光的增相
4、发白光的明相
5、酥油灯焰
6、萤火虫
7、烟
8、如幻显现
中有状态的这种有情,为了寻求生处、香味[作为营养]及其他,到处奔闯。已经舍弃了血肉等粗重四大之身,只依于风而成就的极细心灵体,称为一种基本的报身[由于这是通过净化转成报身的基础],它也称为一种寻香[因它是以香为食的]。
问:存在这种中有状态,有哪些实例
答:现在,当我们去睡觉时,睡眠的四种征兆[幻象、烟、萤火虫、灯焰],以及四空[空、甚空、极空、全空],犹如死时,同样现起,不过简单一些而已。睡眠的清净光明[比死时的粗显一些]出现了。而当我们要从它升起时,我们就在梦体中这样做了[这正象从死时清净光明中升起,进穰有状态的身中]。从睡眠的清净光明中升起后,就形成了一种梦体,我们应梦时中进行了各种活动。而后,当我们开始从睡梦中醒来时,睡梦的风体从外向内收融,犹如呼气于镜上的收融一样,并集中于心间,融入于极细风心之中,那是位于旧的身心蕴体内心间中脉中的一个不可分解的主体。由此,我们从睡眠中醒来从事各种活动。(古今中外转世实例,及具天眼者,皆能证实中阴身的存在。)
中有状态的描述
特点:这种中阴身体(即中有身)有五种特点:
1、它具有全部感官功能。
2、由于经是自行化生的,其全部肢体躯干都是同时形成的。
3、由于它是一种细身,甚至能不被金刚所坏。
4、除了投生之处,犹如母胎,它不被山岭篱笆等所障。
5、通过业缘的力量,它能刹那到达要到的地方,甚至佛也不能阻止。
变化型:世亲的俱舍论曰:一旦一个特殊的有怀的中有身形成了,他就不再变为其他一道的有情[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六道之一]。(俱舍论原文:“应往彼趣中有生已,一切种力皆不能转。谓不可令人中有没,余中有起,余类亦然。为往彼趣中有已起,但应往彼,定不往余。”但是:无著的阿毗达磨集论讲:一旦一种特殊有怀的中阴身形成了,它也不一定必须投生于该道,也有转入另一道的情况。(阿毗达磨集论原文:“又此中有……或时移转。”杂集论云:“或时移转者,谓于此位,往余生处强缘现前。如得第四静虑起阿罗汉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时,由谤解脱邪见故,转生地狱中有。”五恩洋疏曰:“此中得第四静虑起阿罗汉增上慢比丘者,谓有比丘得第四静虑,便执已得阿罗汉果,后时死殁,以前不动业当生四禅天故,彼地中有生,由彼生前自谓已得阿罗汉果,已说生死,不受后有,已得解脱,今见中有现前,生死不心,不咎己非阿罗汉,反谤无解脱,由斯邪见,转生地狱中有,堕地狱中。”)然而,在上下对法藏的系统中,在中有身状态中,证入阿罗汉果者,亦有其人。因此,不能肯定基本人必须从中阴转入再生。
同义词:世亲俱舍颂说:“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些五皆是同义词也。(俱舍论曰:“由佛世尊,以五种名,说中有故。一者意成,从意生故。二者求生,常培寻察当生处故。三者食香,身资香食,往生处故。四者中有,二趣中间,氖蕴故。五者名起,对向当生,暂时起故。”)
在生存的期限:[中有状态]最长是七天。但是,由于在再生条件具足时,存在着在中有状态形成之后立即转生到下一辈子去的情况,所以期限没有一定。如果在七天之内,转世的条件沿未具备,在七天的末尾会发生一次小的死亡,其时,[另外]一个中有状态形成了。无著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如…
《藏传佛教中的生死与中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