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七▪P5

  ..续本文上一页色阴。如果有觉(受)的话,就是属于觉阴(受阴),如果有想的话,就是属于想阴,如果有思的话,就是属于思阴(行阴),如果有识的话,就是属于识阴。像如是的观察阴,而合会(观察五阴之聚合)。

  诸位贤者们!世尊也曾如是的说:『如果见缘起的话,便是见法,假如见法的话,就是见缘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因为世尊乃

  说五盛阴,说诸阴乃由因缘所生的。所谓色盛阴、觉(受)、想、行、识盛阴是。诸位贤者们!如果内身的耳、鼻、舌、身、意等处破坏的话,则身外之法(声香味触)便不为光明所照那样,就不会有念,意识就不得而生。诸位贤者们!如果身内之意处不破坏的话,则外法便会为之光明所照,而便有了念,意识就得以生起。诸位贤者们!内意处,以及法,暨意识,而得以知外色法,这是属于色阴。如果有觉(受)的话,就是觉(受)阴,如有想的话,就是想阴,如有思的话,就是思阴(行阴),如有识的话,就是识阴,像如是的观察阴之合会。诸位贤者们!世尊也作如是之说:『如果见缘起的话,便就是见法,假如见法的话,便则是见缘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因为世尊说五盛阴乃从因缘所生起的,所谓色盛阴,觉(受)、想、行、识盛阴是。他(指学佛人)如能厌恶此过去、未来、现在的五盛阴的话,则厌恶后,便没有欲,没有欲之后,便是解脱,解脱后,便能自知已解脱,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生死已尽,不会再有生死。因为他的清净的梵行已成立,也就是已完成清净的功行,自然的所应作的功行都已办理完毕,无须再为功行之如何费心,只须轻爽的应用其功力于日常里。他就是这样的成为一位阿罗汉〔无生〕,故不再更受后有身,因为他已如实而知道真理,故不会再被一切所碍,可以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了)。

  诸位贤者们!这就是比丘之一切大学(大作佛事,完成生死大事)。」

  尊者舍梨子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位比丘们,听尊者舍梨子所说,都欢喜奉行!

  三十一、分别圣谛经第十一(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赞舍梨子、目揵连二尊者。说舍梨子生诸梵行,犹如生母,目揵连长养诸梵行,好似养母。舍梨子循佛言教,对比丘广说四谛之义。说苦谛而说八苦,说集谛而说爱染执着为苦因,说断爱染执着而离欲,就可灭苦,为苦灭谛,说正见乃至正定,以示道谛。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这是正行说法,所谓四圣谛是。乃广摄一切,广观一切,为分别、发露,是开仰、施设、显示、趣向的真理。过去的诸位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他们也有这种正行说法,所谓四圣谛,乃为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的真理。未来的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他们也是同样的有此正行说法,所谓四圣谛,乃为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的真理。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也有此正行说法,所谓四圣谛,为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的真理。

  舍梨子比丘乃有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辩才慧。舍梨子比丘,乃成就实慧的比丘。为甚么呢?因为我略说此四圣谛后,舍梨子比丘则能为他人广教、分别、发露。开

  仰、施设、显现、趣向。舍梨子比丘广教、广示此四圣谛,为人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时,则能使算不尽的人,而得观察此真理。舍梨子比丘能用正见,为他人之导御。

  至于目揵连比丘,则能使人立于最上的真际,所谓使人究竟漏尽是。舍梨子比丘,已生诸梵行,犹如人的生母,目揵连比丘,则长养诸梵行,犹如人的养母。因此之故,诸位修梵行的人,应该要奉事、供养、恭敬、礼拜舍梨子比丘,以及目揵连比丘。为甚么呢?因为舍梨子和目揵连比丘,乃能为诸修习梵行的人求义,以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之故。」那时,世尊说如是之法后,就从其座位起来,而进入室内去燕坐(禅坐)。

  于是,尊者舍梨子,乃告诉诸比丘们说:「诸位贤者们!世尊为我们而出现在于世间。而所谓为他人广教、广示此四圣谛,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那四谛呢?所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是。诸位贤者们!甚么为苦圣谛呢?所谓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之苦,所求不得之苦,略为五盛阴苦是。诸位贤者们!说生就是苦,此说是为甚么呢?(为甚么说生为苦呢?)诸位贤者们!所谓生,则谓那些众生,彼彼(各各)众生的种类,生时,就为之生,出时,就为之出,成时,就为之成,兴起五阴之时,就已得命根。这名叫做生。诸位贤者们!所谓生苦者,则所谓众生当出生之时,其身会受苦受,会遍受其受,会觉,而遍觉。而心会受苦受,会受遍受,会觉,而遍觉。这样的身心都受苦受,都会受,而遍受,都会觉,而遍觉。身热而受苦,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热而受苦,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会热而受苦,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的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

  的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诸位贤者们!会说生为苦,就是因此之故。

  诸位贤者们!为甚么说老为苦?此说是由于甚么原因呢?诸位贤者们!所谓老,就是说那些众生,彼彼(各各)的众生之种类,因为老耄(年老),而头发变白,牙齿脱落,其盛壮已日日衰微,身体曲而脚也戾,体重而气上,都须拄杖而行。其肌已缩,而皮已缓,其面上皱纹有如麻子,诸根都已毁熟,颜色已变为丑恶,这就名叫做老。诸位贤者们!所谓老苦,就是说众生到了年老时,其身会受苦受,会受,而遍受,会觉,而遍觉。其心会受苦受,会受,而遍受,会觉,而遍觉。身心都会受苦受,会受,而遍受,会觉,而遍觉。身热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热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热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的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的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诸位贤者们!会说老为苦,就是因此之故。

  诸位贤者们!为甚么说病为苦?此说是由于甚么原因呢?诸位贤者们!所谓病,就是说头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齿病、舌痛、(音咢,齿相近之肉)痛、咽痛、风喘、咳嗽、喝吐、喉痹、癞癎、瘫痪、经溢、赤胆、壮热、枯稿、痔瘘、下痢等是。如果有如是的比类,以及其余的种种病,乃由于更乐触(触阴)而生的,都不离开心,都建立在于身中(生在于吾人的身体内),就名叫做病。诸位贤者们!所谓病为苦者,就是说众生有病之时,其身会受苦受,会受,而遍受,会觉,而遍觉。其心会受苦受,会受,而遍受,会觉,而遍觉。身心都会受苦受,会受,而遍受,会觉,而遍觉。身

  热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热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热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心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壮热而烦恼,而忧戚,而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诸位贤者们!说病为之苦,就是由于此原因之故。

  诸位贤者们!为甚么说死为苦呢?这是甚么原因呢?诸位贤者们!所谓死者,就是说那些众生,彼彼(各各)众生的种类,身命已终止,而无常,而死丧散灭,寿数已尽而破坏,命根已闭塞,就名叫做死。诸位贤者们!死为之苦者,就是说众生在死亡之时,其身会受苦受,会遍受,会觉,而遍觉。其心会受,而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其身会热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其心会热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都会热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其身会壮热而烦恼,而忧戚之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其心会壮热而烦恼,而忧戚之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壮热而烦恼,而忧戚之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诸位贤者们!说死为苦,就是由于此原因之故而说的。

  诸位贤者们!为甚么说怨憎会苦呢?此说是甚么原因呢?诸位贤者们!怨憎会(和有怨憎的人会合,或在一起),就是说众生实在有内六处,所谓不爱之眼处,耳、鼻、舌、身、意处是。它们都同聚会而为一,有摄、和、习(集),而共合而为苦。像如是的,对于外处、更乐(触)、觉、想、思、爱,也是同样如是。诸位贤者们!众生实在有六界。所谓不爱的地界、水、火、风、空、识界是。它们都同为会聚于一,而有摄、和、集,共合而为苦,就名叫做怨憎会苦。诸位

  贤者们!所谓怨憎会苦者,就是说众生和有怨憎的人会合时,其身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其心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身心会受苦受,而遍受,而觉,而遍觉。诸位贤者们!说怨憎会苦的原因,就是依于此之故而说的。

  诸位贤者们!为甚么说爱别离苦呢?此说是甚么原因呢?诸位贤者们!所谓爱别离苦者,就是说众生实在有内六处,所谓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它们都各异而分散,而不得相应,别离而不聚会,而不摄、不集,不和合而为苦。像如是的对于外处,有更乐(触),有觉、想、思、爱,也是像如是的。诸位贤者们!众生实在有六界,所谓地界,水、火、风、空、识等界是。它们各异而分散,而不得相应,别离而不会(聚)…

《中阿含经卷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八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