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八

  中阿含经卷第八

  未曾有法品第四:有十经初一日诵

  未曾有侍者薄拘阿修罗地动及瞻波郁伽手各二

  (未曾有法经、侍者经、薄拘罗经、阿修罗经、地动经,以及瞻波经。郁伽经和手长者之二种经,都各有二经。)

  三十二、未曾有法经(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阿难尊者称叹佛陀自初发心(迦叶佛时)、托胎、诞生、出家、成道,直至教化时代的一生当中所出现的二十四种未曾有,而不可思议之事。佛陀乃叫阿难更受持「如来知生住灭智」之未曾有法。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化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阿难则在于晡时(下午三至五点),由燕坐起来,往诣

  于佛所,稽首礼足,然后退住在一边。他白佛而说:「(1)世尊!我曾恭闻世尊您在迦叶佛(饮光,现在贤劫千佛当中的第三佛,释迦佛为第四佛)时,始发愿成就佛道之事,而行梵行。如果世尊在于迦叶佛时,始发愿成佛道,而行梵行的话,我就以此为世尊之未曾有法,而受持(忆持)。

  (2)我恭闻世尊在迦叶佛时,始发愿成就佛道之事,而行梵行,而往生于兜瑟哆天(喜足天,欲界第四层天)。如果世尊在迦叶佛时,始发愿成佛道,而行梵行,而往生于兜瑟哆天的话,我就以此为世尊之未曾有法而受持。

  (3)我恭闻世尊在迦叶佛时,始发愿成就佛道之事,而行梵行,而往生于兜瑟哆天。世尊为后生,而能以三事,也就是天寿、天色、天誉,而胜于前生之兜瑟哆天者(指已生在这里的诸天们)。因此之故,诸兜瑟哆天们都欢喜踊跃,都称叹这位天子(指世尊)甚为奇妙!甚为特殊!叹他有大的如意足(大神通),有大的威德,有大的福佑,有大的威神。为甚么呢?因为他为后来才往生到这里,而能以三事胜于前生的兜瑟哆天的天神们之故。所谓天寿、天色、天誉之三事是(指三事都优胜于先来者)。如世尊在于迦叶佛时,始发愿成就佛道,而行梵行,而往生于兜瑟哆天,而世尊乃为后来才生此,而能以天寿、天色、天誉之三事,胜过于前生(先生在这里很久)的诸兜瑟哆天们。因此之故,诸位兜瑟哆天们都欢喜踊跃,都称叹您这位后来的天子之甚为奇特,而具有了大如意足,具有了大威德,具有了大福佑,具有了大威神。为甚么呢?他(世尊)为后来才生在这里,而能以天寿、天色、天誉之三事都胜过于先来生此之兜瑟哆天的话,我就以此为世尊之未曾有法,而受持(忆持)。

  (4)我恭闻世尊在兜瑟哆天,在那里的寿命已终结时,而知道应入母胎之事。当时乃震动一切天地,而以大微妙之光,普照于世间,乃至幽隐的诸闇冥之处,都没有障蔽(都得光明)。所谓此日月虽有如意足(大神通),有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但其光明也有不能照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这次都尽能蒙其光耀(菩萨入母胎时,以大妙光普照于世间,即使日月的光明不能照到之处,也皆被照耀)。各处的众生都因此妙光,而生起如此知识:必定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必定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如世尊在兜瑟哆天,而在那里的寿命已临终,而知应入母胎时,在于那时,震动一切的天地,而以大妙光普照于世间,乃至幽隐的诸闇冥之处,也没有一点障蔽。所谓日月虽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但也有好多其光明所不能照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这次都能尽皆蒙其光耀(指菩萨入母胎时之光耀)。那些众生都因此妙光,而各各都生如下之知:必定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必定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这样的话,我就以此为受持(忆持),是世尊未曾有之法。

  (5)我恭闻世尊知道住母胎时,都依倚于右胁。如世尊知道住母胎时,都依倚于右胁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之未曾有法。

  (6)我恭闻世尊,伸舒其体,而住于母胎。如世尊伸舒其体,而住于母胎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7)我恭闻世尊乃覆藏而住于母胎,而不被于母血所污,也不被父精,以及其它诸不净所污。如世尊覆藏而住于母胎,而不被母血所污,也不被父精,以及诸不净所污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8)我恭闻世尊知道出母胎之时,于此时,乃震动一切天地,而以大妙光普照于世间,乃至幽隐诸闇冥之处都没有障蔽其光明。所谓此日月虽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但也有好多光

  明所照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均蒙大妙光所照耀。那些众生都因此妙光,而各各都生此知识: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如世尊知出毋胎,那时乃震动一切天地,而以大妙光普照世间,乃至幽隐诸闇冥之处,也没有障蔽。所谓此日月虽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也有其光明所不能照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尽皆承蒙其大妙光之照耀。那些众生就由于此妙光,而各各都生如是之知:必定有奇特的众生之降生!必定有奇特的众生会降生!这样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之未曾有法。

  (9)我恭闻世尊舒伸其体,而出母胎。如世尊舒伸其体而出母胎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法。

  (10)我恭闻世尊覆藏而出母胎,而不被血所污,也不被精,以及其余的诸不净之物所污。如世尊覆藏而出母胎,而不被血所污,也不被精,以及其余的诸不净物所污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1)我恭闻世尊初出生之时,有四天子(1.持国天,镇守东方,为干闼婆的主神。2.增长天,镇守南方,为鸠盘荼之主神。3.广目天,镇守西方,为那伽的主神,4.多闻天,镇守北方,为夜叉的主神),手执极细之衣,站在母前,使世尊之母欢喜,而称叹此童子甚为奇妙!甚为特殊!有这么大的如意足,有这么大的威德,有这么大的福佑,有这么大的威神。如世尊初生之时,有四天子,手执极细之衣,站在于母前,使其母亲欢喜,而称叹这位童子甚为奇特!具有了大的如意足,具有了大的威德,具有大的福佑,具有大的威神的话,我会受持(忆持),这是世尊之未曾有法。

  (12)我恭闻世尊初生之时,即行七步,并不恐不怖,也不畏惧,而观察诸方。如世尊初生之时,就行七步,并不恐不怖,也不畏惧,而

  观察诸方的话,我就会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3)我恭闻世尊初生之时,则在于母前,生大水池,水池中的水都充满而至于岸边,使其母亲能在于此得以用为清净一切。如世尊在于初生之时,则在于母前,而生大水池,其水满于岸边,使母亲在此得以用为清净一切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4)我恭闻世尊初生之时,在上面的虚空中,有雨水降注而下,成为一冷一暖之水,以灌沐世尊之身。如世尊在初生之时,由上面的虚空中,降注雨水下来,而为一冷一暖,以灌沐世尊之身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5)我恭闻世尊在初生之时,诸天都在于上面,鼓奏天的妓乐,都以天的青莲华,天的红莲华,天的赤莲华,天的白莲华,天的文陀罗花(曼陀罗华,圆花、适意花),以及细末的旃檀香,散在于世尊之上。如世尊初生之时,诸天都在于上面鼓秦天的妓乐,都以天的青莲华,天的红莲华,天的赤莲华,天的白莲华,天的文陀罗华,以及细末的旃檀香,散在于世尊之上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6)我恭闻世尊有一个时候,在父王-白净王(净饭王)之家,在白昼监视田作时,坐在于阎浮树下,而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由离而生的喜乐,而得初禅,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那时,已中后(中午后),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唯阎浮树之树影并不转移,还在荫覆世尊之身。于是(此时),释白净(净饭王姓释迦),曾往观田作(农耕)之事,而到了工作人员之处,而问说:『作人(耕作等人们)!童子(指世尊在太子时)在甚么地方呢?』作人回答说:『天童子(尊称为神童)现在正在阁浮树的树下。』于是,释白净王就往诸阎浮树。这时,释白净王在于日过中午后。见一切其余

  的树影都皆转移,唯有阎浮树的树影不移转,而覆荫世尊之身,便作此念:现在这位童子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为甚么呢?因为在太阳过午后,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唯有阎浮树的其树影不转移,而在覆荫这位童子之身。如世尊在日中之后,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唯有阎浮树的其影不转移,而在覆荫世尊之身的话,我就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7)我恭闻世尊有一个时候,游行在于鞞舍离(跋耆国的首都)的大林之中。于是这样的,世尊经过夜间,而至于翌日的平旦(早晨),乃着衣持钵,进入鞞舍离城去行乞食(托钵)。乞食等事都完了后,就收举衣钵,澡洗手足,然后将尼师檀(座具)着于肩上,往入于林中,到了一哆罗树(似棕榈,叶晒干后可供书写,称为贝叶)之下,敷其尼师檀,而结跏趺坐(禅坐)。这时已中午之后,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唯有该哆罗树的树影并不转移,而覆荫世尊之身。于是(这时),释摩诃男(为世尊的堂弟),在于中午后,仿佯(徘徊)而往至于该大林。释摩诃男在日中过后(午后),看见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唯有那棵哆罗树的树影不转移,而在覆荫世尊之身。看后,便作此念: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为甚么呢?因为已日中之后,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了,唯哆罗树的树影不移,而覆荫沙门瞿昙之身。如世尊在日中之后,一切其余的树影都皆转移,唯有哆罗树的树影不转移,而在覆荫世尊之身的话,则我会受持(忆持),这是世尊的未曾有之法。

  (18)我恭闻世尊有一个时候,游行在于鞞舍离…

《中阿含经卷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