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由于布施他一钵食的福德,能受国王、王臣、梵志、居士,及一切人民所见识待(被人称誉看待),以及四部众,所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们所见识所敬重。诸位贤者们!我由于布施他一钵之食之福报,常为人所请求,令受饮食、衣被、氍氀、毾毡、床褥、綩綖、病瘦的汤药、诸生活之具,并不是不请求。假如我在那时,知道那位沙门是一位无着的真人的话。所获得的福报,当会转倍,会受大果报,是极妙的功德,会被其明所彻照,为极广甚大!」
于是,尊者阿那律陀,这位无着的真人,已逮得正解脱的圣者,曾说此偈颂说:
我忆昔贫穷唯仰捃拾活阙己供沙门无患最上德
因此生释种名曰阿那律善解能歌舞作乐常欢喜
我得见世尊正觉如甘露见已生信乐弃舍家学道
我得识宿命知本之所生生三十三天七反住于彼
此七彼亦七世受生十四人间及天上初不堕恶处
我今知死生众生往来处知他心是非贤圣五娱乐
得五支禅定常息心静默已得静正住便逮净天眼
所为今学道远离弃舍家我今获此义得入佛境界
我不乐于死亦不愿于生随时任所适建立正念智
随耶离竹林我命在彼尽当在竹林下无余般涅槃
(我回忆起往昔之时,为一贫穷的人,唯仰赖于捃拾杂物而活命。那个时候,我曾经自己也缺食,而供给那位名叫无患的最上德〔尊者,圣者〕。由于此福报,而生在于此释迦族里,名叫阿那律。我在王宫时,能歌善舞,享受荣华富贵,都作乐而常在欢喜中过生活)。
(我有个机会得见世尊,为正觉,有如甘露,拜见后,就生起信乐之心,终于弃舍在王宫里的家庭,而去学道。我精勤而得识宿命〔知过去的生命的一切,宿命通〕,知道本来所生的一切。如生在三十三天,七次住在那个天堂。七次生在于此世间,那个天堂也生过七次,在此人天世间,受生计为十四次,都是生为人类,以及往生于天上的,始及于不堕恶处之果〔初果,人天七次来往,已不堕恶道之果报的圣者〕。)
(我现在已能知道死生〔生死〕,知道众生往来之处,知道他人之心之是是非非〔具有他心通〕,具有贤圣者之五娱乐,得五支禅定
〔将四禅中之第二禅-定生喜乐地,分成二部分-寻、伺,而将第三禅称为第四禅,将第四禅称为第五禅,故为五支禅定〕,都常息心而静默。由于已得静正住,便能逮得净天眼〔天眼通〕。)
(因为是这样,我现在有机会继续学道,远离一切,而弃舍家庭之牵累。我现在已获此义,得入于佛的境界〔入于觉道者的圣地〕。我不喜乐于死,也不愿有生〔已解脱生死〕。随时任其所适宜的〔自由自在〕,已建立正念智,将随在于毘耶离〔离车族之都城,十六大国之一〕的竹林,我的寿命会在那个地方灭尽。我当会在于那竹林之下,进入于无余般涅槃〔身心俱灭的解脱境界,而离开世间〕。)
那时,世尊在于燕坐,以净天耳出超过于人耳,而听到诸比丘们在于中食后,集坐在于讲堂,共论如上之事。
世尊听后,就在于晡时,从燕坐起来,到了讲堂,在比丘们之前,敷座而坐,问诸比丘们说:「你们今天,是为甚么事之故,而集坐在于讲堂呢?」这时,诸比丘们白佛说:「世尊!我们今天,因尊者阿那律陀,说其过去世之事之法之故,集坐在此讲堂的」。
于是,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今天,欲从佛处,听因未来之事而说法吗?(要知道未来事吗)」诸比丘们白佛说:「世尊!现在正是时候。善逝!现在正是时候。如世尊为诸比丘们,因未来事而说法的话,诸比丘们听后,当会善于受持的。」
世尊告诉他们说:「诸比丘们!你们要谛听!要注意的听!听后要善思念它。我当会为你们广分别说。」这时,诸比丘们,乃受教而听。
世尊告诉他们说:「诸比丘们!在未来久远之世里,当会有人民之寿量为八万岁之期。在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乃极为大富乐的一个世界。有好多的人民,村邑都相接近,有杂一飞之间隔耳。诸比丘
们!人寿八万岁之时,女人的年龄五百岁时,乃当出嫁为新娘。诸比丘们!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之病,所谓寒、热、大小便、欲、饮食,以及衰老之外,更没有其它的病患。
诸比丘们!人寿八万岁时,有一位国王名叫螺,是一位转轮王,为聪明有智慧,拥有四种军队,整御天下,都任由自己之自由自在,是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所谓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宝。有千子之具足,颜貌都很端正,都勇猛无畏,能伏其它的众生。当他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时,均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人得到安乐的。也有大金幢,都用诸宝去严饰,举高有千肘,其围为十六肘,国王当叫人把它竖立起来。既竖立之后,下面的工作便是布施沙门、梵志。贫穷的人,孤独者,远来的乞者。都用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以及照明的灯。他布施此后(布施善事等告一段落后),国王便下决心,便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没有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
国王就是如那些族姓子之所为,所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去学道,唯修无上的梵行已修讫,在于现法当中,能够自知自觉,自己作证而游止于其境界里,而至于: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知如真(如实而知道一切。)」
那时,尊者阿夷哆(阿逸多,无能胜),也坐在于大众当中。于是,阿夷哆尊者,乃从他的座位站起,偏袒穿衣(袒露右肩之肉),叉手(合掌)向佛,白佛而说:「世尊!我在于未来久远之后,人寿为八万岁时,可得作为一位国王,名号叫做螺,为一位转轮王,聪明而智慧,有四种的军队,整御天下,可由于自己自由自在,如法之法
王,而成就七宝。其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宝。我当会有千子具足,颜貌都很端正,为勇猛无畏,能伏他众生。我当会统领此一切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均以法教令,令得安乐。会有大金幢,乃用诸宝严饰的。举高有千肘之高,其围为十六肘,我当会把它竖立起来。既竖立后,其下面便是布施沙门、梵志、贫穷、孤独,以及远来的乞者。都用饮食、衣被、车乘、花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和照明之灯。我布施此后,便会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没有家庭牵累的学道者。我如族姓子之所为,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学道者,唯修无上的梵行完毕后,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身,知如真(如实而知道一切)。」
于是,世尊乃诃责阿夷哆尊者而说:「你这位愚痴的人!你应更求一死,而求再终。为甚么呢?因为你作如是之念:世尊!我在于未来久远之后,在人寿八万岁之时,可得作为国王。号名叫做螺,是一位转轮王,聪明而智慧,有四种军队,整御天下,可由于自己自由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宝。我当会有千子具足,颜貌都端正,都勇猛无畏,能降伏他众生。我当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得大家都安乐。会有一大金幢,以诸宝来严饰的。举高有千肘之高,其围有十六肘,我当会竖立它。既竖立之后,其下面便是布施沙门、梵志、贫穷、孤独,以及远来的乞者。会用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以及照明之灯。我布施这些事物后,便会剃除须
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去学道。我乃如族姓子所为的,所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学道者。唯修无上的梵行完毕后,会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之身,知如真。」(如实而知道一切)。
世尊又垂告说:「阿夷哆!你在于未来久远后,人寿八万岁时,当会得为国王,号名叫做螺,为一转轮王,是聪明智慧。有四种军队,整御天下,可由自己自由自在,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宝,是为其七宝。你当会有千子具足,颜貌都端正,都勇猛无畏,能伏他众生。你当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人得到安乐。你会有大金幢,用诸宝严饰的。举高为千肘之高,其围有了十六肘,你当会竖立它。既竖立之后,下面便是布施沙门、梵志、贫穷、孤独,以及远来的乞者。都用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和照明之灯。你布施之事办完后,便会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学道的人。唯修无上的梵行已完毕后,在于现法当中会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不再受众生之身,如实而知道一切。)」
佛陀并垂告诸比丘们说:「在未来久远,人寿至于八万岁之时,当会有一位佛陀会降生,名叫做弥勒(慈氏。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佛之位),为如来、无所著(应供)、等正觉、明行成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世尊)。犹如我现在已成就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
那样。那位佛陀在于此世间,无论是天,及魔、梵、沙门、梵志当中,从人至于天,为一位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在人天中唯一的成佛者)。犹如我现在于此世间,无论是天,以及魔、梵、…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