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六十▪P3

  ..续本文上一页,是以这为极的吗?」尊者阿那律陀回答说:「诸位贤者!比丘之不烦热而死,不烦热而命终,是以此为极的了。」

  这时,诸位比丘听尊者阿那律陀所说的,乃善受持诵,就从其座位站起,稽首尊者阿那律陀的双足,绕三匝后离去。

  尊者阿那律陀所说的为如是,诸比丘们听尊者阿那律陀所说,都欢喜奉行!

  二二○、见经第九(第五后诵)

  大意:本经叙述阿难尊者为一位异学梵志说:如来并不一向都说世间为有常无常,以及如来之终不终等问题。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有一个时候,为佛陀般涅槃后不久之时,尊者阿难游行在于王舍城,住在于竹林迦兰哆园。

  于是,有一位异学梵志,是阿难尊者还未出家时的朋友。他在于中午后彷徉,往诣于尊者阿难之处,到后共相问讯,然后退坐在于一边。他对阿难尊者说:「我欲有所问,是否能听允我之问吗?」尊者阿难回答说:「梵志!你欲问便问好了,我听后定会思其义而回答。」

  异学梵志即便问说:「所谓对于此见,都舍置、都除却,都不尽于通常而说吗?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没有常(无常),世间为有底(有边),世间为无底(无边),命即是身(生命〔我〕与身体为同一物),或者为生命(我)乃异,身体也异(我与身体为不同于一体);如来终、如来不终(佛死后如来身为有-存在?或为无-不存在?)如来终不终(如来死后,也存在,也不存在);如来也非终,也非不终(如来死后也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沙门瞿昙知道此诸见,如应知道而知道吗?」

  尊者阿难回答说:「梵志!所谓这些见解,是世尊,也就是如来、无所著、正尽觉,之所舍置除却,为不尽通说的。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边)?世间为无底(无边)?命即是身(我即是身)?为命乃异而身异(我与身为不同的一物)?如来为终(死后无有,也就是不存在)。如来不终(死后还存在)?如来为终不终(存在不存在)?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死后也为存在,死后也为不存在)?世尊为如来、无所著、正尽觉,乃知此诸见,如应知而知的。」

  异学梵志又再问说:「所谓对于此见,沙门瞿昙乃舍置除却,不尽于通常,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边)?世间为无底(无边)?命即是身(我即是身)?为命异身异(我与身不同为一物)?如来终(死后不存在)?如来不终(死后存在),如来终不终(死后存在不存在)?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也存在也不存在)?沙门瞿昙到底是怎样的知道此诸见,而如应知而知呢?」

  尊者阿难回答说:「梵志!所谓此见,则世尊,也就是如来、无所著、正尽觉,乃舍置除却,并不尽通说。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无有常(无常住)。世间有底(有边),世间无底(无边);命即是身(我即是此身体),为命异身异(我另有存在,身体和我为个别之体),如来终(死后已没有)、如来不终(死后还有存在),如来终不终(佛死后为无、为有),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死后也是不完,也是并不是不完)呢?异学梵志!像如是之具,如是之受,如是之趣,如是之生,如是之至于后世,所谓此是世尊,也就是如来、无所著、正尽觉之所舍置除却,不尽通说,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世间为无底,命(我)就是身,为命异而身异,如来为终(死后为没有),如来为不终(死后还存在),如来终不终(死后为无、为不无),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佛死后也不是完了,也不是不完了)呢?像如是的知道此诸见,这些诸见都应如是而知的。」

  异学梵志自尊者说:「我现在要自归依于阿难您!」尊者阿难告诉他说:「梵志!你不可以自归依于我,如我自归依于佛那样,你也应该自归依于佛。」异学梵志白尊者说:「阿难!我现在要自归依于佛与法,以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天起,终身都自归依,乃至命尽。」

  尊者阿难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位异学梵志听尊者阿难所说,乃欢喜奉行!

  二二一、箭喻经第十(第五后诵)

  大意:本经叙述鬘童子对于佛陀并不常言世间之有常、无常,有底、无底,乃至如来终、不终等问题,而有所不满。佛陀说出家学道的目的,并不是为此知见而来,假如求此见的话,就与义不相应,也就是无益而徒受烦苦而已。犹如有人,其身被毒箭射中,却说未可拔箭,应该要先知其由来,于是而一一的追问而命终。最后告诉他应学四圣谛之能趣于涅槃之法。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鬘童子(舍卫城人,毘舍离种,波斯匿王的财务官之子,后出家而证果),独自一人在安静之处,燕坐思惟,其心曾作如是之念:所谓此见,为世尊舍置除却,不尽通说,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有边),世间为无底(无边),命(我)即是身,为命异身异(我与身为个别体,而不同),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死后为没有,如来死后还存在),如来终不终

  (如来死后为终了不终了),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如来死后也不终了,也不是不终了)呢?我不欲愿于此事!我不堪忍于此事!我不可此(不认此为对的)!假如世尊为我,一向而说世间为有常的话,我就会从佛去学梵行。假如世尊不为我说世间为有常的话,我就应当难诘他(反驳佛),就应舍弃佛而去。像如是的,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世间为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死后为终了,如来死后为不终了,如来死后终了不终了,如来亦非终了,也非不终了呢?如果世尊为我而一向都说此是真谛,其余的都均为是虚妄之言的话,我就会跟从他去学梵行,假如世尊不为我一向而说这就是真谛,其余的都是虚妄之言的话,我就应当难诘他,然后舍弃他,而他往。

  于是,尊者鬘童子,就在于晡时(申时,夕时),从其燕座起来,往诣于佛所,到后,稽首作礼,然后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而说:「世尊!我今天独自在安静处,燕坐思惟,心作如是之念:所谓此见,乃为世尊所舍置除却,不尽通说的,所谓世间为有常,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世间为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死后为终了,如来死后不终了,如来死后终了不终了,如来死后亦非终了也非不终了呢?我不欲此事(我不希望佛不常说这些事)!我不堪忍这些事!我认为此事为不可!如世尊一向知道世间为有常的话,则世尊当会为我说。假若世尊不一向知道世间为有常的话,当会直言为不知。像如是的,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世间为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死后为终了,如来死后不终了,如来死后为终了为不终了,如来死后也非终了也非不终了呢?如世尊一向都知道此为真谛,其余的都是虚妄之言的话,世尊当会为我而说。假若世尊不一向知道此是真谛,其余的都是虚妄之言的话,当直言为不知道的。」

  世尊问他说:「鬘童子!我本来颇(是否)为你,作如是之说:世间为有常,而你才要来从我学梵行的吗?」鬘童子回答说:「弗也!世尊!」

  佛陀又说:「像如是的,我说: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有边),世间为无底(无边),命(我)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死后为终,如来死后为不终,如来死后终了不终了,如来死后亦非终了亦非不终了呢?我本来颇(是否)为你作如是之说:此是真谛,其余的都是虚妄之言,你乃来从我学梵行的吗?」鬘童子回答说:「弗也!世尊!」

  佛陀说:「鬘童子!你本来颇(是否)向我说:如世尊为我一向说世间为有常的话,我当会跟从世尊学习梵行吗?」鬘童子回答说:「弗也!世

  尊!」

  佛陀说:「像如是的,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世间为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死后为终了,如来死后为不终了,如来死后为终了不终了,如来死后亦非终了亦非不终了呢?鬘童子!你本来颇(是否)向我说:如果世尊为我一向说此为真谛,其余的都为虚妄之言的话,我当会跟从世尊去学习梵行吗?」鬘童子回答说:「弗也!世尊!」

  世尊告诉他说:「鬘童子!我本来不向你有所说,你本来也不向我有所说,你乃愚痴的人的了!为甚么缘故,作虚妄而诬谤于我呢?」

  于是,尊者鬘童子被世尊所诃责数,乃内怀忧戚,低头而默然,失辩而无言,如有所伺(好像在想甚么的样子)。

  于是,世尊当面诃责鬘童子后,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有愚痴的人,作如是之念:假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间为有常的话,我就不跟从世尊学习梵行。那位愚痴的人,就究竟不知真理,在于中间,而命终的了(未知真理,就死亡)。像如是的世间为无有常,世间为有底(有边),世间为无底(无边),命(我)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死后为终了,如来死后为不终了,如来死后为终了不终了,如来死后亦非终了亦非不终了呢?如有愚痴的人,作如是之念:如果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为之真谛,其余的皆为是虚妄之言的话,我乃不跟从世尊去学习梵行。即那位愚痴的人,究竟不得知道真理,在于其中间,就命终了。

  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射中,由于毒箭之故,受极重之苦。他有亲族,怜念他,愍伤他,为了他而求利义饶益安隐,便为其求箭医。然而那位中箭的人,却作此念:未可以拔箭!我应该要先知道那个人为如是之姓,如是之名,如是之生(出身)?是为长?为短?为粗?为细?为黑?为白?为不黑不白?为剎利族?或为梵志、居士、工师等族?为东方?或为南方、西方、北方呢?未可先拔箭!我应先知道其弓为柘做的?或为桑、为槻、为角呢?未可先拔箭!我应该先知道其弓札,彼为是牛筋?或者为麞鹿筋?或者为丝的呢?未可先拔箭!我应该先知道弓色为黑?或者为白、为赤、为黄的呢?未可先拔箭!我应该先知道弓弦为筋?或者为丝、为纻、为麻的呢?未可先…

《中阿含经卷第六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传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