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陀提,是一位恶性急弊而粗犷的妇人,是不定、不制、不息的妇人!
像如是的,或者有一位善护善逝的行者,所谓由于他乃没有恶语言之故。如他不发恶语言的话,便不会瞋恚,也不会憎嫉,不忧缠而住,不会增瞋恚,不会发露恶。那些诸比丘们看见后,便作如是之念:这位贤者,是一位忍辱温和堪耐,而善制、善定、善息的行者。如果他发恶语言的话,便会瞋恚憎嫉,而忧缠而住,而憎恚发恶。那些诸比丘们看见后,便会作如是之念:这位贤者为一位恶性急弊,而粗犷,而不定不制不息的人。
其次,有五言道(五种语路,五种讲法)。如他说之语,或时或非时(或适时,或者不适时),或真或非真,或软或坚,或慈或恚,或有义或无义是。你们应知道!此五言道,如他说话之时,或者其心有变易者,或者其口为恶言者,我就会说你们乃因于此,而必衰,你们应该要学此五言道!如果
他说时,其心不变易,口无恶言,向于怨家之人,缘于他,而起慈悲心,心与慈俱,而遍满于一方,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心与慈俱,无结而无怨,无恚而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悲与喜,也同样的道理。而心与舍俱,无结而无怨,无恚而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你们当学如是!犹如有人,执持大铧锹而来,而作如是之语:『我能使此大地,令其变成为非地。』他说后,便处处掘了又掘,而唾溺去污它。说恶言的人,便作如是之说,说他能令大地变为非地。你们的意见如何呢?那个人,以此方便,能使大地变作为非地吗?」
诸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为甚么呢?因为此大地乃为甚深而极广,而不可以测量,因此之故,那个人以此方便,是不能使此大地变作为非地的。世尊!唯有使那个人唐(徒)自疲劳而已。」
佛陀说:「像如是的,此五言道,如他说的话,或时或非时(适时、不适时),或真或不真,或软或坚,或慈或恚,或有义或无义。你们对于此五言道,如他说时,或心变易者,或口恶言的话,我就会说你们会因此而必衰,你们当学习此五言道!如他说时,心不变易,口无恶言,向言说者(刚才所说的),缘于他而起慈愍之心,心行如地,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你们应当要学如是!犹如有人,持大草炬,而作如是之语说:『我以此草炬,要用来烧热恒伽之水(恒河水),使其作为沸汤。」你们的意见如何呢?那个人用此方便,是否能使恒伽水变为热,而作为沸汤吗?」
诸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因为那恒伽水为甚深而极广,不可以度量,因此之故,那个人用此方便,也不能使恒伽之水变热,而使其作为沸汤的。世尊!唯使那个人徒(唐)自疲劳而已。」
佛陀说:「像如是的,此五言道,如他说的话,或时或非时(适时、不适时),或真或不真,或软或坚,或慈或恚,或有义或无义。你们对于此五言道,如他说时,或心会变易者,或口为恶言者,我就会说你们因此而必衰,你们应当学习此五言道!如他说时,其心不变易,口无恶言,向言说者(刚才所说的),缘于他,而起慈愍心,心行如恒伽水,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你们应当作如是而学!犹如画师、画师的弟子,持种种的彩色之料来,他们作如是之说:『我要在此虚空,画作形像,以彩色料来庄染。』你们的意见如何呢?那些画师、画师的弟子,用此方便,宁能(是
否能够)在于虚空中画作形像,以彩色之料去庄染吗?」
诸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为甚么呢?世尊!因为此虚空乃非色(不是有物体),不可见无对(没有质碍),因此之故,那些画师、画师的弟子,以此方便,实不能在于虚空中画作形像,以彩色之料来庄染的。世尊!但使那些画师、画师的弟子,唐(徒)自疲劳而已!」
佛陀说:「像如是的,此五言道,如他说的话,或时或非时(适时、不适时),或真或不真,或软或坚,或慈或恚,或有义或无义。你们对于此五言道,如他说时,或心变易者,或口恶言者,我就会说你们因此而必衰,你们应当学习此五言道!如他说时,心不变易,口无恶言,向言说者(刚才所说的),缘于他,而起慈愍心,心行如虚空,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你们应当要如是而学!犹如猫皮囊,柔治而使其极软,能除甄甄之声(瓦之破声),而为无甄甄之声。那里或者有人用手拳而扠,用石掷、杖打,或者用刀去斫它,或者扑着于地,你们的意见如何呢?那个猫皮囊,柔治而为极软,而除去了甄甄之声,而无甄甄之声,它,是否再会有甄甄之声吗?」
诸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为甚么呢?世尊!因为那个猫皮囊,柔治而为极软,已除去了甄甄之事,已不会有甄甄之声,因此之故,已再也没有甄甄之声了。」
佛陀说:「像如是的。诸比丘!如有他人,以拳扠、石掷,或以杖打刀斫时,你们如果被人拳扠石掷,杖打刀斫时,或者心会变易者!或有口会出恶言的话,我就会说你们因此而必定会衰微。你们应当要学!如被他人拳杖石掷,或杖打刀斫时,心应不变易,口也不发恶言,由于刚才的捶打之人,而缘他,而起慈愍之心,心行如猫皮囊,而无结互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你们应当要如是而学!如有贼来,曾用其利的锯刀,节节的解截,你们如遇有这种贼来,而以利的锯刀,节节的解截时,或者心会变易者,或者口会出恶言的话,我就会说你们,由于此而必定会衰微。你们应当要学习!如有贼来,以利锯利刀,节节的解节时,心不变易,口不出恶言,由于刚才割截你的人,就缘于他而起慈愍之心,心与慈俱,遍满于一方而成就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心与慈俱,无结而无怨,无恚而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之对于悲与喜,也同样的道理。而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而无
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你们当学如是!」
于是,世尊叹诸比丘说:「善哉!善哉!你们应当要数数的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之教。你们应数数的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之教后,你们是否看见他用不爱之恶语言向于我,而我听后,会不堪耐吗?」诸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
世尊又叹诸比丘们说:「善哉!善哉!你们应当数数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之教,你们应数数的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教后,如你们游行于东方时,必定会得安乐,不会有众苦患;如游行于南方、西方、北方的话,都必得安乐,而没有众苦之患。善哉!善哉!你们应当数数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之教,你们如数数念于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教后,我尚且不说你们乃停顿在于诸善法中而住,更何况说你们会衰退呢?你们只当在于昼夜都增长善法,而不衰退的。善哉!善哉!你们应当数数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之教,你们应数数念利的锯刀之喻于沙门教后,在于二果(三果、四果)当中,必定能得其一,或者在于现世当中得究竟智(四果阿罗汉),或者又有余而得阿那含果(不还,三果阿罗汉)。」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完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