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 转轮圣王修行经▪P3

  ..续本文上一页命也就因此而延长至于五千岁。五千岁之时的人,又作如是之念:我们乃由于修善之故,寿命才能得以延长,现在宁可更增少善为妙。到底要修那种善业呢?应当要不嫉妒,要慈心修善。于是,他们均不嫉妒,都以慈心而修善,其寿命也就因此而延长至于万岁。

  寿命万岁之时的人,又作如是之念:我们乃由于修善之故,寿命才能得以延长,现在宁可更增少善为妙。到底那一种可修呢?应当要修学正见,而不生颠倒为是。于是,他们都去行持正见,而致于不颠倒,其寿命就延长至于二万岁。寿命二万岁之时的人又作如是之念:我们乃由于修善之故,寿命才能得以延长,现在宁可更增少善为妙。到底有甚么善可修呢?应当要灭除三不善之法。第一就是非法而淫,第二就是非法而贪,第三就是邪见。于是,那些人就尽灭三不善之法,其寿命也就延长而至于四万岁。寿命四万岁之时的人,又作如是之念:我们乃由修善之故,寿命才能得以延长,现在宁可更增少善为妙。到底要修何善呢?应当要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为是。于是,他们就开始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因此,其寿命就延长而至于八万岁。

  寿命八万岁之时的人,女人则到了五百岁时才会嫁人。那时,人类当会有九种病,第一就是寒,第二就是热,第三就是饥,第四就是渴,第五就是大便,第六就是小便,第七就是欲,第八就是饕餮,第九就是老。那个时候的大地都坦然平整,并没有沟坑、丘墟、荆棘,也没有蚊、虻、蛇、蚖、毒虫,瓦石、砂砾都变成琉璃,人民很炽盛,五谷都非常的平贱(多而价钱便宜),可说是丰乐极了!这时,当会起八万大城,村与城都邻接,鸡之鸣声都相互可以听到。当在那个时候,会有佛陀之降世,名号为弥勒(慈氏,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为后继释迦世尊的佛陀。通常都说他现在为补处的菩萨),为如来,至真(应供)、等正觉,佛陀应有的十号都具足,都如现在的如来之十号具足那样。他会在于诸天、释、梵、魔、或者是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当中,以自身而作证。证悟成道后,他当会说法,所说之法,则最初所说的也是善,中与下(后)所说之语也是善(始终都说善妙之法),义味都具足,而教人净修梵行。有如我今天的说法那样,上中下(初中后),均为是真正,义味都具足,都教人清净其梵行。他的众弟子有无数的千万(算不尽之多),有如我现在的弟子之数百那样。那个时候,人民称呼他的弟子之号,都叫做慈子,如我的弟子都号曰释子那样。

  那时,有一位国王,名叫儴伽,为剎帝利正式以水浇头(灌顶即位)之种的转轮圣王,为典四天下(统治四天下),都以正法去治国,并没有人不降伏的。也是具足七宝的圣王,所谓第一为金轮宝,第二为白象宝,第三为绀马宝,第四为神珠宝,第五为玉女宝,第六为居士宝,第七为主兵宝。王也有千子,都勇猛雄烈,能抵却外敌!那时四方都敬顺,都不加兵仗,而自然的太平。那个时候,圣王乃建大宝幢(以宝珠庄严的竿幡)其围为十六寻(一寻为八尺),直上的高度为千寻,有千种的杂色,在严饰其幢。幢有百觚(梭角),觚有百枝,都是以宝缕织成的,而用众宝间厕(交杂在其中间)。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之时),圣王乃将此宝幢废弃,将此宝幢的宝物处理后,就布施给与沙门、婆罗门,和国内的贫穷之人,然后剃除须发,穿服三法衣,去出家学道,而修无上之行。在用功修行后,终于在现法当中自身作证,所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之身的了。」

  佛陀并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应当勤修善行,由于勤修善行之故,则寿命会延长,颜色会增益,会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也会具足。犹如诸王之顺行转轮圣王的旧法,则寿命会延长,颜色会增益,而得安隐快乐,财宝丰益,威力都具足那样。比丘也是如是,也应当修习善法,则寿命会延长,颜色会增益,而得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也会具足。」

  怎样叫做比丘之寿命延长呢?像如是的比丘,乃修习欲定(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所谓修习欲定勤行成就之神足),而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便修成神足。也修习精进定(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所谓修习精进定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意定(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所谓修习意定勤行成就的神足),修习思惟定(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所谓修习思惟定勤行成就的神足),都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便修习神足,就叫做比丘之寿命延长(修习欲定、精进定、意定、思惟定,就是修习四神足,而得神通威德)。甚么叫做比丘之颜色增益呢?于是(像如是的),比丘之戒律具足,而成就威仪,看见有些小罪之时,也会生大怖畏。都均等而学习诸戒,学到周满备悉,就叫做比丘之颜色增益。甚么叫做比丘之安隐快乐呢?于是(像如是的)比丘,乃断除淫欲,离开不善之法,有觉、有观(摄心而调和气息),由于离(寂然不迷不乱)而生的喜、乐,而行第一禅(离生喜乐地)。其次,再进而除弃此觉与观,内信而欢喜,敛心于专一,而为无觉无观,由于定而生的喜与乐,而行第二禅(定生喜乐地)。其次,再进而舍弃此种喜悦,而守护其心,而专心不乱,向知身乐,为贤圣所求,而护念其妙乐,而行第三禅(离喜妙乐地)。其次,再进而舍灭苦乐,先除忧喜,而为不苦不乐,而护念清净,而行第四禅(舍念清净地),就叫做比丘的安隐快乐。

  甚么叫做比丘之财宝丰饶呢?于是(像如是的),比丘乃修习慈心,其慈心遍满一方,遍满于其余的地方也是如是,而至于周遍广普,都没有二样而无量(都同样的以慈心遍满而无量)。除弃了众结恨,心已没有嫉恶,而静默慈柔,以自娱乐(慈无量心)。悲、喜、舍之心,也是同于慈心那样的无量(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这叫做比丘之财宝丰饶。甚么叫做比丘之威力具足呢?于是(像如是的),比丘乃如实而知苦圣谛(唯为圣智所知),对于集谛、尽(灭)谛、道谛,也同样的如实而知(如实而知道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这叫做比丘之威力具足。」

  佛陀最后垂告诸比丘们说:「我现在遍观诸有威力的众生,都不能超过魔之力,然而漏尽(烦恼灭尽)的比丘之力,乃能胜那魔力的!」

  那时,诸比丘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完

  

  

《六 转轮圣王修行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七 弊宿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