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八▪P3

  ..续本文上一页非不可,以及受持世尊所说的,不使其失去其原义。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就从其禅定起来,而告诉众比丘说:「诸位贤者!你们知道吗?世尊乃欲得贤者阿难,以为侍者。世尊之意在于阿难,欲令阿难瞻视可非不可,以及受持世尊所说,不失其原义。诸位贤者们!我们现在应该共同到了贤者阿难之处,去劝喻他,使他为世尊的侍者。」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以及诸位比丘,都同到尊者阿难之处。到后,共相问讯,然后退坐在一边。这时,尊者大目揵连坐定后,对阿难说:「贤者阿难!你现在知道吗?佛陀欲得你,以为其侍者。世尊之意在于阿难你,欲叫你:『瞻视我的可,非不可,受我所说,不失其义。』阿难!犹如在村外不远之处,有楼阁台观,向东而开窗的

  话,当太阳出来时,其光会照在于西壁那样。贤者阿难!世尊也是如是,欲得贤者阿难你,以为其侍者。世尊之意,在于阿难你:『今瞻视我,可非不可,受我所说,不失其义。」贤者阿难!你现在可以为世尊的侍者」。

  尊者阿难回答说:「尊者大目揵连!我不能堪任奉侍世尊之职。为甚么呢?因为诸佛世尊难可难侍,才叫做侍者(要有相当成就的人,始可以瞻视佛之可-安好,非不可-不使其不好)。尊者大目揵连!犹如王的大雄象,已年满六十,憍傲力盛,牙足体具,故难以可好,难以亲近,叫做看视那样(要知象性,不然就不能容易可近)。尊者大目揵连!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也是如是,是很难使其可好,很难知其心而近其身边,才叫做侍者。尊者大目揵连!我思虑以此之故,不堪任为佛的侍者。」

  尊者大目揵连又对他说:「贤者阿难!请你听我说个譬喻。有智慧的人,如闻譬喻,就能了解其义的。贤者阿难!犹如优昙钵华(灵瑞华,三千年开一次华),久时才能生华于世那样。贤者阿难!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也是如是,应出现于世时,是时才会出现于世。贤者阿难!你可速为世尊的侍者,瞿昙(阿难也姓瞿昙,故指阿难)你,当会得大果的。」

  尊者阿难又回答说:「尊者大目揵连!如果世尊给与我三个愿的话,我便会欣然的可为佛的侍者。那三愿呢?我愿:(1)不穿佛的新、故(旧)之衣。(2)愿不食别请佛之食,(3)愿不非时见佛。尊者大目揵连!如果世尊给与我此三愿的话,则像如是的,我便为佛的侍者。」」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劝化尊者阿难为侍者之事完了后,就从他的座位站起,绕尊者阿难的身边(表示尊重阿难尊者,因为佛有侍者,则

  众弟子能欣慰之故),然后便回去,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在一边,白佛而说:「世尊!我已劝喻贤者阿难为佛的侍者了。世尊!贤者阿难,曾求允许他三个愿。那三愿呢?『愿不穿佛的新或旧之衣。愿不食施主别请佛之食。愿不非时见佛。』他说:『尊者大目揵连!如果世尊许允我此三愿,能像如是的话,我便会为佛的侍者。』」

  世尊垂告说:「(1)大目揵连!阿难比丘乃为一聪明智慧的比丘。他豫知当会有人会讥论。如或者有诸梵行的人,会作如是之语:『阿难比丘,乃为衣之故,而愿奉侍世尊的。』大目揵连!如阿难比丘,有聪明智慧,豫知当会有议论的人。如或者有诸梵行者会作如是之语:『阿难比丘,乃为衣之故,才愿奉侍世尊』,这样的豫知的话,叫做阿难比丘之未曾有法。

  (2)大目揵连!阿难比丘,乃一聪明智慧的比丘,能豫知当会有人会议论。如或者诸梵行的人,会作如是之语:『阿难比丘,乃为食之故,愿奉侍世尊的。』大目揵连!如阿难比丘聪明智慧,豫知当会有讥论。如或有诸梵行作如是之语:『阿难比丘乃为食之故,才会奉侍世尊』的话,叫做阿难比丘之未曾有之法。

  (3)大目揵连!阿难比丘善于知时,善于分别时:知道我于此时应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我于此时不应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比丘众、比丘尼众应该可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比丘众、比丘尼众不应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优婆塞众、优婆私(夷)众应该可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优婆塞众、优婆私众不应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众多的异学(外道)沙门、梵志应该可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众多的异学沙门、梵志不应该往见如来之时;知道此众多的异学沙门、梵志能与如来共论,知道此众多的异学沙门、梵志不能与如来共论。知道此食噉含消之物,如佛陀食后,能得安隐饶益,知道此食噉含消之物,如佛陀食

  后。就会不安隐饶益;知道此食噉含消,如来食后,会得辩才说法,知道此食噉含消之物,如来食后,不得辩才说法。这就是阿难比丘之未曾有法。

  (4)大目揵连!阿难比丘虽然没有他心智(佛世时,阿难尚未得证阿罗汉果),然而却善知如来从燕坐起来后,会豫为人说之事,如今天如来之行动是如是,是如是的现法乐居等,都为审如所说的(果然如所说),谛实而没有异。这就是阿难比丘之未曾有法。

  (以上为佛陀之语,乃很明显之事。下面则有阿难自述。很可能为后时之表白,因为这时刚要当佛的侍者,并不是已经过二十五年,故知为后时之自述)。

  (5)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而说:「诸位贤者们!我奉侍佛陀以来。已经二十五年,如果以此(光荣),而心起贡高的话,是不会有的事。」(二十五年中并不起贡高我慢之心。虽为侍者,也不会轻视他人)。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这就是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6)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我奉侍佛已来,已二十五年,从一开始,就不非时去见佛。」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7)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我自奉侍佛陀已来,已二十五年,并未曾见到被佛所诃责过,除了其中有一过,此也是为了他人之故的。」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8)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我从如来,受与八万法聚,都受持不忘。如果以此而起贡高我慢者,是不会有的事。」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9)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我从如来受与八万法

  聚,从开始以来,并不再问,除了其中的一句,那也是像如是的并不易晓的。」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10)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我从如来受持八万法聚,自初始以来,并不见到由他人受法。」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11)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我从如来受持八万法聚,最初并没有此心:我受此法,乃为教语他人的。诸位贤者们!受持这些法,乃唯欲自御自息,自般涅槃(自证寂灭)之故。」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12)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此甚寄!甚特!所谓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诣我所而听法。如果我就因此之故,而起贡高我慢的心,都无此相(不会有的事)。也不曾豫作如是之意:有来问的人,我应当作如是如是的回答。诸位贤者们!唯有在坐之时,就随其义去应付耳。」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叫做尊者阿难的未曾有之法。

  (13)尊者阿难又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们!此为甚奇!甚特!所谓众多的异学沙门、梵志有事来问我。我如果由于此事而起恐怖,而有畏惧,身毛都因之而竖起来,那是不会有的事。也不曾豫作如是之意:有人来问的话,我当作如是如是的回答。诸位贤者们!唯有在坐时,就随其义去应付耳。」如果尊者阿难作如此之说的话,这叫做尊者阿难的未曾有之法。

  (14)又次,有一个时候,尊者舍梨子、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难,都在于舍卫国的婆罗逻山中。这时,尊者舍梨子问阿难说:「贤者阿难!你奉侍佛陀以来,已有二十五年,是否忆想有时曾起欲心吗?」

  尊者阿难回答说:「尊者舍梨子!我是有学之人,并不离欲。」(还不完全无欲)。尊者舍梨子又对他说:「贤者阿难!我不是问你为有学,或为无学的比丘,我但问你奉侍佛陀已来二十五年当中,你是否忆念而有起欲心吗?」

  尊者舍梨子曾再三的问说:「贤者阿难!你奉侍佛以来已经二十五年,是否有时忆念而起欲心吗?」尊者阿难也再三的回答而说:「尊者舍梨子!我是有学的人,还不完全离开欲念的。」

  尊者舍梨子又问而说:「贤者阿难!我并不是问你为有学或无学的问题,我但问你奉侍佛陀以来,已经二十五年,在此期中,你是否曾经忆念,而起欲心吗?」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也说言而说:「贤者阿难!速答!速答!(快回答,快回答!)阿难!你不可触娆上尊长老(不可无礼貌的只执自意)。」于是,尊者阿难乃回答而说:「尊者舍梨子!我奉侍佛以来,已经二十五年。我从开始以来并不曾忆念而起欲心。为甚么呢?因为我乃常向于佛,而有惭愧心,以及向于诸智梵行人,也是同样之故。」如尊者阿难作如是之说的话,这就是尊者阿难之未曾有之法。

  (15)又次,有一个时候,世尊游行在于王舍城,住锡于岩山中。这时,世尊对阿难说:「阿难!你倒卧时,应当要如师子之卧法。」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兽王师子的卧法如何呢?」世尊回答说:「阿难!兽王师子,在昼之时,则为觅食而行,行后就入窟内。如欲睡眠之时,足与足就相累迭,而伸其尾在于其后面,右胁而卧。经过夜间,至于平旦时,则回顾而视其身。如果发见兽王师子自己的身体不正之时,看见后就不欢喜,如果兽王师子发见自身为周正之时,看见后便会欢喜。牠如果由卧而起后,则从窟而出,出后就频呻(频频运气呼叹),频呻后自观身体,自观身体后,四顾而望,四顾而望

  后,便再三而吼,冉三而吼后,便去行觅食。兽王师子的卧法就是如是。」

  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

《中阿含经卷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