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而不摄、不集,不和合而为苦,这就名叫爱别离苦。诸位贤者们!所谓爱别离苦者,就是所谓众生别离之时,其身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其心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诸位贤者们!说爱别离苦者,就是由于此原因之故而说的。
诸位贤者们!为甚么说所求不得苦呢?此说是甚么原因呢?诸位贤者们!所谓众生之生存之法,不离于生活之法。欲得使我不生存者,这实在是不可以欲而得之事(为了生存而争,谁想叫他不生存,是不成的。犯法或横灾,或厌世而失去生存者除外,其它无论何人都在求生存)。老之法,死之法,也是必然的,都是愁恼忧戚之法,而不离忧戚之法。想欲得以使我不忧戚的话。这也是不可以欲而得的(不可能的)。诸位贤者们!众生实在是生苦,而不可以乐,不可以爱念。而他们会作此念:如果我会生苦,而不可以乐,不可以爱念者,欲得转此事,而使其为可爱念。这也是不可以欲而得的(不可能如愿)。诸位贤者们!众生有时实在也会生乐,而可以爱念。这时,他曾作此
念:如我生乐,而可以爱念者,欲得使此快乐常恒久住而为不变易之法。这也是不可以欲而得的(不能如愿)。诸位贤者们!众生实在曾生思想,而不可以乐,不可以爱念。这时,就会作此念:如我生思想,而不可以乐,不可以爱念者,欲得转此事,而使其变为可爱念。这也是不可以欲而得的(不能如愿)。诸位贤者们!众生有时实在也会生思想为可以爱念。他便会作此念:如我生思想,而可以爱念的话。就欲得使此可爱念为常恒久住而为不变易之法。这也是不可以欲而得的。诸位贤者们!说所求不得之苦者,就是因此之故而说的。
诸位贤者们!略说五盛阴苦的原因,此说为甚么原因呢?(为甚么略说五盛阴是苦呢?)所谓色盛阴、觉(受)、想、行、识等盛阴均为是苦的本原是。诸位贤者们!略说五盛阴为苦,就是由于此之故而说的。
诸位贤者们!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与现在之时,也是苦圣谛。这是真实之谛,而不虚的,是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是真谛审实,而合于如是之谛。是圣者所有,是圣者所知,是圣者所见,是圣者所了。是圣者所得,是圣者所等正觉的,因此之故,说苦圣谛。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爱集苦集的圣谛呢?所谓众生实在有爱内六处,也就是爱眼处,耳、鼻、舌、身。意等处是。在此里面,如果有爱有腻、有染、有着的话,就名叫做集。诸位贤者们!如果为多闻的圣弟子的话,就知道我(指自己)乃如是而知道此法。乃如是而见,如是而了,如是而视,如是而觉此法。这叫做爱集苦集圣谛。像如是而知之,怎样知道呢?如有爱其妻,爱其子,爱其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以及爱其财物。为了所作之业,而有爱、有腻、有染、有着的话,就名叫做集。他乃知道此爱集苦集圣谛。像如是的对于外处,而更乐(触)、觉(受)、想、思、爱,也
是如是。诸位贤者们!众生实在有爱六界的,所谓地界,水、火、风、空、识界是。在于其中(指六界),如果有爱、有腻、有染、有着的话,就名叫做集。诸位贤者们!如果为多闻的圣弟子的话,就知道我(指自己)乃如是而知道此法,乃如是而见,如是而了,如是而视,如是而觉,这叫做爱集苦集圣谛。像如是而知之,怎样知道呢?如有爱其妻,爱其子,爱其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以及爱其财物。为了所作之业,而有爱、有腻、有染、有着的话,就名叫做集。他乃知道此爱集苦集圣谛。诸位贤者们!在过去之时是爱集苦集圣谛,未来与现在之时,也是爱集苦集圣谛。是真谛而不虚,是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是真谛审实,而契合于如是之谛。是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为圣之所等正觉,因此之故,说爱集菩集圣谛。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爱灭苦灭圣谛呢?所谓众生实在有爱的内六处的。也就是眼处,耳、鼻、舌、身、意等处是。他如果解脱此内六处,而不染不着,而断舍吐尽,已无欲,已灭尽,已止没的话,就名叫做苦灭。诸位贤者们!如果为多闻的圣弟子的话,就会知道我(指自己)已如是而知道此法,已如是而见,如是而了,如是而视,如是而觉。这叫做爱灭苦灭圣谛。都像如是而知之,怎样知道呢?如果有不爱其妻,不爱其子,其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以及不爱其财物。不作其所作之业,他如果解脱,而不染不着,而断舍吐尽,而无欲,而灭尽,而止没的话,就名叫做苦灭。他乃知此爱灭苦灭圣谛。像如是的对于外处之更乐(触)、觉、想、思,以及爱,也是如是。诸位贤者们!众生实在有爱之六界,所谓地界,水、火、风、空、识界是。他如果解脱这些,而不染不着,而断舍吐尽,而已无欲、已灭,已止没的话,就名叫做苦灭。诸位贤者们!多
闻的圣弟子,乃知我(指自己)已如是而知此法,而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这叫做爱灭苦灭圣谛。像如是而知之,怎样知道呢?如有不爱其妻,不爱其子,其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以及财物等,都不作其所作之业。他如果能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而无欲,而灭,而止没的话,就名叫做灭,他已知道此爱灭苦灭圣谛。诸位贤者们!过去时是爱灭苦灭圣谛,未来、现在时,也是爱灭苦灭圣谛,是真谛而不虚,是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是真谛审实,是契合于如是之谛,是圣者所有,圣者所知,圣者所见,圣者所了,圣者所得,是圣者之所等正觉,因此之故,说爱灭苦灭圣谛。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苦灭道圣谛呢有所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勤)、正念、正定是。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见呢?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走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者观察本所作时(由正见而念四谛时,而察知本来所作的一切业),或者学念诸行时,或者在察见诸行的灾患时,或者在彻见涅槃止息之理时,或者没有所著时,或者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于其里面,能择而遍择,能决择其择法,能察视而遍视,能观察明达,就名叫做正见。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志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者观察本行时,或者学念诸行时,或者在观察诸行的灾患时,或者在察见涅槃止息时,或者没有所著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在这些时),心伺(窥察)而遍伺,而随顺伺,可念的则念,可望的则望(念、望,也就是心念、愿望,都取正确的),就名叫做正志。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语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观察本所作之行时,或学念诸行时,或察见诸行的灾患时,或者察见涅槃止息时,或者无着,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除了口的四妙行(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之外,诸余其它的口的恶行,都远离除断,不行不作(不说恶的言语,及其动作),不合不会(不附和赞同恶的言语),这叫做正语。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业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观察本所行,或学念诸行,或察见诸行的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除了身的三妙行(不杀、不盗、不淫)之外的其余的身的诸恶行都远离除断,都不行不作,不合不会,就名叫做正业。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命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观察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的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者无着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并没有无理的要求,并不会以多欲而不厌足,不用种种的伎术、咒说、邪命作其生活之需(不要为了修持正道,而用邪曲的方法去作生活。所谓出家学道之人,如以贩卖物品,占相吉凶,或用咒术,或用诈现奇特异相以自活命之类)。但以法去求衣,而不用非法去求取。也以法去求食、床座、而不用非法去求取,这名叫做正命。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方便(正精进)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观察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的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如果有精进方便的话,则一向精勤而求,以有力而趣向,专著而不舍(向善缠住不放),也不衰退,而正伏其心,这名叫做正方便(正精进)。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念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观察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的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或念于顺念,背于不向念,念于遍念,又念于忆念,心正而不忘心之所应,这名叫做正念。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正定呢?所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念集是集时,念灭是灭时,念道是道时,或观察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的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而善于念观心解脱时,在此里面,如心安住、禅住、顺住、而不乱不散,而摄止于正定,这叫做正定。
诸位贤者们!过去时,这是苦灭道圣谛,未来、现在时,这是苦灭道圣谛。真谛而不虚,而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是真谛审实,而契合于如是之谛。是圣者所有,圣者所知,圣者所见,圣者所了,圣者所得,圣者所等正觉的。因此之故,而说苦灭道圣谛。
于是,而说颂说:
佛明达诸法见无量善德苦集灭道谛善显现分别
(佛陀乃明达于诸法,见无量的善德。对于苦集灭道谛,乃善于显现分别!)
尊者舍梨子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舍梨子尊者所说之义后,都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七完
《中阿含经卷第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